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水患治理利器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工部,收到內閣通知之後,石璞非常糾結。
北直隸水患治理將會是朝廷近十年來最大的工程,這裏麵的油水必然非常厚。
但石璞覺得朱祁鈺肯定不會讓工部吃得滿嘴流油。
六部之中,工部看起來權力最小,但所有重大工程都要經工部之首。
工部尚書更是皇上非常信賴的人才能擔任,一般人是當不了工部尚書的。
像周忱一樣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二十一年,才得以擢升工部左侍郎。
要不是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周忱恰好在京師,為朝廷出謀劃策。
當時還是襄王的永寧帝朱瞻墡提拔了他,至今也不可能成為戶部尚書。
周忱的功績十分耀眼,即便如此他也沒辦法取代自己成為工部尚書。
也就是說,工部尚書之位是六部尚書中最難擔任的。
修建淮安郕王府的時候,石璞反對過永寧帝朱瞻墡,因此也與朱祁鈺結下了仇。
可即便如此,朱祁鈺登基之後,也不敢輕易動他。
雖然,朱祁鈺把楊理安插進工部,並且秘密安排他做一些事情。
但依舊無法動搖石璞的地位。
隻是,如今的情況已經不那麽樂觀了。
新皇帝朱祁鈺要治理北直隸水患,必然要嚴格要求,偷工減料是基本不可能的。
朱祁鈺可是殺伐果斷之人,工部隻要哪裏做不好,等待自己的將是去與徐有貞作伴,到處尋找正統皇帝。
如果自己沒得罪過朱祁鈺,說不定還能告老還鄉,自己年紀已經大了。
眼下工部正在忙著鑄幣,雖然朱祁鈺在朝堂上講解了很多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圖紙。
但限於大明的技術水平,工匠們吃透這些東西需要很長的時間。
即便吃透了,也還要進行實際操作。
看懂與會做是兩迴事,會做了還要做得好,這又是一個過程。
別看朱祁鈺要鑄造的隻是幾塊貨幣,可這裏麵的工藝非常複雜,工程量非常巨大。
圖紙是朱祁鈺提供的,最懂的肯定是朱祁鈺,可作為皇帝,朱祁鈺不可能親自動手。
否則,要工部做什麽。
所以,幾個月過去,工部還是沒什麽進展。
石璞為此很頭疼,生怕朱祁鈺找他麻煩。
如今又要搞北直隸水患治理,工部根本沒那麽多精力。
北直隸水患治理的事情,朱祁鈺很早就提過了,但這麽大一個工程,所需要的銀子是非常多的。
雖然朝廷補稅收了不少銀子迴來,但用來治理北直隸水患是遠遠不夠的。
可江南豪紳跳了出來,給了朱祁鈺搞錢的目標。
這不,內閣和六部都非常支持。
無論是內閣首輔陳循、次輔高穀,還是六部尚書,都想搞出名留千古的功績。
特別是六部尚書中,除了兵部尚書於謙,其他人的年紀都大了。
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周忱、刑部尚書金濂以及工部尚書自己,都已經七十多歲了。
再不搞大事,做出成績,那就隻能高考好像,徹底遠離朝堂。
這也是瓊州設省,大家非常支持的原因。
流放之地,向來都是貧瘠之地。
把流放之地升格為一省,這是曆史性的開拓,也可以說是開疆擴土了。
畢竟瓊州設省後大明的版圖上多了一個省。
至於,以後的流放之地,遼東、貴州、廣西和雲南都可以。
但瓊州設省的功績還是不夠大,不厚這麽多人分。
而遼東設省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說不定他們這些人隻是做好計劃,具體的執行要其他人來進行了。
所以,北直隸水患治理就是擺在大家麵前,最容易獲得功績,名留千古的機會。
不一定要徹底治理好,隻需要做好計劃,並開始進行治理,把這個頭起了就行。
到時候立一塊碑,刻上他們所做的準備,後世之人就會記住他們的功勞。
石璞現在擔心的是,如此重任朱祁鈺可能會交給楊理來做。
楊理入京也有一段時間了,工部左右侍郎的試字可以去掉了。
到時候,楊理作為工部右侍郎,就會把這件事拿走。
石璞覺得,楊理還年輕,以後還有很多的機會。
另一邊,楊理看著手中的碎塊忍不住哈哈大笑。
“皇上保佑,終於成功了!”
水泥早就研製成功了,但光有水泥還不行,還要知道如何使用。
雖然皇上早就告訴過他方向,但具體如何還是需要慢慢嚐試。
楊理按照方子不斷試驗,終於在今天成功。
按照皇上要求,每次的煉製出來的粉末,都要用水攪拌,然後放入小木框中讓其凝固。
凝固後用錘敲,檢測其堅固程度。
過去一段時間,楊理都在不斷重複:
“來人,拿些沙子和碎石來!”
水泥是否達標,還要進行混凝土製作。
這是皇上特意跟他交代過的,也是檢測水泥煉製成功與否的第二步。
楊理用不同的水泥、沙子和碎石比例製作了很多混凝土,然後放過一個個木框中抹平。
三天後,一個個方形的混凝土塊被整齊的擺在一塊。
“來人,拿大錘砸!給我全部將這些混凝土塊砸碎。
再來幾個人記錄每塊混泥土塊幾錘砸碎!”
皇上交代過,水泥煉製成功後,還要進行混凝土最佳比例測試。
隻有如此,水泥這東西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經過測試,水泥已經達標。
接下來就是最近沙石水泥比例的測試,楊理讓人每天製作一批混凝土,然後進行牢固測試。
經過半個月的測試,楊理終於拿到了最佳的水泥沙石的比例。
……
有了結果,楊理立即入宮匯報。
“辛苦楊愛卿了,既然如此,你這邊就可以大量生產水泥了。
朝廷正準備治理北直隸水患,有了楊愛卿的結果,治理起來會更加容易。”
有了混凝土,水患治理不再是難題。
不過朱祁鈺覺得還差點意思,沒有鋼筋。
要是加上鋼筋,治理北直隸水患會更加容易。
“楊愛卿迴去後讓人煉製這樣的鐵棍,然後按照圖上結構紮出來,再澆築混凝土,看看堅固程度如何。”
朱祁鈺把一摞圖紙交給楊理,上麵是鋼筋的樣式和製作方法。
還有鋼筋混凝土的架構。
“臣遵旨!”
北直隸水患治理將會是朝廷近十年來最大的工程,這裏麵的油水必然非常厚。
但石璞覺得朱祁鈺肯定不會讓工部吃得滿嘴流油。
六部之中,工部看起來權力最小,但所有重大工程都要經工部之首。
工部尚書更是皇上非常信賴的人才能擔任,一般人是當不了工部尚書的。
像周忱一樣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二十一年,才得以擢升工部左侍郎。
要不是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周忱恰好在京師,為朝廷出謀劃策。
當時還是襄王的永寧帝朱瞻墡提拔了他,至今也不可能成為戶部尚書。
周忱的功績十分耀眼,即便如此他也沒辦法取代自己成為工部尚書。
也就是說,工部尚書之位是六部尚書中最難擔任的。
修建淮安郕王府的時候,石璞反對過永寧帝朱瞻墡,因此也與朱祁鈺結下了仇。
可即便如此,朱祁鈺登基之後,也不敢輕易動他。
雖然,朱祁鈺把楊理安插進工部,並且秘密安排他做一些事情。
但依舊無法動搖石璞的地位。
隻是,如今的情況已經不那麽樂觀了。
新皇帝朱祁鈺要治理北直隸水患,必然要嚴格要求,偷工減料是基本不可能的。
朱祁鈺可是殺伐果斷之人,工部隻要哪裏做不好,等待自己的將是去與徐有貞作伴,到處尋找正統皇帝。
如果自己沒得罪過朱祁鈺,說不定還能告老還鄉,自己年紀已經大了。
眼下工部正在忙著鑄幣,雖然朱祁鈺在朝堂上講解了很多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圖紙。
但限於大明的技術水平,工匠們吃透這些東西需要很長的時間。
即便吃透了,也還要進行實際操作。
看懂與會做是兩迴事,會做了還要做得好,這又是一個過程。
別看朱祁鈺要鑄造的隻是幾塊貨幣,可這裏麵的工藝非常複雜,工程量非常巨大。
圖紙是朱祁鈺提供的,最懂的肯定是朱祁鈺,可作為皇帝,朱祁鈺不可能親自動手。
否則,要工部做什麽。
所以,幾個月過去,工部還是沒什麽進展。
石璞為此很頭疼,生怕朱祁鈺找他麻煩。
如今又要搞北直隸水患治理,工部根本沒那麽多精力。
北直隸水患治理的事情,朱祁鈺很早就提過了,但這麽大一個工程,所需要的銀子是非常多的。
雖然朝廷補稅收了不少銀子迴來,但用來治理北直隸水患是遠遠不夠的。
可江南豪紳跳了出來,給了朱祁鈺搞錢的目標。
這不,內閣和六部都非常支持。
無論是內閣首輔陳循、次輔高穀,還是六部尚書,都想搞出名留千古的功績。
特別是六部尚書中,除了兵部尚書於謙,其他人的年紀都大了。
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周忱、刑部尚書金濂以及工部尚書自己,都已經七十多歲了。
再不搞大事,做出成績,那就隻能高考好像,徹底遠離朝堂。
這也是瓊州設省,大家非常支持的原因。
流放之地,向來都是貧瘠之地。
把流放之地升格為一省,這是曆史性的開拓,也可以說是開疆擴土了。
畢竟瓊州設省後大明的版圖上多了一個省。
至於,以後的流放之地,遼東、貴州、廣西和雲南都可以。
但瓊州設省的功績還是不夠大,不厚這麽多人分。
而遼東設省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說不定他們這些人隻是做好計劃,具體的執行要其他人來進行了。
所以,北直隸水患治理就是擺在大家麵前,最容易獲得功績,名留千古的機會。
不一定要徹底治理好,隻需要做好計劃,並開始進行治理,把這個頭起了就行。
到時候立一塊碑,刻上他們所做的準備,後世之人就會記住他們的功勞。
石璞現在擔心的是,如此重任朱祁鈺可能會交給楊理來做。
楊理入京也有一段時間了,工部左右侍郎的試字可以去掉了。
到時候,楊理作為工部右侍郎,就會把這件事拿走。
石璞覺得,楊理還年輕,以後還有很多的機會。
另一邊,楊理看著手中的碎塊忍不住哈哈大笑。
“皇上保佑,終於成功了!”
水泥早就研製成功了,但光有水泥還不行,還要知道如何使用。
雖然皇上早就告訴過他方向,但具體如何還是需要慢慢嚐試。
楊理按照方子不斷試驗,終於在今天成功。
按照皇上要求,每次的煉製出來的粉末,都要用水攪拌,然後放入小木框中讓其凝固。
凝固後用錘敲,檢測其堅固程度。
過去一段時間,楊理都在不斷重複:
“來人,拿些沙子和碎石來!”
水泥是否達標,還要進行混凝土製作。
這是皇上特意跟他交代過的,也是檢測水泥煉製成功與否的第二步。
楊理用不同的水泥、沙子和碎石比例製作了很多混凝土,然後放過一個個木框中抹平。
三天後,一個個方形的混凝土塊被整齊的擺在一塊。
“來人,拿大錘砸!給我全部將這些混凝土塊砸碎。
再來幾個人記錄每塊混泥土塊幾錘砸碎!”
皇上交代過,水泥煉製成功後,還要進行混凝土最佳比例測試。
隻有如此,水泥這東西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經過測試,水泥已經達標。
接下來就是最近沙石水泥比例的測試,楊理讓人每天製作一批混凝土,然後進行牢固測試。
經過半個月的測試,楊理終於拿到了最佳的水泥沙石的比例。
……
有了結果,楊理立即入宮匯報。
“辛苦楊愛卿了,既然如此,你這邊就可以大量生產水泥了。
朝廷正準備治理北直隸水患,有了楊愛卿的結果,治理起來會更加容易。”
有了混凝土,水患治理不再是難題。
不過朱祁鈺覺得還差點意思,沒有鋼筋。
要是加上鋼筋,治理北直隸水患會更加容易。
“楊愛卿迴去後讓人煉製這樣的鐵棍,然後按照圖上結構紮出來,再澆築混凝土,看看堅固程度如何。”
朱祁鈺把一摞圖紙交給楊理,上麵是鋼筋的樣式和製作方法。
還有鋼筋混凝土的架構。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