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個問題,這麽多的信息科技,為何之前你們不給予我們,而現在突然向我們開放了這麽多的技術呢?”
“這個你們應該感謝霍海芳女士,如果你們的749局沒有得到有效的淨化,我們是不可能把這些給予你們的,我知道你們在坐的每一位科學家都是在強大的壓力下,才服從她的,而這也是你們要感謝她的地方。民主權利是換取不了任何東西的,科技的進步是不需要感情因素的,這一切你們都沒有,而隻有她可以做到這一切,在你們眼裏這是一個自私的人,可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除了她你們在坐的每一位都沒有這種魄力。”
“您的意思是說,在科研團隊中是不需要人權的嗎?”
“我不太懂你們所謂的人權是什麽,是你們人類寫在法律中的文字表述嗎?這兩個字對你們就這麽重要嗎?我實在不清楚這兩個字對你們究竟意味著什麽,讓你們進步嗎?”
“就是每個人都應該享受自己應該享受的福利,不應該在脅迫的情況下去完成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是自己應該享受獨立個體的完整性。”
“我隻能說你們真的很幼稚,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在這個宇宙中不需要獨立的個體,當獨立個體出現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是你們滅亡的時候,你們所謂的福利個體的完整性,在我們看來就是聖母的存在,所有的文明都毀滅在了聖母中去了,這個聖母心是阻礙文明進步的最大障礙。”
“不,不,我們這不是聖母心,就是單純的個體自由而已,這怎麽能和聖母心牽扯到一起呢?”
“楊博士,那你為何不直接詢問霍海芳女士呢?問一下她是怎麽想的。”
“我隻是一個科研人員,對於管理的問題,我不想參與其中。”
“說直白一點,你隻是認為那些死去的人類,應該受到尊重,但你又不敢直接詢問,在我們看來這就是聖母心的一種表現形式,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那些人不死,科研經費怎麽能夠用在該用的地方呢?”
“可是也不至於死那麽多人啊。”
“這是最快的解決方式,你做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在你們的曆史中有一個人你一定知道,秦始皇的功績你們應該了解吧,在你看來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
“暴怒成性,殘酷,焚書坑儒,活埋人,修建各種大型設施勞民傷財。”
“這就是你們人類的固有成見,如果同樣的問題我詢問霍海芳女士,你知道他會怎麽迴答嗎?我可以告訴你在她眼裏肯定和你的答案截然相反,她認為秦始皇應該是你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敬重的人,沒有他也就沒有現在的你們,在那個時期,我們曾經遇見過他,他是一個非常有抱負的一個人,他就是要統一整個華夏,把整個華夏弄成一個大一統,所以才有了他橫掃六國的壯舉,他確實殺了很多人,但你們為何不想一想他殺死的那些人都是什麽樣的人呢,按照她的想法殺死的都是六國餘孽,他們應該被殺嗎?在聖母看來,應該給他們一次機會,但秦始皇不是聖母,他知道隻要這些人還存在,那統一就會變的異常困難,而最簡單的就是把那些想要複國的人全部殺死,雖然有一部分人都是被冤枉的,但和你們華夏的統一相比,死這點人算什麽呢?死這點人換取一個時代的和平難道不值得嗎?”
“可是他把很多曆史文獻也都焚毀了呀?這也是曆史的功績嗎?”
“我們在那個時代見過秦始皇,在那個時候他確實下令把其它國家的曆史文獻全部焚毀了,但他認為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一個問題,隻要文字存在不同,那就意味著整個社會就會存在分歧,文字的不同就意味著他們屬於不同的民族,有十種文字就意味著有十個大團體早晚會分裂這個國家,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別的國家的文字廢除,隻留下秦字,再那個年代廢除文字的過程中,像你這樣的聖母有很多,他們認為這些都是財富,他們認為這些都是一種文化,應該保留下來,於是他們選擇了反抗,當然他們的始皇帝也不是善茬,反抗就全部殺死他們,殺到沒有反抗為止,也因為這個事件在後人眼裏,把他傳成了一個暴君,但你們誰又能理解他的內心想法,他隻是想讓這個國家統一認知而已,而他的所有的做法對後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看看你們地球上的歐洲吧,四分五裂,看看中東吧也是麵和心不和,在你們人類能查閱到的曆史中,唯獨你們的國家自始至終誰也撼動不了統一的趨勢,因為在始皇帝的統治下,把那些所謂的有氣節的文人全部弄死了,隻有秦字,你們國家的統一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所以沒有始皇帝你們現在的版圖也是零散的分布,你們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
“我並不是對霍主任有什麽想法,我隻是表達一下我內心的感受而已,我想問一下您,剛才說你們見過始皇帝,那他後來尋找各種長生不老藥,有這樣的事情嗎?”
“有,這個是我們的失誤,我們是他在泰山祭拜的時候,見到他的,因為認知的失誤,他們以為我們就是神,但我們確實不是,他曾經問過我們關於長生之術,我們把他帶入到了一個虛擬空間中去,然後對他的意識進行了測試,我們以為他就是想長生,但經過測試我們發現他真的可以作為你們的千古一帝,他追求長生之術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國家的未來,他知道國家剛剛統一,民心疲憊需要休養生息,但是當時的環境不允許這樣,他知道他身體狀況,他也知道隻要他存活一天,這個國家就可以存留一天,然後他才可以更好的統一他子民想法,如果他死了整個國家就會再次亂起來,他能接受國家亂,但他接受不了這個統一的國度再次迴歸到原始狀態,他也不能確定統一文字以後,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他很想找到一種延長壽命的方法。”
“你們是沒有幫助他嗎?”
“幫助了,這就是我們的失誤之處,因為我們不能幹預你們人類的發展進程,我們隻告訴他在人類中有一種方法可以做到他想要的結果,就是修身悟道,但貌似我們離開以後,他做出了錯誤的決策,他以為我們說的道就是道家的丹藥,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所說的道是他那半本《德道經》。”
“《德道經》不是《道德經》嗎?”
“那是後世傳的,最遠古的是《德道經》,也是我們一直尋找的,也是我們會見始皇帝的原因。”
“那你們是也得到了那半本經書嗎?”
“沒有得到,本來我們是想要和他做一個交換的,但是那本書莫名其妙的從人間蒸發了,誰也不知道他最終的去處,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不要老用你們聖母的心態去看待周邊的事,你看到的隻有她的不好,因為你站的角度不夠高,而霍海芳女士的所有做法,你認為不可行,但她認為這完全是可行的,就像你不是始皇帝,你不知道他下達殺人的時候,他要承擔多大的壓力,你也不是霍女士,你也不會知道下達命令的時候,她也是孤獨的,沒人能理解始皇帝,當然始皇帝也不需要人理解,因為他隻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標。”
“這個你們應該感謝霍海芳女士,如果你們的749局沒有得到有效的淨化,我們是不可能把這些給予你們的,我知道你們在坐的每一位科學家都是在強大的壓力下,才服從她的,而這也是你們要感謝她的地方。民主權利是換取不了任何東西的,科技的進步是不需要感情因素的,這一切你們都沒有,而隻有她可以做到這一切,在你們眼裏這是一個自私的人,可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除了她你們在坐的每一位都沒有這種魄力。”
“您的意思是說,在科研團隊中是不需要人權的嗎?”
“我不太懂你們所謂的人權是什麽,是你們人類寫在法律中的文字表述嗎?這兩個字對你們就這麽重要嗎?我實在不清楚這兩個字對你們究竟意味著什麽,讓你們進步嗎?”
“就是每個人都應該享受自己應該享受的福利,不應該在脅迫的情況下去完成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是自己應該享受獨立個體的完整性。”
“我隻能說你們真的很幼稚,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在這個宇宙中不需要獨立的個體,當獨立個體出現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是你們滅亡的時候,你們所謂的福利個體的完整性,在我們看來就是聖母的存在,所有的文明都毀滅在了聖母中去了,這個聖母心是阻礙文明進步的最大障礙。”
“不,不,我們這不是聖母心,就是單純的個體自由而已,這怎麽能和聖母心牽扯到一起呢?”
“楊博士,那你為何不直接詢問霍海芳女士呢?問一下她是怎麽想的。”
“我隻是一個科研人員,對於管理的問題,我不想參與其中。”
“說直白一點,你隻是認為那些死去的人類,應該受到尊重,但你又不敢直接詢問,在我們看來這就是聖母心的一種表現形式,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那些人不死,科研經費怎麽能夠用在該用的地方呢?”
“可是也不至於死那麽多人啊。”
“這是最快的解決方式,你做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在你們的曆史中有一個人你一定知道,秦始皇的功績你們應該了解吧,在你看來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
“暴怒成性,殘酷,焚書坑儒,活埋人,修建各種大型設施勞民傷財。”
“這就是你們人類的固有成見,如果同樣的問題我詢問霍海芳女士,你知道他會怎麽迴答嗎?我可以告訴你在她眼裏肯定和你的答案截然相反,她認為秦始皇應該是你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敬重的人,沒有他也就沒有現在的你們,在那個時期,我們曾經遇見過他,他是一個非常有抱負的一個人,他就是要統一整個華夏,把整個華夏弄成一個大一統,所以才有了他橫掃六國的壯舉,他確實殺了很多人,但你們為何不想一想他殺死的那些人都是什麽樣的人呢,按照她的想法殺死的都是六國餘孽,他們應該被殺嗎?在聖母看來,應該給他們一次機會,但秦始皇不是聖母,他知道隻要這些人還存在,那統一就會變的異常困難,而最簡單的就是把那些想要複國的人全部殺死,雖然有一部分人都是被冤枉的,但和你們華夏的統一相比,死這點人算什麽呢?死這點人換取一個時代的和平難道不值得嗎?”
“可是他把很多曆史文獻也都焚毀了呀?這也是曆史的功績嗎?”
“我們在那個時代見過秦始皇,在那個時候他確實下令把其它國家的曆史文獻全部焚毀了,但他認為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一個問題,隻要文字存在不同,那就意味著整個社會就會存在分歧,文字的不同就意味著他們屬於不同的民族,有十種文字就意味著有十個大團體早晚會分裂這個國家,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別的國家的文字廢除,隻留下秦字,再那個年代廢除文字的過程中,像你這樣的聖母有很多,他們認為這些都是財富,他們認為這些都是一種文化,應該保留下來,於是他們選擇了反抗,當然他們的始皇帝也不是善茬,反抗就全部殺死他們,殺到沒有反抗為止,也因為這個事件在後人眼裏,把他傳成了一個暴君,但你們誰又能理解他的內心想法,他隻是想讓這個國家統一認知而已,而他的所有的做法對後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看看你們地球上的歐洲吧,四分五裂,看看中東吧也是麵和心不和,在你們人類能查閱到的曆史中,唯獨你們的國家自始至終誰也撼動不了統一的趨勢,因為在始皇帝的統治下,把那些所謂的有氣節的文人全部弄死了,隻有秦字,你們國家的統一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所以沒有始皇帝你們現在的版圖也是零散的分布,你們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
“我並不是對霍主任有什麽想法,我隻是表達一下我內心的感受而已,我想問一下您,剛才說你們見過始皇帝,那他後來尋找各種長生不老藥,有這樣的事情嗎?”
“有,這個是我們的失誤,我們是他在泰山祭拜的時候,見到他的,因為認知的失誤,他們以為我們就是神,但我們確實不是,他曾經問過我們關於長生之術,我們把他帶入到了一個虛擬空間中去,然後對他的意識進行了測試,我們以為他就是想長生,但經過測試我們發現他真的可以作為你們的千古一帝,他追求長生之術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國家的未來,他知道國家剛剛統一,民心疲憊需要休養生息,但是當時的環境不允許這樣,他知道他身體狀況,他也知道隻要他存活一天,這個國家就可以存留一天,然後他才可以更好的統一他子民想法,如果他死了整個國家就會再次亂起來,他能接受國家亂,但他接受不了這個統一的國度再次迴歸到原始狀態,他也不能確定統一文字以後,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他很想找到一種延長壽命的方法。”
“你們是沒有幫助他嗎?”
“幫助了,這就是我們的失誤之處,因為我們不能幹預你們人類的發展進程,我們隻告訴他在人類中有一種方法可以做到他想要的結果,就是修身悟道,但貌似我們離開以後,他做出了錯誤的決策,他以為我們說的道就是道家的丹藥,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所說的道是他那半本《德道經》。”
“《德道經》不是《道德經》嗎?”
“那是後世傳的,最遠古的是《德道經》,也是我們一直尋找的,也是我們會見始皇帝的原因。”
“那你們是也得到了那半本經書嗎?”
“沒有得到,本來我們是想要和他做一個交換的,但是那本書莫名其妙的從人間蒸發了,誰也不知道他最終的去處,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不要老用你們聖母的心態去看待周邊的事,你看到的隻有她的不好,因為你站的角度不夠高,而霍海芳女士的所有做法,你認為不可行,但她認為這完全是可行的,就像你不是始皇帝,你不知道他下達殺人的時候,他要承擔多大的壓力,你也不是霍女士,你也不會知道下達命令的時候,她也是孤獨的,沒人能理解始皇帝,當然始皇帝也不需要人理解,因為他隻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