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諷提著林祜,像抓著一隻小雞一般越窗而出,林祜也完全放棄了抵抗。
因為他知道抵抗也沒什麽用。自己雖然不是普通的引氣境,可是他與這鄒諷的差距可算是天差地別。這開識境修士,神魂識海已開,已經不能算作凡人,更不要說是鄒諷這種,半步天人大儒,一舉一動,已經隱含天地之威。
既然無法反抗,便隻能默默承受?
更不要說這鄒諷身上全然感受不到半點惡意,反而還用氣勁小心護住了他,生怕他受傷!
林祜也隻無奈的迴了迴頭,對著薛大、夕夕、熊四方做了一個“放心我沒事”的神情。
鄒諷帶著林祜從樓下茫茫人潮頭頂飛躍而出,在一片驚唿聲中,直接鑽進了那兩塊大幕裏,來到了貢院之中。
不到三個時辰,林祜就迴到了這令他充滿了噩夢迴憶的地方——貢院。
不過故地重遊,這裏已經麵目全飛,隻是一塊偌大的空地,四周邊界處一片茫茫,看不清外界的景象!
林祜腳一落地,略帶驚訝地看了下四周,心想這或許就是貢院那神通陣法的本來麵目,這陣法一道,果然玄妙!
鄒諷一落地,便在觀察林祜,看他來到如此奇異陌生的地方,迅速穩下了心神,反而露出饒有興趣研究的神態,心中對這個“徒弟”更是滿意!
如此靈氣,如此心境,真是難得!
鄒諷手捋胡須,看著林祜喜上眉梢,越看越滿意!
林祜將鄒諷的神態收在眼裏,感受到他的目光與蜀山上的那幾位劍主看待自己時一模一樣,林祜不由得心中一暖!
他拜了拜鄒諷,鄭重問道:“鄒大師,看來您是真心想收小子為弟子?”
鄒諷點了點頭認真道:“我不但想收你為弟子,還想讓你做我的衣缽傳人,受我道統傳承!”
林祜再次拜了拜,誠懇道:“既然鄒大師一片誠心待我,小子也要以至誠還之!其實,我並不是這儒道修士,而是……”
林祜話還沒說完,鄒諷仰天大笑,心中暢快淋漓:“說得好!好一個至誠還之!靈氣,心境,脾性!三者無一不是絕佳!你這個傳人,我鄒諷收定了!”
“額,鄒大師,你是不是沒聽清我的話?我並不是儒道修士!”林祜不由得又說了一遍。
鄒諷笑容漸歇,似笑非笑地看著林祜,答非所問道:“我陰陽儒道一脈,脫胎於孔祖之《易》,後來我鄒家先祖以陰陽道探索天地元氣,以儒道解釋人心變化,將兩者結合同修,創下這陰陽儒道一脈道統……”
雖然不懂為什麽鄒諷這就開始講課了,不過林祜還是聽得津津有味,這陰陽儒道的祖師當真是才華橫溢,不禁脫口而出感慨道:“‘以陰陽道探索天地元氣,以儒道解釋人心變化’隻此一句,當真是迴味無窮!”
鄒諷看他能這麽快抓住核心,心中更是滿意,溫言道:“你可知道,五大聖地之的北燕陰陽塚,第一大姓是什麽?”
“莫非是‘鄒’?”林祜好奇道。
“不錯!”鄒諷點頭道,“這‘鄒’乃是陰陽塚的第一大姓。百年前,因為理念不合,我這一脈先祖出走北燕,遠赴東齊,拜入學宮,改修儒道,並將原本所學的陰陽道與儒道相結合。現在,你覺得你剛才問的那個問題還是問題麽?”
“額……”這還有什麽好說,怪不得鄒大師完全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儒道修士,這陰陽儒道一脈祖師都是陰陽道傳人。說不好聽點“半路出家”,說好點叫做“融會貫通”,這竟是人家這一脈的傳統……
“可是,小子並不是普通的劍修!”林祜猶豫了下,終於說出口。
別人如此真誠,他自然無法再隱瞞身份。雖然低頭認下這個師父,進入學宮水到渠成,找迴幻真劍也是事半功倍。
可是林祜又怎麽能忍心欺騙如此一位欣賞自己的長輩!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從來不是他行事為人的作風。
聽到此話,鄒諷的笑容更加燦爛,好像從內到外笑開了花:“你是什麽來曆,我就算看到你時還沒完全確認!但是碰都碰到了,感受到你體內的劍氣。我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你和那同行的小姑娘,不就是蜀山劍閣的弟子麽!恐怕還是傳承了劍意的真傳弟子吧!”
“啊?您看出來了?”林祜被揭穿了身份,心中倒是一片坦然。
鄒諷眼裏露著狡黠的光芒:“那當然。我獨創的儒道望氣術,你以後學了就知道這門秘術的玄妙了!比起陰陽塚的不傳之秘先天望氣術也毫不遜色!”
“您既然知道我是蜀山劍閣的弟子,還要收我為傳人?”林祜疑問道。
“這又有什麽無所謂!”鄒諷手一揮,慷慨道,“林祜我問你一句,是道重要,還是宗派道門重要?”
林祜思考了下,覺得這個問題有些難以迴答。
“那我換句話問你,你說是先有道,還是先有宗派道門?”鄒諷耐心道。
“當然是先有道,不然宗派道門又如何存在!”林祜脫口而出道。
“不錯!數百年,數千年,或者數萬年後,你蜀山劍閣,我東齊學宮,還有你的大趙國,我的東齊國,這些早晚會滄海桑田,灰飛煙滅!但是這道卻能依靠口耳相傳,依靠言傳身教,傳承下去!這人族不滅,則傳承不斷!蒼穹之下,唯有大道不朽!”鄒諷負手站立,雙眼深邃如海。
這句話震耳欲聾,說的林祜心緒激蕩不已!
蒼穹之下,大道不朽!
果然好氣魄!
林祜現在發自內心佩服這位鄒大師,竟然有著如此胸懷,不由得人不仰慕佩服!
“如果不是以這種態度,我鄒家先祖又如何能出走北燕,創下這陰陽儒道一脈!鄒諷不才,未能將陰陽儒道一脈發揚光大,但是這不拘一格的胸懷我還是有的!”
頓了頓,鄒諷正色道:
“你是蜀山劍閣弟子,我完全不在意!你受了我的道統迴去蜀山更沒關係。如果有朝一日,你能將我之陰陽儒道與你蜀山劍道相結合,發展出一脈新的道統使之更好地傳承下去!哪怕到時老夫已在九泉之下,也要向你行三叩九拜,謝你這傳承之恩德!”
鄒諷話已至如此,林祜哪裏還有半點猶豫踟躕!
林祜感動得雙目含淚,雙膝跪地,行大禮,叩首拜道:
“弟子林祜,拜見師父!”
因為他知道抵抗也沒什麽用。自己雖然不是普通的引氣境,可是他與這鄒諷的差距可算是天差地別。這開識境修士,神魂識海已開,已經不能算作凡人,更不要說是鄒諷這種,半步天人大儒,一舉一動,已經隱含天地之威。
既然無法反抗,便隻能默默承受?
更不要說這鄒諷身上全然感受不到半點惡意,反而還用氣勁小心護住了他,生怕他受傷!
林祜也隻無奈的迴了迴頭,對著薛大、夕夕、熊四方做了一個“放心我沒事”的神情。
鄒諷帶著林祜從樓下茫茫人潮頭頂飛躍而出,在一片驚唿聲中,直接鑽進了那兩塊大幕裏,來到了貢院之中。
不到三個時辰,林祜就迴到了這令他充滿了噩夢迴憶的地方——貢院。
不過故地重遊,這裏已經麵目全飛,隻是一塊偌大的空地,四周邊界處一片茫茫,看不清外界的景象!
林祜腳一落地,略帶驚訝地看了下四周,心想這或許就是貢院那神通陣法的本來麵目,這陣法一道,果然玄妙!
鄒諷一落地,便在觀察林祜,看他來到如此奇異陌生的地方,迅速穩下了心神,反而露出饒有興趣研究的神態,心中對這個“徒弟”更是滿意!
如此靈氣,如此心境,真是難得!
鄒諷手捋胡須,看著林祜喜上眉梢,越看越滿意!
林祜將鄒諷的神態收在眼裏,感受到他的目光與蜀山上的那幾位劍主看待自己時一模一樣,林祜不由得心中一暖!
他拜了拜鄒諷,鄭重問道:“鄒大師,看來您是真心想收小子為弟子?”
鄒諷點了點頭認真道:“我不但想收你為弟子,還想讓你做我的衣缽傳人,受我道統傳承!”
林祜再次拜了拜,誠懇道:“既然鄒大師一片誠心待我,小子也要以至誠還之!其實,我並不是這儒道修士,而是……”
林祜話還沒說完,鄒諷仰天大笑,心中暢快淋漓:“說得好!好一個至誠還之!靈氣,心境,脾性!三者無一不是絕佳!你這個傳人,我鄒諷收定了!”
“額,鄒大師,你是不是沒聽清我的話?我並不是儒道修士!”林祜不由得又說了一遍。
鄒諷笑容漸歇,似笑非笑地看著林祜,答非所問道:“我陰陽儒道一脈,脫胎於孔祖之《易》,後來我鄒家先祖以陰陽道探索天地元氣,以儒道解釋人心變化,將兩者結合同修,創下這陰陽儒道一脈道統……”
雖然不懂為什麽鄒諷這就開始講課了,不過林祜還是聽得津津有味,這陰陽儒道的祖師當真是才華橫溢,不禁脫口而出感慨道:“‘以陰陽道探索天地元氣,以儒道解釋人心變化’隻此一句,當真是迴味無窮!”
鄒諷看他能這麽快抓住核心,心中更是滿意,溫言道:“你可知道,五大聖地之的北燕陰陽塚,第一大姓是什麽?”
“莫非是‘鄒’?”林祜好奇道。
“不錯!”鄒諷點頭道,“這‘鄒’乃是陰陽塚的第一大姓。百年前,因為理念不合,我這一脈先祖出走北燕,遠赴東齊,拜入學宮,改修儒道,並將原本所學的陰陽道與儒道相結合。現在,你覺得你剛才問的那個問題還是問題麽?”
“額……”這還有什麽好說,怪不得鄒大師完全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儒道修士,這陰陽儒道一脈祖師都是陰陽道傳人。說不好聽點“半路出家”,說好點叫做“融會貫通”,這竟是人家這一脈的傳統……
“可是,小子並不是普通的劍修!”林祜猶豫了下,終於說出口。
別人如此真誠,他自然無法再隱瞞身份。雖然低頭認下這個師父,進入學宮水到渠成,找迴幻真劍也是事半功倍。
可是林祜又怎麽能忍心欺騙如此一位欣賞自己的長輩!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從來不是他行事為人的作風。
聽到此話,鄒諷的笑容更加燦爛,好像從內到外笑開了花:“你是什麽來曆,我就算看到你時還沒完全確認!但是碰都碰到了,感受到你體內的劍氣。我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你和那同行的小姑娘,不就是蜀山劍閣的弟子麽!恐怕還是傳承了劍意的真傳弟子吧!”
“啊?您看出來了?”林祜被揭穿了身份,心中倒是一片坦然。
鄒諷眼裏露著狡黠的光芒:“那當然。我獨創的儒道望氣術,你以後學了就知道這門秘術的玄妙了!比起陰陽塚的不傳之秘先天望氣術也毫不遜色!”
“您既然知道我是蜀山劍閣的弟子,還要收我為傳人?”林祜疑問道。
“這又有什麽無所謂!”鄒諷手一揮,慷慨道,“林祜我問你一句,是道重要,還是宗派道門重要?”
林祜思考了下,覺得這個問題有些難以迴答。
“那我換句話問你,你說是先有道,還是先有宗派道門?”鄒諷耐心道。
“當然是先有道,不然宗派道門又如何存在!”林祜脫口而出道。
“不錯!數百年,數千年,或者數萬年後,你蜀山劍閣,我東齊學宮,還有你的大趙國,我的東齊國,這些早晚會滄海桑田,灰飛煙滅!但是這道卻能依靠口耳相傳,依靠言傳身教,傳承下去!這人族不滅,則傳承不斷!蒼穹之下,唯有大道不朽!”鄒諷負手站立,雙眼深邃如海。
這句話震耳欲聾,說的林祜心緒激蕩不已!
蒼穹之下,大道不朽!
果然好氣魄!
林祜現在發自內心佩服這位鄒大師,竟然有著如此胸懷,不由得人不仰慕佩服!
“如果不是以這種態度,我鄒家先祖又如何能出走北燕,創下這陰陽儒道一脈!鄒諷不才,未能將陰陽儒道一脈發揚光大,但是這不拘一格的胸懷我還是有的!”
頓了頓,鄒諷正色道:
“你是蜀山劍閣弟子,我完全不在意!你受了我的道統迴去蜀山更沒關係。如果有朝一日,你能將我之陰陽儒道與你蜀山劍道相結合,發展出一脈新的道統使之更好地傳承下去!哪怕到時老夫已在九泉之下,也要向你行三叩九拜,謝你這傳承之恩德!”
鄒諷話已至如此,林祜哪裏還有半點猶豫踟躕!
林祜感動得雙目含淚,雙膝跪地,行大禮,叩首拜道:
“弟子林祜,拜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