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如今三十五歲,生母當年是平妻,出身現如今的工部尚書的唯一女兒。因為是庶女出身,隻得了個平妻,是聖上潛邸時便在的老人。
三皇子二十五歲,生母德妃,是前朝大儒王瑞敏的孫女,屬於政治聯姻;四皇子二十歲,出身卑微,生母隻是個宮女,難產去世,由無子的淑妃撫養,但沒有記名,所以都認為四皇子沒有繼承大統的機會。」
哦,淑妃他記得,曾經聊閑話時說起過。是太後的娘家表侄女,比當今小了二三十歲,現在才三十六七,是太後用來穩固地位的工具。
可惜淑妃雖貌美卻不得寵,皇上也不是個被美色迷昏頭的,從沒想過給她一個親生的兒子,養子也不記名,說明就沒給過這對母子希望過。
太後好像是早幾年就去世了,比祖母樂氏走的還早兩三年的樣子,淑妃現在整個一個後宮的透明人,除了一個高位分,啥都沒有,就靠看後宮熱鬧過日子了。
「五皇子是皇後在大皇子去世後,拚了命生下的,與四皇子同年,小了兩個月,深受帝後重視,人也溫和聰慧,還是嫡出,是儲位的最大競爭者。
六皇子十九歲,生母不詳,京城眾人都說其頑劣不堪,招貓逗狗惹是生非是常態,但聖上卻從未責備過。」
說了這麽大一段話,顧明哲口都幹了,直接捧著茶壺咕嘟咕嘟灌了一大氣。明明這麽傷眼的動作,在老師手上做出來,竟帶了幾分隨性灑脫。
果然,氣質這方麵,自己還有的學。
不過,老師到底在說什麽?他怎麽沒咋聽明白?
沈錦兩輩子第一次懷疑起自己的智商,可能,多少有點不夠用了。
顧明哲是恨鐵不成鋼,梆梆的給了弟子腦瓜上來了三個腦瓜崩。
「笨死笨死笨死你得了!還沒聽明白?大越律法,男子加冠後便可成婚,雖說百姓裏不太遵守,但皇子一舉一動都被百官看著,天下律法最嚴的地方,可不能隨性。
如今四皇子五皇子都已經到了加冠的年紀,六皇子也快了,聖上不得考慮兒媳婦的事?能跟皇家結親,底下官員能不打點小算盤?就算正妃當不上,側妃呢?皇子庶妃呢?實在不行還當不上侍妾?」
沈錦豁然開朗,好吧,這一點的確是他疏忽了。也沒辦法,自家就沒有妾室的出現,身邊交好的除了馮君淩家之外都是幹幹淨淨的,馮家他也沒去過,實在沒這個意識。
人生在世都想自己了,誰能想到,皇帝還要操心兒子的妻妾的問題呢?
不過,這好像問題更大了啊!
「元柳現在的情況,那些人沒查過嗎?雖然她有幾分姿色,到底不是絕色,加上在我家當丫鬟,也沒刻意培養學過什麽琴棋書畫的。
而且元柳今年都十八了,比六皇子都小不到哪裏去,送去宮裏能得寵?他們是哪裏來的信心?如果不為得寵好提拔全家,那又是為了什麽?」
「還能為什麽,腦子發昏了唄。」顧明哲說的不以為然。
「你也說了,元柳是八年前到你家的,而八年前、姓李、火災、侵占家產、庶弟承爵,這些詞彙放在一起,還是京城那邊發生的事情,我隻能想到一家,就是原本的永康侯李家,現在是永康伯了。」
當然,顧家也是庶出承爵,卻不是庶弟。而且,這其中還有那位的手筆,就不用跟自己這「單純」的小弟子說了。
沈錦立刻正襟危坐:「請老師講解。」
經過顧明哲科普,沈錦明白了。
永康侯府也是前朝老臣,興家不足百年。原本是靠著軍功起家,得了個侯爺爵位,後來靠著老侯爺生了個貌美的女兒,進宮做了寵妃,以及會做生意,有著大把銀錢,也捨得花錢聯絡同僚「交情」,逐漸在京城站穩了腳跟。
而元柳的生父,應該就是那位寵妃的同母弟弟,曾經和當今有些同窗交情,靠著刻苦讀書考上進士,洗清侯府名聲,重新把侯府振作起來的新任侯爺,李承嗣。
而如今降爵繼承爵位的,是李承嗣的庶出弟弟,李俊彥。因為是庶出,老侯爺連論字排輩的機會都沒給,隨意取了個名兒,在當時還是個不大不小的笑料。
隻是沒人想到,這死東西不敢把恨意發泄給親爹,反而把待他不錯的嫡兄給弄死了。
而根據老師得到的消息稱,李俊彥本身並無什麽才華,能有今天除了靠祖上餘蔭和嫡兄拉拔,就是巴結上峰溜須拍馬,嫡兄去世後他已經在從五品郎中的位置上坐了好幾年沒挪過窩了。
最近因為全京城都在議論忙碌三位皇子定親的事情,李俊彥成功巴結上皇後哥哥、如今的刑部尚書一名親信的線。但李俊彥並沒有女兒,從別人家「過繼」的話太刻意,被人查出來自家就得完蛋。
沒辦法,得意了八年的李俊彥想起了嫡兄家逃跑的女兒,出身侯府嫡出、貌美性子甜,加上沒了父母叔嬸就是最大的監護人,隻要把人找迴來,對外就說小姑娘幼時因家逢突變病倒了,送去老家調養,最近剛迴來就好。
至於元柳會不會聽話,隻是一個小丫頭而已,內宅婦人手段多得是,根本沒在怕的。
隻是他們也想不到,元柳竟然會改名換姓就潛伏在京城不遠處,還成了別人家的侍女,才害的他們找了一年多沒找到。
至於沈家,就算出了個舉人,在有權勢的人眼裏也隻是強壯些的螻蟻。功名需要在掌握到權力後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三皇子二十五歲,生母德妃,是前朝大儒王瑞敏的孫女,屬於政治聯姻;四皇子二十歲,出身卑微,生母隻是個宮女,難產去世,由無子的淑妃撫養,但沒有記名,所以都認為四皇子沒有繼承大統的機會。」
哦,淑妃他記得,曾經聊閑話時說起過。是太後的娘家表侄女,比當今小了二三十歲,現在才三十六七,是太後用來穩固地位的工具。
可惜淑妃雖貌美卻不得寵,皇上也不是個被美色迷昏頭的,從沒想過給她一個親生的兒子,養子也不記名,說明就沒給過這對母子希望過。
太後好像是早幾年就去世了,比祖母樂氏走的還早兩三年的樣子,淑妃現在整個一個後宮的透明人,除了一個高位分,啥都沒有,就靠看後宮熱鬧過日子了。
「五皇子是皇後在大皇子去世後,拚了命生下的,與四皇子同年,小了兩個月,深受帝後重視,人也溫和聰慧,還是嫡出,是儲位的最大競爭者。
六皇子十九歲,生母不詳,京城眾人都說其頑劣不堪,招貓逗狗惹是生非是常態,但聖上卻從未責備過。」
說了這麽大一段話,顧明哲口都幹了,直接捧著茶壺咕嘟咕嘟灌了一大氣。明明這麽傷眼的動作,在老師手上做出來,竟帶了幾分隨性灑脫。
果然,氣質這方麵,自己還有的學。
不過,老師到底在說什麽?他怎麽沒咋聽明白?
沈錦兩輩子第一次懷疑起自己的智商,可能,多少有點不夠用了。
顧明哲是恨鐵不成鋼,梆梆的給了弟子腦瓜上來了三個腦瓜崩。
「笨死笨死笨死你得了!還沒聽明白?大越律法,男子加冠後便可成婚,雖說百姓裏不太遵守,但皇子一舉一動都被百官看著,天下律法最嚴的地方,可不能隨性。
如今四皇子五皇子都已經到了加冠的年紀,六皇子也快了,聖上不得考慮兒媳婦的事?能跟皇家結親,底下官員能不打點小算盤?就算正妃當不上,側妃呢?皇子庶妃呢?實在不行還當不上侍妾?」
沈錦豁然開朗,好吧,這一點的確是他疏忽了。也沒辦法,自家就沒有妾室的出現,身邊交好的除了馮君淩家之外都是幹幹淨淨的,馮家他也沒去過,實在沒這個意識。
人生在世都想自己了,誰能想到,皇帝還要操心兒子的妻妾的問題呢?
不過,這好像問題更大了啊!
「元柳現在的情況,那些人沒查過嗎?雖然她有幾分姿色,到底不是絕色,加上在我家當丫鬟,也沒刻意培養學過什麽琴棋書畫的。
而且元柳今年都十八了,比六皇子都小不到哪裏去,送去宮裏能得寵?他們是哪裏來的信心?如果不為得寵好提拔全家,那又是為了什麽?」
「還能為什麽,腦子發昏了唄。」顧明哲說的不以為然。
「你也說了,元柳是八年前到你家的,而八年前、姓李、火災、侵占家產、庶弟承爵,這些詞彙放在一起,還是京城那邊發生的事情,我隻能想到一家,就是原本的永康侯李家,現在是永康伯了。」
當然,顧家也是庶出承爵,卻不是庶弟。而且,這其中還有那位的手筆,就不用跟自己這「單純」的小弟子說了。
沈錦立刻正襟危坐:「請老師講解。」
經過顧明哲科普,沈錦明白了。
永康侯府也是前朝老臣,興家不足百年。原本是靠著軍功起家,得了個侯爺爵位,後來靠著老侯爺生了個貌美的女兒,進宮做了寵妃,以及會做生意,有著大把銀錢,也捨得花錢聯絡同僚「交情」,逐漸在京城站穩了腳跟。
而元柳的生父,應該就是那位寵妃的同母弟弟,曾經和當今有些同窗交情,靠著刻苦讀書考上進士,洗清侯府名聲,重新把侯府振作起來的新任侯爺,李承嗣。
而如今降爵繼承爵位的,是李承嗣的庶出弟弟,李俊彥。因為是庶出,老侯爺連論字排輩的機會都沒給,隨意取了個名兒,在當時還是個不大不小的笑料。
隻是沒人想到,這死東西不敢把恨意發泄給親爹,反而把待他不錯的嫡兄給弄死了。
而根據老師得到的消息稱,李俊彥本身並無什麽才華,能有今天除了靠祖上餘蔭和嫡兄拉拔,就是巴結上峰溜須拍馬,嫡兄去世後他已經在從五品郎中的位置上坐了好幾年沒挪過窩了。
最近因為全京城都在議論忙碌三位皇子定親的事情,李俊彥成功巴結上皇後哥哥、如今的刑部尚書一名親信的線。但李俊彥並沒有女兒,從別人家「過繼」的話太刻意,被人查出來自家就得完蛋。
沒辦法,得意了八年的李俊彥想起了嫡兄家逃跑的女兒,出身侯府嫡出、貌美性子甜,加上沒了父母叔嬸就是最大的監護人,隻要把人找迴來,對外就說小姑娘幼時因家逢突變病倒了,送去老家調養,最近剛迴來就好。
至於元柳會不會聽話,隻是一個小丫頭而已,內宅婦人手段多得是,根本沒在怕的。
隻是他們也想不到,元柳竟然會改名換姓就潛伏在京城不遠處,還成了別人家的侍女,才害的他們找了一年多沒找到。
至於沈家,就算出了個舉人,在有權勢的人眼裏也隻是強壯些的螻蟻。功名需要在掌握到權力後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