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城之上,一名秦軍將士剛剛沿著木梯爬上城牆,卻不想垛口處突然站起一人,手持戰刀。
戰刀揮下,頭顱飛起,鮮血飛濺。
可是就在這時,一支箭矢飛來,正中那名手持戰刀將士的左眼。
“哢嚓”一聲。
箭矢從左眼進,從後腦勺出,強勁的力道帶動這名將士倒身飛出,向甕城之中掉去。
“第九個!”呂光心中數道。
又有數名秦軍將士沿著雲梯而上,手持盾牌,向城牆上爬去。
這時一名守城的將士手持月牙鏟,站起身來,向下推去。
雲梯上最前方的秦軍將士被月牙鏟推翻,向後倒去,連帶著將身後的幾名秦軍將士砸落雲梯之下。
可是就在這時,從西方飛來一支箭矢,快若流星。
“噗”的一聲。
箭矢射穿這名守軍將士的身體,直接將這名將士釘在城牆之上。
“第十二個!”鄧羌口中念道。
原來,就在鄧羌和呂光二人登上井闌之前,呂光舉起手來,說道:“子翼,今日我們二人比試一番,看誰射殺得將士多!”
鄧羌雖然身體尚未完全康複,但卻心中不服,於是也舉起手來,擊掌說道:“如此甚好!”
二人也不怕對方虛報人數,武者之間,誠信為先。
“十八個!”
……
“二十三個!”
……
“三十個!”
……
“三十七個!”
……
二人連連射擊,不斷地射殺著城牆之上的守軍。
城牆之下,數千名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不斷地爬上雲梯,跳入城牆之中,與守城的將士展開白刃肉搏之戰。
城牆上的守軍見有敵軍已經跳入城牆,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月牙鏟,轉身殺向已經跳上城牆的敵軍。
一時之間,城牆之上,雙方互戰,刀光矛影。
隨著守城的將士加入到肉搏之戰之中,城牆上的防禦一時變得稀疏了許多。
於是,更多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沿著雲梯,踏上城牆,又加入到戰鬥之中。
防禦戰爭就是這樣,若是有一點被對方突破,撕開口子,那麽整個防禦戰線將會崩潰。
除非縱深夠深,還有預備力量擊退敵軍,將撕裂的口子再次補上。
可是,城牆之上,哪來得那麽深的縱深?哪來得那麽多的預備力量?
再加上劉崇和劉泰二人的戰死,守城的將士們失去了統一的指揮調度,眾將士們隻能各自為戰,相互之間不能支援。
蛇無頭不行,這就是將領的重要性。
將領在,眾人尚能凝聚一心;將領死,眾人便是散沙一團。
越來越多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沿著雲梯,登上城牆。
守城的眾將士們亂作一團,步步後退,過不多時,甕城之上,盡是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
“轟——”
巨大的衝車也撞開了殘破的甕城城門。
在第一輪的進攻過程之中,甕城的城門早已被撞得粉碎。
當第一輪進攻結束之後,守城的將士們隻能臨時找來一些圓木和門板,胡亂地釘在一起,臨時當作城門而已。
巨大的衝車才僅僅撞擊了兩三下,破敗不堪的城門便已被撞得粉碎,四分五裂。
甕城已經完全失守,僅存的200多門將士集中在甕城城牆與主城牆的交接之處,手持弓箭,不斷地射擊,狙擊著向前殺來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
數百名將士推著兩架巨大的井闌緩緩向前移動,
鄧羌和呂光二人不斷地拔箭、上弦、拉弓、放箭。
“四十一個!”
……
“四十七個!”
……
“五十二個!”
……
“五十八個!”
……
二人一邊射擊,一邊計數。
城牆之上,最前方的數十名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蹲下身體,手持盾牌,組成兩道盾牌之牆,慢慢向前推進。
守城的眾將士們不斷地引弓射箭,箭矢射到盾牌之上,丁當作響,四處飛舞。
就在這時,又有數百名將士已經踏著雲梯,突破防禦,來到了主城的城牆之上。
一時之間,守城的眾將士們前後受敵,進退兩難。
“劉校尉,我們還是撤吧!”
一名年輕的將士向一名校尉說道。
那名校尉思量再三,一聲長歎,大聲地喊道:“全體撤退!”
也是,對方數百名將士已經登上城牆,還有數千名將士正沿著雲梯向上攀爬。
以僅存的200多名將士根本無法抵抗對方的進攻。
而且,特別是遠處東西兩側的兩座井闌之上,那兩名年輕的射手不斷地拉弓射箭,箭無虛發,一箭一人,壓得眾將士們根本不敢抬頭。
旦有抬頭,必為箭矢所中。
眾將士的戰鬥信心早已被對方的箭矢所擊碎。
有道是兵敗如山倒。
這名劉校尉剛剛大喊撤退,200多名守軍便如同刑滿釋放的罪犯一樣,一窩蜂地沿著階梯,爭先恐後地向後跑去。
正在攻城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見對方撤退,心中大喜,連連揮動刀矛,引動弓箭,向前殺去。
“嗖——”
“嗖——”
“嗖——”
……
箭矢飛舞,不斷射穿逃跑的守軍將士的後背,一名名的將士倒於血泊之中。
橋頭堡外,汾河之邊,正停靠著三艘小船,這是冉閔派來迎接劉崇等人的。
在岸邊,還擺放著數百根圓木,這也是冉閔為眾將士準備的。
可是劉崇寧願戰死,也不後退,所以這三艘小船一直停靠在岸邊。
最先衝出橋頭堡的幾十名將士迅速地跳入小船之上,奮力向河中劃去。
後麵衝出橋頭堡的將士們無船可坐,於是個個脫下衣甲,扔掉刀矛盾牌,抱起圓木,向河中跳去。
數百名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緊隨其後,衝出橋頭堡,不斷地引動弓箭,向河中射去。
三艘小船上的將士連連舉起手中的盾牌,組成烏龜殼狀,將小船護得水泄不通。
箭矢射到盾牌之上,丁當作響,四處飛舞。
可是抱著圓木跳入河水之中的將士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一聲聲地慘叫聲音此起彼伏,一支支的箭矢不斷射穿眾將士的後背,甚至有的將士身中數十箭,身背之上插滿了箭矢。
鮮血逸出,染紅了河麵,河水在早晨朝陽的照耀之下,血光粼粼。
戰刀揮下,頭顱飛起,鮮血飛濺。
可是就在這時,一支箭矢飛來,正中那名手持戰刀將士的左眼。
“哢嚓”一聲。
箭矢從左眼進,從後腦勺出,強勁的力道帶動這名將士倒身飛出,向甕城之中掉去。
“第九個!”呂光心中數道。
又有數名秦軍將士沿著雲梯而上,手持盾牌,向城牆上爬去。
這時一名守城的將士手持月牙鏟,站起身來,向下推去。
雲梯上最前方的秦軍將士被月牙鏟推翻,向後倒去,連帶著將身後的幾名秦軍將士砸落雲梯之下。
可是就在這時,從西方飛來一支箭矢,快若流星。
“噗”的一聲。
箭矢射穿這名守軍將士的身體,直接將這名將士釘在城牆之上。
“第十二個!”鄧羌口中念道。
原來,就在鄧羌和呂光二人登上井闌之前,呂光舉起手來,說道:“子翼,今日我們二人比試一番,看誰射殺得將士多!”
鄧羌雖然身體尚未完全康複,但卻心中不服,於是也舉起手來,擊掌說道:“如此甚好!”
二人也不怕對方虛報人數,武者之間,誠信為先。
“十八個!”
……
“二十三個!”
……
“三十個!”
……
“三十七個!”
……
二人連連射擊,不斷地射殺著城牆之上的守軍。
城牆之下,數千名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不斷地爬上雲梯,跳入城牆之中,與守城的將士展開白刃肉搏之戰。
城牆上的守軍見有敵軍已經跳入城牆,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月牙鏟,轉身殺向已經跳上城牆的敵軍。
一時之間,城牆之上,雙方互戰,刀光矛影。
隨著守城的將士加入到肉搏之戰之中,城牆上的防禦一時變得稀疏了許多。
於是,更多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沿著雲梯,踏上城牆,又加入到戰鬥之中。
防禦戰爭就是這樣,若是有一點被對方突破,撕開口子,那麽整個防禦戰線將會崩潰。
除非縱深夠深,還有預備力量擊退敵軍,將撕裂的口子再次補上。
可是,城牆之上,哪來得那麽深的縱深?哪來得那麽多的預備力量?
再加上劉崇和劉泰二人的戰死,守城的將士們失去了統一的指揮調度,眾將士們隻能各自為戰,相互之間不能支援。
蛇無頭不行,這就是將領的重要性。
將領在,眾人尚能凝聚一心;將領死,眾人便是散沙一團。
越來越多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沿著雲梯,登上城牆。
守城的眾將士們亂作一團,步步後退,過不多時,甕城之上,盡是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
“轟——”
巨大的衝車也撞開了殘破的甕城城門。
在第一輪的進攻過程之中,甕城的城門早已被撞得粉碎。
當第一輪進攻結束之後,守城的將士們隻能臨時找來一些圓木和門板,胡亂地釘在一起,臨時當作城門而已。
巨大的衝車才僅僅撞擊了兩三下,破敗不堪的城門便已被撞得粉碎,四分五裂。
甕城已經完全失守,僅存的200多門將士集中在甕城城牆與主城牆的交接之處,手持弓箭,不斷地射擊,狙擊著向前殺來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
數百名將士推著兩架巨大的井闌緩緩向前移動,
鄧羌和呂光二人不斷地拔箭、上弦、拉弓、放箭。
“四十一個!”
……
“四十七個!”
……
“五十二個!”
……
“五十八個!”
……
二人一邊射擊,一邊計數。
城牆之上,最前方的數十名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蹲下身體,手持盾牌,組成兩道盾牌之牆,慢慢向前推進。
守城的眾將士們不斷地引弓射箭,箭矢射到盾牌之上,丁當作響,四處飛舞。
就在這時,又有數百名將士已經踏著雲梯,突破防禦,來到了主城的城牆之上。
一時之間,守城的眾將士們前後受敵,進退兩難。
“劉校尉,我們還是撤吧!”
一名年輕的將士向一名校尉說道。
那名校尉思量再三,一聲長歎,大聲地喊道:“全體撤退!”
也是,對方數百名將士已經登上城牆,還有數千名將士正沿著雲梯向上攀爬。
以僅存的200多名將士根本無法抵抗對方的進攻。
而且,特別是遠處東西兩側的兩座井闌之上,那兩名年輕的射手不斷地拉弓射箭,箭無虛發,一箭一人,壓得眾將士們根本不敢抬頭。
旦有抬頭,必為箭矢所中。
眾將士的戰鬥信心早已被對方的箭矢所擊碎。
有道是兵敗如山倒。
這名劉校尉剛剛大喊撤退,200多名守軍便如同刑滿釋放的罪犯一樣,一窩蜂地沿著階梯,爭先恐後地向後跑去。
正在攻城的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見對方撤退,心中大喜,連連揮動刀矛,引動弓箭,向前殺去。
“嗖——”
“嗖——”
“嗖——”
……
箭矢飛舞,不斷射穿逃跑的守軍將士的後背,一名名的將士倒於血泊之中。
橋頭堡外,汾河之邊,正停靠著三艘小船,這是冉閔派來迎接劉崇等人的。
在岸邊,還擺放著數百根圓木,這也是冉閔為眾將士準備的。
可是劉崇寧願戰死,也不後退,所以這三艘小船一直停靠在岸邊。
最先衝出橋頭堡的幾十名將士迅速地跳入小船之上,奮力向河中劃去。
後麵衝出橋頭堡的將士們無船可坐,於是個個脫下衣甲,扔掉刀矛盾牌,抱起圓木,向河中跳去。
數百名秦軍將士和慕容鮮卑將士緊隨其後,衝出橋頭堡,不斷地引動弓箭,向河中射去。
三艘小船上的將士連連舉起手中的盾牌,組成烏龜殼狀,將小船護得水泄不通。
箭矢射到盾牌之上,丁當作響,四處飛舞。
可是抱著圓木跳入河水之中的將士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一聲聲地慘叫聲音此起彼伏,一支支的箭矢不斷射穿眾將士的後背,甚至有的將士身中數十箭,身背之上插滿了箭矢。
鮮血逸出,染紅了河麵,河水在早晨朝陽的照耀之下,血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