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美械師的戰鬥力
從虛擬世界走出的聖人 作者:我本糊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張六子以後,姬昊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
可是每當他看到那張存單之時,又很快勸說了自己的良心。
有了這些錢,整個大西北就是他的囊中之物,誰也別想搶走。
姬昊已經計劃好了,這次他要組建一個坦克旅,還要組建一個飛行大隊,最好在弄一個高炮旅。
這樣一來就能守住整個大西北以待天時,他想打誰就打誰,誰想打他就是做夢。
不過到底該怎麽應付老張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道理姬昊還是明白的。
如果他敢坑老張的這筆巨款,一定會名聲大噪,以後誰也不相信他了。
看看馮大刀的下場就知道了,願意跟他玩的沒幾個,因為保不住什麽時候就會在背後給隊友一刀,太沒底線了。
最終姬昊決定帶著兩個師直插河南和河北,隻要切斷了南北之間的聯係,以老張的手段,收拾掉關外的敵人絕無壓力,就算加上關東軍也不是老張的對手。
姬昊一邊給進入青海張牧之發報,讓他注意中原的消息,他要搞事情了,一邊讓已經成為團級軍官的軍校生盡快擴充兵力。
目前姬昊手裏還有四個師的精銳軍隊,留下兩個鎮守西安,姬昊帶著兩個師東出函穀關,進入了河南地界。
當河南的吳秀才得知姬昊進兵之時,恨的咬牙切齒,當即帶兵迎戰姬昊。
這次吳秀才也算是重振旗鼓,跟孫傳芳等人一起討伐老張,就是要報去年的舊怨。
沒想到他沒去找姬昊的麻煩也就算了,姬昊竟然自己送上門來找打。
吳秀才準備給姬昊好好上一課,顯擺一下他戰神的名頭。
隨著吳秀才重兵迎戰姬昊,整個國家的軍閥都停下了互相征伐的腳步,想要見識一下姬昊的成色。
對於姬昊這個新晉的西北王,很多人表示不服氣,趁著直奉大戰,馮大刀不在家才占領的陝西,很多人表示自己也能做到。
這次他們就是準備看姬昊的笑話,尤其是聽說姬昊隻帶了不到兩萬人時,所有人都覺得姬昊是在找死。
然而雙方剛一接觸,吳秀才就傻眼了。
吳秀才這人軍事方麵確實有一套,縱觀整個民國,他手下的軍隊都是排在前麵的。
可就是號稱最能打的軍隊,麵對姬昊的進攻根本堅持不住。
當這些軍閥還拿著栓動步槍的時候,姬昊這邊已經配備上了半自動步槍,能夠實行連續擊發了。
這還怎麽打,你打一槍的時間,對麵就能打四五槍,簡直就是碾壓局。
最可惡的就是那些背著長管子的火炮兵,管子指向哪裏,哪裏就會炸出一個大坑,連瞄準都不用。
吳秀才的五萬大軍隻堅持了一個小時就一敗塗地,被姬昊的部隊追的滿地跑。
這個結果驚呆了所有人,就連進攻河北的孫傳芳都開始收縮兵力,生怕被姬昊切斷後路。
吳秀才二次兵敗,這次他的運氣不太好,直接被姬昊給俘虜了。
雖然姬昊沒有殺他,但是心高氣傲的吳秀才還是主動通電全國,表示自己輸的心服口服,從此以後再也不會興兵起事,安心當他的寓公去了。
這個結果讓整個中原的軍閥心中膽寒,吳秀才多傲的一個人,竟然主動通電表示心服口服。
這個姬昊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妖怪,怎麽會這麽強悍。
隻有在關外平叛的老張樂的哈哈大笑,老張得到姬昊的保證以後,直接把關內的兵力抽走了大半,這也導致日本的計劃破產。
氣的小鬼子大罵姬昊不是東西,關東軍內部更是一片鬼哭狼嚎,很多人哭著喊著要去刺殺姬昊。
姬昊打服吳秀才以後,根本沒人敢跟他交手,就這樣帶著人大搖大擺的進入了河北。
駐守山東的張宗昌生怕老張讓姬昊收拾他,緊急給姬昊寫信祝賀,還附了一首讚頌詩。
大意是這樣寫的。
“姬司令力壓吳秀才,吳秀才不敵姬司令,若論誰是大英雄,唯有西北姬司令。”
一番讚揚詩看的姬昊直唿天才,於是就給老張去電詢問是否需要敲打一下張宗昌。
老張的電報很快就來了。
“大侄子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媽了個巴子的,你給我好好收拾一下這個張宗昌,敢跟我老張玩花樣,山東就送給大侄子了。”
姬昊聞琴音而知雅意,老張這是準備放棄關內的地盤,安心經營關外了。
既然老張有意相贈,姬昊也就不客氣了。
山東可是個好地方,沒見張宗昌這才幾年功夫就開始了十幾萬軍隊,這可都是錢堆出來的。
姬昊當即把老張的電報送進了濟南城,張宗昌麵若死灰的看著電文,不知道該怎麽辦?
最後張宗昌隻能帶著家小從青島坐船逃亡海外,讓他跟姬昊開戰是不可能的,張宗昌可不傻,自己跑路還有條活路,真要開打連跑都跑不了。
姬昊進入山東以後也不繼續進兵,再往北進兵就跟老張接壤了,那樣隻會出現一個結果。
要麽老張徹底退迴關外,要麽姬昊撤迴西北,除此別無他法。
隻有現在這樣最好,姬昊橫在南北之間,充當一個緩衝帶,這對於目前的國內局勢是最有利的。
接下來就看誰發展的快了,誰快誰占便宜。
姬昊也不想繼續挑起大戰,美械師強歸強,可是消耗實在太大。
隻是跟吳秀才打了一個小時,就消耗了將近三十萬大洋的軍費,這簡直就是在用銀子砸贏的。
最拖後腿的還是補給不足,彈藥火炮都是姬昊自己生產的,別人根本沒有,連買都買不到。
所以姬昊現在就是個紙老虎,他的軍隊隻要在打一兩場戰鬥就會斷糧。
於是姬昊就在山東開始了就地休整。
老張也加快了平叛進度,很快就把郭鬼子的叛軍剿滅,連帶著還把馮大刀的隊伍削掉了三成。
最後還是因為關東軍強烈抗議,這才把殺紅眼的老張給攔下來。
迴過神的老張看著滿目瘡痍的東北大地,瞬間熄滅了統一全國的念頭,開始休養生息。
民國十三年就在這種詭異的平衡之下過去了。
可是每當他看到那張存單之時,又很快勸說了自己的良心。
有了這些錢,整個大西北就是他的囊中之物,誰也別想搶走。
姬昊已經計劃好了,這次他要組建一個坦克旅,還要組建一個飛行大隊,最好在弄一個高炮旅。
這樣一來就能守住整個大西北以待天時,他想打誰就打誰,誰想打他就是做夢。
不過到底該怎麽應付老張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道理姬昊還是明白的。
如果他敢坑老張的這筆巨款,一定會名聲大噪,以後誰也不相信他了。
看看馮大刀的下場就知道了,願意跟他玩的沒幾個,因為保不住什麽時候就會在背後給隊友一刀,太沒底線了。
最終姬昊決定帶著兩個師直插河南和河北,隻要切斷了南北之間的聯係,以老張的手段,收拾掉關外的敵人絕無壓力,就算加上關東軍也不是老張的對手。
姬昊一邊給進入青海張牧之發報,讓他注意中原的消息,他要搞事情了,一邊讓已經成為團級軍官的軍校生盡快擴充兵力。
目前姬昊手裏還有四個師的精銳軍隊,留下兩個鎮守西安,姬昊帶著兩個師東出函穀關,進入了河南地界。
當河南的吳秀才得知姬昊進兵之時,恨的咬牙切齒,當即帶兵迎戰姬昊。
這次吳秀才也算是重振旗鼓,跟孫傳芳等人一起討伐老張,就是要報去年的舊怨。
沒想到他沒去找姬昊的麻煩也就算了,姬昊竟然自己送上門來找打。
吳秀才準備給姬昊好好上一課,顯擺一下他戰神的名頭。
隨著吳秀才重兵迎戰姬昊,整個國家的軍閥都停下了互相征伐的腳步,想要見識一下姬昊的成色。
對於姬昊這個新晉的西北王,很多人表示不服氣,趁著直奉大戰,馮大刀不在家才占領的陝西,很多人表示自己也能做到。
這次他們就是準備看姬昊的笑話,尤其是聽說姬昊隻帶了不到兩萬人時,所有人都覺得姬昊是在找死。
然而雙方剛一接觸,吳秀才就傻眼了。
吳秀才這人軍事方麵確實有一套,縱觀整個民國,他手下的軍隊都是排在前麵的。
可就是號稱最能打的軍隊,麵對姬昊的進攻根本堅持不住。
當這些軍閥還拿著栓動步槍的時候,姬昊這邊已經配備上了半自動步槍,能夠實行連續擊發了。
這還怎麽打,你打一槍的時間,對麵就能打四五槍,簡直就是碾壓局。
最可惡的就是那些背著長管子的火炮兵,管子指向哪裏,哪裏就會炸出一個大坑,連瞄準都不用。
吳秀才的五萬大軍隻堅持了一個小時就一敗塗地,被姬昊的部隊追的滿地跑。
這個結果驚呆了所有人,就連進攻河北的孫傳芳都開始收縮兵力,生怕被姬昊切斷後路。
吳秀才二次兵敗,這次他的運氣不太好,直接被姬昊給俘虜了。
雖然姬昊沒有殺他,但是心高氣傲的吳秀才還是主動通電全國,表示自己輸的心服口服,從此以後再也不會興兵起事,安心當他的寓公去了。
這個結果讓整個中原的軍閥心中膽寒,吳秀才多傲的一個人,竟然主動通電表示心服口服。
這個姬昊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妖怪,怎麽會這麽強悍。
隻有在關外平叛的老張樂的哈哈大笑,老張得到姬昊的保證以後,直接把關內的兵力抽走了大半,這也導致日本的計劃破產。
氣的小鬼子大罵姬昊不是東西,關東軍內部更是一片鬼哭狼嚎,很多人哭著喊著要去刺殺姬昊。
姬昊打服吳秀才以後,根本沒人敢跟他交手,就這樣帶著人大搖大擺的進入了河北。
駐守山東的張宗昌生怕老張讓姬昊收拾他,緊急給姬昊寫信祝賀,還附了一首讚頌詩。
大意是這樣寫的。
“姬司令力壓吳秀才,吳秀才不敵姬司令,若論誰是大英雄,唯有西北姬司令。”
一番讚揚詩看的姬昊直唿天才,於是就給老張去電詢問是否需要敲打一下張宗昌。
老張的電報很快就來了。
“大侄子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媽了個巴子的,你給我好好收拾一下這個張宗昌,敢跟我老張玩花樣,山東就送給大侄子了。”
姬昊聞琴音而知雅意,老張這是準備放棄關內的地盤,安心經營關外了。
既然老張有意相贈,姬昊也就不客氣了。
山東可是個好地方,沒見張宗昌這才幾年功夫就開始了十幾萬軍隊,這可都是錢堆出來的。
姬昊當即把老張的電報送進了濟南城,張宗昌麵若死灰的看著電文,不知道該怎麽辦?
最後張宗昌隻能帶著家小從青島坐船逃亡海外,讓他跟姬昊開戰是不可能的,張宗昌可不傻,自己跑路還有條活路,真要開打連跑都跑不了。
姬昊進入山東以後也不繼續進兵,再往北進兵就跟老張接壤了,那樣隻會出現一個結果。
要麽老張徹底退迴關外,要麽姬昊撤迴西北,除此別無他法。
隻有現在這樣最好,姬昊橫在南北之間,充當一個緩衝帶,這對於目前的國內局勢是最有利的。
接下來就看誰發展的快了,誰快誰占便宜。
姬昊也不想繼續挑起大戰,美械師強歸強,可是消耗實在太大。
隻是跟吳秀才打了一個小時,就消耗了將近三十萬大洋的軍費,這簡直就是在用銀子砸贏的。
最拖後腿的還是補給不足,彈藥火炮都是姬昊自己生產的,別人根本沒有,連買都買不到。
所以姬昊現在就是個紙老虎,他的軍隊隻要在打一兩場戰鬥就會斷糧。
於是姬昊就在山東開始了就地休整。
老張也加快了平叛進度,很快就把郭鬼子的叛軍剿滅,連帶著還把馮大刀的隊伍削掉了三成。
最後還是因為關東軍強烈抗議,這才把殺紅眼的老張給攔下來。
迴過神的老張看著滿目瘡痍的東北大地,瞬間熄滅了統一全國的念頭,開始休養生息。
民國十三年就在這種詭異的平衡之下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