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看向張蠔,大聲喊道:
“頭部運動,動作要領,右腳右移,與肩平齊,雙手叉腰。
頭部從正中開始慢慢向右轉,然後左轉劃圓,每八個節拍為一次。
在頭部轉動時,兩肩和腰部不能轉動,盡量做到轉動頭部至最大程度,明白嗎?”
張蠔聽後,點了點頭。
冉閔見狀,再次大聲喝道:“明白嗎?”
張蠔見冉閔生氣,頓時心驚,大聲答道:“明白!”
冉閔抬頭看向城牆上的將士,也是厲聲喝道:“明白嗎?”
城牆上的眾將士聽罷,心中一愣,隨即齊聲答道:“明白!”
冉閔再次大聲地念道:
“第一節:頭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這一次張蠔和將士們做的很認真,沒有一個人嬉笑打鬧,隻因為冉閔麵對自己,他們不敢在冉閔麵前放肆。
真若是惹惱了冉閔,後果很嚴重!
“第二節,肩部運動,雙手放於肩關節處,隨節拍旋肩向前劃圓四個節拍,再向後旋肩劃圓四個節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第三節,擴胸運動!”
……
“第六節,壓腿運動!”
……
“第十二節,整理運動!”
頭部運動、肩部運動、擴胸運動、腰部運動、膝部運動、壓腿運動、踢腿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一個流程走完,大約消耗了半個時辰。
但是,冉閔卻見,唯有自己微微出汗,張蠔和將士們一個個都凍得麵紅耳紫。
冉閔歎了一口氣,又道:
“此十二節運動,都是為了調動生理機能,活動全身的肌肉和筋骨,使之保持一種活躍的狀態。
唯有如此,你們在下一步的訓練當中,才不會出現肌肉拉傷、韌帶斷裂或是關節損傷的不必要事故。
今日你們覺得這種運動隻是一種遊戲,好玩,並不重要,但其實它對於我們下一步的訓練至關重要。
所以,你們在運動之時,一定要全身用力,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效果。
最好的狀態,就是全身微微出汗,不再覺得寒冷,明白嗎?”
冉閔說完,張蠔和將士們這才明白熱身運動的重要性,於是齊聲喊道:
“明白!”
“再來一次,全身用力!”
“第一節:頭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第二節,肩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第三節,擴胸運動!”
……
“第六節,壓腿運動!”
……
“第十二節,整理運動!”
一個流程走完,將士們都已覺得微微出汗,全身輕鬆,舒暢無比。
冉閔走到沙袋跟前,對張蠔說道:
“把這個穿上!”
說著,將一大兩小三個沙袋扔給張蠔。
“看我的樣子穿!”
冉閔先是將大的沙袋套在身上,如同一個馬甲一樣,而後係緊。隨後又將兩個小的沙袋各綁在左右兩條腿上。
張蠔照貓畫虎,將三個沙袋一一係於身上,覺得甚是沉重。
冉閔轉身對張蠔說道:“今日我們的路程是來迴100裏地。”
張蠔聽罷點頭,心中並不畏懼,跑步對他來說可是拿手長項,他自打小便在山中放牧,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冉閔在原地跳躍了一陣,雙腿不斷地左右開合,雙臂不斷地上下擺動。
冉閔見張蠔並沒有動作,於是問道:“你為什麽不做?”
張蠔冷笑道:“跑步還要做這些幹嘛,你說跑我便可以跑!”
冉閔聽後,並沒有生氣,而是一邊跳躍,一邊笑道:
“這叫放鬆運動!跟上!”
張蠔並不懂什麽是放鬆運動,見冉閔叫他“跟上”,於是便又照著冉閔的模樣一起開始跳躍。
二人跳躍了約一刻鍾(15分鍾),隻聽得冉閔大喝一聲:
“開跑!”
說罷,冉閔也不等張蠔,便向前跑去。
張蠔看罷,頓時一愣,心中不服,隨後又緊緊跟上。
二人跑了約十裏地,冉閔不緊不慢,唿吸均勻。
張蠔見冉閔跑得有些慢了,甚是不過癮,於是想在冉閔麵前炫一把自己的跑步功夫,於是加快速度,將冉閔超越了過去。
“迴來!”冉閔大喝一聲。
張蠔聽罷,心有不服地說道:“義父,這也太慢了吧!”
冉閔聽後,並沒有生氣,而是笑道:
“這不是比賽誰跑得快,這是練習耐力的一種方法。
你可是要知道,戰場之上最重要的便是耐力,唯有耐力好,你才能堅持得更久,戰鬥得更久,才能殺更多的人,才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一旦在戰場上力氣衰竭,你便縱有逆天的本事,都有可能被一個小兵殺死,明白嗎?”
張蠔點了點頭,但是冉閔覺得他並沒有完全理解。
別的不說,冉閔在前世經常看拳擊比賽,許多拳手水平相當,相差無幾。
當二人打滿十二迴合時,那時已經靠的不是技術,而是耐力。
誰的耐力好,誰就有可能擊倒對手,或是以點數贏得比賽。
戰場上也是一樣,誰的耐力好,能堅持到戰鬥的最後,誰就有可能活下來。
冉閔很想給張蠔舉一個生動的例子,但是他挖空心思,也沒有想到一個典型的案例。
冉閔也想給張蠔繼續講大道理,但他知道張蠔年輕,沒有經曆過什麽戰事,即使給他講得口幹舌燥,他也不一定會聽進去的。
不吃一塹,難長一智;不經他人苦,難解他人心。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
要不然古人說什麽“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撞南牆不迴頭”。
有許多事情,唯有經曆過之後,才懂得它的重要性。
冉閔語重心長地說道:“蠔兒,你還年輕,有好些事情不懂。義父是從人山屍海中殺出來的,我所講的事情,必然有我的道理,你要明白!”
張蠔又點了點頭,並沒有迴答。
隔著麵具,冉閔也看不清張蠔的神色變化,於是隻好作罷。
二人繼續向前奔跑,張蠔緊緊地跟在冉閔的身後。
這一次他並沒有超越冉閔。
“頭部運動,動作要領,右腳右移,與肩平齊,雙手叉腰。
頭部從正中開始慢慢向右轉,然後左轉劃圓,每八個節拍為一次。
在頭部轉動時,兩肩和腰部不能轉動,盡量做到轉動頭部至最大程度,明白嗎?”
張蠔聽後,點了點頭。
冉閔見狀,再次大聲喝道:“明白嗎?”
張蠔見冉閔生氣,頓時心驚,大聲答道:“明白!”
冉閔抬頭看向城牆上的將士,也是厲聲喝道:“明白嗎?”
城牆上的眾將士聽罷,心中一愣,隨即齊聲答道:“明白!”
冉閔再次大聲地念道:
“第一節:頭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這一次張蠔和將士們做的很認真,沒有一個人嬉笑打鬧,隻因為冉閔麵對自己,他們不敢在冉閔麵前放肆。
真若是惹惱了冉閔,後果很嚴重!
“第二節,肩部運動,雙手放於肩關節處,隨節拍旋肩向前劃圓四個節拍,再向後旋肩劃圓四個節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第三節,擴胸運動!”
……
“第六節,壓腿運動!”
……
“第十二節,整理運動!”
頭部運動、肩部運動、擴胸運動、腰部運動、膝部運動、壓腿運動、踢腿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一個流程走完,大約消耗了半個時辰。
但是,冉閔卻見,唯有自己微微出汗,張蠔和將士們一個個都凍得麵紅耳紫。
冉閔歎了一口氣,又道:
“此十二節運動,都是為了調動生理機能,活動全身的肌肉和筋骨,使之保持一種活躍的狀態。
唯有如此,你們在下一步的訓練當中,才不會出現肌肉拉傷、韌帶斷裂或是關節損傷的不必要事故。
今日你們覺得這種運動隻是一種遊戲,好玩,並不重要,但其實它對於我們下一步的訓練至關重要。
所以,你們在運動之時,一定要全身用力,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效果。
最好的狀態,就是全身微微出汗,不再覺得寒冷,明白嗎?”
冉閔說完,張蠔和將士們這才明白熱身運動的重要性,於是齊聲喊道:
“明白!”
“再來一次,全身用力!”
“第一節:頭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第二節,肩部運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八、二、三、四、五、六、七、停!”
“第三節,擴胸運動!”
……
“第六節,壓腿運動!”
……
“第十二節,整理運動!”
一個流程走完,將士們都已覺得微微出汗,全身輕鬆,舒暢無比。
冉閔走到沙袋跟前,對張蠔說道:
“把這個穿上!”
說著,將一大兩小三個沙袋扔給張蠔。
“看我的樣子穿!”
冉閔先是將大的沙袋套在身上,如同一個馬甲一樣,而後係緊。隨後又將兩個小的沙袋各綁在左右兩條腿上。
張蠔照貓畫虎,將三個沙袋一一係於身上,覺得甚是沉重。
冉閔轉身對張蠔說道:“今日我們的路程是來迴100裏地。”
張蠔聽罷點頭,心中並不畏懼,跑步對他來說可是拿手長項,他自打小便在山中放牧,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冉閔在原地跳躍了一陣,雙腿不斷地左右開合,雙臂不斷地上下擺動。
冉閔見張蠔並沒有動作,於是問道:“你為什麽不做?”
張蠔冷笑道:“跑步還要做這些幹嘛,你說跑我便可以跑!”
冉閔聽後,並沒有生氣,而是一邊跳躍,一邊笑道:
“這叫放鬆運動!跟上!”
張蠔並不懂什麽是放鬆運動,見冉閔叫他“跟上”,於是便又照著冉閔的模樣一起開始跳躍。
二人跳躍了約一刻鍾(15分鍾),隻聽得冉閔大喝一聲:
“開跑!”
說罷,冉閔也不等張蠔,便向前跑去。
張蠔看罷,頓時一愣,心中不服,隨後又緊緊跟上。
二人跑了約十裏地,冉閔不緊不慢,唿吸均勻。
張蠔見冉閔跑得有些慢了,甚是不過癮,於是想在冉閔麵前炫一把自己的跑步功夫,於是加快速度,將冉閔超越了過去。
“迴來!”冉閔大喝一聲。
張蠔聽罷,心有不服地說道:“義父,這也太慢了吧!”
冉閔聽後,並沒有生氣,而是笑道:
“這不是比賽誰跑得快,這是練習耐力的一種方法。
你可是要知道,戰場之上最重要的便是耐力,唯有耐力好,你才能堅持得更久,戰鬥得更久,才能殺更多的人,才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一旦在戰場上力氣衰竭,你便縱有逆天的本事,都有可能被一個小兵殺死,明白嗎?”
張蠔點了點頭,但是冉閔覺得他並沒有完全理解。
別的不說,冉閔在前世經常看拳擊比賽,許多拳手水平相當,相差無幾。
當二人打滿十二迴合時,那時已經靠的不是技術,而是耐力。
誰的耐力好,誰就有可能擊倒對手,或是以點數贏得比賽。
戰場上也是一樣,誰的耐力好,能堅持到戰鬥的最後,誰就有可能活下來。
冉閔很想給張蠔舉一個生動的例子,但是他挖空心思,也沒有想到一個典型的案例。
冉閔也想給張蠔繼續講大道理,但他知道張蠔年輕,沒有經曆過什麽戰事,即使給他講得口幹舌燥,他也不一定會聽進去的。
不吃一塹,難長一智;不經他人苦,難解他人心。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
要不然古人說什麽“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撞南牆不迴頭”。
有許多事情,唯有經曆過之後,才懂得它的重要性。
冉閔語重心長地說道:“蠔兒,你還年輕,有好些事情不懂。義父是從人山屍海中殺出來的,我所講的事情,必然有我的道理,你要明白!”
張蠔又點了點頭,並沒有迴答。
隔著麵具,冉閔也看不清張蠔的神色變化,於是隻好作罷。
二人繼續向前奔跑,張蠔緊緊地跟在冉閔的身後。
這一次他並沒有超越冉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