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王爺聽了後,沒有一個不臉色煞白。


    作為大明王朝的王爺,為了打消皇帝的顧慮,幾乎沒有一個王爺,敢不做點壞事。


    若是敢行善積德,就肯定有幸進之徒,參上一本,說藩王蠱惑人心,圖謀不軌。


    自黑,反而成了藩王的保命之道。


    這一點鄭王最清楚不過,當年鄭恭王朱厚烷,不懂自黑,還上書斥責嘉靖皇帝,沉迷修道,被貶下獄。


    其子朱載堉,也就是寫《十二平均律》的鄭世子,拒不襲爵。


    鄭王家的爵位,這才落到有汙點的鄭佑橏一係。


    可就是不自黑,鍾家就會放心,他們這些前朝王爺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算鍾君義給你樂不思蜀的機會,但刀始終是架在脖子上,這種感覺,任誰都不好過。


    鍾君義見幾位王爺還是沒有說話,也就見好就收,接著說:“幾位王爺也不用太擔心,君義既然在這裏開誠布公,也就是沒有那樣對付你們的意思。


    君義之所以這麽說,就是要告訴你們,大明王朝,亡是亡定了。


    可往後,天下無論是誰的?幾位王爺都應該清楚,若還是家天下,你們沒有一個,會逃脫被清算的命運。”


    一直都不怎麽說話的趙王說:“鍾公子,你說若是沒有家天下?往後皇帝誰來做?”


    鍾君義說:“既然沒有了家天下,何來皇帝一說。


    這天下,本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如今大明政令不通,財政匱乏,究其原因,皆因家天下而非國天下,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


    士子先家後國,為家族之利而爭,忘國家之弊,顧小家而忘大國。


    就連皇帝本人,幾次建奴叩關,也隻是要求,勤王軍保全京師,而不顧百姓安危。


    盧知府與皇帝意見相左,最後在巨鹿一戰殞命,到如今還背負罵名。


    就連皇帝,都隻為一己之私,如何要求,百官眾正應朝?”


    魯王疑惑的說:“鍾公子要做首輔,是天下人的首輔?


    可天下人何其多?如此一來,豈不亂了主次尊卑。這會不會亂套?”


    鍾君義對魯王說:“你我皆是天下人,何以出身論尊卑?


    魯王爺,你可知在我轄下官吏,為何多是原豪族的書童丫鬟?


    君義不啟用士子,因為我不希望官員,總是高人一等,一副父母官的姿態。


    官府的職能,是服務大眾,屬於服務性行業。


    而趾高氣揚,做大老爺的官員,我們不需要。


    打破舊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個新秩序。


    就算有些人不適應,但不杜絕這種大老爺做派的官場作風,我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勞。”


    周王說:“鍾公子,那你往後,是不是就不舉行科舉了?”


    鍾君義說:“科舉是要舉行的,但不是如今的科舉,隻側重八股,往後的科舉,格物會占更大的比重。


    等到時機成熟,科舉每年都要舉行,入取率也不是三年才幾百人,而是每年都需要上千人,甚至上萬人。


    入取的人也不一定當官,現在還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學而優則仕,學好文武藝,貨於帝王家的時代,將一去不返。


    幾位王爺,君義之所有讓你們的長史,放你們出來走走。


    就是讓你們看看,外麵的世界,沒想到你們都來到東明。


    把你們都關押在一府之地,這是皇家的悲哀。


    既然來都來了,就先去東明轉轉。


    看看東明,和其他地方有什麽不同?晚上君義為你們接風洗塵。”


    周王說:“鍾公子,其實我們來東明,已經有三四天了,東明的大街小巷,還有馬頭鎮我們都去過。


    除了一些沒有路條,不讓進的地方,其他地方,我們差不多都轉了一遍。


    給本王的感覺就是,東明忙而不亂,熱鬧非凡。


    也聽到坊間談論最多的,就是征地。


    鍾公子,你要征這麽多地,難道不是為了,安置有功之臣?”


    鍾君義苦笑道:“周王爺,東明地處四省交界處,自古地峽民貧,天災頻發之地。


    如果把有功之臣,安排在此地,日後還不被他們,戳君義的脊梁骨。


    君義征地是為了修路,幾位王爺也看到了,如今東明道路狹窄,車輛繁多,而且載重增加了數倍。


    原本的道路,無法承受如此負荷。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今後的國策。


    盡管我們做了多次宣傳,可臨到征地時,還是紛爭不斷。


    這利國利民的好事,都這麽難辦,幾位王爺,你說是什麽原因?”


    幾位王爺無法作答,鍾君義接著說:“這還隻是東明,百姓深受新政之利尚且如此。


    可若是推廣至全國,乃至天下,遇到的阻礙隻會更多。


    而造成這些阻礙的原因,皆是因為土地私有製。


    我們常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這天下之地,當屬天下人,而非一人所有。


    隻有如此,方能連接南北,貨通東西。打破天下財富,隻有定數這個桎梏。”


    幾位王爺麵麵相覷,他們總算聽明白了,這位小爺,這是想要收迴他們的土地。


    心裏頓時有一種上錯了賊船的想法。


    鍾君義看了看幾位王爺的表情,安撫他們說:“幾位王爺,家有良田萬頃,數代積累的財富,恐也不足千萬。


    君義雖然尚欠幾位王爺白銀數百萬兩,我鍾家土地,也不過百畝。


    可君義自成軍到如,今不過兩年。


    如今我打造火炮一門,就可以賣五萬兩銀子。


    那你們可知,君義如今有多少門火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雄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易並收藏大明天雄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