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樂團到達江陰。受到知縣林之驥和江陰鄉紳的熱烈歡迎。


    鍾君義也見到了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抗清三公。


    眾人在縣衙大談當今大明局勢。


    鍾君義斷言今春闖賊在開封無功而返。


    大明主力如今被建奴圍困在鬆錦,闖賊今冬肯定會借機再次圍困開封。


    河南大軍主將是隻會紙上談兵的侯恂,手底下又是左良玉、賀人龍這群兵匪。


    巡撫蔡懋德不敢召其禦敵,錯失大破闖賊之機,開封必又是一番苦戰。


    好在開封畢竟是一省首府,城高牆厚,城中總兵陳永福,又是善守之將,闖賊這次必定無功而返。


    眾人點頭稱是,鍾君義又說:“雖說開封無憂,但開封最大的弊端就是離黃河太近。


    當年白起水淹大梁而滅魏。


    好在今冬黃河已經結冰,闖賊討不到好處。


    怕就怕闖賊兩次在開封折戟,明年肯定會惱羞成怒,掘開黃河,水淹開封。


    到時候黃淮之地,就會是一片澤國,百姓生靈塗炭。”


    “那闖賊真會行如此毒計?”陳明遇疑惑的問。


    “對待敵人,我們要揣測他們最大的惡,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但建奴之患,遠勝闖賊。


    建奴每過兩三年就叩關一次,與闖賊交叉進犯。


    不隻消耗大明國力,還讓大明兵將疲於應付。


    長此以往,大明將無禦敵之兵將。”


    閻應元點點頭說:“建奴與闖賊這些年來,確實相互配合的天衣無縫,不由得讓人懷疑他們之間有什麽協議?


    但仔細一想,又不太可能,而唯一可能的就是,大明存在兩方大量的細作。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


    皇上聽信腐儒,削減錦衣衛,有如自閉耳目。焉能不敗?”


    “佰亨(閻應元的字)兄言之有理。


    所謂無間不成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如何做到知己知彼?間也。


    前不久,東明就抓獲闖賊奸細數十人。


    這些細作隻負責散布謠言。


    諸君,闖賊隻為散布謠言,在一個小小縣城,就布下數十人之多。


    加上查探地形,軍中布防,鄉土財富等等,闖賊與建奴,在大明布下的細作,怕是有數萬之多。


    雖大多數細作隻是被一些小恩小惠收買,連自己也不知道怎麽就成了細作。


    比如潞王府的長史,別人對細作躲之唯恐不及,可他倒好,還想著包庇。”


    馮敦厚說:“可在下聽說,東明府抓住了細作,還進行了公審。


    而且這些細作主要是天雄衛的一個千戶所為。


    想必此千戶心思縝密,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敦厚他日若能得見,一定要多行請教。”


    鍾君義說:“察覺細作的是一個六歲稚童。


    此女童是馬頭千戶所鍾千戶之女,此女雖然年幼,卻是機智異常。


    用一個香包,就讓父兄查出細作藏身之處。”


    眾人聽了,也是嘖嘖稱奇。


    一直站在一旁,沒有說話的王文音,不由暗暗給了鍾君義一個白眼。


    平日裏自賣自誇也就罷了,如今連小妹也連帶著誇起來。


    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們老鍾家一個個,都是鬼精鬼精的。


    鍾君義對王文音的白眼視若無睹,然後又說:“更奇的是這千戶家的二公子……”


    王文音一聽這話,頓時用手掩麵,一副沒臉見人的形態。


    鍾君義見王文音如此表情,更是得意。


    接著說:“今年北方大旱,此君用培土保濕法,保住了東明大部分莊稼。而且長勢比往年更好。


    抓捕闖賊細作後,推測建奴將在年內再一次叩關,提醒山東境內鄉紳,多做準備。


    家父與那鍾千戶有些交情,私下就多問了此君,如何推測出建奴會再次叩關?


    此君說,建奴地處蠻荒,不事生產,靠牲畜為計。


    中原大旱,北地冬日必酷寒,牲畜凍死肯定眾多,如果不事掠奪,百姓難以為繼。


    但由於多次叩關,北直隸已經千裏無雞鳴,搶無可搶。


    上次叩關搶了德王府,收獲頗多。


    這次目標必定以王府為目標。


    要打趙、潞、鄭王必須麵對大名府的天雄衛。


    天雄衛雖傷筋動骨,但實力不容小覷。


    也就兗州魯王,離大名府相距甚遠。


    山東總兵劉澤清威敵似虎,必定不肯出戰。


    滋陽又無善守之將,天雄衛又救援不及,魯王恐難逃德王覆轍。


    另外,此君還說,提早放出風聲,也能讓建奴不敢覬覦大名府。


    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甄別建奴細作。”


    閻應元說:“為何提前放出風聲,能夠偵別建奴細作?”


    鍾君義說:“聞風而憂者,定會有所防範,這些人大可排除。


    聞風無動於衷者,必有恃無恐,多少有通奴的嫌疑。”


    眾人聽了後,對這個鍾千戶之子的心思細膩,又是一陣嘖嘖稱奇。


    分析後,鍾君義問閻應元:“佰(皕)亨兄,聽說你本是直隸人氏。


    想必建奴叩關之痛,深有體會。


    此君預言一出,建奴叩關必不敢打大名府的主意。


    建奴不敢打大名府,趙、潞鄭王可保無憂,但魯王府怕是會首當其衝。


    佰亨兄,有沒有辦法,既能保衛滋陽,又能打痛建奴,使之不敢再次侵犯我大明?”


    閻應元說:“思歸兄,想要打痛建奴容易,隻要殲滅其大部就成。


    但要讓其不敢再犯我大明,就必須得全殲,而且我方不能有太大的傷亡。”


    鍾君義點點頭,然後對林之驥說:“知縣大人,文靜此次前來江陰,特來向大人借一個人,還望大人成全。”


    “楊公子要借何人,官紳司吏,本官雖為一縣父母,但怕是不便驅使。”


    鍾君義說:“文靜聽說貴縣有一匠戶,姓黃名鳴崗,擅製強弩木銃,文靜想借他幾月,去開封幫助守城。”


    “區區一個匠戶,能起多大作用?竟然需楊公子向本官討借。”


    “大人此言差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兵亦然。


    精工良匠一,能抵數千兵。如今大明板蕩,苦民日久是其一,苛工藐匠為其二也。”


    “王公子,不是本官不讓借,就怕關公借荊州,周王又是個不吝賞賜之人,到時候,本官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大人知人善任,文靜早有耳聞,文靜借人不是給周王,而是給河南巡撫蔡懋徳。


    到時候文靜請蔡巡撫,推薦大人去擔任大名知府,閻典史為滋陽主薄、馮團練為滋陽守備、陳巡檢為滋陽推官。


    到時你我裏應外合,定要把建奴打痛打怕,以報巨鹿之仇。”


    林知縣有些心動,說:“這樣能行嗎?”


    鍾君義說:“那就要看黃工在開封能有多大作為。林大人是否舍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雄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易並收藏大明天雄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