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子悔恨沒有教好兒女,管好婆娘,跪在爹娘哥嫂麵前痛苦悔改檢討,轉身為牛蛋找了個厲害的妻子管教他,把牛頭帶在身邊,隻求能把牛頭帶出來頂門立戶,也算沒有辜負爹娘教誨了。
至於劉杏兒,許是知道自己繼續留在劉家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嫁進沈家享福了,索性趁著被趕走的前一天夜裏潛入老太太房裏偷走了藏起來的十五兩積蓄,並且往院牆點了一把火,趁亂逃走。
好在被發現的早,村民緊急幫著滅了火,除了邊緣的院牆和柴房與小菜園被燒沒了,就隻剩二房這邊牛蛋的房間被燒沒了半邊,隻能去跟他爹一個房間暫住,倒是沒有一人受傷。
劉家一族有全村唯一的一個童生,劉家女兒也大多嫁得好,威信還是很足,除了要麵對幾個不對付的對頭,例如李家的譏諷嘲笑,其餘都還能過得去。
沈恪得知妻子娘家遭了火災,連忙帶著妻子迴了李家莊,並支援了十兩銀子給妻子娘家重新修房子,弄得劉家上下越發不知該如何麵對姑爺,對沈恪夫妻越發和善。
劉杏兒逃的太突然,出手也太狠辣果決,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連沈烈找來監視的人也沒看到,最後也隻能不了了之,權當人已經葬身火海。
小兄弟倆出了一口心頭惡氣,心情越發愉悅也不敢聲張,連父母兄弟都不敢說,隻能小哥倆自己偷偷樂。
沈烈得了弟弟費心思配置的藥水,藥田裏收成也是蒸蒸日上。再由嶽父那邊牽線,今年的藥材又賣了個好價錢,還簽了個長期訂單,終於算是步入賺錢的正軌了。
雖說劉杏兒這樣心狠手辣還夠果決的女子逃脫的確算是一根心頭刺,但此刻的沈錦已經沒心思再管她了。
又一年院試開始!
第35章
◎院試◎
院試依舊在府城舉辦,六月間天氣正好,前一天剛下過一場雨,澆滅了剛升騰起的暑氣,空氣涼爽卻不至於著涼,沈錦運氣也好沒分配到臭號,第一天考的極為順利。
但是第二天就不行了。為了防止有人聯合舞弊,院試三天都是要分別抽號,根本沒人能確定自己周圍能坐誰。這也導致了,沈錦第二天運氣不怎麽好的分到了臭號的周圍,尤其下午,熱氣一升騰,好幾個坐在茅房周圍的「臭生」都吐了個人事不知。
沈錦這輩子也是被長輩捧在手心,還有下人精心伺候的「少爺」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好在前世就算直麵便便和破損大腸的情況也不是沒遇到過,隻是臭了些,倒也還能忍。
考完迴家他就把自己關房裏泡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澡,還加了二哥送的香料,才感覺自己身上味道消失了。
差點嗅覺都失靈了。
第三天還好,不是臭號,也不是位置最好的那幾個,頭頂的屋瓦有破損,隱約能看到天上逐漸陰沉的烏雲。
沈錦寫字快,第三天又主要是考帖經經義和作詩,總算在下雨前答完全部題目。古代科舉沒有提前交卷離場的說法,沈錦也不想引起其他考生的敵意,索性把需要上交的答案和稿紙都捲成筒狀放在自己的書箱上用木板擋住防止淋濕,頭頂用雨布遮蓋,加上雨傘,雖然顯得逼惻了些,好歹沒有淋濕著涼的風險。
現如今沈錦也算是功成名就,沈青怕自己的身份讓人指摘兒子,說他出身商戶,名聲上不好聽,就去找主家申請了退休,把自己的人脈交給了大兒子沈恪。
沈恪如今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商隊頭目,人穩重,還是做生意的好手,手段多,但是個安分的生意人,對外從不隨意樹敵。
和記仇還能下狠手斷人後路的兩個弟弟完全不一樣。唯獨三兄弟都想著家人,願意為家裏奉獻的心思,是一樣的。
沈恪不拘泥三教九流,隻要性子合拍都能玩得來,所以沈恪在外人麵極廣,商隊所過之處就算山賊都會給他一點薄麵。主家也看重,成了婚就被委以重任,出去帶隊去了。
所以,這幾天接沈錦迴家的,是大牛,和已經賦閑在家當田舍翁的沈青。
沈錦的話本如今已經第二本高峰期已經快要過去了,第三本也交給了宋掌櫃,每月收入逐漸穩定,一個月總能收個四五百兩。為了名聲好聽,也因為堵鄉下親爺奶的嘴,沈錦自掏腰包,以爹娘的名義給那頭送了十畝良田,又買了十畝獻給族裏作為族田,為族裏下一代孩子的教育添磚加瓦。
這麽一手出來,原本還嫉妒的想要找事要好處的那頭叔伯在族人壓力下也不得不閉了嘴,乖乖拿了田契把這頁翻過去,不然唾沫星子都能把這一家給活埋了。
現如今十畝良田可不是小數目了,相當於一家子全年的口糧。那頭本身日子過得就還不錯,隻是生的兒子多,做不到兄弟家這樣供孩子讀書的同時還頓頓有肉和細糧吃。
沈青那些嫡親的兄弟看到原本過繼了應該小心翼翼討生活的小兄弟如今成了老太爺,可不嫉妒?能不想著挖好處?
一畝良田如今市價二十兩,十畝就是二百兩,許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這麽大一筆錢。這麽多錢給了你,要付出的隻是忘了沈青一家與自家的血親關係,當普通親戚走動而已,不然連這點都得不到。
沈氏族人不是沒有聰明人,自然聽懂了題外話,跟那頭暗暗提示幾次,不聽話就再讓人吃上幾次虧,沈青這邊也不出手相助,那頭自己就乖乖蔫兒了下去,過自己的日子去,徹底不敢想扒著兄弟吸血的事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至於劉杏兒,許是知道自己繼續留在劉家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嫁進沈家享福了,索性趁著被趕走的前一天夜裏潛入老太太房裏偷走了藏起來的十五兩積蓄,並且往院牆點了一把火,趁亂逃走。
好在被發現的早,村民緊急幫著滅了火,除了邊緣的院牆和柴房與小菜園被燒沒了,就隻剩二房這邊牛蛋的房間被燒沒了半邊,隻能去跟他爹一個房間暫住,倒是沒有一人受傷。
劉家一族有全村唯一的一個童生,劉家女兒也大多嫁得好,威信還是很足,除了要麵對幾個不對付的對頭,例如李家的譏諷嘲笑,其餘都還能過得去。
沈恪得知妻子娘家遭了火災,連忙帶著妻子迴了李家莊,並支援了十兩銀子給妻子娘家重新修房子,弄得劉家上下越發不知該如何麵對姑爺,對沈恪夫妻越發和善。
劉杏兒逃的太突然,出手也太狠辣果決,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連沈烈找來監視的人也沒看到,最後也隻能不了了之,權當人已經葬身火海。
小兄弟倆出了一口心頭惡氣,心情越發愉悅也不敢聲張,連父母兄弟都不敢說,隻能小哥倆自己偷偷樂。
沈烈得了弟弟費心思配置的藥水,藥田裏收成也是蒸蒸日上。再由嶽父那邊牽線,今年的藥材又賣了個好價錢,還簽了個長期訂單,終於算是步入賺錢的正軌了。
雖說劉杏兒這樣心狠手辣還夠果決的女子逃脫的確算是一根心頭刺,但此刻的沈錦已經沒心思再管她了。
又一年院試開始!
第35章
◎院試◎
院試依舊在府城舉辦,六月間天氣正好,前一天剛下過一場雨,澆滅了剛升騰起的暑氣,空氣涼爽卻不至於著涼,沈錦運氣也好沒分配到臭號,第一天考的極為順利。
但是第二天就不行了。為了防止有人聯合舞弊,院試三天都是要分別抽號,根本沒人能確定自己周圍能坐誰。這也導致了,沈錦第二天運氣不怎麽好的分到了臭號的周圍,尤其下午,熱氣一升騰,好幾個坐在茅房周圍的「臭生」都吐了個人事不知。
沈錦這輩子也是被長輩捧在手心,還有下人精心伺候的「少爺」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好在前世就算直麵便便和破損大腸的情況也不是沒遇到過,隻是臭了些,倒也還能忍。
考完迴家他就把自己關房裏泡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澡,還加了二哥送的香料,才感覺自己身上味道消失了。
差點嗅覺都失靈了。
第三天還好,不是臭號,也不是位置最好的那幾個,頭頂的屋瓦有破損,隱約能看到天上逐漸陰沉的烏雲。
沈錦寫字快,第三天又主要是考帖經經義和作詩,總算在下雨前答完全部題目。古代科舉沒有提前交卷離場的說法,沈錦也不想引起其他考生的敵意,索性把需要上交的答案和稿紙都捲成筒狀放在自己的書箱上用木板擋住防止淋濕,頭頂用雨布遮蓋,加上雨傘,雖然顯得逼惻了些,好歹沒有淋濕著涼的風險。
現如今沈錦也算是功成名就,沈青怕自己的身份讓人指摘兒子,說他出身商戶,名聲上不好聽,就去找主家申請了退休,把自己的人脈交給了大兒子沈恪。
沈恪如今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商隊頭目,人穩重,還是做生意的好手,手段多,但是個安分的生意人,對外從不隨意樹敵。
和記仇還能下狠手斷人後路的兩個弟弟完全不一樣。唯獨三兄弟都想著家人,願意為家裏奉獻的心思,是一樣的。
沈恪不拘泥三教九流,隻要性子合拍都能玩得來,所以沈恪在外人麵極廣,商隊所過之處就算山賊都會給他一點薄麵。主家也看重,成了婚就被委以重任,出去帶隊去了。
所以,這幾天接沈錦迴家的,是大牛,和已經賦閑在家當田舍翁的沈青。
沈錦的話本如今已經第二本高峰期已經快要過去了,第三本也交給了宋掌櫃,每月收入逐漸穩定,一個月總能收個四五百兩。為了名聲好聽,也因為堵鄉下親爺奶的嘴,沈錦自掏腰包,以爹娘的名義給那頭送了十畝良田,又買了十畝獻給族裏作為族田,為族裏下一代孩子的教育添磚加瓦。
這麽一手出來,原本還嫉妒的想要找事要好處的那頭叔伯在族人壓力下也不得不閉了嘴,乖乖拿了田契把這頁翻過去,不然唾沫星子都能把這一家給活埋了。
現如今十畝良田可不是小數目了,相當於一家子全年的口糧。那頭本身日子過得就還不錯,隻是生的兒子多,做不到兄弟家這樣供孩子讀書的同時還頓頓有肉和細糧吃。
沈青那些嫡親的兄弟看到原本過繼了應該小心翼翼討生活的小兄弟如今成了老太爺,可不嫉妒?能不想著挖好處?
一畝良田如今市價二十兩,十畝就是二百兩,許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這麽大一筆錢。這麽多錢給了你,要付出的隻是忘了沈青一家與自家的血親關係,當普通親戚走動而已,不然連這點都得不到。
沈氏族人不是沒有聰明人,自然聽懂了題外話,跟那頭暗暗提示幾次,不聽話就再讓人吃上幾次虧,沈青這邊也不出手相助,那頭自己就乖乖蔫兒了下去,過自己的日子去,徹底不敢想扒著兄弟吸血的事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