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前世是讀慣了醫書古籍的,對這些文言文接受良好,但也不敢懈怠,晚上還得迴到自己的小房間仔仔細細的把文章抄寫一遍,加上注釋和自己的理解,第二天拿給爺爺做校正。
一方麵是為了練字,另一方麵,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古代文章一個字能有好幾個解讀,還是記下來方便些,可以隨時迴顧。
沈錦學的不錯,家裏日子也過得蒸蒸日上。沈青帶著長子跟著商隊出去了半年,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和一大包銀子迴了家,陳氏晚上偷摸數錢,說是有一百多兩呢!
其實原本一個帳房,又不是駐守分店的掌櫃,就算跟商隊的工錢多些,兩人工資半年也不至於這麽多。
沈青晚上抱著小兒子跟家裏人嘮嗑的時候就說了,這是救人性命,人家家裏送來的感謝錢。
府城有個姓湯的富戶,當家人正室夫人前幾年死了,丟下個幾歲的兒子,當家的卻轉頭迎娶了繼室。
繼室雖家世不出挑,架不住長得美手段高,一邊籠絡住了丈夫,把繼子的存在感在家裏逐漸消除,一邊派了心腹在繼子麵前不斷挑撥父子感情。
本來如果家裏隻有這麽一個兒子,這男人就算為了子孫後代的繁衍也得對兒子好點,趁著兒子還小把人攏過來,沒準還能打破繼室的算盤。誰知這繼室肚子還挺爭氣,頭一年便懷了,接著就生了個大胖小子。
有了小兒子,這個不跟自己一條心的大兒子就顯得無足輕重,加上繼母還在一旁挑撥吹枕邊風,沒多久父子倆就徹底離了心,把大兒子打發到家裏最偏遠的地方眼不見為淨。
要不是有個注重體統的老爺子撐腰,怕是這小孩早就無聲無息的沒了命,都沒人知道。
沈青所在的這條商隊這次就是去湯家進貨的,湯家是做絲綢生意發家,手裏幾座紡織作坊,僱傭了上百人,沈青主家是其中的大客戶,自然不會怠慢,沈青父子和主事就被迎進了湯家居住。
至於這錢,其實也好想。那小少爺沒了老爺撐腰,老爺子年紀大了也沒那份精力隨時關注,下人們自然不會把他放在眼裏,甚至於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隱秘的仇富心思,選擇刁難這位小少爺,更何況其中還有那位繼夫人的手筆。
沈青就是在一次下人捉弄那孩子,逼得那孩子倔強投湖時,下水把人救了上來,從而獲得了湯家老爺子的感激,賞了一大堆東西下來。
至於後來怎麽樣了,出於一些原因吧,老爹閉嘴不談,不過看那表情,估計是個還不錯的結局。
沈錦晃動一雙小腳聽得開心不已。
沈老爺子也悠悠的點點頭,開口道:「這大戶人家的醃瓚事啊,數不勝數,咱家家底薄,沒法跟這些人比,以後就當這件事過去了,對外也不要再提。
兒媳婦,迴頭把這些錢都存放好,誰都不要對外說,你們的娘家也不行。小魚兒要決心考科舉,這些錢以後夠不夠還是迴事呢……」
「哦好的,爹。」陳氏素來疼小兒子,見小兒子願意擔負起公公這麽多年的心願自然更加高興,也心疼兒子要吃苦,爽快的答應下來後開始在心裏盤算要做點什麽好的給小兒子補補了。
李氏本來還高興家裏多了這麽大一筆錢,沒準哪天老爺子高興,願意拿出一些銀子給家裏多做幾套好衣裳,或是逢年過節多帶點節禮迴娘家,臉上也好看。
結果就聽到小叔子要去考科舉?
這一百多兩銀子都要給小叔子?開什麽玩笑!
事關自己利益,李氏尖叫著就想反對,甚至腦海中興起了分家的想法。
不過話剛到嘴邊,李氏便看到了婆母淩厲不滿的目光,頓時怯懦的,把話頭咽了下去。
哎……都是自己沒生出個兒子,腰杆子不夠硬啊。
沈源看得出孫媳婦不高興,卻沒管。現在家裏還沒分家,自然一切資源要盡量傾斜到能為家族添光彩的人身上。
更何況,他兒子賺的錢用到他孫子身上合情合理,李氏有什麽資格不滿?
李氏可不知道太公公已經對她不滿,迴到房中的她想起被婆婆嚴防死守拿迴房間的那大把大把的銀子,嫉妒憤恨到心絞痛,斜躺在床上□□起來。
「你這又怎麽了啊?」
沈恪見妻子又在裝病,本來半年沒迴來打算好好溫存的心思頓時淡了一大半,不禁皺了皺眉。
李氏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你就對我能耐,有本事去跟你爺爺你爹娘能耐去!明明平時都是你跟著你爹走南闖北為這個家付出,小叔子做什麽了?啊?那麽大一筆銀子,咱家竟一點沾不上光……」
沈恪更加不耐煩,眼中還帶著些不可置信,壓低聲音斥責道:「那是我爹和我弟弟,我爹賺的錢給我弟弟用哪裏有錯?又沒有花你的錢。
更何況,我和老二都沒有讀書考科舉的天分和耐心,小弟聰明,又肯吃苦考科舉,那不也是為了這個家?
爺爺還能活幾年啊?等爺爺沒了,若是還沒有個讀書人頂著門戶,就靠我和爹還有老二,賺多少錢都得填補那些官差皂吏的無底洞去!
無知的婦人……
再說了,我小時候也讀過書,也是家裏供的,小弟讀書讓家裏供應怎麽就礙著你的眼了?」
李氏越發生氣:「是,家裏也供應過你,也供過老二,可是那能一樣嗎?且不說你倆不打算科舉,就算考,你是長子長孫,是這個家裏以後要頂門立戶的。小叔子是怎麽迴事?你是打算以後讓弟弟騎到你頭上去?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方麵是為了練字,另一方麵,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古代文章一個字能有好幾個解讀,還是記下來方便些,可以隨時迴顧。
沈錦學的不錯,家裏日子也過得蒸蒸日上。沈青帶著長子跟著商隊出去了半年,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和一大包銀子迴了家,陳氏晚上偷摸數錢,說是有一百多兩呢!
其實原本一個帳房,又不是駐守分店的掌櫃,就算跟商隊的工錢多些,兩人工資半年也不至於這麽多。
沈青晚上抱著小兒子跟家裏人嘮嗑的時候就說了,這是救人性命,人家家裏送來的感謝錢。
府城有個姓湯的富戶,當家人正室夫人前幾年死了,丟下個幾歲的兒子,當家的卻轉頭迎娶了繼室。
繼室雖家世不出挑,架不住長得美手段高,一邊籠絡住了丈夫,把繼子的存在感在家裏逐漸消除,一邊派了心腹在繼子麵前不斷挑撥父子感情。
本來如果家裏隻有這麽一個兒子,這男人就算為了子孫後代的繁衍也得對兒子好點,趁著兒子還小把人攏過來,沒準還能打破繼室的算盤。誰知這繼室肚子還挺爭氣,頭一年便懷了,接著就生了個大胖小子。
有了小兒子,這個不跟自己一條心的大兒子就顯得無足輕重,加上繼母還在一旁挑撥吹枕邊風,沒多久父子倆就徹底離了心,把大兒子打發到家裏最偏遠的地方眼不見為淨。
要不是有個注重體統的老爺子撐腰,怕是這小孩早就無聲無息的沒了命,都沒人知道。
沈青所在的這條商隊這次就是去湯家進貨的,湯家是做絲綢生意發家,手裏幾座紡織作坊,僱傭了上百人,沈青主家是其中的大客戶,自然不會怠慢,沈青父子和主事就被迎進了湯家居住。
至於這錢,其實也好想。那小少爺沒了老爺撐腰,老爺子年紀大了也沒那份精力隨時關注,下人們自然不會把他放在眼裏,甚至於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隱秘的仇富心思,選擇刁難這位小少爺,更何況其中還有那位繼夫人的手筆。
沈青就是在一次下人捉弄那孩子,逼得那孩子倔強投湖時,下水把人救了上來,從而獲得了湯家老爺子的感激,賞了一大堆東西下來。
至於後來怎麽樣了,出於一些原因吧,老爹閉嘴不談,不過看那表情,估計是個還不錯的結局。
沈錦晃動一雙小腳聽得開心不已。
沈老爺子也悠悠的點點頭,開口道:「這大戶人家的醃瓚事啊,數不勝數,咱家家底薄,沒法跟這些人比,以後就當這件事過去了,對外也不要再提。
兒媳婦,迴頭把這些錢都存放好,誰都不要對外說,你們的娘家也不行。小魚兒要決心考科舉,這些錢以後夠不夠還是迴事呢……」
「哦好的,爹。」陳氏素來疼小兒子,見小兒子願意擔負起公公這麽多年的心願自然更加高興,也心疼兒子要吃苦,爽快的答應下來後開始在心裏盤算要做點什麽好的給小兒子補補了。
李氏本來還高興家裏多了這麽大一筆錢,沒準哪天老爺子高興,願意拿出一些銀子給家裏多做幾套好衣裳,或是逢年過節多帶點節禮迴娘家,臉上也好看。
結果就聽到小叔子要去考科舉?
這一百多兩銀子都要給小叔子?開什麽玩笑!
事關自己利益,李氏尖叫著就想反對,甚至腦海中興起了分家的想法。
不過話剛到嘴邊,李氏便看到了婆母淩厲不滿的目光,頓時怯懦的,把話頭咽了下去。
哎……都是自己沒生出個兒子,腰杆子不夠硬啊。
沈源看得出孫媳婦不高興,卻沒管。現在家裏還沒分家,自然一切資源要盡量傾斜到能為家族添光彩的人身上。
更何況,他兒子賺的錢用到他孫子身上合情合理,李氏有什麽資格不滿?
李氏可不知道太公公已經對她不滿,迴到房中的她想起被婆婆嚴防死守拿迴房間的那大把大把的銀子,嫉妒憤恨到心絞痛,斜躺在床上□□起來。
「你這又怎麽了啊?」
沈恪見妻子又在裝病,本來半年沒迴來打算好好溫存的心思頓時淡了一大半,不禁皺了皺眉。
李氏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你就對我能耐,有本事去跟你爺爺你爹娘能耐去!明明平時都是你跟著你爹走南闖北為這個家付出,小叔子做什麽了?啊?那麽大一筆銀子,咱家竟一點沾不上光……」
沈恪更加不耐煩,眼中還帶著些不可置信,壓低聲音斥責道:「那是我爹和我弟弟,我爹賺的錢給我弟弟用哪裏有錯?又沒有花你的錢。
更何況,我和老二都沒有讀書考科舉的天分和耐心,小弟聰明,又肯吃苦考科舉,那不也是為了這個家?
爺爺還能活幾年啊?等爺爺沒了,若是還沒有個讀書人頂著門戶,就靠我和爹還有老二,賺多少錢都得填補那些官差皂吏的無底洞去!
無知的婦人……
再說了,我小時候也讀過書,也是家裏供的,小弟讀書讓家裏供應怎麽就礙著你的眼了?」
李氏越發生氣:「是,家裏也供應過你,也供過老二,可是那能一樣嗎?且不說你倆不打算科舉,就算考,你是長子長孫,是這個家裏以後要頂門立戶的。小叔子是怎麽迴事?你是打算以後讓弟弟騎到你頭上去?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