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還沒有察覺到,不知不覺中,他已經連帶著呂雪兒一同成了場中焦點。他正丟了幾粒瓜子入嘴,含糊著問呂雪兒:“你沒釣過魚嗎?我也是最近才學會的,以前都是看阿姐小四小五她們釣,釣魚可有意思了,改明我帶你一起去。”
打呂雪兒離了場,小二便過去和她打了個招唿,邀她閑聊幾句,她想了想也就答應了。兩人來了附近的石桌邊坐了坐,也不知他從哪拿來了些茶點,就著茶點聊著天,甚為愜意。從小二介紹中,呂雪兒得知了他所說的“阿姐、小四、小五”是他的姐妹。
聽他邀約自己一起去釣魚,她有些羞意,略作沉吟,點了點頭。
這時場邊傳來了一個聲音:“零師兄,還請下場賜教。”
這不是元師弟的聲音嗎?呂雪兒轉頭循聲看過去,發現元宗才正站在場中,而那邊的人悉數都在瞧著自己這邊,包括掌門真人和幾位師叔,她臉上蹭的一下就紅了,低下頭去,暗自惱羞元師弟行事怎的如此過分,叫我與零師弟難堪。而小二則是偏了偏頭,迴了句“沒興趣”,就繼續嗑他的瓜子了。呂雪兒哪裏還能似他這般淡然自若的繼續坐下去,對他輕輕說道:“零師弟,我要迴師門去了,你。。。”她欲言又止,元宗才當眾人麵在那邊喊陣,她怕他吃虧損顏麵,又不知道怎麽去開口。
小二對她笑了笑,說道:“你迴去吧,別忘了,得空一起去釣魚。”呂雪兒點點頭就起身走了,原本她剛剛被所有人看到和他獨處,羞的隻想立即遠離這裏,但鬼使神差的,她走到了幾個同門那邊就停了下來,想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零師兄,你是不屑指教於我,還是不敢與我比試?”元宗才剛剛大出風頭,想到此時呂師姐肯定也看到了我,心裏得意,繼而又想到了剛剛那個藏劍脈的癩蛤蟆,心想剛好當眾人麵,我來教訓你一番,叫你知道天高地厚,於是他對宋遠山說了那番話。當他看到這隻蒼蠅竟然不知何時花言巧語將呂師姐拐騙至一邊去了,他頓時氣急,向他邀戰,哪知他龜縮不出,拿一個隨口的‘沒興趣’做借口,定是知道自己斤兩,怕在眾人麵前丟醜吧。你不想丟醜,我就偏要你在呂師姐麵前丟個大大的醜。是以他想都沒想,就來了那麽句譏諷的話。
江湖上武風興盛,人人以武為尊。人行於世不過一個理字,然則在江湖行走,有時武字都能大過了理。崇武的人,對於比武挑戰尤為看重,就算明知不敵,一般也不會露怯叫人恥笑。眾人劍藏劍脈的這個弟子,竟然避而不戰,再加上元宗才的言語刺激,一時恰恰私語著有之,出聲發笑者有之,出言相譏者有之。
小二依舊磕著瓜子,不打算理會他們。
“元師侄,我這弟子性子低調,不喜與人爭鬥。你得了呂師兄真傳,武藝了得,想必他也不是你對手,就不用比試了吧。”
這話卻是宋遠山開口為自己的弟子解圍。他見自己這小弟子在一幹人的嘲弄譏諷之下也是泰然處之,身上又沒有一般年青人爭勇好鬥愛出風頭的習性,這份心性實在難能可貴,他心裏反而對這個弟子更加滿意。
“好了,安靜一些。今天看到了不少有天份有潛力的弟子,老夫深感欣慰。你們都是未來太虛劍派的希望所在。老夫惶恐度日了幾十載,時至今日,太虛劍派人才輩出,一片欣欣向榮,總算是沒有辱沒了宗門名聲,也無愧對祖師。今天趁著你們呂師伯的大壽之喜,老夫便將這柄龍吟劍,拿出做個彩頭,在場弟子輩皆可以武交流,最後能力壓服眾者,可得此劍。”這時,卻是掌門真人見下麵有些吵嚷,站了出來,捋著長須,緩緩的對所有人說了這麽一段話。
現場眾弟子聽完後都沸騰了,龍吟劍,那可是龍吟劍,天下十二大名劍之一,傳聞當年開山祖師就曾佩帶著龍吟劍。此劍鋒利無匹,號稱無堅不摧,乃實打實的絕世名劍,古往今來,敗在龍吟劍下的高手不知凡幾。一時間不管年歲幾何的弟子,都開始摩拳擦掌,連平日溫婉的呂雪兒都有些心動,何況是別人。
眾所周知,太虛劍派以三大劍名動於世,這三大劍分別是劍修、劍訣和名劍。劍修指的是修行劍術的人。此外,宗內千百年來不僅珍藏了無數的劍訣功法,更是藏有不計其數的寶劍,其中天下知名的十二大名劍,太虛劍派更是獨占其十,而這龍吟劍就是其中之一,一直珍藏於太虛劍派的葬劍崖上,除了開山祖師,以及當年祖師的其中一位親傳弟子佩帶過外,就不曾臨世過。說起龍吟劍,就不得不提一下與之齊名且同樣不出世的“鳳鳴劍”,兩劍本是一同鑄造的陰陽雙劍,龍吟為陽,鳳鳴為陰。隻是鳳鳴劍在很早前就已經遺失了,去向不知,太虛劍派苦尋多年也沒有音訊。傳聞龍鳳雙劍合璧,即可所向披靡,天下無敵。這雖隻是個傳言,無法考究證實,但單柄劍就足已列入十二大名劍,陰陽二劍齊聚,將會迸發何等威勢?不少人對這個傳言深以為然。
台階上的幾位首座也都露出了意外之色,有的兀自沉吟,有的則有些遺憾,遺憾的自然是對自己弟子折服眾人沒什麽信心,這柄名劍恐怕隻能錯失。也有人覺得有些不樂意,誰都知道玄劍脈的呂浩然,已經連續三屆試劍大會奪魁了,三屆可是整整的十五年,他都力壓了宗內所有的弟子一頭,可見其可怖實力,其他弟子隻能望其項背。論武力,恐怕就是和幾位師叔級人物也可一戰了。掌門真人鬧這麽一出,聽起來甚是公平,其實和直接拿龍吟劍當呂玄嶺壽誕的賀禮差不多了。甚至於,掌門真人恐怕是暗示呂浩然將是下一任掌門人培養也未可知。
有這種想法的,其實並不止一人,隻是他們反過來再想想,但凡是神兵利器,當然應是有能者居之,掌門人這麽做,也稱得上是公平,無可厚非。
呂玄嶺這等人精,當然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他滿臉開懷之色更甚,甚至還拱手朝掌門真人道:“多謝掌門師兄。”說不清是在謝掌門真人的捧場,還是謝掌門真人賜的這柄龍吟劍。接著他又朝下麵各脈弟子說道:“既然掌門真人有此興致,你們就互相切磋一番,同門較技,點到即止。為了節約時間,七脈弟子,先自內部推舉兩位優秀門人,再來挑戰其他各脈,最後勝出者即是龍吟劍的新主人。”
掌門真人是一時興起,要通過比武推選個良才出來。呂玄嶺則是三言兩語就把比試的法子給定了下來,也算公平。
各脈平日武藝孰強孰弱,自是心知肚明的,並沒花多久時間就推介好了各自最強的兩位弟子。倒是玄劍脈和藏劍脈這邊有些意外。玄劍脈這邊,原本自是大師兄呂浩然和行二的洪姓師兄武藝最為高強,隻是洪師兄前段日子接連被小二的一掌還有叫小蠻的那位姑娘投了毒,傷勢太重,尚在養傷。正當此時,卻是才入門不久的元宗才找到呂玄嶺,懇請他給一次機會,好見識一番宗門其他高手的風采。呂玄嶺欣然應允,心想反正最後立於不敗之人非呂浩然莫屬,其他人也隻是個陪襯,而這個小弟子確是個奇才,討了自己歡心,讓他多點對敵經驗也好,以後說不得就得靠浩然和他倆人來挑玄劍脈甚至是整個太虛劍派的大梁了。藏劍脈這邊就有點尷尬了,藏劍脈本就人少,這次隨宋遠山來的隻有大徒弟李大樹,和小徒弟小二,壓根沒別的人選。李大樹再三的問小師弟願否參加,都見他隻是搖搖頭算作了迴答,罷了,他也就是想讓小師弟參加,好全了兩個名額,省得別脈人取笑。既然小師弟不願,也就算了。其實連他自己都不太想參加,自個的實力就那麽幾斤幾兩,上場也隻是丟個人再出來。不過總不能連參加都不敢參加就棄權,那可就更丟師傅的臉麵了。
這比試畢竟是臨時想出來的,也沒個正規的抽簽決定誰與誰比。隻說了誰自願下場就誰先比,比完可以下場休息後再上場。
姑且算這次比試是場“賽事”的話,那麽隻有極少的那幾個,在想著怎麽能多點從呂浩然手裏把龍吟劍躲過來的可能性。他們自不屑過早上場,縱使贏上再多局也不過是徒勞。而大部分“參賽”的弟子估計也就是抱著試試看和見識見識的心態,隻要能贏上個一兩場露個臉就差不多了,不用考慮太多,因而也不扭捏,上場都還挺積極。
首先上去的,是鋒劍脈的弟子,姓龔。看來他和鋒劍脈的馬臉首座一樣是個急性子,呂玄嶺一句“比試開始”的話音剛落,他就進了場地,指名道姓要刃劍脈的胡姓弟子下場切磋。有些人不明所以,為何他上場就點名要誰誰與自己比試。記性好點的,想起上一屆的試劍大會,進入了最終比試圈的就有這名鋒劍脈弟子,而與他對上的正是刃劍脈的胡姓弟子,那場比試,鋒劍脈的龔姓弟子最終以半招之差輸於對手,抱憾離場。明白了這個原委,龔姓弟子找上那人,也就不奇怪了,看來他對當年失手,壓根就不服氣。
這兩人上場並沒有多少寒暄,開門見山的就你起我落的對攻起來。兩脈一名“鋒劍”,一名“刃劍”,劍法路子也如其名般攻擊性十足,兩人對攻了不少招,拚的就是誰的招路更加兇猛強悍,除了必要的躲閃,幾近是放棄了防守的解招,一時間場上劍光交錯,乒乓作響,煞是好看。攻勢劍法一般勝負隻在瞬間,不是你輸就是我敗。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勝負揭曉,這次結果居然反過來了,而是龔姓弟子贏了刃劍脈弟子半招,他大感滿意,連句謙虛的客套話都沒說,就笑著離場了。
接著進場的,是舉劍脈的一名弟子,他本想和之前的鋒劍脈龔姓弟子如出一轍,也是指名道姓的要與行劍脈的一名弟子比試,哪知他還沒開口,行劍脈的那位弟子就主動進了圈,叫起陣來。
圍觀眾人這才咂摸出點味道來,這些參賽的人裏,恐怕沒多少人把目標定在龍吟劍上,倒把這次的比試,當成了解決以往糾葛的地方了。
場中舉劍脈和行劍脈的兩個弟子,防守上都是滴水不漏,見招拆招,出招又比較謹慎,一時場麵上僵持不下,在將近拚了有一炷香時間後,才分出了勝負,一人歡喜一人懊惱的都出了場。
場中就這麽出出進進的比了幾對,之前贏了的弟子,極少有再進場的。
這時,在又一對離場之後,場中進來個讓人有點意外的弟子,居然是玄劍脈那位在新人比試中大放異彩的元宗才,他從容進場,見識了不少實力強勁的各脈師兄後,並未有什麽緊張神色,而是對著某個方向說道:“請藏劍脈零落師兄下場與我比試。”無人作答,他又問了一遍,還是沒有迴應,他似乎是自言自語的隨口說了聲“懦夫”。其實元宗才是知道的,方才呂玄嶺宣布參賽人選的時候,藏劍脈就隻念到了李大樹一人的名字。他當著眾人麵故意假裝不知的問了兩遍,以此來羞辱於對方。眾人這會也搞清楚狀況了,這兩人是有不小的嫌隙,才會如此咄咄相逼,而那個藏劍脈弟子打定了主意龜縮不出,也著實是懦弱了些。元宗才心想就算你裝死不應戰,我也有的是辦法叫你顏麵盡失,看你還有什麽臉再跟我爭雪兒師姐,雪兒師姐恐怕早就看你不起了。他哪裏知道,其實呂雪兒正皺著秀眉,對這個元師弟惱怒不已,恨不得親自下場教訓他一頓。
元宗才見目的已達到,不再管那個癩蛤蟆,而是又說了一句:“那麽請藏劍鋒的李師兄下場賜教。”
李大樹此刻也是內火升騰,他平日是個厚道的性子,沒什麽脾氣,但不代表沒脾氣。玄劍脈的這小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語出不善,他羞辱的可不僅是小師弟,更是整個藏劍脈還有自己最尊敬的師傅。李大樹聽到對話邀戰自己,心道來的好,二話不說提劍就進了場。
打呂雪兒離了場,小二便過去和她打了個招唿,邀她閑聊幾句,她想了想也就答應了。兩人來了附近的石桌邊坐了坐,也不知他從哪拿來了些茶點,就著茶點聊著天,甚為愜意。從小二介紹中,呂雪兒得知了他所說的“阿姐、小四、小五”是他的姐妹。
聽他邀約自己一起去釣魚,她有些羞意,略作沉吟,點了點頭。
這時場邊傳來了一個聲音:“零師兄,還請下場賜教。”
這不是元師弟的聲音嗎?呂雪兒轉頭循聲看過去,發現元宗才正站在場中,而那邊的人悉數都在瞧著自己這邊,包括掌門真人和幾位師叔,她臉上蹭的一下就紅了,低下頭去,暗自惱羞元師弟行事怎的如此過分,叫我與零師弟難堪。而小二則是偏了偏頭,迴了句“沒興趣”,就繼續嗑他的瓜子了。呂雪兒哪裏還能似他這般淡然自若的繼續坐下去,對他輕輕說道:“零師弟,我要迴師門去了,你。。。”她欲言又止,元宗才當眾人麵在那邊喊陣,她怕他吃虧損顏麵,又不知道怎麽去開口。
小二對她笑了笑,說道:“你迴去吧,別忘了,得空一起去釣魚。”呂雪兒點點頭就起身走了,原本她剛剛被所有人看到和他獨處,羞的隻想立即遠離這裏,但鬼使神差的,她走到了幾個同門那邊就停了下來,想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零師兄,你是不屑指教於我,還是不敢與我比試?”元宗才剛剛大出風頭,想到此時呂師姐肯定也看到了我,心裏得意,繼而又想到了剛剛那個藏劍脈的癩蛤蟆,心想剛好當眾人麵,我來教訓你一番,叫你知道天高地厚,於是他對宋遠山說了那番話。當他看到這隻蒼蠅竟然不知何時花言巧語將呂師姐拐騙至一邊去了,他頓時氣急,向他邀戰,哪知他龜縮不出,拿一個隨口的‘沒興趣’做借口,定是知道自己斤兩,怕在眾人麵前丟醜吧。你不想丟醜,我就偏要你在呂師姐麵前丟個大大的醜。是以他想都沒想,就來了那麽句譏諷的話。
江湖上武風興盛,人人以武為尊。人行於世不過一個理字,然則在江湖行走,有時武字都能大過了理。崇武的人,對於比武挑戰尤為看重,就算明知不敵,一般也不會露怯叫人恥笑。眾人劍藏劍脈的這個弟子,竟然避而不戰,再加上元宗才的言語刺激,一時恰恰私語著有之,出聲發笑者有之,出言相譏者有之。
小二依舊磕著瓜子,不打算理會他們。
“元師侄,我這弟子性子低調,不喜與人爭鬥。你得了呂師兄真傳,武藝了得,想必他也不是你對手,就不用比試了吧。”
這話卻是宋遠山開口為自己的弟子解圍。他見自己這小弟子在一幹人的嘲弄譏諷之下也是泰然處之,身上又沒有一般年青人爭勇好鬥愛出風頭的習性,這份心性實在難能可貴,他心裏反而對這個弟子更加滿意。
“好了,安靜一些。今天看到了不少有天份有潛力的弟子,老夫深感欣慰。你們都是未來太虛劍派的希望所在。老夫惶恐度日了幾十載,時至今日,太虛劍派人才輩出,一片欣欣向榮,總算是沒有辱沒了宗門名聲,也無愧對祖師。今天趁著你們呂師伯的大壽之喜,老夫便將這柄龍吟劍,拿出做個彩頭,在場弟子輩皆可以武交流,最後能力壓服眾者,可得此劍。”這時,卻是掌門真人見下麵有些吵嚷,站了出來,捋著長須,緩緩的對所有人說了這麽一段話。
現場眾弟子聽完後都沸騰了,龍吟劍,那可是龍吟劍,天下十二大名劍之一,傳聞當年開山祖師就曾佩帶著龍吟劍。此劍鋒利無匹,號稱無堅不摧,乃實打實的絕世名劍,古往今來,敗在龍吟劍下的高手不知凡幾。一時間不管年歲幾何的弟子,都開始摩拳擦掌,連平日溫婉的呂雪兒都有些心動,何況是別人。
眾所周知,太虛劍派以三大劍名動於世,這三大劍分別是劍修、劍訣和名劍。劍修指的是修行劍術的人。此外,宗內千百年來不僅珍藏了無數的劍訣功法,更是藏有不計其數的寶劍,其中天下知名的十二大名劍,太虛劍派更是獨占其十,而這龍吟劍就是其中之一,一直珍藏於太虛劍派的葬劍崖上,除了開山祖師,以及當年祖師的其中一位親傳弟子佩帶過外,就不曾臨世過。說起龍吟劍,就不得不提一下與之齊名且同樣不出世的“鳳鳴劍”,兩劍本是一同鑄造的陰陽雙劍,龍吟為陽,鳳鳴為陰。隻是鳳鳴劍在很早前就已經遺失了,去向不知,太虛劍派苦尋多年也沒有音訊。傳聞龍鳳雙劍合璧,即可所向披靡,天下無敵。這雖隻是個傳言,無法考究證實,但單柄劍就足已列入十二大名劍,陰陽二劍齊聚,將會迸發何等威勢?不少人對這個傳言深以為然。
台階上的幾位首座也都露出了意外之色,有的兀自沉吟,有的則有些遺憾,遺憾的自然是對自己弟子折服眾人沒什麽信心,這柄名劍恐怕隻能錯失。也有人覺得有些不樂意,誰都知道玄劍脈的呂浩然,已經連續三屆試劍大會奪魁了,三屆可是整整的十五年,他都力壓了宗內所有的弟子一頭,可見其可怖實力,其他弟子隻能望其項背。論武力,恐怕就是和幾位師叔級人物也可一戰了。掌門真人鬧這麽一出,聽起來甚是公平,其實和直接拿龍吟劍當呂玄嶺壽誕的賀禮差不多了。甚至於,掌門真人恐怕是暗示呂浩然將是下一任掌門人培養也未可知。
有這種想法的,其實並不止一人,隻是他們反過來再想想,但凡是神兵利器,當然應是有能者居之,掌門人這麽做,也稱得上是公平,無可厚非。
呂玄嶺這等人精,當然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他滿臉開懷之色更甚,甚至還拱手朝掌門真人道:“多謝掌門師兄。”說不清是在謝掌門真人的捧場,還是謝掌門真人賜的這柄龍吟劍。接著他又朝下麵各脈弟子說道:“既然掌門真人有此興致,你們就互相切磋一番,同門較技,點到即止。為了節約時間,七脈弟子,先自內部推舉兩位優秀門人,再來挑戰其他各脈,最後勝出者即是龍吟劍的新主人。”
掌門真人是一時興起,要通過比武推選個良才出來。呂玄嶺則是三言兩語就把比試的法子給定了下來,也算公平。
各脈平日武藝孰強孰弱,自是心知肚明的,並沒花多久時間就推介好了各自最強的兩位弟子。倒是玄劍脈和藏劍脈這邊有些意外。玄劍脈這邊,原本自是大師兄呂浩然和行二的洪姓師兄武藝最為高強,隻是洪師兄前段日子接連被小二的一掌還有叫小蠻的那位姑娘投了毒,傷勢太重,尚在養傷。正當此時,卻是才入門不久的元宗才找到呂玄嶺,懇請他給一次機會,好見識一番宗門其他高手的風采。呂玄嶺欣然應允,心想反正最後立於不敗之人非呂浩然莫屬,其他人也隻是個陪襯,而這個小弟子確是個奇才,討了自己歡心,讓他多點對敵經驗也好,以後說不得就得靠浩然和他倆人來挑玄劍脈甚至是整個太虛劍派的大梁了。藏劍脈這邊就有點尷尬了,藏劍脈本就人少,這次隨宋遠山來的隻有大徒弟李大樹,和小徒弟小二,壓根沒別的人選。李大樹再三的問小師弟願否參加,都見他隻是搖搖頭算作了迴答,罷了,他也就是想讓小師弟參加,好全了兩個名額,省得別脈人取笑。既然小師弟不願,也就算了。其實連他自己都不太想參加,自個的實力就那麽幾斤幾兩,上場也隻是丟個人再出來。不過總不能連參加都不敢參加就棄權,那可就更丟師傅的臉麵了。
這比試畢竟是臨時想出來的,也沒個正規的抽簽決定誰與誰比。隻說了誰自願下場就誰先比,比完可以下場休息後再上場。
姑且算這次比試是場“賽事”的話,那麽隻有極少的那幾個,在想著怎麽能多點從呂浩然手裏把龍吟劍躲過來的可能性。他們自不屑過早上場,縱使贏上再多局也不過是徒勞。而大部分“參賽”的弟子估計也就是抱著試試看和見識見識的心態,隻要能贏上個一兩場露個臉就差不多了,不用考慮太多,因而也不扭捏,上場都還挺積極。
首先上去的,是鋒劍脈的弟子,姓龔。看來他和鋒劍脈的馬臉首座一樣是個急性子,呂玄嶺一句“比試開始”的話音剛落,他就進了場地,指名道姓要刃劍脈的胡姓弟子下場切磋。有些人不明所以,為何他上場就點名要誰誰與自己比試。記性好點的,想起上一屆的試劍大會,進入了最終比試圈的就有這名鋒劍脈弟子,而與他對上的正是刃劍脈的胡姓弟子,那場比試,鋒劍脈的龔姓弟子最終以半招之差輸於對手,抱憾離場。明白了這個原委,龔姓弟子找上那人,也就不奇怪了,看來他對當年失手,壓根就不服氣。
這兩人上場並沒有多少寒暄,開門見山的就你起我落的對攻起來。兩脈一名“鋒劍”,一名“刃劍”,劍法路子也如其名般攻擊性十足,兩人對攻了不少招,拚的就是誰的招路更加兇猛強悍,除了必要的躲閃,幾近是放棄了防守的解招,一時間場上劍光交錯,乒乓作響,煞是好看。攻勢劍法一般勝負隻在瞬間,不是你輸就是我敗。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勝負揭曉,這次結果居然反過來了,而是龔姓弟子贏了刃劍脈弟子半招,他大感滿意,連句謙虛的客套話都沒說,就笑著離場了。
接著進場的,是舉劍脈的一名弟子,他本想和之前的鋒劍脈龔姓弟子如出一轍,也是指名道姓的要與行劍脈的一名弟子比試,哪知他還沒開口,行劍脈的那位弟子就主動進了圈,叫起陣來。
圍觀眾人這才咂摸出點味道來,這些參賽的人裏,恐怕沒多少人把目標定在龍吟劍上,倒把這次的比試,當成了解決以往糾葛的地方了。
場中舉劍脈和行劍脈的兩個弟子,防守上都是滴水不漏,見招拆招,出招又比較謹慎,一時場麵上僵持不下,在將近拚了有一炷香時間後,才分出了勝負,一人歡喜一人懊惱的都出了場。
場中就這麽出出進進的比了幾對,之前贏了的弟子,極少有再進場的。
這時,在又一對離場之後,場中進來個讓人有點意外的弟子,居然是玄劍脈那位在新人比試中大放異彩的元宗才,他從容進場,見識了不少實力強勁的各脈師兄後,並未有什麽緊張神色,而是對著某個方向說道:“請藏劍脈零落師兄下場與我比試。”無人作答,他又問了一遍,還是沒有迴應,他似乎是自言自語的隨口說了聲“懦夫”。其實元宗才是知道的,方才呂玄嶺宣布參賽人選的時候,藏劍脈就隻念到了李大樹一人的名字。他當著眾人麵故意假裝不知的問了兩遍,以此來羞辱於對方。眾人這會也搞清楚狀況了,這兩人是有不小的嫌隙,才會如此咄咄相逼,而那個藏劍脈弟子打定了主意龜縮不出,也著實是懦弱了些。元宗才心想就算你裝死不應戰,我也有的是辦法叫你顏麵盡失,看你還有什麽臉再跟我爭雪兒師姐,雪兒師姐恐怕早就看你不起了。他哪裏知道,其實呂雪兒正皺著秀眉,對這個元師弟惱怒不已,恨不得親自下場教訓他一頓。
元宗才見目的已達到,不再管那個癩蛤蟆,而是又說了一句:“那麽請藏劍鋒的李師兄下場賜教。”
李大樹此刻也是內火升騰,他平日是個厚道的性子,沒什麽脾氣,但不代表沒脾氣。玄劍脈的這小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語出不善,他羞辱的可不僅是小師弟,更是整個藏劍脈還有自己最尊敬的師傅。李大樹聽到對話邀戰自己,心道來的好,二話不說提劍就進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