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山往南五十裏是巍峨的碧粼山脈,此處海拔比雙峰山高出一千多米,因此這次大洪災並未殃及這裏。
碧粼山脈共有四座高峰,分立東西南北。四峰如同四座錐柱高聳雲端,海拔均超過三千米。碧粼山脈地處偏僻,山勢陡峭,無人問津,是一處原始山林。
四峰圍繞著一峽穀,其中北麵山峰山腰一處石壁上赫然刻著幾個奇妙的字符,蓮文翻譯為“道經穀”,不知是何人雕刻,字跡已被雨水侵蝕模糊。
道經穀地勢很低,常年有溪水流出。這次金林洪災,道經穀的水位比往年高出一倍。溪水沿著東南兩峰間的峽穀往下奔流,一年四季,溪流從未間斷過。
此時正是初秋季節,山上樹木長得鬱鬱蔥蔥。穀底溪流邊水草豐茂,鳥獸群集,一片繁榮景象。
道經穀中的溪水源自碧粼山脈下的地下河,每逢下雨,山上的雨水便會滲入地下河蓄積,然後再從道經穀崖壁上方一溶洞口流出。
山脈下的地下河如同一個地下蓄水庫,蜿蜒幽長,且並不規則,由許多溶洞連接而成,如同一座地下水宮。
洞頂懸掛著各式各樣的鍾乳石,雨水沿著鍾乳石滴落下來,匯集成河,甚是壯觀!
地下溶洞並非暗無光線,溶洞頂部零星有陽光從洞頂的石塊間隙照射下來,點亮漆黑的溶洞。
洪水已經消退三天,溶洞內的水也逐漸清澈,水流也減緩許多。因洪水夾帶著許多雜物垃圾卷入洞中,導致溶洞出水口被堵住,水流減慢了下來。溶洞內的水也越積越多,幾乎把整個溶洞灌滿。
這時,洞內忽然傳來拍擊水麵之聲,跟著傳出幾聲沙啞的咳嗽。不一會,一活物在水麵上慢慢遊動,忽而在水麵上轉圈,忽而又好似沉睡了,一動不動。
許久,那活物在水麵上又遊動起來,正好遊到一束亮光下麵。
是一人影!依稀能瞧見一張小臉蛋,兩隻手,身上還套著幾個圓球,那圓球將他身體浮在水麵上。那張小臉正好貼著其中一個圓球,臉色暗黑發紫,亮光照射下清晰可見,他就是三天前被洪水卷走的梁狂平。
三天了,他一直待在這不見天日的溶洞裏!
那日,雙峰山洪水暴漲,水位急速上升,水壓陡然增強,將雙峰山下山穀與地下溶洞連接薄弱處猛然壓出一個十餘米大的坑洞,洪水沿著坑洞直灌入地下河。
地下河水位較低,洪水猛灌入時在水麵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梁狂平就是被這個巨大的漩渦卷入了地下河。好在他身上綁著三個足球,將他浮出水麵,所幸未被洪水淹死!
梁狂平努力的睜開眼睛,見四周漆黑一片,隻聽見嘩嘩的流水聲。他萬分恐懼,不知到了哪裏,是否自己已經死了,來到了陰曹地府?他張嘴咬了一口手指,感覺手指隱隱作痛,方知自己還活著!
洪水帶著他一路漂流。越往裏邊水麵越寬闊,不像剛從坑洞掉下來時那麽窄小,水流也慢了下來。同時,河水在不停的上漲,水也更渾濁。
突然,頭頂上方射下一束亮光。
梁狂平借助亮光環看了會四周,依稀可見,四周亂石林立,河岸兩邊更是懸崖絕壁,這不正是地下溶洞?
他曾在雙峰山上鑽過山洞,這個地下溶洞與雙峰山上的山洞很類似。洞頂懸掛著千奇百怪的鍾乳石,石雨滴滴噠噠的掉落下來,有的鍾乳石上水流很大,像一個小型瀑布,直流而下,場景倒也很壯觀!
此刻,他沒有心情欣賞這些。
溶洞內溫度較低,涼風習習,令人打顫!
梁狂平在水裏浸泡了大半天,嘴唇發黑,全身冰冷。借助亮光,他朝一塊平整的大石頭遊了過去,使勁爬上石麵。
總算死裏逃生,他緩緩的舒了一口氣!
稍時,他把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雙手擰幹上麵的泥水,將它鋪在石麵上,隨即卷縮身子,蹲在上麵。
溶洞內的水仍在不停的上漲,一個時辰不到,水位已漲到了那塊大石頭上麵。
梁狂平頓感不妙,必須想辦法,爬到洞頂高處!
溶洞頂部雖然很高,但兩邊均是光滑的石壁,徒手無法攀爬。何況洞內漆黑一片,根本看不清楚!
梁狂平思索片刻,決定下水裏去,順著水流尋找出洞口,或許還有一線希望。若是長時間待在這洞裏,即便不被水淹死也得被餓死!
他即刻穿上衣褲,係好足球,重新下到水裏,順著水流往前方漂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水流漸漸停了下來,隻感覺水麵在不停上漲,卻不繼續往前流動。
梁狂平驚恐不已,猜想肯定是出水口被堵住了!若洪水再繼續漲下去,非把溶洞灌滿不可!
此刻,他已經沒有力氣再往前遊。
兩天多了,他早已精疲力盡。全身泡在水裏,身體已經浮腫,唯有兩隻手死死的抱住那三隻足球,仰著頭漂浮在水麵上。直到三天後,洞頂上的一束亮光照射到他臉上,他方才蘇醒過來。
溶洞內的水位已漲到極點,洞頂隻餘兩米來高空間未被淹沒。
梁狂平迷迷糊糊中睜開了眼睛,掙紮著遊到一處石槽邊,使勁爬了進去。他又冷又餓,泡在冰冷渾濁的洪水中,瑟瑟發抖。
他已然絕望,看來是要命喪此地了!
許久,他吃力的翻轉身子,朝著溶洞頂部的亮光看去。
亮光是陽光從洞頂上的石塊縫隙照射進來的,想必洞頂離外界不遠,光能照射進來,聲音定能傳出去。
梁狂平心頭一喜,當即朝著洞頂唿叫幾聲:“有人嗎?救命……”
他的體能已衰竭,聲音微弱,無法傳出去,隻在洞內環繞一圈便消失了!
何況,洞頂上麵是碧粼山脈,深山老林,無人問津,即便聲音能傳出去,也不會有人聽到。
梁狂平絕望的縮在石槽裏,兩眼盯著洞頂的亮光,許久,許久,昏迷過去。
夕陽西下,碧粼山脈暗了下來,道經穀更顯寂靜。
東、西、南、北四座山峰,高高聳立,直衝雲端。
道經穀並不大,它處在四座山峰的中間。四峰以北峰最高大,其中溶洞的出水口便在北峰腳下。
平日,溶洞內的地下水便從出水口流出。出水口距離穀底約有百餘米高,地下水從出水口流出後沿著石壁直落穀底,是一處天然的美瀑。
隻因此地偏僻,尚未開發,無人問津。加之國家封山育林,此地便成了原始山林。這兩天,出水口被洪水夾帶的雜物堵住,水無法正常流出,被堵在溶洞內。
道經穀距離雙峰山有五十多裏山路。那日,梁狂平被洪水卷入坑洞,跟隨洪水漂流到了碧粼山脈。又因出水口被堵,洪水流入溶洞不能排出,以致溶洞被洪水灌滿,形成地下水庫。
洪水消退後,梁德銘召集村民潛入坑洞打撈梁狂平。兩名壯漢下潛了數百米仍找不著人,無奈的撤迴。
眾人打撈數日仍無結果,不得已將坑洞填埋。
碧粼山脈共有四座高峰,分立東西南北。四峰如同四座錐柱高聳雲端,海拔均超過三千米。碧粼山脈地處偏僻,山勢陡峭,無人問津,是一處原始山林。
四峰圍繞著一峽穀,其中北麵山峰山腰一處石壁上赫然刻著幾個奇妙的字符,蓮文翻譯為“道經穀”,不知是何人雕刻,字跡已被雨水侵蝕模糊。
道經穀地勢很低,常年有溪水流出。這次金林洪災,道經穀的水位比往年高出一倍。溪水沿著東南兩峰間的峽穀往下奔流,一年四季,溪流從未間斷過。
此時正是初秋季節,山上樹木長得鬱鬱蔥蔥。穀底溪流邊水草豐茂,鳥獸群集,一片繁榮景象。
道經穀中的溪水源自碧粼山脈下的地下河,每逢下雨,山上的雨水便會滲入地下河蓄積,然後再從道經穀崖壁上方一溶洞口流出。
山脈下的地下河如同一個地下蓄水庫,蜿蜒幽長,且並不規則,由許多溶洞連接而成,如同一座地下水宮。
洞頂懸掛著各式各樣的鍾乳石,雨水沿著鍾乳石滴落下來,匯集成河,甚是壯觀!
地下溶洞並非暗無光線,溶洞頂部零星有陽光從洞頂的石塊間隙照射下來,點亮漆黑的溶洞。
洪水已經消退三天,溶洞內的水也逐漸清澈,水流也減緩許多。因洪水夾帶著許多雜物垃圾卷入洞中,導致溶洞出水口被堵住,水流減慢了下來。溶洞內的水也越積越多,幾乎把整個溶洞灌滿。
這時,洞內忽然傳來拍擊水麵之聲,跟著傳出幾聲沙啞的咳嗽。不一會,一活物在水麵上慢慢遊動,忽而在水麵上轉圈,忽而又好似沉睡了,一動不動。
許久,那活物在水麵上又遊動起來,正好遊到一束亮光下麵。
是一人影!依稀能瞧見一張小臉蛋,兩隻手,身上還套著幾個圓球,那圓球將他身體浮在水麵上。那張小臉正好貼著其中一個圓球,臉色暗黑發紫,亮光照射下清晰可見,他就是三天前被洪水卷走的梁狂平。
三天了,他一直待在這不見天日的溶洞裏!
那日,雙峰山洪水暴漲,水位急速上升,水壓陡然增強,將雙峰山下山穀與地下溶洞連接薄弱處猛然壓出一個十餘米大的坑洞,洪水沿著坑洞直灌入地下河。
地下河水位較低,洪水猛灌入時在水麵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梁狂平就是被這個巨大的漩渦卷入了地下河。好在他身上綁著三個足球,將他浮出水麵,所幸未被洪水淹死!
梁狂平努力的睜開眼睛,見四周漆黑一片,隻聽見嘩嘩的流水聲。他萬分恐懼,不知到了哪裏,是否自己已經死了,來到了陰曹地府?他張嘴咬了一口手指,感覺手指隱隱作痛,方知自己還活著!
洪水帶著他一路漂流。越往裏邊水麵越寬闊,不像剛從坑洞掉下來時那麽窄小,水流也慢了下來。同時,河水在不停的上漲,水也更渾濁。
突然,頭頂上方射下一束亮光。
梁狂平借助亮光環看了會四周,依稀可見,四周亂石林立,河岸兩邊更是懸崖絕壁,這不正是地下溶洞?
他曾在雙峰山上鑽過山洞,這個地下溶洞與雙峰山上的山洞很類似。洞頂懸掛著千奇百怪的鍾乳石,石雨滴滴噠噠的掉落下來,有的鍾乳石上水流很大,像一個小型瀑布,直流而下,場景倒也很壯觀!
此刻,他沒有心情欣賞這些。
溶洞內溫度較低,涼風習習,令人打顫!
梁狂平在水裏浸泡了大半天,嘴唇發黑,全身冰冷。借助亮光,他朝一塊平整的大石頭遊了過去,使勁爬上石麵。
總算死裏逃生,他緩緩的舒了一口氣!
稍時,他把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雙手擰幹上麵的泥水,將它鋪在石麵上,隨即卷縮身子,蹲在上麵。
溶洞內的水仍在不停的上漲,一個時辰不到,水位已漲到了那塊大石頭上麵。
梁狂平頓感不妙,必須想辦法,爬到洞頂高處!
溶洞頂部雖然很高,但兩邊均是光滑的石壁,徒手無法攀爬。何況洞內漆黑一片,根本看不清楚!
梁狂平思索片刻,決定下水裏去,順著水流尋找出洞口,或許還有一線希望。若是長時間待在這洞裏,即便不被水淹死也得被餓死!
他即刻穿上衣褲,係好足球,重新下到水裏,順著水流往前方漂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水流漸漸停了下來,隻感覺水麵在不停上漲,卻不繼續往前流動。
梁狂平驚恐不已,猜想肯定是出水口被堵住了!若洪水再繼續漲下去,非把溶洞灌滿不可!
此刻,他已經沒有力氣再往前遊。
兩天多了,他早已精疲力盡。全身泡在水裏,身體已經浮腫,唯有兩隻手死死的抱住那三隻足球,仰著頭漂浮在水麵上。直到三天後,洞頂上的一束亮光照射到他臉上,他方才蘇醒過來。
溶洞內的水位已漲到極點,洞頂隻餘兩米來高空間未被淹沒。
梁狂平迷迷糊糊中睜開了眼睛,掙紮著遊到一處石槽邊,使勁爬了進去。他又冷又餓,泡在冰冷渾濁的洪水中,瑟瑟發抖。
他已然絕望,看來是要命喪此地了!
許久,他吃力的翻轉身子,朝著溶洞頂部的亮光看去。
亮光是陽光從洞頂上的石塊縫隙照射進來的,想必洞頂離外界不遠,光能照射進來,聲音定能傳出去。
梁狂平心頭一喜,當即朝著洞頂唿叫幾聲:“有人嗎?救命……”
他的體能已衰竭,聲音微弱,無法傳出去,隻在洞內環繞一圈便消失了!
何況,洞頂上麵是碧粼山脈,深山老林,無人問津,即便聲音能傳出去,也不會有人聽到。
梁狂平絕望的縮在石槽裏,兩眼盯著洞頂的亮光,許久,許久,昏迷過去。
夕陽西下,碧粼山脈暗了下來,道經穀更顯寂靜。
東、西、南、北四座山峰,高高聳立,直衝雲端。
道經穀並不大,它處在四座山峰的中間。四峰以北峰最高大,其中溶洞的出水口便在北峰腳下。
平日,溶洞內的地下水便從出水口流出。出水口距離穀底約有百餘米高,地下水從出水口流出後沿著石壁直落穀底,是一處天然的美瀑。
隻因此地偏僻,尚未開發,無人問津。加之國家封山育林,此地便成了原始山林。這兩天,出水口被洪水夾帶的雜物堵住,水無法正常流出,被堵在溶洞內。
道經穀距離雙峰山有五十多裏山路。那日,梁狂平被洪水卷入坑洞,跟隨洪水漂流到了碧粼山脈。又因出水口被堵,洪水流入溶洞不能排出,以致溶洞被洪水灌滿,形成地下水庫。
洪水消退後,梁德銘召集村民潛入坑洞打撈梁狂平。兩名壯漢下潛了數百米仍找不著人,無奈的撤迴。
眾人打撈數日仍無結果,不得已將坑洞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