到了下午時分,前一個時辰,張蠔仍然在獨自一人練習矛法“三點頭”,而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們則開始進行箭術訓練。
如今的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個個配備兩石弓,在他們的前方200步處豎立著20個中央帶有紅圈的靶牌。
20名東宮衛隊將士催馬駛出,風馳電掣,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箭在弦上。
而當距離靶牌100步左右時,紛紛鬆弦放箭。
“嗖——”“嗖——”“嗖——”
“哢!”“哢!”“哢!”
20支箭矢全部命中紅圈。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騎馬繞著靶牌奔馳一圈,而後從各個不同的方向鬆弦放箭。
“嗖——”“嗖——”“嗖——”
“哢!”“哢!”“哢!”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連放10箭,箭箭命中。
眾將士騎馬返迴,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自我感覺良好。
冉閔見狀,雙手鼓掌。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見冉閔鼓掌表揚,一個個頓時心中樂開了花。
眾將士騎馬來到冉閔身邊,冉閔道:
“你們剛才的射箭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名騎兵應有的水平。
不過你們也知道,在戰場之上,敵軍是活動的,是可以閃躲的,不會像靶牌那樣固定原地,一動不動,任由你們射擊。”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後,頓時一愣,笑容凝結在臉上。
冉閔掃視眾人一周,微微一笑,又道:
“傳統的射擊訓練共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靜對靜,即弓箭手靜止站立,靶牌也同樣為靜止不動的。
第二個階段是動對靜,即弓箭手是運動的,但目標是靜止的。
第三個階段是靜對動,即弓箭手是靜止的,但目標卻是運動的。
第四個階段是動對動,即弓箭手和目標都是運動的。
你們現在處於第二個階段,即動對靜。
從目前你們的訓練成績來看,你們已經達到了第二個階段動對靜的要求。
下一步,你們將開始進行第三個階段靜對動的訓練。”
說罷,冉閔右手一揮,隻見20名將士扛著20個靶牌來到了前方100步遠的地方,而每個靶牌上寫著“一”至“二十”的字樣。
在前方100步處,冉閔早已令人挖了一道壕溝,20名將士鑽入壕溝之中,地麵上僅露出20個靶牌,見牌不見人。
冉閔之所以這麽做,也是為了保護20名身扛靶牌將士的性命,防止萬一有人失手,射殺了身扛靶牌的將士。
冉閔看向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說道:
“在你們的前方100步處,共有‘一’至‘二十’共20個靶牌,自己選定自己的靶牌開始射擊。
在10個唿吸之間,若能全部命中靶牌,即為合格。”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們聽罷,覺得這個方法倒是挺新穎的,於是紛紛騎馬站於100步外,排成一排,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箭搭弦上。
冉閔見眾人準備完畢,這才大聲地喊道:“開始!”
身扛靶牌的20名將士聽後,沿著壕溝開始左右奔跑,20個靶牌相互交錯,時而重疊在一起。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看罷,連連鬆弦放箭。
“嗖——”“嗖——”“嗖——”
“哢!”“哢!”“哢!”
箭矢紛飛,紛紛命中靶牌。
10個唿吸即到,不過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們並不覺得興奮,因為在他們其中,大部分人僅僅射出了三四支箭矢。
冉閔看向陰申,說道:“陰申,你為什麽隻射出了三支箭矢?”
陰申聽罷,慚愧地說道:“陛下,因為前方的靶牌數次來迴重合,影響了我的射箭。”
冉閔道:“這又是什麽原因?”
陰申聽罷,一時不明白冉閔的用意,不知怎麽迴答。
冉閔看向陰申,大聲地喝道:
“你之所以十個唿吸之間僅射出三箭,無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你出箭的速度不夠快。
第二,你的觀察能力太差。
第三,你的判斷力不夠精準。”
陰申聽罷,大聲答道:“多謝陛下指教!”
冉閔看向眾人,繼續說道:
“你們不要嘲笑陰申,陰申存在的問題也是你們共同存在的問題。
要想提高射箭的技能,必須提高你的眼力,提高你的判斷力,提高你出箭的速度。
知不知道?”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罷,齊聲答道:“是,陛下!”
冉閔點頭,繼續說道:“待你們在10個唿吸之間能夠10箭全部命中靶牌,即為合格。”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後,一個個挺胸抬頭,齊聲答道:
“是,陛下!”
冉閔見後,心中很是滿意。
如今這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站如鬆,坐如鍾,時刻挺胸抬頭,迴答問題聲音宏亮,已經初步具有了軍人的形象。
20名東宮衛隊將士的訓練繼續進行,冉閔來到小河邊,隻見張蠔一人手持木矛,對著木樁不厭其煩地正在進行“三點頭”的訓練。
冉閔見後,對張蠔的刻苦訓練精神很是認可,但是對張蠔的訓練方法卻是搖了搖頭。
冉閔上前,接過張蠔手中的長矛,拿在手中,於是指導道:
“蠔兒,你看,練習三點頭時,左手要緊緊地把住矛尾,不讓其隨意活動。
而右手握住矛杆,要適當地放鬆,抖手劃圓。
如此,才能減小長矛抖動的範圍,明白了嗎?”
張蠔點頭,說道:“明白了,義父!”
冉閔看向張蠔,於是又語重心長地說道:
“練武,刻苦是第一位的,這一點你做得很不錯。
但是,任何事情僅僅依靠刻苦是遠遠不夠的。
在訓練時,我們一定要一邊練習,一邊不斷地總結,掌握方法。
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唯有通過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糾正錯誤的方法,不斷地加以改正,才能提高訓練的效果。
明白嗎?”
張蠔聽罷,再次點頭,說道:“是,義父!”
冉閔點了點頭,再次語重心長地說道:
“以後不管幹什麽事情,都要學會總結,總結是進步的第一要素。
唯有學會總結,才能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唯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快速地提高。
同樣,不管是現在的訓練,還是以後的實戰,都要學會總結。
在每場戰鬥結束之後,若是勝利,也不要驕傲;若是失敗,也不要氣餒。
戰鬥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總結,想一想在戰鬥之中你收獲了什麽,還有什麽欠缺急待提高。
這也是古人為什麽說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知道嗎?”
張蠔再次點頭,答道:“是,義父!”
“挺胸抬頭,大聲答是!”
冉閔突然大聲吼道,聲色嚴厲。
張蠔被嚇了一大跳,而後立正身體,挺胸抬頭,大聲地答道:
“是,義父!”
如今的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個個配備兩石弓,在他們的前方200步處豎立著20個中央帶有紅圈的靶牌。
20名東宮衛隊將士催馬駛出,風馳電掣,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箭在弦上。
而當距離靶牌100步左右時,紛紛鬆弦放箭。
“嗖——”“嗖——”“嗖——”
“哢!”“哢!”“哢!”
20支箭矢全部命中紅圈。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騎馬繞著靶牌奔馳一圈,而後從各個不同的方向鬆弦放箭。
“嗖——”“嗖——”“嗖——”
“哢!”“哢!”“哢!”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連放10箭,箭箭命中。
眾將士騎馬返迴,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自我感覺良好。
冉閔見狀,雙手鼓掌。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見冉閔鼓掌表揚,一個個頓時心中樂開了花。
眾將士騎馬來到冉閔身邊,冉閔道:
“你們剛才的射箭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名騎兵應有的水平。
不過你們也知道,在戰場之上,敵軍是活動的,是可以閃躲的,不會像靶牌那樣固定原地,一動不動,任由你們射擊。”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後,頓時一愣,笑容凝結在臉上。
冉閔掃視眾人一周,微微一笑,又道:
“傳統的射擊訓練共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靜對靜,即弓箭手靜止站立,靶牌也同樣為靜止不動的。
第二個階段是動對靜,即弓箭手是運動的,但目標是靜止的。
第三個階段是靜對動,即弓箭手是靜止的,但目標卻是運動的。
第四個階段是動對動,即弓箭手和目標都是運動的。
你們現在處於第二個階段,即動對靜。
從目前你們的訓練成績來看,你們已經達到了第二個階段動對靜的要求。
下一步,你們將開始進行第三個階段靜對動的訓練。”
說罷,冉閔右手一揮,隻見20名將士扛著20個靶牌來到了前方100步遠的地方,而每個靶牌上寫著“一”至“二十”的字樣。
在前方100步處,冉閔早已令人挖了一道壕溝,20名將士鑽入壕溝之中,地麵上僅露出20個靶牌,見牌不見人。
冉閔之所以這麽做,也是為了保護20名身扛靶牌將士的性命,防止萬一有人失手,射殺了身扛靶牌的將士。
冉閔看向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說道:
“在你們的前方100步處,共有‘一’至‘二十’共20個靶牌,自己選定自己的靶牌開始射擊。
在10個唿吸之間,若能全部命中靶牌,即為合格。”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們聽罷,覺得這個方法倒是挺新穎的,於是紛紛騎馬站於100步外,排成一排,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箭搭弦上。
冉閔見眾人準備完畢,這才大聲地喊道:“開始!”
身扛靶牌的20名將士聽後,沿著壕溝開始左右奔跑,20個靶牌相互交錯,時而重疊在一起。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看罷,連連鬆弦放箭。
“嗖——”“嗖——”“嗖——”
“哢!”“哢!”“哢!”
箭矢紛飛,紛紛命中靶牌。
10個唿吸即到,不過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們並不覺得興奮,因為在他們其中,大部分人僅僅射出了三四支箭矢。
冉閔看向陰申,說道:“陰申,你為什麽隻射出了三支箭矢?”
陰申聽罷,慚愧地說道:“陛下,因為前方的靶牌數次來迴重合,影響了我的射箭。”
冉閔道:“這又是什麽原因?”
陰申聽罷,一時不明白冉閔的用意,不知怎麽迴答。
冉閔看向陰申,大聲地喝道:
“你之所以十個唿吸之間僅射出三箭,無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你出箭的速度不夠快。
第二,你的觀察能力太差。
第三,你的判斷力不夠精準。”
陰申聽罷,大聲答道:“多謝陛下指教!”
冉閔看向眾人,繼續說道:
“你們不要嘲笑陰申,陰申存在的問題也是你們共同存在的問題。
要想提高射箭的技能,必須提高你的眼力,提高你的判斷力,提高你出箭的速度。
知不知道?”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罷,齊聲答道:“是,陛下!”
冉閔點頭,繼續說道:“待你們在10個唿吸之間能夠10箭全部命中靶牌,即為合格。”
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聽後,一個個挺胸抬頭,齊聲答道:
“是,陛下!”
冉閔見後,心中很是滿意。
如今這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站如鬆,坐如鍾,時刻挺胸抬頭,迴答問題聲音宏亮,已經初步具有了軍人的形象。
20名東宮衛隊將士的訓練繼續進行,冉閔來到小河邊,隻見張蠔一人手持木矛,對著木樁不厭其煩地正在進行“三點頭”的訓練。
冉閔見後,對張蠔的刻苦訓練精神很是認可,但是對張蠔的訓練方法卻是搖了搖頭。
冉閔上前,接過張蠔手中的長矛,拿在手中,於是指導道:
“蠔兒,你看,練習三點頭時,左手要緊緊地把住矛尾,不讓其隨意活動。
而右手握住矛杆,要適當地放鬆,抖手劃圓。
如此,才能減小長矛抖動的範圍,明白了嗎?”
張蠔點頭,說道:“明白了,義父!”
冉閔看向張蠔,於是又語重心長地說道:
“練武,刻苦是第一位的,這一點你做得很不錯。
但是,任何事情僅僅依靠刻苦是遠遠不夠的。
在訓練時,我們一定要一邊練習,一邊不斷地總結,掌握方法。
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唯有通過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糾正錯誤的方法,不斷地加以改正,才能提高訓練的效果。
明白嗎?”
張蠔聽罷,再次點頭,說道:“是,義父!”
冉閔點了點頭,再次語重心長地說道:
“以後不管幹什麽事情,都要學會總結,總結是進步的第一要素。
唯有學會總結,才能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唯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快速地提高。
同樣,不管是現在的訓練,還是以後的實戰,都要學會總結。
在每場戰鬥結束之後,若是勝利,也不要驕傲;若是失敗,也不要氣餒。
戰鬥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總結,想一想在戰鬥之中你收獲了什麽,還有什麽欠缺急待提高。
這也是古人為什麽說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知道嗎?”
張蠔再次點頭,答道:“是,義父!”
“挺胸抬頭,大聲答是!”
冉閔突然大聲吼道,聲色嚴厲。
張蠔被嚇了一大跳,而後立正身體,挺胸抬頭,大聲地答道:
“是,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