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攙和, 便有點二王爭功的意思了,文武大臣們低著頭,默默地看熱鬧。壽王在戰場立功之前, 臣子們心中難免多看好睿王一些,畢竟壽王有口疾。但今時不同往日,有口疾的壽王順利治理過黃河,也成功擊退了遼兵,立下的功勞一下子超過了一直專管刑獄的睿王,將來江山到底落在誰手,再無人敢輕易站隊。


    龍椅之上,宣德帝看著並排而立的兩個兒子,另有思量。


    契丹是猛虎,蜀地叛軍是養野了的羊,南北夾擊,宣德帝肯定要先對付猛虎,正月底遼國主動求和,宣德帝鬆口氣的同時,也終於將主要精力轉向了蜀地。李順猖狂竟然擅自稱帝,宣德帝恨不得活剝其皮,但如何挽迴蜀地百姓的心,徹底消除他們對朝廷的怨憤,卻不是武力可以做到的。


    宣德帝不想偏心,老三已經立了大功,宣德帝想給老二一個機會,便看著睿王道:「叛軍二十萬,且占據劍門天險,你可有應對良策?」


    睿王請纓乃臨時起意,哪有想過什麽良策,倉促之間,睿王突然記起了當年高祖皇帝討伐孟氏蜀國時的戰略,簡單整理下措辭,便昂首挺胸道:「父皇,兒臣欲分兵兩路,北路以步騎出鳳州,直攻劍門,東路以水軍出歸州,沿長江西進,最後合兵成都城外,一舉攻破成都。」


    他聲音洪亮侃侃而談,傳到眾臣耳中,較年輕的臣子尤其是文官,紛紛頷首,都覺得睿王此計不錯,老點的如樞密使李隆、郭伯言以及宰相李鶴、副相陸峋等,目光都是一變。誠然,睿王這個戰策沒有問題,當年高祖皇帝就是這麽打下孟蜀的,隻是……


    李隆暗暗觀察龍椅上的帝王。


    宣德帝神色沒有任何變化,不輕不重地嗯了聲,目光轉向最先開口的老三:「壽王說說。」


    睿王心裏一突,難道他說錯了?


    趙恆看眼睿王,從容道:「兒臣聽聞,高載退守梓州,李順主力攻之,蜀南兵力鬆散。故,可派兩萬水軍,沿江入蜀,主撫民招安,避免兵戈。兒臣願率大軍,攻劍門,入蜀之後,重懲叛軍將領,寬待蜀地百姓,從而安民心,廣父皇仁厚。」


    同樣是分兵兩路,睿王說的簡單,趙恆卻具體到了兩路戰策,包括如何善後。


    宣德帝笑了,一笑老三口疾又有了好轉,能說六個字了,二笑老三想的深遠。老二應該隻想立功,老三可是早就把蜀地百姓放在心上了,去年便多次勸他免了蜀地的博買務與賦稅。事實擺在眼前,宣德帝承認他先前確有疏忽,已經犯了一次錯,釀成蜀地造反的大禍,這一次,宣德帝下定決心,一定要徹底解決蜀地的隱患。


    「睿王、壽王各有對策,宰相,你怎麽看?」宣德帝笑著問李鶴。


    皇上明顯中意壽王,李鶴又不是瞎子,當即出列道:「蜀地禍亂,由親王出麵鎮壓,最能彰顯朝廷對蜀地百姓的看重,兩位殿下不畏劍門天險皆願出征,乃皇上之幸、萬民之幸,隻是,壽王殿下剛率兵擊退遼兵,若派殿下伐蜀,叛軍必然心生畏懼,先挫了對方銳氣,揚朝廷之威。」


    看似兩個王爺都誇了,但終究是做了選擇。


    趙恆麵不改色,睿王卻暗暗在心裏記了李鶴一筆,等著吧,遲早他要換掉這個宰相。


    既然宰相推薦壽王,宣德帝沒再猶豫,下旨封壽王趙恆為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


    趙恆領命。


    接下來是帶兵的將領,宣德帝一一掃過郭伯言、李隆等人,無聲沉吟。郭伯言目視前方,餘光卻能看見壽王青鬆般的高挑身影,心中百轉千迴。在郭伯言看來,壽王乃深藏不露、韜光養晦的高人,就算要立功表現,擊退遼兵的戰功已經夠大了,迴京後理應謙遜行事擺低姿態,免得被皇上猜忌。


    可壽王沒有,壽王竟然在迴京第二日,便急著去伐蜀,急功近利,仿佛變了一個人。


    郭伯言不得不多想。壽王絕不是蠢人,他伐蜀不是為了立功,而且,女兒失蹤已有兩月,壽王現在最迫切的是尋迴女兒,不著急暗中搜尋,卻冒著被皇上猜忌被睿王提防的危險去蜀地……莫非,女兒在蜀地?


    郭伯言渾身直冒冷汗。遼國直到戰敗都沒有祭出女兒,可見女兒不是被契丹人擄走,不是契丹人,又熟悉國公府、壽王府的情況,郭伯言幾乎能夠斷定此事乃他的孽子郭驍所為了。女兒在蜀地,也就是說,兒子在蜀地,難道蜀人造反,與兒子有關?


    郭伯言嘴唇顫動,幾番猶豫要主動請纓,最終還是壓下了那股焦躁與衝動。


    他不能去,壽王城府極深,他能想到兒子,曾經警告他管教兒子的壽王,可能也猜到了,這時候他跟著去蜀地,王爺會不會誤會他想暗中幫兒子,甚至與兒子一起背叛朝廷?


    念頭一起,郭伯言緊緊抿住嘴唇。他不能去,便是壽王抓到兒子殺了兒子,他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否則國公府一大家子,都要成為皇族的眼中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閨女有後福 卷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毛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毛毛雨並收藏閨女有後福 卷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