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原本的三人行,忽然就變成了四人組。
四人同是年輕人,雖然性格各異,對待朋友卻都是真誠友善,在一起非但沒有什麽不便,反而很快就樂融融,打成一片。
尤其是林祜,他卻是最開心的。
一直以來,三人同行,萬屠虎性子冷,夕夕天真爛漫,都不是太好的聊伴。
現在有了薛文侯卻是不一樣了。雖然他沒有出過遠門,不過自幼飽讀經書,家教淵源,說話談吐自然不凡,林祜很自然便與他聊在了一起。
這薛文侯出了進士村,真得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擔,整個人如同迴爐重生了一般的輕鬆。往日的榮光,舊日的包袱,仿佛盡皆留在了那進士村中,不曾帶著。現在的他,隻是一個單純為了求學問道出遠門的書生士子。
林祜看在眼裏,也為這位新朋友高興。
“大寶,怎麽人越來越多。前方是什麽城啊?”
這喊大寶的不是夕夕,卻是那薛文侯。他雖然不知道林祜這名字的由來,不知道此時在蜀山竹海裏,正趴著大寶的“弟弟”小寶。隻是單純覺得這個名字甚是親切,便跟著夕夕叫上了。
“拜托,薛大,你可是東齊人啊!我們幾個全是外地的,怎麽來問我?”林祜抗議道。
他最近“薛大哥”也不叫了,直唿他作“薛大”。
薛大嘿嘿一笑,有些尷尬道:“我這不是沒出過遠門麽?”
林祜以手遮了下陽光,舉目遠眺:“好像叫睢陽城!”
“是了!”薛大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書中有說,這睢陽城乃是我齊國西部大城之一,因為地處睢水之北,因此得名!正所謂,山之南和水之北謂之陽,山之北水之南謂為陰……"
林祜三人不禁同時揉了揉耳朵,抬頭望天!
這薛大為人熱情坦蕩自然不提,隻是相處久了便發現這人的一項毛病,這也或許是東齊儒士普遍的毛病:有些執拗,且愛拽文。
“薛大,書上有沒有寫這睢陽城有什麽出名的好吃的?”夕夕真心實意的問道,不禁饞得咬了咬手指。
這問題卻把薛大難住了,他呆呆想了半天,好像也沒想到有關這方麵的記載。
薛大沉默了半天,臉憋得通紅,終於,轉身一頭鑽進了車廂裏!
林祜三人不禁詫異他要做什麽,好奇地伸頭打量,才發現他鑽進到車廂裏,打開了他隨身攜帶的唯一家當,那個裝滿書的藤木書箱,在眾人的驚訝中,一本一本的翻了起來……
“那個薛大,不用找了。我們下車去看看就是了。”夕夕不禁勸道。
那薛大好像沒聽見一般,口中不斷念叨著:“這書中肯定能找到,肯定能找到……”
林祜略帶無奈的看了夕夕一眼,知道這薛大是這性子,你還招他?
夕夕也是一陣心虛……
三人跟隨人群進了這睢陽城,這睢陽城是東齊的西部重城之一,雖然不及邯鄲城雄偉,倒也算是繁華大城。
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林祜三人商量下,決定先去這裏的巴蜀商會一趟,看看有什麽消息,順便采買補充。
林祜下車隨便攔了一位行人,問了下本地的巴蜀商會在哪,很容易便得出了答案。
三人一邊朝著巴蜀商會而行,一邊心中不禁暗道:
都說這齊人熱情有禮,果然名不虛傳!自己三個陌生人夜宿薛文侯家中就不必再提,就連隨便路上一個行人,你問了他路他非但給你詳細解釋說明,還生怕你找不到要親自帶你去,在林祜再三委婉謝過之後才作罷……這齊人熱情好客,可見一斑!
三人走了一會,便看到前方有一座三層樓,門口懸著一塊巨大的招牌,一枚銅錢裏麵插著一把小劍。
沒錯,正是那巴蜀商會的標誌。
林祜自己走下車來,就有一個小廝打扮的年輕人迎了上來,拱手施禮:“敢問這位小哥,來我巴蜀商會是買,是賣,還是當呢?”
林祜雙指按胸施了一個蜀山劍禮,笑了笑道:“勞煩通知一下,就說蜀山上下來人了。”
那年輕人顯然不是商會的核心人員,隻是個迎客的小廝,但是一進商會時首先便被告知了這劍禮的含義,當然知道所謂蜀山,對商會意味著什麽。
那小廝明顯應該經驗尚淺,此刻誠惶誠恐,拔腿想往後走,又覺得留貴客在這裏太過怠慢,一時間臉漲的通紅,緊張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林祜卻是和善的笑了笑:“我不急的!可以先在外麵等下。你去叫通知下本地的執事,或者執事不在掌櫃在也好。”
巴蜀商會在一些大的城市設執事和掌櫃各一名。執事一般由蜀山劍閣弟子擔任,負責安全以及監督工作,掌櫃則有的是修士,有的僅僅是善於生意運營的普通人。
那小廝定了定神道:“錢掌櫃現在正在主持三個月一次的拍賣會,張執事剛從臨淄迴來。現在應該在商會後院!勞煩幾位貴客隨我一同去後院!”
林祜點點頭,招唿了下萬屠虎和夕夕,跟著這小廝,繞往後門而去。
林祜正隨口問起本地巴蜀商會的情況,忽聽馬車裏有人拍掌哈哈大笑,幾人不禁一驚!
“夕夕,我找到了!”薛大一臉興奮地從車裏鑽了出來,“當年一代雄主齊桓公薑小白,便到過這睢陽城,起居注曾記載,當日他吃了本地官員準備的麥餅子,讚不絕口!這睢陽城的名吃,當然是這麥餅子!哈哈哈哈,果然被我找到了!”
那小廝詫異無比地望向了這人,心想,這東西不是哪都有?什麽時候聽說是我睢陽城的名吃了?我自小睢陽城土生土長,怎麽不知道?
林祜拍了拍小廝,無奈道:“沒什麽。別理他。他隻是,隻是讀書讀太多了。”
一行人進了商會後院,那小廝一邊招唿著一邊叫人進去通報。
沒多久,便有一人出迎。
這人四十多歲年紀,蓄著短須,一身白袍。
走到近前,還未待林祜說話,這人便是施了一個劍禮,低頭恭敬道:“拜見長生劍主!”
額,林祜心叫一聲又來了,露出個不自在的笑容,也是迴了一禮。
四人同是年輕人,雖然性格各異,對待朋友卻都是真誠友善,在一起非但沒有什麽不便,反而很快就樂融融,打成一片。
尤其是林祜,他卻是最開心的。
一直以來,三人同行,萬屠虎性子冷,夕夕天真爛漫,都不是太好的聊伴。
現在有了薛文侯卻是不一樣了。雖然他沒有出過遠門,不過自幼飽讀經書,家教淵源,說話談吐自然不凡,林祜很自然便與他聊在了一起。
這薛文侯出了進士村,真得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擔,整個人如同迴爐重生了一般的輕鬆。往日的榮光,舊日的包袱,仿佛盡皆留在了那進士村中,不曾帶著。現在的他,隻是一個單純為了求學問道出遠門的書生士子。
林祜看在眼裏,也為這位新朋友高興。
“大寶,怎麽人越來越多。前方是什麽城啊?”
這喊大寶的不是夕夕,卻是那薛文侯。他雖然不知道林祜這名字的由來,不知道此時在蜀山竹海裏,正趴著大寶的“弟弟”小寶。隻是單純覺得這個名字甚是親切,便跟著夕夕叫上了。
“拜托,薛大,你可是東齊人啊!我們幾個全是外地的,怎麽來問我?”林祜抗議道。
他最近“薛大哥”也不叫了,直唿他作“薛大”。
薛大嘿嘿一笑,有些尷尬道:“我這不是沒出過遠門麽?”
林祜以手遮了下陽光,舉目遠眺:“好像叫睢陽城!”
“是了!”薛大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書中有說,這睢陽城乃是我齊國西部大城之一,因為地處睢水之北,因此得名!正所謂,山之南和水之北謂之陽,山之北水之南謂為陰……"
林祜三人不禁同時揉了揉耳朵,抬頭望天!
這薛大為人熱情坦蕩自然不提,隻是相處久了便發現這人的一項毛病,這也或許是東齊儒士普遍的毛病:有些執拗,且愛拽文。
“薛大,書上有沒有寫這睢陽城有什麽出名的好吃的?”夕夕真心實意的問道,不禁饞得咬了咬手指。
這問題卻把薛大難住了,他呆呆想了半天,好像也沒想到有關這方麵的記載。
薛大沉默了半天,臉憋得通紅,終於,轉身一頭鑽進了車廂裏!
林祜三人不禁詫異他要做什麽,好奇地伸頭打量,才發現他鑽進到車廂裏,打開了他隨身攜帶的唯一家當,那個裝滿書的藤木書箱,在眾人的驚訝中,一本一本的翻了起來……
“那個薛大,不用找了。我們下車去看看就是了。”夕夕不禁勸道。
那薛大好像沒聽見一般,口中不斷念叨著:“這書中肯定能找到,肯定能找到……”
林祜略帶無奈的看了夕夕一眼,知道這薛大是這性子,你還招他?
夕夕也是一陣心虛……
三人跟隨人群進了這睢陽城,這睢陽城是東齊的西部重城之一,雖然不及邯鄲城雄偉,倒也算是繁華大城。
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林祜三人商量下,決定先去這裏的巴蜀商會一趟,看看有什麽消息,順便采買補充。
林祜下車隨便攔了一位行人,問了下本地的巴蜀商會在哪,很容易便得出了答案。
三人一邊朝著巴蜀商會而行,一邊心中不禁暗道:
都說這齊人熱情有禮,果然名不虛傳!自己三個陌生人夜宿薛文侯家中就不必再提,就連隨便路上一個行人,你問了他路他非但給你詳細解釋說明,還生怕你找不到要親自帶你去,在林祜再三委婉謝過之後才作罷……這齊人熱情好客,可見一斑!
三人走了一會,便看到前方有一座三層樓,門口懸著一塊巨大的招牌,一枚銅錢裏麵插著一把小劍。
沒錯,正是那巴蜀商會的標誌。
林祜自己走下車來,就有一個小廝打扮的年輕人迎了上來,拱手施禮:“敢問這位小哥,來我巴蜀商會是買,是賣,還是當呢?”
林祜雙指按胸施了一個蜀山劍禮,笑了笑道:“勞煩通知一下,就說蜀山上下來人了。”
那年輕人顯然不是商會的核心人員,隻是個迎客的小廝,但是一進商會時首先便被告知了這劍禮的含義,當然知道所謂蜀山,對商會意味著什麽。
那小廝明顯應該經驗尚淺,此刻誠惶誠恐,拔腿想往後走,又覺得留貴客在這裏太過怠慢,一時間臉漲的通紅,緊張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林祜卻是和善的笑了笑:“我不急的!可以先在外麵等下。你去叫通知下本地的執事,或者執事不在掌櫃在也好。”
巴蜀商會在一些大的城市設執事和掌櫃各一名。執事一般由蜀山劍閣弟子擔任,負責安全以及監督工作,掌櫃則有的是修士,有的僅僅是善於生意運營的普通人。
那小廝定了定神道:“錢掌櫃現在正在主持三個月一次的拍賣會,張執事剛從臨淄迴來。現在應該在商會後院!勞煩幾位貴客隨我一同去後院!”
林祜點點頭,招唿了下萬屠虎和夕夕,跟著這小廝,繞往後門而去。
林祜正隨口問起本地巴蜀商會的情況,忽聽馬車裏有人拍掌哈哈大笑,幾人不禁一驚!
“夕夕,我找到了!”薛大一臉興奮地從車裏鑽了出來,“當年一代雄主齊桓公薑小白,便到過這睢陽城,起居注曾記載,當日他吃了本地官員準備的麥餅子,讚不絕口!這睢陽城的名吃,當然是這麥餅子!哈哈哈哈,果然被我找到了!”
那小廝詫異無比地望向了這人,心想,這東西不是哪都有?什麽時候聽說是我睢陽城的名吃了?我自小睢陽城土生土長,怎麽不知道?
林祜拍了拍小廝,無奈道:“沒什麽。別理他。他隻是,隻是讀書讀太多了。”
一行人進了商會後院,那小廝一邊招唿著一邊叫人進去通報。
沒多久,便有一人出迎。
這人四十多歲年紀,蓄著短須,一身白袍。
走到近前,還未待林祜說話,這人便是施了一個劍禮,低頭恭敬道:“拜見長生劍主!”
額,林祜心叫一聲又來了,露出個不自在的笑容,也是迴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