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事,如何將這麽多百姓從雷州海岸送到瓊州海岸?


    諸卿有何教朕?”


    一下子要把這麽多人送到海南去得有交通工具,這個時代要去海南,隻能坐船。


    朱祁鈺不會什麽都直接告訴陳循等人,這事不用他說,內閣和六部也該想到了。


    他之所以提起來就是要借此造大船,發展水師。


    但他直接提出來陳循他們會聯想到水師。


    大明禁海是太祖時期就定下的國策,十五個不征之國也是在那時候定下的。


    太宗時期鄭和七下南洋也隻不過是去南洋和中東地區去耀武揚威,讓諸國來朝。


    實際上,這個買賣是虧的。


    小國朝拜你納貢的東西遠不及大明賜給他們的,否則也先也不會把使團從幾十人增加到三千人。


    後來,朱棣見不劃算,才把遠洋航線停了。


    但在朱祁鈺看來,還是朱棣的決定是錯誤的,你有世界最強的水師,當然是要滿世界搜刮金銀財寶。


    可惜,朱棣之後,朱瞻基和朱祁鎮都沒重視水師,重視遠洋航行。


    加上倭寇的不斷侵擾,把沿海的大量精力用在抵抗倭寇上。


    沿海每個省都有衛所,這些事交給衛所去弄就行了。


    朝廷應該做的是發展水師,直接從源頭上解決倭寇的問題。


    明朝初期,朱元璋就下令實行海禁,其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統治根基未穩,“海疆不靖”。


    當時活動在東南沿海的主要是張士誠和方國珍的海上殘餘勢力。


    張士誠、方國珍原來都是鹽商,經常出沒於海上。


    元末戰爭中,他們割據一方,擁兵數十萬,和朱元璋抗衡。在明朝建立後,其殘餘勢力大部分逃亡沿岸地區,繼續和明朝為敵。


    不僅如此,他們還和海外的倭寇相勾結,在南洋建立許多據點,與海外反明勢力聯合。


    倭寇侵犯,從元朝以來就成為了中國主要的邊患之一。


    明朝初期,倭寇更加猖獗,他們在沿海地區燒殺搶掠,“沿海之地皆患之”。


    因此在明朝初期,倭寇成為了和蒙古並列的明朝兩大敵對勢力,並稱“北虜南倭”。


    對於這些海上敵對勢力,明朝是無法徹底肅清的。


    他們流動於海上,不斷襲擊明朝漫長的海岸線。


    北到鴨綠江口,南到兩廣,讓明朝地方政府無可奈何,疲於奔命。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陸國家,不擅長海上作戰。


    對於這些海上的流動勢力,也隻能采取“海禁”的消極政策來對抗。


    為了配合海禁,明朝還在沿海修建了海疆長城。


    這和在北方修建長城抵禦流動的遊牧民族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付海上敵對勢力並非是朱元璋實行海禁的根本原因,其深層的決定因素早已深入了中國小農經濟的基因中。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耕文明國家,具有了自給自足的特點,具有封閉性和保守性。


    也就是說,中國就算斷絕和外界的經濟上的交流,也不會改變國內的經濟發展趨勢。


    朱元璋曾說“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也就是這種思想的表現。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又放棄了宋元時期對商業的相對重視。


    轉而實行了前所未有的重農抑商政策,製定了空前嚴密的戶籍政策,嚴格限製人口的流動。


    而海禁政策,也就符合了朱元璋的統治政策了。


    實行海禁,經營大陸,成為了朱元璋的思想。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他將明朝周邊的朝鮮、日本、越南、琉球、小琉球(台灣)等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征之國”。


    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以免貪無用之功,耗費國力。


    當然,推行海禁並非代表明朝就並非不和外國進行了來往,明朝官方和各國依然保持著“朝貢”。


    甚至實行海禁的的一起目的,就是讓各國隻能通過“朝貢”這一條道路和明朝取得聯係。


    並得到豐厚的迴報,以達到宣揚國威,製造“萬國來朝”的盛世假象。


    但作為朱家子孫,別人都可以說朱元璋的不是,但他不能。


    因為他能當上皇帝還是朱元璋留下的祖訓。


    所以朱祁鈺隻能根據實際需要引導大明上下改變思想。


    倭寇產的原因是因為日本這時候也處於戰亂中,失敗的人在海上流竄,隻要控製了日本,倭寇的源頭就解決了。


    剩下的倭寇就是沿海的匪盜和前朝亂賊,這些需要花大力氣清除。


    現在就以瓊州需要安全發展為由,逐步掃清海上的匪盜。


    另外,琉球收入囊子後更需要保護,瓊州與廣東的距離不遠,但琉球與福建的廈門卻很遠,沒有海上的保護是不行的。


    “啟稟皇上,可命廣州、泉州和福州打造大船。”


    周忱建議讓廣州、泉州和福州打造大船,因為最近的地方就是福建和湖廣,第一批百姓要從這兩個地方移民過去。


    “準!另外,命南京寶船廠和龍江船廠打造一些大船,四川、河南和湖廣的百姓也需要大船運送。”


    這個時代,航運是最快的交通方式,也是最省力的交通方式。


    朱祁鈺要先把造船廠恢複正常,等船隻多了,就發展水師。


    而且,等瓊州搞定後,征戰琉球也需要大船,將士們不可能從福建海邊遊到台灣海邊去。


    “殿下,讓幾個船廠一起打造大船沒必要吧!”


    高穀反對,廣州、泉州和福州的船廠不大,讓他們造大船沒事。


    這三個地方隻能造出普通的大船,可南京的寶船廠和龍江船廠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可以打造戰船的工廠。


    朱祁鈺啟用這兩個船廠名義上是打算運送四川、湖廣和河南的百姓到瓊州。


    實際上是要偷偷打造戰船,重啟太宗的遠洋航行。


    一開始,大明禁海大臣們是反對的,但開國皇帝朱元璋太過霸道,沒人敢反對。


    可慢慢地,大臣們就接受了,朝廷禁海了不代表海市的貿易就消失了。


    隻不過從官方變成了私人而已,而大臣們身後的士族就是參與其中。


    大明的俸祿是曆朝曆代最低的,這點俸祿哪夠生活。


    何況,還不是給銀子,而是給寶鈔。


    要是朱祁鈺重啟海上貿易,那那這些海上貿易就會被朝廷收走,他們就賺不到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