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底,眼看春節將至,開封城卻處於一片哀嚎之中。


    開春第一次開封被圍,本身就錯過了農時,糧食銳減,百姓苦不堪言。


    這次又一次被圍,不知道何時才能解圍。


    首先開戰的是城外,朝廷聽說開封再次被圍,急令兵部右侍郎侯恂、保定總督楊文嶽,河道總督丁啟睿救援開封。


    可此時兵部右侍郎侯恂如今卻不在河南。


    那他去了哪裏?


    送兒子侯方域去南京,順便去南京督促糧草。


    可南京官員經鍾君義點撥,不願再給糧草。


    就連史可法這個南京兵部尚書,老家就是開封祥符人,看到老家遭到流寇洗禮,都不答應給他糧草。


    侯恂大發雷霆,責罵侯方域後,也恨上了鍾君義。


    傅宗龍一死,侯恂又不在,整個河南的明軍群龍無首。


    朝廷不得不緊急啟用被罷免在家的,前兵部尚書丁啟睿。


    丁啟睿再次臨危受命,但左良玉以侯恂不在為由,拒不出兵。


    丁啟睿斬了歸德守備楊德政,是的,你沒有看錯,左良玉不出兵,遭殃的卻是楊德政。


    隻因左良玉盤踞歸德府,損害了楊德政的利益。


    兩人時有摩擦,丁啟睿為了讓左良玉出兵,就殺了楊德政,大明的操作就是這麽騷。


    楊文嶽接到丁啟睿的命令,就帶著虎大威準備去開封。


    賀人龍聽從高傑的建議,打算擁兵自重。


    堅決不去開封,李國奇因為受到李自成的伏兵攻擊,而賀人龍見死不救,雙方產生嫌隙。


    看到楊文嶽要走,怕自己被賀人龍兼並,轉身投靠楊文嶽。


    楊文嶽率先趕到開封,而左良玉卻是走走停停。


    很快楊文嶽就被李自成打敗,虎大威戰死。


    楊文嶽、李國奇敗逃迴汝寧,至於為何不迴項城,因為項城已經被賀人龍所占。


    左良玉走走停停趕往開封,聽說楊文嶽已經敗南,往南邊逃了,立即打道迴歸德。


    丁啟睿見左良玉迴了歸德,問明緣由。


    上書朝廷,朝廷沒有問為何從歸德到開封,比項城到開封近一半的路程,楊文嶽比左良玉先至的緣由。


    劈頭蓋臉的把楊文嶽斥責一通,令其戴罪鎮守汝寧。


    就這樣,李自成輕鬆解決兩路大明援軍,開始放心大膽的圍攻開封。


    但開封又豈是那麽好攻的,雖然這次李自成借助開封護城河已經上凍,很快就攻到開封城牆之下。


    但也隻是到城牆下而已。


    但開封作為河南首府,城高牆厚。不是幾門火炮,架幾座雲梯就能攻進城去。


    李自成也不慌,先是組織流民在城牆下挖洞,然後用火烤來摧毀城牆。


    但推官黃澍采用秀才張堅的建議,在城牆搭一露台,向城牆下扔火彈。


    加上江陰匠戶黃鳴崗製作的木銃,流民死傷無數。


    李自成豈會在意流民死活,一批一批的流民被派去挖城牆。


    流民開始反抗,調轉頭,攻擊在後麵督戰的流寇。


    剛開始流寇猝不及防,被流民反殺不少。


    但隨著流寇有了警惕,流民被鎮壓。


    開封知府吳士講,於是在流民衝來的時候,打開城門,讓不少流民進城。


    李自成命令流寇前壓,想跟隨流民一起殺進開封,被開封守軍用強弩射殺不少流寇。


    但開封的城門也不敢再次打開。


    普通的弩箭並不能射殺那麽遠,但黃鳴崗別出心裁的在弩箭上加上火藥,計算好引線,在弩箭力弱時引線剛好點燃火藥,弩箭重新得到推力,射程又增加不少。


    黃鳴崗還製作了許多守城利器,受到河南巡撫蔡懋徳的重用。


    黃鳴崗說自己隻是受江陰知縣林之驥的委派,不敢居功。


    蔡懋徳聽了黃鳴崗之言,對江陰知縣林之驥非常詫異,想來想去都發現,自己和這位林知縣沒有任何交情。


    於是就向黃鳴崗打聽這位知縣的情況。


    黃鳴崗一五一十的講述了這位林知縣如何選賢任能,如何把江陰治理的井井有條。


    然後畫風一轉,就說起自己其實最佩服的不是這位林知縣。


    而是剛上任不到一年的閻典史。


    然後就講述起閻典史,如何剛上任江陰,就遇到顧三麻子,帶著十萬海匪圍困江陰。


    閻典史如何屢出奇招,打的顧三麻子沒有脾氣,最後悻悻而走。


    並且說自己許多守城器械,都是閻典史賜教所得,所以不敢居功。


    蔡懋徳第一次聽說大明還有如此奇才,以三千衛所兵,打敗十萬匪徒的圍攻。


    可惜這樣的大才卻隻是小小舉人。


    若得此人相助,何患流寇不滅。


    蔡懋徳雖然文官出身,但也曾擔任過井陘兵備道,對行伍之事也算頗有研究。


    比起前任河南巡撫李仙鳳,眼高手低,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做派,在官兵們看來,這位蔡巡撫,受用的多。


    加上周王朱恭枵又舍得錢糧,所以開封的守軍作戰也是非常勇猛。


    後世有人根據明末流傳的“清軍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重新編排了一個關於明軍的諺語:“明軍不滿響,滿響不可敵。”


    欠響,幾乎是所有王朝末期,都會出現的狀況。


    而在大明,欠餉尤為嚴重。


    蔡懋徳身材五短,樣貌也不出眾,但就是因為平凡,所以更顯得平易近人。


    而蔡懋徳也確實做到了,對一個普通的匠戶都如此重用,對開封戍守一事,也能集思廣益,聽取他人的建議。


    蔡懋徳心裏想著,要想拉攏江陰的林知縣,或許會被人猜忌。


    但把黃鳴崗留在身邊,應該沒太大問題。


    不想黃鳴崗卻說,開封戰事一過,自己將會前往兗州。


    蔡懋徳自然又不解,問黃鳴崗這是為何?


    黃鳴崗於是就說,林知縣分析流寇一退,建奴怕會再次進犯大明。


    而且這次建奴叩關,首當其衝的必定是兗州的魯王府,所以林知縣派在下去解決開封之圍後,立即前往兗州,幫助兗州知府鄧藩錫,據守滋陽。


    李仙鳳大驚,沒想到一個小小知縣,有如此戰略眼光。


    如此大才,卻隻是一個小小的江陰知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雄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易並收藏大明天雄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