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航行日記上
做木工,玩泥巴,公路求生我和她 作者:靜音時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曙光曆325年。
“媽媽媽媽,這是什麽啊?”宇晨舉著一本書跑了過來。
宇安樂接過書,“這是我們老祖宗的航行日記。”
“什麽是航行啊?”
“我們的老祖宗一開始不住在這裏,是從很遠的星球乘坐宇宙飛船飛過來的,飛在路上的過程就叫航行。”
“什麽是宇宙飛船啊?”
“文明廣場的長江號紀念館你還記得嗎?那個就是老祖宗用過的宇宙飛船。”
“噢,原來是這樣啊。”
宇晨安靜了一會兒,迴想著紀念館的樣子。
那是一個大大的、圓圓的、好像巨型飛餅一樣的建築。外麵是淺灰色的,裏麵有許多大廳、許多房間、許多告示牌。
沒過多久,她又提起了問題,“老祖宗從前住的地方有多遠呀?”
“有二十光年那麽遠,將近兩百萬億公裏,三億個曙光星的赤道。”
“三億個?那真的好遠啊。”
“是啊,我們的老祖宗跑了兩千七百年,才找到了這裏。”
“啊?這本書有兩千多年了?”
“這一本不是原件,是我們的先輩定居在曙光星之後,有了印刷廠用從前的日記翻印的,一套有好幾百本,媽媽隻買了人氣最高的幾本。
這些原本也不是航行日記,是飛船上工作人員的個人日記,出版的這些都是有遺書做授權的,她們生前同意出版。”
“個人日記啊,就跟我的日記差不多?”
“是啊,也可以這麽說。”
宇晨終於安靜下來,翻開了這本《航行日記012號:致先輩和後來者》。
扉頁上有一行手寫字體:願你有光輝燦爛的一生。
字跡堅韌有力,清晰明了,沒有太多花哨。
日記是完全還原的,裏麵有日記本的格子和印花,最前麵的幾頁日記,筆跡都歪歪扭扭,看起來剛會寫字。
“2060年3月20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姥姥送了我一本日記,祝我生日快樂。姥姥說日記本很少,都是從前帶出來的。
從前我們住在一個很大的地方,比長江號大很多很多,那裏有很多樹,可以造很多紙。現在沒有那麽大的地方了,也沒有那麽多樹,也沒有造紙廠,所以日記本很少。
我很喜歡這個禮物。”
中間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吃了什麽,學了什麽,見了誰。
“2060年12月20日。
今天是姥姥的生日,不是我認識的這個姥姥,是地球上的姥姥。媽媽說她有四個媽媽,其中有兩個媽媽沒有見過,天啊,媽媽的媽媽好多,我暈了。
我和媽媽還有姥姥一起吃了飯,祝另一個姥姥生日快樂。姥姥說這叫“遙祝”。媽媽和姥姥都說那個姥姥很好,可惜我沒有見過。”
“2061年12月30日。
今天是姥姥的六十歲生日,有很多人祝她生日快樂。姥姥沒有開聚會,還是跟我和媽媽一起吃的飯。
今天我想寫一下我的姥姥。她是長江號職位最高的人,所有人都很尊敬她。她的工作很忙,聽說自從登上長江號,一天也沒有休息過。
從我記事起,姥姥每天都穿著差不多的衣服,平常是灰色休閑裝,有重大活動會穿藍灰色的西服。要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衣服都洗了太多次,很舊了。
在長江號上,每年都能造出一些新衣服給大家穿,姥姥從來沒有領過。她說現在的衣服夠穿了,可以把新衣服發給更需要的人。
她也有一身很新的衣服,從來沒有穿過,是另一個姥姥送給她的,姥姥說留著去世的時候穿。
姥姥說她六十歲了,再過幾年就會退休,不會幹涉下一任選舉。我知道媽媽很想當艦長,媽媽的能力很強,不用靠姥姥給她拉票,也能當上艦長。
姥姥說,人的一生必將走向終結,隻有我們,每一個在長江號上長大的孩子,會把人類文明一代代延續下去,找到新家園。
姥姥說很可惜,我沒有親眼看到過地球,隻能在資料片裏看到。她說我們能找到的家園,一定比地球好。生態、環境、製度,一切都比地球上好。
我想姥姥是對的,我們一定能找到。”
“2066年6月8日。
我來月經了,老師帶我去了保健室,幫我換上了新的內褲和月經布,還幫我拿來了新的褲子。老師對我真好。
聽說從前大家在地球上的時候,都不用月經布,隻有很多很多年前沒有衛生巾的時候才用月經布。但是現在種不了那麽多樹,就隻好用月經布。
媽媽和老師都教過我,月經布一定要洗幹淨,放進消毒櫃裏烘幹消毒,用的時候再從消毒櫃拿出來。我想我學會了。”
“2073年3月20日。
今天滿二十歲了。按照長江號航行法,我可以選一個男人結婚、或者戀愛,然後填寫生育申請表,排隊生個孩子。
生孩子是可以的,但戀愛是什麽呢?他們看向我的眼神都很灼熱,但我有些分不清,那和看向一盤周日限定紅燒肉有什麽區別。
那句話是對的,男人對人類和文明真的沒什麽幫助,過高的權力或者太寬泛的自由,隻會讓他們得意忘形。
人類文明由母係開始,也應當由母係延續。我們確實需要精子,需要繁衍,需要基因多樣化。男性的基本人權,是應當得以保證的。
而在社會管理方麵,男性的管理大概率會導致對女性的壓榨,反過來卻不會。在地球上的黑暗年代裏,女性承受著我們難以想象的苦難,這些東西一定不能重現。
姥姥說,當我們的社會形態、性別觀念、教育理念完全固定下來之後,就可以迎來真正的平等,對男性的限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放寬,用來選拔人才。
但她也說,她沒有見過那樣的時代,這隻是一種假設。具體要如何實施,還要看後來者。
我想我還是太年輕了,還需要很多年才能想明白這些事情。沒關係,我有的是時間,長江號上的許多人盡管從來沒有見過陽光,身體健康都很好。”
“媽媽媽媽,這是什麽啊?”宇晨舉著一本書跑了過來。
宇安樂接過書,“這是我們老祖宗的航行日記。”
“什麽是航行啊?”
“我們的老祖宗一開始不住在這裏,是從很遠的星球乘坐宇宙飛船飛過來的,飛在路上的過程就叫航行。”
“什麽是宇宙飛船啊?”
“文明廣場的長江號紀念館你還記得嗎?那個就是老祖宗用過的宇宙飛船。”
“噢,原來是這樣啊。”
宇晨安靜了一會兒,迴想著紀念館的樣子。
那是一個大大的、圓圓的、好像巨型飛餅一樣的建築。外麵是淺灰色的,裏麵有許多大廳、許多房間、許多告示牌。
沒過多久,她又提起了問題,“老祖宗從前住的地方有多遠呀?”
“有二十光年那麽遠,將近兩百萬億公裏,三億個曙光星的赤道。”
“三億個?那真的好遠啊。”
“是啊,我們的老祖宗跑了兩千七百年,才找到了這裏。”
“啊?這本書有兩千多年了?”
“這一本不是原件,是我們的先輩定居在曙光星之後,有了印刷廠用從前的日記翻印的,一套有好幾百本,媽媽隻買了人氣最高的幾本。
這些原本也不是航行日記,是飛船上工作人員的個人日記,出版的這些都是有遺書做授權的,她們生前同意出版。”
“個人日記啊,就跟我的日記差不多?”
“是啊,也可以這麽說。”
宇晨終於安靜下來,翻開了這本《航行日記012號:致先輩和後來者》。
扉頁上有一行手寫字體:願你有光輝燦爛的一生。
字跡堅韌有力,清晰明了,沒有太多花哨。
日記是完全還原的,裏麵有日記本的格子和印花,最前麵的幾頁日記,筆跡都歪歪扭扭,看起來剛會寫字。
“2060年3月20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姥姥送了我一本日記,祝我生日快樂。姥姥說日記本很少,都是從前帶出來的。
從前我們住在一個很大的地方,比長江號大很多很多,那裏有很多樹,可以造很多紙。現在沒有那麽大的地方了,也沒有那麽多樹,也沒有造紙廠,所以日記本很少。
我很喜歡這個禮物。”
中間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吃了什麽,學了什麽,見了誰。
“2060年12月20日。
今天是姥姥的生日,不是我認識的這個姥姥,是地球上的姥姥。媽媽說她有四個媽媽,其中有兩個媽媽沒有見過,天啊,媽媽的媽媽好多,我暈了。
我和媽媽還有姥姥一起吃了飯,祝另一個姥姥生日快樂。姥姥說這叫“遙祝”。媽媽和姥姥都說那個姥姥很好,可惜我沒有見過。”
“2061年12月30日。
今天是姥姥的六十歲生日,有很多人祝她生日快樂。姥姥沒有開聚會,還是跟我和媽媽一起吃的飯。
今天我想寫一下我的姥姥。她是長江號職位最高的人,所有人都很尊敬她。她的工作很忙,聽說自從登上長江號,一天也沒有休息過。
從我記事起,姥姥每天都穿著差不多的衣服,平常是灰色休閑裝,有重大活動會穿藍灰色的西服。要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衣服都洗了太多次,很舊了。
在長江號上,每年都能造出一些新衣服給大家穿,姥姥從來沒有領過。她說現在的衣服夠穿了,可以把新衣服發給更需要的人。
她也有一身很新的衣服,從來沒有穿過,是另一個姥姥送給她的,姥姥說留著去世的時候穿。
姥姥說她六十歲了,再過幾年就會退休,不會幹涉下一任選舉。我知道媽媽很想當艦長,媽媽的能力很強,不用靠姥姥給她拉票,也能當上艦長。
姥姥說,人的一生必將走向終結,隻有我們,每一個在長江號上長大的孩子,會把人類文明一代代延續下去,找到新家園。
姥姥說很可惜,我沒有親眼看到過地球,隻能在資料片裏看到。她說我們能找到的家園,一定比地球好。生態、環境、製度,一切都比地球上好。
我想姥姥是對的,我們一定能找到。”
“2066年6月8日。
我來月經了,老師帶我去了保健室,幫我換上了新的內褲和月經布,還幫我拿來了新的褲子。老師對我真好。
聽說從前大家在地球上的時候,都不用月經布,隻有很多很多年前沒有衛生巾的時候才用月經布。但是現在種不了那麽多樹,就隻好用月經布。
媽媽和老師都教過我,月經布一定要洗幹淨,放進消毒櫃裏烘幹消毒,用的時候再從消毒櫃拿出來。我想我學會了。”
“2073年3月20日。
今天滿二十歲了。按照長江號航行法,我可以選一個男人結婚、或者戀愛,然後填寫生育申請表,排隊生個孩子。
生孩子是可以的,但戀愛是什麽呢?他們看向我的眼神都很灼熱,但我有些分不清,那和看向一盤周日限定紅燒肉有什麽區別。
那句話是對的,男人對人類和文明真的沒什麽幫助,過高的權力或者太寬泛的自由,隻會讓他們得意忘形。
人類文明由母係開始,也應當由母係延續。我們確實需要精子,需要繁衍,需要基因多樣化。男性的基本人權,是應當得以保證的。
而在社會管理方麵,男性的管理大概率會導致對女性的壓榨,反過來卻不會。在地球上的黑暗年代裏,女性承受著我們難以想象的苦難,這些東西一定不能重現。
姥姥說,當我們的社會形態、性別觀念、教育理念完全固定下來之後,就可以迎來真正的平等,對男性的限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放寬,用來選拔人才。
但她也說,她沒有見過那樣的時代,這隻是一種假設。具體要如何實施,還要看後來者。
我想我還是太年輕了,還需要很多年才能想明白這些事情。沒關係,我有的是時間,長江號上的許多人盡管從來沒有見過陽光,身體健康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