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咱們可以給他們創造機會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尚書的說這個問題確實要考慮。
如果沒有猛哥帖木兒和其長子管禿的事情,將建州女真趕盡殺絕沒問題。
朝廷一旦這樣做了,就會激起建州其他女真的強烈反抗。
唇亡齒寒之下,海西女真也會強烈反抗。
而且,這樣對大明的聲譽有損,以後誰還會主動投降歸順。”
金濂也覺得應該懷柔,這樣對大明的名聲不好,會落得一個殘暴的形象。
“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大明對女真實行的是羈縻管理,以夷製夷。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海東女真隻是歸附了大明,並不是進入了大明版圖。
朝廷並沒有在這裏派了一個官員,管理當地的還是女真部落的首領。
這樣的政策在過去適用,到了現在就不適用了。”
胡濙開口,於謙想的是為大明永絕後患。
他想的是皇上是如何想的。
皇上的目的是恢複大明對遼東之外的女真地盤進行切實的統治。
否則也不會想著要開發遼東,逐步蠶食建州和海西。
朱皇上最想要的遼河兩岸的土地,
遼河兩岸相對平坦,非常適合開墾耕種,隻要有合適的種子和足夠的百姓。
按照皇上的意思,朝廷要把遼東打造成東北的糧倉,滿足未來東北地區的百姓生活所需。
在皇上的規劃中,大明有六個糧倉。
一個是中原之地河南,一個是海南,一個是琉球,一個是北直隸,一個是遼東,還有一個是安南、占城、真臘和暹羅等南洋諸國。
如今遼河兩岸的大部分土地在蒙古人手裏。
但這次朝廷出兵草原,不僅是要消滅瓦剌,也要消滅東邊的兀良哈等部落。
第四路大軍就是要從遼東出發,將遼河周圍全部拿下。
但內閣六部提議打完草原立即打建州和海西,皇上同意了。
也就意味著皇上也不想等待了,要快速拿下建州和海西。
對於皇上和大臣們來說,拿下建州和海西就是開疆擴土,是不世之功。
“既然名義上不好做,何不想個辦法讓建州女真先打大明呢?
雖然前兩年朝廷將建州女真狠狠收拾了一頓,建州女真首領李滿柱和董山等人近京謝罪。
但他們肯定沒有死心,依舊在等待時間進犯遼東。
朝廷可以先將遼東的兵力撤走一部分,在朝陽上與瓦剌僵持一段時間。
我相信李滿柱和董山等人肯定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的。”
王直覺得朝廷可以製造機會給建州女真,現在的大明,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內憂外患。
內憂是江南豪紳,皇上登基之後為了搞錢,連續兩次拿士紳大族開刀,已經有了自絕於士紳的事實。
在有心的敵人看來,這就是巨大的內憂。
江南豪紳錢多糧廣,豁出去了真有跟朝廷抗衡的實力。
可皇上早就知曉這些人不會老實交稅,特地派了六支軍隊協助。
幾十萬大軍的鎮壓下,江南豪紳被打得抱頭亂竄,隻能奪船逃路。
可朝廷哪會讓他們輕易逃走,早已在海上豎起了好幾道圍牆。
既然已經下死手了,就沒有再緩和的餘地。
實際上,自從朱祁鈺登基之後,他們這些朝中大臣就被綁架了。
朱祁鈺沒有換掉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卻以稅收為突破口,強行將他們綁在了船上。
而朱祁鈺知道大明各級官員最需要的是什麽,漲俸祿。
畢竟大多數官員的家境並不好,一家老小的生活都要靠他們為數不多的俸祿。
本來大明的俸祿就是曆朝曆代最低的,還不發全,讓很多官員的生活難以為繼。
也是如此,貪腐之風才會盛行,畢竟能夠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
至於朝廷的事情,能應付就應付。
做好了自己又不能多拿一點俸祿。
而朱祁鈺上台後,借著補征偷漏的稅,給各級官員漲了幾成俸祿,讓大家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
如此,朱祁鈺就獲得了各級官員的愛戴。
畢竟朱祁鈺這個第三位藩王繼位的新皇帝,開創了大明的新曆史。
太祖朱元璋和太宗朱棣功績再大,那也是對社稷而言,於各級官員來說隻是增加了他們的工作。
朱元璋時期還好,雖然俸祿低,但起碼實打實的給。
到了朱棣時期,俸祿降了,換成別的東西發給你。
到了朱瞻基和朱祁鎮時期,情況更嚴重,拿一堆用不到的胡椒等東西充當俸祿。
自己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換成銀子再買糧食。
解決完江南豪紳的事情,大明內部就沒什麽憂患了,可以全力對外。
所以,這時候誘惑建州女真出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王尚書言之有理,建州女真本來就隨時準備進攻大明,我正好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
隻要他們出擊了,我們就可以反擊。
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大明不顧名義,虐殺忠臣之後了。”
高穀覺得王直說法辦法很不錯,這個辦法讓朝廷出兵建州更加名正言順。
“我也讚同。”
江淵開口,他代表戶部,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
周忱已經老了,如果周忱退了,那他就能上位了。
江淵知道,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並不好坐,必須確保每年的所有稅都收上來。
否則,即便皇上不怪罪自己,朝中其他官員也會彈劾死他。
戶部尚書就得會搞錢。
“建州的一些地方,建州女真這些人開發得很好。
打下建州後,我覺得前期的府縣可以以這些地方為基礎,甚至可以劃入遼東。”
苗衷覺得建州的情況,一來就設一個省有些不合適。
畢竟開墾的土地並沒有多少。
遷移百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先開發,等將來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再設立一個省。
“阻礙遼東發展的除了氣候之後,還有交通。
朝廷需利用遼河與鴨綠江大力發展水運,以滿足遼東和建州及海西前期的發展。
同時修建道路,連通京師。”
彭時覺得交通問題也很關鍵,必須想辦法解決。
海西的話也借助遼河來解決運送問題。
如果沒有猛哥帖木兒和其長子管禿的事情,將建州女真趕盡殺絕沒問題。
朝廷一旦這樣做了,就會激起建州其他女真的強烈反抗。
唇亡齒寒之下,海西女真也會強烈反抗。
而且,這樣對大明的聲譽有損,以後誰還會主動投降歸順。”
金濂也覺得應該懷柔,這樣對大明的名聲不好,會落得一個殘暴的形象。
“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大明對女真實行的是羈縻管理,以夷製夷。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海東女真隻是歸附了大明,並不是進入了大明版圖。
朝廷並沒有在這裏派了一個官員,管理當地的還是女真部落的首領。
這樣的政策在過去適用,到了現在就不適用了。”
胡濙開口,於謙想的是為大明永絕後患。
他想的是皇上是如何想的。
皇上的目的是恢複大明對遼東之外的女真地盤進行切實的統治。
否則也不會想著要開發遼東,逐步蠶食建州和海西。
朱皇上最想要的遼河兩岸的土地,
遼河兩岸相對平坦,非常適合開墾耕種,隻要有合適的種子和足夠的百姓。
按照皇上的意思,朝廷要把遼東打造成東北的糧倉,滿足未來東北地區的百姓生活所需。
在皇上的規劃中,大明有六個糧倉。
一個是中原之地河南,一個是海南,一個是琉球,一個是北直隸,一個是遼東,還有一個是安南、占城、真臘和暹羅等南洋諸國。
如今遼河兩岸的大部分土地在蒙古人手裏。
但這次朝廷出兵草原,不僅是要消滅瓦剌,也要消滅東邊的兀良哈等部落。
第四路大軍就是要從遼東出發,將遼河周圍全部拿下。
但內閣六部提議打完草原立即打建州和海西,皇上同意了。
也就意味著皇上也不想等待了,要快速拿下建州和海西。
對於皇上和大臣們來說,拿下建州和海西就是開疆擴土,是不世之功。
“既然名義上不好做,何不想個辦法讓建州女真先打大明呢?
雖然前兩年朝廷將建州女真狠狠收拾了一頓,建州女真首領李滿柱和董山等人近京謝罪。
但他們肯定沒有死心,依舊在等待時間進犯遼東。
朝廷可以先將遼東的兵力撤走一部分,在朝陽上與瓦剌僵持一段時間。
我相信李滿柱和董山等人肯定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的。”
王直覺得朝廷可以製造機會給建州女真,現在的大明,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內憂外患。
內憂是江南豪紳,皇上登基之後為了搞錢,連續兩次拿士紳大族開刀,已經有了自絕於士紳的事實。
在有心的敵人看來,這就是巨大的內憂。
江南豪紳錢多糧廣,豁出去了真有跟朝廷抗衡的實力。
可皇上早就知曉這些人不會老實交稅,特地派了六支軍隊協助。
幾十萬大軍的鎮壓下,江南豪紳被打得抱頭亂竄,隻能奪船逃路。
可朝廷哪會讓他們輕易逃走,早已在海上豎起了好幾道圍牆。
既然已經下死手了,就沒有再緩和的餘地。
實際上,自從朱祁鈺登基之後,他們這些朝中大臣就被綁架了。
朱祁鈺沒有換掉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卻以稅收為突破口,強行將他們綁在了船上。
而朱祁鈺知道大明各級官員最需要的是什麽,漲俸祿。
畢竟大多數官員的家境並不好,一家老小的生活都要靠他們為數不多的俸祿。
本來大明的俸祿就是曆朝曆代最低的,還不發全,讓很多官員的生活難以為繼。
也是如此,貪腐之風才會盛行,畢竟能夠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
至於朝廷的事情,能應付就應付。
做好了自己又不能多拿一點俸祿。
而朱祁鈺上台後,借著補征偷漏的稅,給各級官員漲了幾成俸祿,讓大家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
如此,朱祁鈺就獲得了各級官員的愛戴。
畢竟朱祁鈺這個第三位藩王繼位的新皇帝,開創了大明的新曆史。
太祖朱元璋和太宗朱棣功績再大,那也是對社稷而言,於各級官員來說隻是增加了他們的工作。
朱元璋時期還好,雖然俸祿低,但起碼實打實的給。
到了朱棣時期,俸祿降了,換成別的東西發給你。
到了朱瞻基和朱祁鎮時期,情況更嚴重,拿一堆用不到的胡椒等東西充當俸祿。
自己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換成銀子再買糧食。
解決完江南豪紳的事情,大明內部就沒什麽憂患了,可以全力對外。
所以,這時候誘惑建州女真出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王尚書言之有理,建州女真本來就隨時準備進攻大明,我正好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
隻要他們出擊了,我們就可以反擊。
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大明不顧名義,虐殺忠臣之後了。”
高穀覺得王直說法辦法很不錯,這個辦法讓朝廷出兵建州更加名正言順。
“我也讚同。”
江淵開口,他代表戶部,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
周忱已經老了,如果周忱退了,那他就能上位了。
江淵知道,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並不好坐,必須確保每年的所有稅都收上來。
否則,即便皇上不怪罪自己,朝中其他官員也會彈劾死他。
戶部尚書就得會搞錢。
“建州的一些地方,建州女真這些人開發得很好。
打下建州後,我覺得前期的府縣可以以這些地方為基礎,甚至可以劃入遼東。”
苗衷覺得建州的情況,一來就設一個省有些不合適。
畢竟開墾的土地並沒有多少。
遷移百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先開發,等將來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再設立一個省。
“阻礙遼東發展的除了氣候之後,還有交通。
朝廷需利用遼河與鴨綠江大力發展水運,以滿足遼東和建州及海西前期的發展。
同時修建道路,連通京師。”
彭時覺得交通問題也很關鍵,必須想辦法解決。
海西的話也借助遼河來解決運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