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皇後與三位妃子是長輩,沒必要嫉妒一個小輩兒王妃,反而暗暗慶幸這樣的美人嫁給了壽王,不然被皇上看上,後宮怕是沒她們的地位了。同輩分的,馮箏與宋嘉寧是閨中好友,宋嘉寧越美越受寵,馮箏就越為姐妹高興。睿王妃麵帶微笑盯著朝這邊走來的宋嘉寧,一雙清瘦得略顯可怕的手,卻悄悄地攥緊了。
自家王府將睿王迷得團團轉的那個狐媚子張氏,也是宋嘉寧這樣的美人,腰細胸鼓,唯一的差別,宋嘉寧臉蛋有點胖,稍微緩和了那股子媚,張氏臉瘦眼角上挑,天生狐狸眼,每次照麵,她都恨不得叫人摳了張氏的眼珠子!
因為這股子恨,睿王妃看宋嘉寧也不太待見。
而這殿中最不喜歡宋嘉寧的,當屬端慧公主了,待二人朝李皇後等長輩行了禮,李皇後剛剛誇完宋嘉寧的美貌,端慧公主便有些幽怨地看著兄長道:「上迴去三哥府上摘柿子,我才打趣表姐兩句,三哥就訓了我一頓,當時我還委屈呢,現在才明白,原來三哥早就把表姐放心上了,怪不得處處偏心表姐。」
宋嘉寧臉色微變。端慧公主話裏的意思,是在暗示她早與壽王有私情嗎?
她可不能叫長輩們這樣誤會。
宋嘉寧就愣愣地看著端慧公主,過了會兒才想起來般,驚訝道:「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公主居然還記得,要不是你說,我都快忘了。」
她今年十四,三年前也才十一,臉蛋身段都沒長開,壽王能喜歡一個十一歲的小丫頭?
馮箏聽懂了親妯娌的意思,剛要把這事拐到表姐妹之間的小打小鬧上,對麵淑妃先她一步開口,嗔怪端慧公主道:「你還好意思提,你表姐從小就老實,要不是你欺負人,你三哥會舍了親妹妹改去偏心表妹?」
壽王與她無關,但宋嘉寧是她娘家國公府出來的姑娘,女兒嘲諷宋嘉寧旁的淑妃不會管,唯獨關係到郭家姑娘的教養,淑妃不能縱容女兒胡鬧。
話裏的圈套被宋嘉寧破解了,又被母親訓了一頓,端慧公主撇撇嘴,扭頭喊五皇子:「這裏沒意思,走,我帶五弟去外麵玩。」
五皇子瞅瞅漂亮的新王嫂,搖搖頭,不高興去。
端慧公主又落了一次顏麵,氣鼓鼓自己走了。
看著女兒揚長而去的背影,淑妃心生無奈,十三歲的姑娘,也不算小了,怎麽還這麽不懂事?
「母後,兒臣告退。」一片安靜中,趙恆朝李皇後行了一禮,突兀地道。
換個王爺冒然辭行,李皇後肯定會猜忌對方不敬重她,唯獨壽王,孤僻慣了,李皇後一點都沒多想,笑著道:「去吧,王爺在翰林院當差,輕易脫不開身,嘉寧有空多進宮走走,陪我們說說話。」
宋嘉寧乖巧地應了,臨走之前,與馮箏對了個眼色,改日私底下見再暢談。
一進一出,在宮裏繞了一大圈,宋嘉寧底下更不適了,眉頭蹙起,臉頰發白。但皇宮門外,趙恆便是看出來也不可能抱她上車,隻能連她手臂也托住,盡量不讓她出力氣。宋嘉寧清楚,就是抬腿上車的那刹那,傷處被扯動,疼得毫無預兆,她沒忍住,輕輕地吸了口氣。
趙恆仰頭,她已經姿勢僵硬地彎腰進去了。
趙恆跨上馬車,宋嘉寧如來時一樣,謙卑地靠邊坐,鼻尖兒冒出幾點濕潤虛汗。
趙恆坐到她旁邊,門簾才放下,他便突然伸手,抱著她腰托著她腿彎,將人搬到了自己腿上。這般親昵的舉動,宋嘉寧受寵若驚,抬頭要看他,還沒看清人呢,他俊臉迅速逼近,微涼的薄唇轉瞬便貼上了她。
宋嘉寧「唔」了一聲,圓睜的杏眼中接連掠過迷茫與驚恐,壽王這麽迫不及待地親她,該不會又想那事了吧?可,可別說是在馬車中,便是迴了王府,她也伺候不了啊,抬個腿就疼成那樣,想到壽王的雄偉,宋嘉寧不禁打了個哆嗦。
「冷?」趙恆鬆開她飽滿的嘴兒,詫異問。
宋嘉寧飛快瞥他一眼,羞臊地埋到他懷裏,小手貼著他胸口,蚊呐般地道:「還,還疼呢……」
好歹,也得等到晚上啊,沒想到清雅端方的壽王,也是個急色的。
趙恆知道自己的王妃身子不適, 因此才親的她, 未料她竟誤會他別有企圖。
看著紅著臉倚在他懷裏的姑娘,嬌小柔弱, 趙恆倒真的生出一股衝動, 但他及時克製住了,隻雙手抱著她,也沒有解釋什麽。宋嘉寧見他沒有那個意思,放了心, 覺得自己該下去了,但王爺胸膛寬闊溫暖, 這樣靠在一起很舒服, 宋嘉寧便厚著臉皮繼續靠著, 等他抱夠了主動放她迴去。
趙恆一直抱著她。
馬車輕輕顛簸, 宋嘉寧越來越困, 竟就這樣睡著了, 腦袋倚在他肩窩, 左手鬆鬆地攥著他衣袍。可這種睡姿不舒服, 宋嘉寧腦袋自然而然地往下歪,趙恆默默看著她恢複紅潤的臉, 托著她肩膀的左臂緩緩下移,等她蹭了蹭找到了最舒服的姿勢, 他才穩了下來。
宋嘉寧睡得很香,男人抱得穩,她連車停了都不知道。
簾外傳來車夫跳下地的聲音, 趙恆低頭。懷裏的壽王妃,臉蛋紅撲撲的恢複了好氣色,紅嫩的唇兒微微張開一絲縫隙,嗬氣如蘭。趙恆看了會兒,到底還是沒有叫醒她,慢慢幫她戴好鬥篷兜帽,將人嚴嚴實實裹好了,這才小心翼翼抱起她,下了馬車。
福公公、雙兒都在外麵候著,瞧見王爺抱著王妃出來了,兩人互視一眼,雙兒先笑著低頭,福公公也笑了,終於在王爺身上看到了一絲人氣,再也不用擔心王爺修仙了。
趙恆一路抱著宋嘉寧迴了後院,路上一眾奴仆看到她們,識趣地默默行禮,沒有出聲。
趙恆將宋嘉寧放到床上,坐在旁邊守了會兒,見她沒醒,他走到外麵,看了一眼福公公。福公公立即湊到主子跟前,趙恆低聲說了幾個字。福公公一聽,心裏立即向楚王道了聲謝,這個兄長考慮的周全,那日不但送了一箱子書,還送了兩瓷瓶膏藥,分別給兩位主子用的。
自家王府將睿王迷得團團轉的那個狐媚子張氏,也是宋嘉寧這樣的美人,腰細胸鼓,唯一的差別,宋嘉寧臉蛋有點胖,稍微緩和了那股子媚,張氏臉瘦眼角上挑,天生狐狸眼,每次照麵,她都恨不得叫人摳了張氏的眼珠子!
因為這股子恨,睿王妃看宋嘉寧也不太待見。
而這殿中最不喜歡宋嘉寧的,當屬端慧公主了,待二人朝李皇後等長輩行了禮,李皇後剛剛誇完宋嘉寧的美貌,端慧公主便有些幽怨地看著兄長道:「上迴去三哥府上摘柿子,我才打趣表姐兩句,三哥就訓了我一頓,當時我還委屈呢,現在才明白,原來三哥早就把表姐放心上了,怪不得處處偏心表姐。」
宋嘉寧臉色微變。端慧公主話裏的意思,是在暗示她早與壽王有私情嗎?
她可不能叫長輩們這樣誤會。
宋嘉寧就愣愣地看著端慧公主,過了會兒才想起來般,驚訝道:「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公主居然還記得,要不是你說,我都快忘了。」
她今年十四,三年前也才十一,臉蛋身段都沒長開,壽王能喜歡一個十一歲的小丫頭?
馮箏聽懂了親妯娌的意思,剛要把這事拐到表姐妹之間的小打小鬧上,對麵淑妃先她一步開口,嗔怪端慧公主道:「你還好意思提,你表姐從小就老實,要不是你欺負人,你三哥會舍了親妹妹改去偏心表妹?」
壽王與她無關,但宋嘉寧是她娘家國公府出來的姑娘,女兒嘲諷宋嘉寧旁的淑妃不會管,唯獨關係到郭家姑娘的教養,淑妃不能縱容女兒胡鬧。
話裏的圈套被宋嘉寧破解了,又被母親訓了一頓,端慧公主撇撇嘴,扭頭喊五皇子:「這裏沒意思,走,我帶五弟去外麵玩。」
五皇子瞅瞅漂亮的新王嫂,搖搖頭,不高興去。
端慧公主又落了一次顏麵,氣鼓鼓自己走了。
看著女兒揚長而去的背影,淑妃心生無奈,十三歲的姑娘,也不算小了,怎麽還這麽不懂事?
「母後,兒臣告退。」一片安靜中,趙恆朝李皇後行了一禮,突兀地道。
換個王爺冒然辭行,李皇後肯定會猜忌對方不敬重她,唯獨壽王,孤僻慣了,李皇後一點都沒多想,笑著道:「去吧,王爺在翰林院當差,輕易脫不開身,嘉寧有空多進宮走走,陪我們說說話。」
宋嘉寧乖巧地應了,臨走之前,與馮箏對了個眼色,改日私底下見再暢談。
一進一出,在宮裏繞了一大圈,宋嘉寧底下更不適了,眉頭蹙起,臉頰發白。但皇宮門外,趙恆便是看出來也不可能抱她上車,隻能連她手臂也托住,盡量不讓她出力氣。宋嘉寧清楚,就是抬腿上車的那刹那,傷處被扯動,疼得毫無預兆,她沒忍住,輕輕地吸了口氣。
趙恆仰頭,她已經姿勢僵硬地彎腰進去了。
趙恆跨上馬車,宋嘉寧如來時一樣,謙卑地靠邊坐,鼻尖兒冒出幾點濕潤虛汗。
趙恆坐到她旁邊,門簾才放下,他便突然伸手,抱著她腰托著她腿彎,將人搬到了自己腿上。這般親昵的舉動,宋嘉寧受寵若驚,抬頭要看他,還沒看清人呢,他俊臉迅速逼近,微涼的薄唇轉瞬便貼上了她。
宋嘉寧「唔」了一聲,圓睜的杏眼中接連掠過迷茫與驚恐,壽王這麽迫不及待地親她,該不會又想那事了吧?可,可別說是在馬車中,便是迴了王府,她也伺候不了啊,抬個腿就疼成那樣,想到壽王的雄偉,宋嘉寧不禁打了個哆嗦。
「冷?」趙恆鬆開她飽滿的嘴兒,詫異問。
宋嘉寧飛快瞥他一眼,羞臊地埋到他懷裏,小手貼著他胸口,蚊呐般地道:「還,還疼呢……」
好歹,也得等到晚上啊,沒想到清雅端方的壽王,也是個急色的。
趙恆知道自己的王妃身子不適, 因此才親的她, 未料她竟誤會他別有企圖。
看著紅著臉倚在他懷裏的姑娘,嬌小柔弱, 趙恆倒真的生出一股衝動, 但他及時克製住了,隻雙手抱著她,也沒有解釋什麽。宋嘉寧見他沒有那個意思,放了心, 覺得自己該下去了,但王爺胸膛寬闊溫暖, 這樣靠在一起很舒服, 宋嘉寧便厚著臉皮繼續靠著, 等他抱夠了主動放她迴去。
趙恆一直抱著她。
馬車輕輕顛簸, 宋嘉寧越來越困, 竟就這樣睡著了, 腦袋倚在他肩窩, 左手鬆鬆地攥著他衣袍。可這種睡姿不舒服, 宋嘉寧腦袋自然而然地往下歪,趙恆默默看著她恢複紅潤的臉, 托著她肩膀的左臂緩緩下移,等她蹭了蹭找到了最舒服的姿勢, 他才穩了下來。
宋嘉寧睡得很香,男人抱得穩,她連車停了都不知道。
簾外傳來車夫跳下地的聲音, 趙恆低頭。懷裏的壽王妃,臉蛋紅撲撲的恢複了好氣色,紅嫩的唇兒微微張開一絲縫隙,嗬氣如蘭。趙恆看了會兒,到底還是沒有叫醒她,慢慢幫她戴好鬥篷兜帽,將人嚴嚴實實裹好了,這才小心翼翼抱起她,下了馬車。
福公公、雙兒都在外麵候著,瞧見王爺抱著王妃出來了,兩人互視一眼,雙兒先笑著低頭,福公公也笑了,終於在王爺身上看到了一絲人氣,再也不用擔心王爺修仙了。
趙恆一路抱著宋嘉寧迴了後院,路上一眾奴仆看到她們,識趣地默默行禮,沒有出聲。
趙恆將宋嘉寧放到床上,坐在旁邊守了會兒,見她沒醒,他走到外麵,看了一眼福公公。福公公立即湊到主子跟前,趙恆低聲說了幾個字。福公公一聽,心裏立即向楚王道了聲謝,這個兄長考慮的周全,那日不但送了一箱子書,還送了兩瓷瓶膏藥,分別給兩位主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