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寧聞言,立即收迴視線,沉著臉拒絕:「不用,我累了。」
明顯是謊話,郭驍才不信,馬車駛進他提前安排好的院子,吃完晚飯,郭驍再次提出夜遊。宋嘉寧不聽,郭驍攥住她手腕要拉著她走,宋嘉寧這才不情不願答應下來,跟在他身邊一塊兒出了門。
到了街上,宋嘉寧漸漸表現出了對燈市的興致,郭驍察言觀色,她多看了哪個燈鋪一眼,他便帶她過去,費盡心思要哄她開心。可宋嘉寧連續看了十來個燈鋪,一條街快走完了,終於被一盞鯉魚花燈牢牢吸引。
郭驍有點不高興,因為他知道,她眼中的鯉魚,代表的是趙恆與昭昭姐弟。
但難得她喜歡,郭驍還是掏錢,為她買了那盞燈。
逛夠了,兩人踏著月色往迴走,郭驍同樣寡言少語,絞盡腦汁誘她開口,她不理睬,郭驍也就閉了嘴,隻靜靜地看她。正月十五的月色很美,她提著二十文錢買來的花燈,柔美小臉被毛茸茸的兜帽邊緣遮掩,若隱若現,恍似仙子下凡。
突然,宋嘉寧停下了腳步。
「怎麽了?」郭驍意外問。
宋嘉寧拍拍腰間的鬥篷,神色大變,挑開鬥篷一看,裏麵佩戴的鯉魚香囊果然不見了!看眼郭驍,宋嘉寧轉身就往迴走,要去找丟失的香囊。郭驍本來就不喜那個香囊,丟了正合他意,便拽住她手臂,皺眉解釋道:「夜市宵小橫行,定是被人順了去,哪裏能找到?」
宋嘉寧冷冷地看他,如看仇人。
郭驍苦笑,鬆開手敷衍道:「行行行,你去找,我在這裏等你,不過別怪我沒提醒你,我可以劫走你,旁人也可以,我保證不碰你,旁人未必會憐香惜玉。」
宋嘉寧不聽,丟了他買的鯉魚花燈,折迴去去找香囊,然而沒走出這條巷子,她就不動了,孤零零地站在狹窄的街頭,怎麽看都像是被無窮的黑暗嚇到了。郭驍就知道她不敢走遠,故意晾了她一會兒,然後大步追上去,哄她迴來。
送她到上房門前,見她板著臉悶悶不樂,郭驍意味深長道:「安安,也許,這是天意。」
上天注定,她會與趙恆、昭昭、佑哥兒分開,上天注定,她是他的。
宋嘉寧則頭也不迴地進去了,反手關門。
郭驍繼續在走廊站了片刻,才去了隔壁的房間。
宋嘉寧背靠門板,閉上眼睛祈求。
燈市熱鬧依舊,燈鋪小販們高聲吆喝著吸引過往行人,漸漸的行人少了,小販們才開始收攤。鄧六子便是其中一個燈販,今年二十了,無父無母,從小被一個做燈的老師傅收養,今日老師傅臥床養病,他一人出來賣燈。
燈籠幾乎都賣光了,鄧六子彎腰收攤,支起木板,突然發現地上躺著一個精致的香囊,一看就是女人用的。鄧六子還沒媳婦呢,不知為何,看到這香囊,他眼前就晃過了今日來看燈的那位年輕夫人,雖說臉龐被兜帽擋得七七八八,但隻是轉身時被燈光照亮的一個側臉,就勾走了他的魂。
但與美色相比,鄧六子更希望香囊裏有銀子,興奮地解開香囊,往裏一抓,捏出一張白布帶子,上麵似乎寫著什麽。鄧六子識得幾個字,走到自家花燈前,舉起布帶,就見上麵寫著兩行不太整齊的紅字:
即刻將香囊送至京城壽王府,可得銀千兩,不送,必誅。
宋嘉寧成功地送出了一個香囊, 至於那個燈鋪小販會不會去京城報信,她沒有任何把握。宋嘉寧也想多繡幾個香囊, 可接下來的路途她與郭驍同乘馬車, 郭驍以馬車顛簸針線費眼為由扔了所有針線, 隻剩幾本書冊給她,宋嘉寧便沒了暗中傳書的辦法。
五日後,馬車駛進巴州, 進了蜀地。
郭驍重新戴上了他的那副麵具, 薄薄的一層,不知是用什麽做的, 貼在臉上宛如一層真的臉皮。宋嘉寧不想看郭驍, 更不想看易容後的郭驍, 那層麵具叫她莫名地遍體生涼, 不敢揣測那到底是什麽皮。
「在蜀地,我叫宋璋,與當今大蜀皇帝是結拜兄弟, 身邊人都叫我三爺。」馬車繼續朝成都出發, 郭驍低聲向她介紹蜀地的形勢。李順已經稱帝,封他為樞密使,賜了府邸。
「樞密使?」宋嘉寧忍不住諷刺,對著窗外道:「恭喜大哥青雲直上, 官職比父親還高。」
她想不明白,大周朝廷冊封的堂堂衛國公世子,難道比不上一個蜀地叛黨封的樞密使?郭驍才二十幾歲, 憑他的身份與才幹,還怕無法升官?就算升不了,將來他還會是衛國公,如今背負不忠不孝不義之名,到底圖什麽?
為了她?
或許有些,但宋嘉寧還是不信,還是不懂郭驍此人。
「你瞧不起蜀地的叛軍?」聽出她的諷刺,郭驍冷笑,隨即將他入蜀後的見聞講給她聽。誠然,郭驍入蜀隻是為了策反平民圖謀自己的大事,假若他還是京城的世子爺,蜀地百姓過得再苦都與他無關,但郭驍知道她心善,如果她聽聞蜀地百姓的水深火熱,定會明白他與李順造反乃順應民心,明白趙家皇室昏庸無道,理該被反。
明顯是謊話,郭驍才不信,馬車駛進他提前安排好的院子,吃完晚飯,郭驍再次提出夜遊。宋嘉寧不聽,郭驍攥住她手腕要拉著她走,宋嘉寧這才不情不願答應下來,跟在他身邊一塊兒出了門。
到了街上,宋嘉寧漸漸表現出了對燈市的興致,郭驍察言觀色,她多看了哪個燈鋪一眼,他便帶她過去,費盡心思要哄她開心。可宋嘉寧連續看了十來個燈鋪,一條街快走完了,終於被一盞鯉魚花燈牢牢吸引。
郭驍有點不高興,因為他知道,她眼中的鯉魚,代表的是趙恆與昭昭姐弟。
但難得她喜歡,郭驍還是掏錢,為她買了那盞燈。
逛夠了,兩人踏著月色往迴走,郭驍同樣寡言少語,絞盡腦汁誘她開口,她不理睬,郭驍也就閉了嘴,隻靜靜地看她。正月十五的月色很美,她提著二十文錢買來的花燈,柔美小臉被毛茸茸的兜帽邊緣遮掩,若隱若現,恍似仙子下凡。
突然,宋嘉寧停下了腳步。
「怎麽了?」郭驍意外問。
宋嘉寧拍拍腰間的鬥篷,神色大變,挑開鬥篷一看,裏麵佩戴的鯉魚香囊果然不見了!看眼郭驍,宋嘉寧轉身就往迴走,要去找丟失的香囊。郭驍本來就不喜那個香囊,丟了正合他意,便拽住她手臂,皺眉解釋道:「夜市宵小橫行,定是被人順了去,哪裏能找到?」
宋嘉寧冷冷地看他,如看仇人。
郭驍苦笑,鬆開手敷衍道:「行行行,你去找,我在這裏等你,不過別怪我沒提醒你,我可以劫走你,旁人也可以,我保證不碰你,旁人未必會憐香惜玉。」
宋嘉寧不聽,丟了他買的鯉魚花燈,折迴去去找香囊,然而沒走出這條巷子,她就不動了,孤零零地站在狹窄的街頭,怎麽看都像是被無窮的黑暗嚇到了。郭驍就知道她不敢走遠,故意晾了她一會兒,然後大步追上去,哄她迴來。
送她到上房門前,見她板著臉悶悶不樂,郭驍意味深長道:「安安,也許,這是天意。」
上天注定,她會與趙恆、昭昭、佑哥兒分開,上天注定,她是他的。
宋嘉寧則頭也不迴地進去了,反手關門。
郭驍繼續在走廊站了片刻,才去了隔壁的房間。
宋嘉寧背靠門板,閉上眼睛祈求。
燈市熱鬧依舊,燈鋪小販們高聲吆喝著吸引過往行人,漸漸的行人少了,小販們才開始收攤。鄧六子便是其中一個燈販,今年二十了,無父無母,從小被一個做燈的老師傅收養,今日老師傅臥床養病,他一人出來賣燈。
燈籠幾乎都賣光了,鄧六子彎腰收攤,支起木板,突然發現地上躺著一個精致的香囊,一看就是女人用的。鄧六子還沒媳婦呢,不知為何,看到這香囊,他眼前就晃過了今日來看燈的那位年輕夫人,雖說臉龐被兜帽擋得七七八八,但隻是轉身時被燈光照亮的一個側臉,就勾走了他的魂。
但與美色相比,鄧六子更希望香囊裏有銀子,興奮地解開香囊,往裏一抓,捏出一張白布帶子,上麵似乎寫著什麽。鄧六子識得幾個字,走到自家花燈前,舉起布帶,就見上麵寫著兩行不太整齊的紅字:
即刻將香囊送至京城壽王府,可得銀千兩,不送,必誅。
宋嘉寧成功地送出了一個香囊, 至於那個燈鋪小販會不會去京城報信,她沒有任何把握。宋嘉寧也想多繡幾個香囊, 可接下來的路途她與郭驍同乘馬車, 郭驍以馬車顛簸針線費眼為由扔了所有針線, 隻剩幾本書冊給她,宋嘉寧便沒了暗中傳書的辦法。
五日後,馬車駛進巴州, 進了蜀地。
郭驍重新戴上了他的那副麵具, 薄薄的一層,不知是用什麽做的, 貼在臉上宛如一層真的臉皮。宋嘉寧不想看郭驍, 更不想看易容後的郭驍, 那層麵具叫她莫名地遍體生涼, 不敢揣測那到底是什麽皮。
「在蜀地,我叫宋璋,與當今大蜀皇帝是結拜兄弟, 身邊人都叫我三爺。」馬車繼續朝成都出發, 郭驍低聲向她介紹蜀地的形勢。李順已經稱帝,封他為樞密使,賜了府邸。
「樞密使?」宋嘉寧忍不住諷刺,對著窗外道:「恭喜大哥青雲直上, 官職比父親還高。」
她想不明白,大周朝廷冊封的堂堂衛國公世子,難道比不上一個蜀地叛黨封的樞密使?郭驍才二十幾歲, 憑他的身份與才幹,還怕無法升官?就算升不了,將來他還會是衛國公,如今背負不忠不孝不義之名,到底圖什麽?
為了她?
或許有些,但宋嘉寧還是不信,還是不懂郭驍此人。
「你瞧不起蜀地的叛軍?」聽出她的諷刺,郭驍冷笑,隨即將他入蜀後的見聞講給她聽。誠然,郭驍入蜀隻是為了策反平民圖謀自己的大事,假若他還是京城的世子爺,蜀地百姓過得再苦都與他無關,但郭驍知道她心善,如果她聽聞蜀地百姓的水深火熱,定會明白他與李順造反乃順應民心,明白趙家皇室昏庸無道,理該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