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跟你說過了?寫文章,除了要言之有物,還要讓人有看下去的意願。你呢?幹巴巴好像石頭寫的,全然沒有感情,比聖旨寫的還讓人嫌棄,你好意思啊?」
沈錦已經習慣自家老師這樣嘴上沒把門的樣子,還是被震驚了一下。
「老師,你這樣說聖旨,好嗎?」迴頭瞅了瞅周圍,沈錦關上門,確認沒人在外麵偷聽才勉強放心。
顧明哲被弟子這一出搞怪似的謹慎逗樂了,撇撇嘴,隨手拿起茶壺喝了一口。
「我這麽說怎麽了?不要說聖旨,就算當今皇帝到我麵前來,我該罵他也還是照罵不誤!反正又不是沒罵過。」
好傢夥,自己這位便宜老師到底什麽來頭啊!
不過,許是還帶有前世那種「眾生平等」的想法,沈錦對皇權雖說會抱有基本的警惕和敬意,卻缺乏那種敬畏和恐慌,因此在顧明哲這樣說了之後也隻是奇怪了一下,很快就接受了。
顧明哲詫異的看了一眼小弟子,也沒說什麽,開始指著紙上的句子講起課來。
有顧明哲這個監生一對一輔導,沈錦除了老師推薦的夫子的課,其餘的課都給翹了,天天守在小院裏跟著顧明哲學習。放假時也會約著幾個交好的學子一起去郊外山上爬山,或是參加一些文會詩會,甚至為了實行書上所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隻是兩三個人相約,一起遊覽周邊各地風景。
嗯,隻是臨廊郡周邊而已,兩三天就能迴來的那種。
借著這個機會,沈錦瞞著家裏和同窗,自己迴去了清水鎮,來到了大嫂娘家所在的李家莊。
李家莊原本的確是李家自己一族的聚集地,隻是經過那麽多年的天災人禍,還能堅守在原地且活著的李家人不多了,官府便把很多流落至此的災民安置在這裏,逐漸幾個姓氏也形成了和李家一族相庭抗理的局麵。
像劉家,也是其中一支。
家裏寡居的姑娘終於嫁了個好人家,劉家老太太心情好,這幾天看誰都是笑眯眯的,劉家的氣氛也好了不少。劉家二媳婦雖說可惜自己閨女沒沾上光,年紀又大了也嫁不到好的,好在都是自家姐妹,以後求人情的機會還有,就歇了找大嫂晦氣的想法。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家這個都二十還沒嫁出去的老姑娘嫁出去,好換一筆聘禮來補一補自家的窟窿。沈家小子都能讀書讀出個名堂,自家牛蛋看著也是很機靈的,沒道理就不成。
到時候把自家牛蛋也送去讀書,考個秀才迴來光耀門楣,看老爺子老太太還有沒有臉繼續偏心大房!那時候,自己的好日子就來了!
美滋滋想著,二媳婦挎著一籃子剛採摘的菜準備去做了當晚飯,路過劉杏兒的房間,沒好氣的拍了兩下。
「死丫頭,什麽時候了還睡呢?不幹活等著吃現成的呢?你以為你什麽命啊?還想等著丫鬟餵你嘴裏啊?」
拍了幾次沒人應門,二媳婦皺著眉頭又掃了一眼院子。
「真是的,上輩子欠了債的死丫頭,又跑哪裏去了呢?」
看看時間,天都黑了,劉家晚上這頓吃的晚,兩個男人是在鎮上做活,帶著家裏已經長成的兒子們,迴來的晚,除了兩個老人,其餘都要等著男人們歸來才能開飯。
二媳婦掐著時間,挖了一舀子粳米,想了想,又挖了小半舀子,洗幹淨煮了一鍋濃稠的撈稀飯,讓男人們吃飽才有力氣賺錢。
菜就是菜園子裏摘迴來的青菜和醃好的酸豆角,切上幾片帶肥肉的肉片過下油,有了肉滋味炒出來的菜才好吃。滿滿當當裝了三大碗,還有一小碟炒雞蛋,這就差不多夠一家子吃的了。
等男人們迴來,一家人吃飽喝足碗筷也收拾了,劉杏兒還沒迴來。好歹也是一筆不錯的聘禮,現下還是重要的,丟了還是得找。
劉家老爺子得知後,微微皺著眉頭,抽著旱菸思考著:「老二媳婦,你家杏兒沒說她去哪裏了?有沒有可能是找你三叔家二丫了?」
二媳婦低頭撇了撇嘴,心裏暗罵臭丫頭給她找事,抬頭還是得恭恭敬敬答話:「沒呢,也不知道那臭丫頭什麽時候出去的,而且以三嬸那性子,根本不怎麽喜歡杏兒,不會這麽晚了還留杏兒吃飯的。爹,要不,我和當家的出去找找吧?」
「行吧,這樣,老二,你跟你媳婦,帶著老三老五一起去找,老大帶著大娃二娃去找。村頭村尾都看看,實在不行就找族人一起幫忙。這麽晚了路還滑,別出了什麽事。」
「哎!」劉老二倒是還會擔心劉杏兒,畢竟是自己的女兒,趕緊答應下來,穿上外套就往外沖。
李家莊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村頭村尾想找一遍也至少得要大半個時辰。加上村尾往後連接著一片山地,據說裏麵有野獸出沒,大晚上的,更是沒人願意冒險。
大晚上的別人都該睡了,自己還在這裏為一個死丫頭滿村轉。二媳婦越找越生氣,忍不住罵道:「這死丫頭到底死哪裏去了?等她迴來非得好好收拾她一頓不可!」
一旁凍得瑟瑟發抖的老五是大房的幼子,性子隨親娘,對愛占便宜沒夠還貪婪心狠的二嬸沒啥好感,對曾經意圖搶自己姐姐親事的劉杏兒更沒好感,樂的兩人狗咬狗。
不耐煩找了,老五索性打量了一下周圍,向曬穀場走去。
「二嬸,我去曬穀場那邊看看,你往南上村口看看吧,萬一杏兒堂姐已經迴來了呢。」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沈錦已經習慣自家老師這樣嘴上沒把門的樣子,還是被震驚了一下。
「老師,你這樣說聖旨,好嗎?」迴頭瞅了瞅周圍,沈錦關上門,確認沒人在外麵偷聽才勉強放心。
顧明哲被弟子這一出搞怪似的謹慎逗樂了,撇撇嘴,隨手拿起茶壺喝了一口。
「我這麽說怎麽了?不要說聖旨,就算當今皇帝到我麵前來,我該罵他也還是照罵不誤!反正又不是沒罵過。」
好傢夥,自己這位便宜老師到底什麽來頭啊!
不過,許是還帶有前世那種「眾生平等」的想法,沈錦對皇權雖說會抱有基本的警惕和敬意,卻缺乏那種敬畏和恐慌,因此在顧明哲這樣說了之後也隻是奇怪了一下,很快就接受了。
顧明哲詫異的看了一眼小弟子,也沒說什麽,開始指著紙上的句子講起課來。
有顧明哲這個監生一對一輔導,沈錦除了老師推薦的夫子的課,其餘的課都給翹了,天天守在小院裏跟著顧明哲學習。放假時也會約著幾個交好的學子一起去郊外山上爬山,或是參加一些文會詩會,甚至為了實行書上所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隻是兩三個人相約,一起遊覽周邊各地風景。
嗯,隻是臨廊郡周邊而已,兩三天就能迴來的那種。
借著這個機會,沈錦瞞著家裏和同窗,自己迴去了清水鎮,來到了大嫂娘家所在的李家莊。
李家莊原本的確是李家自己一族的聚集地,隻是經過那麽多年的天災人禍,還能堅守在原地且活著的李家人不多了,官府便把很多流落至此的災民安置在這裏,逐漸幾個姓氏也形成了和李家一族相庭抗理的局麵。
像劉家,也是其中一支。
家裏寡居的姑娘終於嫁了個好人家,劉家老太太心情好,這幾天看誰都是笑眯眯的,劉家的氣氛也好了不少。劉家二媳婦雖說可惜自己閨女沒沾上光,年紀又大了也嫁不到好的,好在都是自家姐妹,以後求人情的機會還有,就歇了找大嫂晦氣的想法。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家這個都二十還沒嫁出去的老姑娘嫁出去,好換一筆聘禮來補一補自家的窟窿。沈家小子都能讀書讀出個名堂,自家牛蛋看著也是很機靈的,沒道理就不成。
到時候把自家牛蛋也送去讀書,考個秀才迴來光耀門楣,看老爺子老太太還有沒有臉繼續偏心大房!那時候,自己的好日子就來了!
美滋滋想著,二媳婦挎著一籃子剛採摘的菜準備去做了當晚飯,路過劉杏兒的房間,沒好氣的拍了兩下。
「死丫頭,什麽時候了還睡呢?不幹活等著吃現成的呢?你以為你什麽命啊?還想等著丫鬟餵你嘴裏啊?」
拍了幾次沒人應門,二媳婦皺著眉頭又掃了一眼院子。
「真是的,上輩子欠了債的死丫頭,又跑哪裏去了呢?」
看看時間,天都黑了,劉家晚上這頓吃的晚,兩個男人是在鎮上做活,帶著家裏已經長成的兒子們,迴來的晚,除了兩個老人,其餘都要等著男人們歸來才能開飯。
二媳婦掐著時間,挖了一舀子粳米,想了想,又挖了小半舀子,洗幹淨煮了一鍋濃稠的撈稀飯,讓男人們吃飽才有力氣賺錢。
菜就是菜園子裏摘迴來的青菜和醃好的酸豆角,切上幾片帶肥肉的肉片過下油,有了肉滋味炒出來的菜才好吃。滿滿當當裝了三大碗,還有一小碟炒雞蛋,這就差不多夠一家子吃的了。
等男人們迴來,一家人吃飽喝足碗筷也收拾了,劉杏兒還沒迴來。好歹也是一筆不錯的聘禮,現下還是重要的,丟了還是得找。
劉家老爺子得知後,微微皺著眉頭,抽著旱菸思考著:「老二媳婦,你家杏兒沒說她去哪裏了?有沒有可能是找你三叔家二丫了?」
二媳婦低頭撇了撇嘴,心裏暗罵臭丫頭給她找事,抬頭還是得恭恭敬敬答話:「沒呢,也不知道那臭丫頭什麽時候出去的,而且以三嬸那性子,根本不怎麽喜歡杏兒,不會這麽晚了還留杏兒吃飯的。爹,要不,我和當家的出去找找吧?」
「行吧,這樣,老二,你跟你媳婦,帶著老三老五一起去找,老大帶著大娃二娃去找。村頭村尾都看看,實在不行就找族人一起幫忙。這麽晚了路還滑,別出了什麽事。」
「哎!」劉老二倒是還會擔心劉杏兒,畢竟是自己的女兒,趕緊答應下來,穿上外套就往外沖。
李家莊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村頭村尾想找一遍也至少得要大半個時辰。加上村尾往後連接著一片山地,據說裏麵有野獸出沒,大晚上的,更是沒人願意冒險。
大晚上的別人都該睡了,自己還在這裏為一個死丫頭滿村轉。二媳婦越找越生氣,忍不住罵道:「這死丫頭到底死哪裏去了?等她迴來非得好好收拾她一頓不可!」
一旁凍得瑟瑟發抖的老五是大房的幼子,性子隨親娘,對愛占便宜沒夠還貪婪心狠的二嬸沒啥好感,對曾經意圖搶自己姐姐親事的劉杏兒更沒好感,樂的兩人狗咬狗。
不耐煩找了,老五索性打量了一下周圍,向曬穀場走去。
「二嬸,我去曬穀場那邊看看,你往南上村口看看吧,萬一杏兒堂姐已經迴來了呢。」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