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好了,敵軍的船隻撞斷橋梁了!”
冉閔在迷糊之中,聽見好像有人在喊他。
冉閔猛然驚醒,連忙起身,看向這名將士,問道:“怎麽了?”
這名將士跑得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陛下,慕容鮮卑的三艘大船撞斷我們的木橋了!”
冉閔聽後大驚,左手抓起馬槊,連忙向外跑去。
來到院內,冉閔隻聽得鼓聲大作,徹天動地。
“唉,我這是怎麽呢?這麽響的鼓聲竟然沒聽到?”
冉閔一陣自責,又看向那名將士,問道:“我的戰馬呢?”
那名將士一時愣神,“您的戰馬,我怎麽知道?”
不過,這名將士也是反應倒是機靈,連忙說道:“陛下,我的戰馬就在院外!”
冉閔聽後,不再多問,大步向外跑去。
“陛下,您的頭盔!”
冉閔朝頭上一摸,發現自己情急之下,一時慌張,竟然沒有帶上頭盔。
冉閔也不迴頭,也不管什麽頭盔,此時橋梁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橋梁斷裂,那麽皮氏縣城的守軍和橋頭堡的守軍將斷為兩截,相互不能支援,到時就會麵臨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冉閔跑出院外,見門口有一匹戰馬,於是二話不說,翻身騎上戰馬,便向橋頭堡跑去。
此時,大街之上,還有不少的將士,眾將士們一個個衣甲不整,臉色驚訝,一時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紛紛跑出房門察看。
因為城中的百姓提前離去,縣城之中沒有百姓居住,所以將士們將城中的兵營作為了馬廄,專門停放多餘的戰馬。
而眾將士則住進了百姓家中,居住也較為分散。
“按照預定方案,快快各就各位!”
冉閔一邊騎著戰馬飛奔,一邊大聲地喊道。
眾將士們見冉閔衣甲不整,向橋頭堡飛奔而去,個個大驚,於是迅速返迴,穿衣戴甲,執矛披銳,騎上戰馬,向預定的地點跑去。
冉閔一路飛奔,很快就來到了南城門,跑出南城門,隻見許多將士亂作一團。
“陛下,橋梁被撞斷了!”
此時,一名校尉上前,趕忙向冉閔報告。
冉閔點了點頭,繼續騎馬前行,來到河中央,隻見橋梁斷裂,中間露出一段長達40丈左右的缺口。
“橋頭堡上還有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帶領的700名將士和100名傷殘將士。
此時,橋梁斷裂,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冉閔思考之時,隻見汾河對麵亮起無數的火把來,將整個天空都照得一片明亮。
“他們快要攻城了!”
冉閔心中著急,轉過身來,大聲問道:“誰會劃船?”
此時,有十幾名將士站出,一個個地大聲答道:“我會!”
冉閔指著最前方的一名將士道:
“你劃船到對岸,告訴劉崇將軍,讓他放棄抵抗,脫掉衣甲,扔掉兵器,找來木頭,全部跳入河中,劃過岸來!”
那名將士聽後,大聲答道:“是,陛下!”
然後那名將士迅速翻身下馬,向汾河跑去,來到小船處,劃動船隻,向前駛去。
冉閔迴頭,再次看向那名校尉,問道:“你的300兵馬可在?”
當初,冉閔命令劉寧駐紮皮氏縣城,劉崇帶兵防守橋頭堡後,特意留下300名騎兵作為機動部隊,隨時負責支援雙方。
那名校尉答道:“迴稟陛下,如今還剩280餘人。剛剛我們發現有大船襲擊橋梁時,我派出了100名將士前去阻擊。
沒想到大船撞斷橋梁,有20餘名將士跌落水中。”
冉閔點頭,歎了一口氣,說道:
“橋頭堡已經沒救了,你現在帶領300將士,分作三路,分別支援縣城的北、東、西三側城牆。”
“是,陛下!”
那名校尉答道,而後轉身,立即分配任務。
280餘名騎兵分作三路,分別向縣城的北、東、西三個方向急駛而去。
冉閔眼望前方,隻見有無數的火箭騰空而起,射向橋頭堡。不多時,橋頭堡內烈焰熊熊,火光一片。
冉閔內心苦悶,他是萬萬沒有想到慕容評會率先襲擊木橋,因為在他的偵察信息之中,汾河上遊並沒有多餘的船隻。
他更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個月來,慕容評一直圍而不攻,原來是在加緊時間造船。
“唉!”
冉閔長歎一聲,“對麵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帶領700將士駐守橋頭堡,若是一旦失守,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同時戰死,他可怎麽向劉禮和劉寧二人交待呢?”
劉禮已經戰死,被鄧羌所殺,這令他遺憾萬分。
如今若是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再次戰死,他以後都再無顏再見劉俊和劉寧兄弟二人了。
“劉崇腦瓜子較為靈活,希望他知難而退,能夠逃得一命!”
此時,冉閔竟然希望起劉崇和劉泰父子二人能做個逃兵,放棄800名將士和橋頭堡的逃兵。
雖然這樣很可恥,但至少他的內心不會太難受。
正在冉閔失神之時,隻聽得身後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陛下,不好了——敵軍攻城了——”
一名斥候快馬而來,一邊奔跑,一邊大喊。
也是,黑暗之中,哪有時間去仔細尋找冉閔的身影,所以這名斥候也隻能一邊騎馬奔跑,一邊大聲喊叫,以此引起冉閔的注意。
冉閔聽後,心中一驚,看著汾河對岸衝天的火光,一聲長歎,勒轉馬頭,向城內駛去。
縣城之內,已經亂作了一團,大街小巷之上,盡是身騎戰馬的將士。
眾將士們騎上戰馬,迅速向各個預定的點位跑去。
另外,還有600名傷殘將士,有的缺少一隻胳膊,長袖空蕩蕩的甩來甩去。
有的斷了一條腿,拄著拐杖,向前一瘸一拐地緊急跑去。由於天黑看不清路麵,一時不慎,摔落於地。
冉閔緊急勒馬,戰馬一躍而起,直接從摔倒將士的身體之上飛過,再向前跑去。
很快,冉閔便來了東城牆上。
無數的將士或是舉著月牙鏟,將長梯掀翻;或是高高地舉起石頭,向下砸去。
城牆之上,盡是燃燒的木製箭矢,將城牆上照得一片明亮。
城牆之上,不時的有中箭倒地的將士,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整個城牆之上一片狼藉。
這時,突然有一名慕容鮮卑將士跳上城牆,揮動手中的長刀,向一名守軍砍來。
那名守軍慌張後退,從地麵之上撿起一把長矛,準備向前迎上。
可是,那慕容鮮卑將士已經高高躍起,手中的戰刀砍下,距離那俯身撿矛的將士僅有半尺之距。
那俯身撿矛的將士心中大驚,一時慌亂之下,竟然抬起左手,護住自己的腦袋。
這是人和動物的本能自我保護反應。
就在這時,一杆長槊橫空出現,擋在了戰刀的前方。
冉閔在迷糊之中,聽見好像有人在喊他。
冉閔猛然驚醒,連忙起身,看向這名將士,問道:“怎麽了?”
這名將士跑得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陛下,慕容鮮卑的三艘大船撞斷我們的木橋了!”
冉閔聽後大驚,左手抓起馬槊,連忙向外跑去。
來到院內,冉閔隻聽得鼓聲大作,徹天動地。
“唉,我這是怎麽呢?這麽響的鼓聲竟然沒聽到?”
冉閔一陣自責,又看向那名將士,問道:“我的戰馬呢?”
那名將士一時愣神,“您的戰馬,我怎麽知道?”
不過,這名將士也是反應倒是機靈,連忙說道:“陛下,我的戰馬就在院外!”
冉閔聽後,不再多問,大步向外跑去。
“陛下,您的頭盔!”
冉閔朝頭上一摸,發現自己情急之下,一時慌張,竟然沒有帶上頭盔。
冉閔也不迴頭,也不管什麽頭盔,此時橋梁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橋梁斷裂,那麽皮氏縣城的守軍和橋頭堡的守軍將斷為兩截,相互不能支援,到時就會麵臨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冉閔跑出院外,見門口有一匹戰馬,於是二話不說,翻身騎上戰馬,便向橋頭堡跑去。
此時,大街之上,還有不少的將士,眾將士們一個個衣甲不整,臉色驚訝,一時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紛紛跑出房門察看。
因為城中的百姓提前離去,縣城之中沒有百姓居住,所以將士們將城中的兵營作為了馬廄,專門停放多餘的戰馬。
而眾將士則住進了百姓家中,居住也較為分散。
“按照預定方案,快快各就各位!”
冉閔一邊騎著戰馬飛奔,一邊大聲地喊道。
眾將士們見冉閔衣甲不整,向橋頭堡飛奔而去,個個大驚,於是迅速返迴,穿衣戴甲,執矛披銳,騎上戰馬,向預定的地點跑去。
冉閔一路飛奔,很快就來到了南城門,跑出南城門,隻見許多將士亂作一團。
“陛下,橋梁被撞斷了!”
此時,一名校尉上前,趕忙向冉閔報告。
冉閔點了點頭,繼續騎馬前行,來到河中央,隻見橋梁斷裂,中間露出一段長達40丈左右的缺口。
“橋頭堡上還有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帶領的700名將士和100名傷殘將士。
此時,橋梁斷裂,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冉閔思考之時,隻見汾河對麵亮起無數的火把來,將整個天空都照得一片明亮。
“他們快要攻城了!”
冉閔心中著急,轉過身來,大聲問道:“誰會劃船?”
此時,有十幾名將士站出,一個個地大聲答道:“我會!”
冉閔指著最前方的一名將士道:
“你劃船到對岸,告訴劉崇將軍,讓他放棄抵抗,脫掉衣甲,扔掉兵器,找來木頭,全部跳入河中,劃過岸來!”
那名將士聽後,大聲答道:“是,陛下!”
然後那名將士迅速翻身下馬,向汾河跑去,來到小船處,劃動船隻,向前駛去。
冉閔迴頭,再次看向那名校尉,問道:“你的300兵馬可在?”
當初,冉閔命令劉寧駐紮皮氏縣城,劉崇帶兵防守橋頭堡後,特意留下300名騎兵作為機動部隊,隨時負責支援雙方。
那名校尉答道:“迴稟陛下,如今還剩280餘人。剛剛我們發現有大船襲擊橋梁時,我派出了100名將士前去阻擊。
沒想到大船撞斷橋梁,有20餘名將士跌落水中。”
冉閔點頭,歎了一口氣,說道:
“橋頭堡已經沒救了,你現在帶領300將士,分作三路,分別支援縣城的北、東、西三側城牆。”
“是,陛下!”
那名校尉答道,而後轉身,立即分配任務。
280餘名騎兵分作三路,分別向縣城的北、東、西三個方向急駛而去。
冉閔眼望前方,隻見有無數的火箭騰空而起,射向橋頭堡。不多時,橋頭堡內烈焰熊熊,火光一片。
冉閔內心苦悶,他是萬萬沒有想到慕容評會率先襲擊木橋,因為在他的偵察信息之中,汾河上遊並沒有多餘的船隻。
他更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個月來,慕容評一直圍而不攻,原來是在加緊時間造船。
“唉!”
冉閔長歎一聲,“對麵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帶領700將士駐守橋頭堡,若是一旦失守,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同時戰死,他可怎麽向劉禮和劉寧二人交待呢?”
劉禮已經戰死,被鄧羌所殺,這令他遺憾萬分。
如今若是劉崇和兒子劉泰二人再次戰死,他以後都再無顏再見劉俊和劉寧兄弟二人了。
“劉崇腦瓜子較為靈活,希望他知難而退,能夠逃得一命!”
此時,冉閔竟然希望起劉崇和劉泰父子二人能做個逃兵,放棄800名將士和橋頭堡的逃兵。
雖然這樣很可恥,但至少他的內心不會太難受。
正在冉閔失神之時,隻聽得身後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陛下,不好了——敵軍攻城了——”
一名斥候快馬而來,一邊奔跑,一邊大喊。
也是,黑暗之中,哪有時間去仔細尋找冉閔的身影,所以這名斥候也隻能一邊騎馬奔跑,一邊大聲喊叫,以此引起冉閔的注意。
冉閔聽後,心中一驚,看著汾河對岸衝天的火光,一聲長歎,勒轉馬頭,向城內駛去。
縣城之內,已經亂作了一團,大街小巷之上,盡是身騎戰馬的將士。
眾將士們騎上戰馬,迅速向各個預定的點位跑去。
另外,還有600名傷殘將士,有的缺少一隻胳膊,長袖空蕩蕩的甩來甩去。
有的斷了一條腿,拄著拐杖,向前一瘸一拐地緊急跑去。由於天黑看不清路麵,一時不慎,摔落於地。
冉閔緊急勒馬,戰馬一躍而起,直接從摔倒將士的身體之上飛過,再向前跑去。
很快,冉閔便來了東城牆上。
無數的將士或是舉著月牙鏟,將長梯掀翻;或是高高地舉起石頭,向下砸去。
城牆之上,盡是燃燒的木製箭矢,將城牆上照得一片明亮。
城牆之上,不時的有中箭倒地的將士,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整個城牆之上一片狼藉。
這時,突然有一名慕容鮮卑將士跳上城牆,揮動手中的長刀,向一名守軍砍來。
那名守軍慌張後退,從地麵之上撿起一把長矛,準備向前迎上。
可是,那慕容鮮卑將士已經高高躍起,手中的戰刀砍下,距離那俯身撿矛的將士僅有半尺之距。
那俯身撿矛的將士心中大驚,一時慌亂之下,竟然抬起左手,護住自己的腦袋。
這是人和動物的本能自我保護反應。
就在這時,一杆長槊橫空出現,擋在了戰刀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