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沈恪因為帶著一個閨女,本人也是沒有其兩個弟弟清秀好看,長得體壯如牛,講究點的黃花大閨女都不願去當後娘。


    這時劉桃兒因為要去繡莊買繡線,跟陳氏碰了個麵,被陳氏看上,就拎著兒子找機會和劉桃兒打了個照麵,兩人一見鍾情,第二個月劉桃兒就嫁進了沈家。


    劉杏兒看重的就是沈家這條路,她打算提前出手,搶了二姐的機緣,嫁進沈家當少奶奶去。


    要說長相,劉桃兒人如其名,是那種偏圓的麵相,皮膚白皙透著健康的粉色,看著就是個極健康的姑娘,身姿高挑,長得柳眉杏眼,看著就討喜,是那種老一輩兒都喜歡的麵相。而劉杏兒,雖不及姐姐,但原本也是清秀佳人一個,隻是瘦,老二家媳婦女兒多,不如老大家的更看重閨女,除了長女老三,其餘都養的麵黃肌瘦,看著就沒福氣。


    劉杏兒畢竟多經歷過一世,雖然沒見過什麽世麵,但跟村裏那麽些當婆婆的交往過,知道當婆婆的喜好什麽樣的媳婦,男人喜歡什麽樣的女人,這半年沒少往那方向倒騰。


    效果倒是不錯,皮膚養好了不少,就是一雙隨了生母的吊梢眼,裏麵掩不住的想過好日子的貪婪和幻想,看著自家姐妹都像是看敵人,自然越發顯得刻薄。


    其實按照現在看來,大姐嫁的王家應該比沈家更好些。王家就這麽一個獨苗,年紀輕輕就做了衙役,算上人脈,估計以後捕頭的職位也得是他的。


    這年頭小吏都是父傳子的,是能一代代傳下去的「傳家寶」。衙門有人,就算做生意心裏也不慌。沈家隻是有個秀才,還是黃土埋半脖子的七十多老人,就算沈錦聰明也還小,除非不得已,誰會想著把自家黃花大閨女嫁到這裏來。


    像劉家,不也一樣,隻是嫁了個寡居在家,還有個無子名頭的劉桃兒嗎。


    但是劉杏兒不一樣啊,她知道以後沈家日子有多好的。沈老爺子長壽,等沈錦中進士時還活著,百歲壽宴時還得了皇上親賜的牌匾獎賞,陳氏也受封誥命,一步步成了整個臨廊郡最尊貴的老太太。


    二姐劉桃兒進門兒就給沈家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母憑子貴,靠著倆兒子在小叔叔那裏的顏麵,每年逢年過節總能收到京城送來的年禮。兒子也出息,有小叔叔的教導,最後也都考了進士,讓劉桃兒成了尊貴的老夫人。


    沈烈一家雖然沒有走,但人家藥材生意越做越大,因為也是種地,沒有被打成商戶,後麵有弟弟侄子撐腰,沈家藥材遠銷全郡藥材鋪,銀子賺的能把人活埋。


    而大姐呢?小吏之子是不能科舉的,隻能參加武舉。但如今天下太平沒有戰事,王家沒有靠山也沒法給兒子找個好出路熬不出頭,大姐一輩子隻能在這小鎮上過日子。


    這麽好的出路,憑啥讓二姐一個寡婦撿了便宜?她雖然沒有二姐好看,但還是個黃花大閨女呢,以後沈家發家,誰不得誇她一句慧眼識珠?早早看中一個金龜婿?


    至於二姐,反正老爺子老太太那麽疼她,總能找到更好的給她的。可是她不一樣啊!她選擇太少了!


    第11章


    ◎二嫂◎


    沈恪可不知道居然還有閨女惦記著要嫁他享福,此刻他還在忙著二弟約媒做聘的事,忙的不可開交呢。


    用沈老爺子的話說,徐家家底不小,之前來的時候就暗示過,徐家如今店麵是要留給兒子的,其餘會給女兒陪送一間鋪麵和一些體己銀子做嫁妝,被褥另算,這在莊戶人家已經是相當豐厚的嫁妝。


    小鎮上一間鋪麵比不得縣裏昂貴,也得有四五十兩銀子,樂氏和陳氏去徐家下聘時見過徐家姑娘,對其家教禮數還是相當滿意,沈烈更是迫不及待要把人迎進門,老爺子覺得人家厚道自家就不能小氣,不僅按照大戶人家三媒六禮的禮數過聘,還托人獵了一隻大雁送過去,光聘禮就掏空沈家不小的底子,出了足有六十六兩。


    這已經是沈家全部積蓄的一半了。當然,還是刨去給沈錦讀書那一百多兩銀子的。


    沒辦法,沈家父子再能賺錢,也架不住家裏人多,親戚多,需要走動的關係也不少,家裏老娘還得吃藥,老爺子和小兒子筆墨紙硯也都是挑的不錯的那些,花銷太大了。


    沈錦前世為了修身養性,就在工作學習之餘練軟筆字,寫的還不錯,就是速度提不上去。前世是為了修養心性,不至於被醫院裏不知所謂的患者家屬氣死,現在是為了早點賺錢和練好字考科舉時提升考官印象分,沈錦沒少費精力在上麵,終於,在正月過完半個月的時候,沈錦通過了書坊掌櫃的考驗,成功接到了抄書的活計。


    書坊掌櫃是沈烈的師父,自然知道沈家全靠這小孩兒考科舉光耀門楣,也不會讓人抄寫那些小說話本省的迷了心智,隻讓人抄寫三百千。一本隻有幾百字,手抄的比不上印刷的值錢,在沒有錯字塗改的情況下一本收購價兩百文,出售就是三百文。


    啥事都不做轉手就賺了一半,這還是基礎書籍,可見書籍在這時候,是有多麽暴利。


    沈錦如今寫字快了,他本來練字就是從三百千練起,一年多下來不知寫了多少遍,早已熟能生巧,全速默寫一本下來隻需要四五天,這還是刨去要背書讀書學新課的時間。沈家徐家都不需要農忙,婚事就定在了四月初六氣候正溫暖宜人的時候,沈錦的小金庫也逐漸豐滿,三個月硬是攢了四五兩銀子出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平步青雲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子家的學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子家的學渣並收藏科舉平步青雲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