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責罰錢皇後,於謙欲暫停談判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仁壽宮
“臣妾隻是太想皇上了,聽到皇上在永定門前就忍不住……臣妾知錯了,請太後責罰!”
錢皇後跪在孫太後麵前默不作聲,事到如今,她再狡辯也沒用了。
因為她的一己之私,害死了太子這是不爭的事實。
皇上和永定門的將士都看到了。
就在,這時,周貴妃哭著跑進來,跪在地上嚎哭。
“皇後謀殺太子,讓皇上與太子在永定門生離死別,請太後為臣妾和太子做主!”
周貴妃一來就給錢錢皇後安了一個謀殺太子的罪名。
當她聽到皇後帶著太子從玄武門跑了的時候,她就恨死皇後了。
你自己生不出兒女就禍害我的兒子。
周貴妃覺得錢皇後就是在嫉妒自己,她與皇上是少年夫妻,皇上又那麽寵愛她。
即便自己給皇上生了第一個兒子,也隻是將自己從普通妃子封為了貴妃。
當初孫太後一受封就是貴妃,生了皇上後直接被先帝封為皇後。
不過,她與太後是沒法比的,當初先帝寵愛的是太後,不是胡皇後。
現在則相反,皇上寵愛的是皇後。
按照祖宗禮法,皇後沒有兒女,自己先生了大皇子,就該立大皇子為太子,封其生母為皇後。
但是皇上沒有,長子朱見深都兩歲了,還是皇長子,依舊沒有被皇上立為太子。
要不是皇上兵敗土木堡被俘,群臣欲廢了皇上,太後擔心皇權旁落,趕緊立了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兒子的太子估計還不能這麽早就立下。
她雖然沒有被封為皇後,但母憑子貴,作為太子生母,她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等將來太子繼位了,自己必然是太後。
可這一切希望都被皇後給毀了。
雖然,她還有一個女兒,可公主畢竟沒辦法跟皇子比啊,還是被立為太子的皇子。
按理來說,皇上應該很關愛兒子,畢竟皇上也不是嫡出。
太後生皇上的時候,胡皇後已經生了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先帝不是沒有嫡出的子女。
而現在不一樣,錢皇後沒有一子一女,皇上的六個子女跟他一樣都是庶出。
“好了,別哭了!事情哀家已經知曉。
這事也怪哀家,不該讓皇後這幾日跟著太子。
不該讓萬貞兒去辦別的事。
貴妃,太子已死,不能複生。
如今瓦剌兵臨城下,京師危急,太子的喪事過後再說。
先在東宮給給太子設立靈堂,宮裏先吊唁。
至於皇後,無視哀家禁止後宮出宮的命令,綁架太子出宮,還害死了太子,罪該萬死。
將其打入冷宮,擊退也先後再問斬!”
孫太後現在也隻能先這樣安排,皇後的罪責已經很明顯,她再狡辯也沒用。
要廢皇後得皇帝來,但是皇帝此刻在京城外麵呢,他的旨意沒人會認。
至於襄王上位後,也會把事情推給自己和大臣。
可惜啊,自己瞅準時機搶先一步立的太子沒了,以後關於太子的事情,她沒機會插手了。
立兩歲大的朱見深都是付出了兩個內閣輔臣的名額才換來的。
若是要立皇次子朱見潾和皇三子朱見湜中一個,大臣們說什麽也不會再答應。
何況,襄王也不會同意,沒有太子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錢皇後的娘家九族,都抓入詔獄吧!等擊退瓦剌,再問斬。”
皇上在永定門前叫門,皇後綁架了太子闖上永定門城牆,高舉太子於垛口然後把太子放掉的事情應該已經傳遍京城。
孫太後現在隻能拿錢皇後後娘家人開刀,以泄民憤。
害死太子不可能輕饒,即便是皇後。
錢皇後隻有娘家人在京城,其他人暫時無法抓捕。
“太後,臣妾接受任何處罰,請太後行行好,饒了臣妾九族。”
錢皇後跪地猛磕頭,她死了不要緊,可她的娘家九族是無辜的啊。
她也不是真的要害太子啊,隻是為了更容易出宮,為了讓皇上在敵營心裏好受些。
“帶下去!”
孫太後不願與錢皇後多說兩句,因為她,太子死了,皇上的名聲徹底死了。
百姓和將士不會隻責怪皇後,也會責怪皇帝,為了被救迴,害死太子也在所不惜。
“貴妃,保重身體!”
孫太後安撫了周貴妃一下,讓她去東宮陪太子。
“太後,襄王和陳閣老他們帶著太子屍骨到宮門了。”
小太監匆忙來報,因為死亡是一件大事,他的屍骨不能隨便抬迴來,各種禮儀耽擱了不少時間。
朱瞻墡在擊退脫脫不花後,命守城將士時刻緊盯敵軍動向,做好迎接敵人進攻的準備後就下城牆去了。
“走,去接太子!去通知皇帝其他妃子一塊到宮門口接太子。”
孫太後喊上周貴妃,她是太子生母,應該看看太子的情況。
“臣等參見太後,貴妃娘娘……”
朱瞻墡等人跪地行禮!
“臣等未能保護好太子,請太後責罰!”
幾人先一步承認錯誤,沒有保護好太子。
雖然這是皇後的錯誤,但太後一知曉皇後攜太子出了宮,就命人通知他們了。
當然,也不能怪他們,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朝永定門趕了,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爾等沒有保護好太子,自然有罪!隻是,如今京城危急,罪責過後再議。
先讓太子迴宮吧!”
孫太後自然不敢在這時候問責襄王等人,否則這些人守城不用心,她也要跟著太子一塊去了。
東宮偏殿
孫太後將朱瞻墡、陳循、胡濙、王直、高穀、於謙、周忱、苗衷、彭時、商輅、俞士悅等人單獨叫到這裏。
“按照禮法,朝廷上下當為太子披麻戴孝。
但瓦剌大軍在城下,朝堂當以國事為重,將重點放在守衛上。
太子的後事,就有大宗伯負責,其他人協助襄王擊退也先,迎迴皇上。”
孫太後下達命令,危急時刻,不可讓所有朝臣都來給太子守孝。
“啟稟太後,發生了太子的事情,臣覺得暫時沒必要跟也先談了。”
太子的死,說起來是皇後的錯,實際上也跟也先有關係。
他不脅迫皇上到永定門前喊話,皇後就不會想著去見皇上。
皇後不想著去見皇上,太子就不會被皇後綁架,導致太子死亡。
於謙覺得,這時候還要和談,那大明的顏麵就徹底沒了。
仁壽宮
“臣妾隻是太想皇上了,聽到皇上在永定門前就忍不住……臣妾知錯了,請太後責罰!”
錢皇後跪在孫太後麵前默不作聲,事到如今,她再狡辯也沒用了。
因為她的一己之私,害死了太子這是不爭的事實。
皇上和永定門的將士都看到了。
就在,這時,周貴妃哭著跑進來,跪在地上嚎哭。
“皇後謀殺太子,讓皇上與太子在永定門生離死別,請太後為臣妾和太子做主!”
周貴妃一來就給錢錢皇後安了一個謀殺太子的罪名。
當她聽到皇後帶著太子從玄武門跑了的時候,她就恨死皇後了。
你自己生不出兒女就禍害我的兒子。
周貴妃覺得錢皇後就是在嫉妒自己,她與皇上是少年夫妻,皇上又那麽寵愛她。
即便自己給皇上生了第一個兒子,也隻是將自己從普通妃子封為了貴妃。
當初孫太後一受封就是貴妃,生了皇上後直接被先帝封為皇後。
不過,她與太後是沒法比的,當初先帝寵愛的是太後,不是胡皇後。
現在則相反,皇上寵愛的是皇後。
按照祖宗禮法,皇後沒有兒女,自己先生了大皇子,就該立大皇子為太子,封其生母為皇後。
但是皇上沒有,長子朱見深都兩歲了,還是皇長子,依舊沒有被皇上立為太子。
要不是皇上兵敗土木堡被俘,群臣欲廢了皇上,太後擔心皇權旁落,趕緊立了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兒子的太子估計還不能這麽早就立下。
她雖然沒有被封為皇後,但母憑子貴,作為太子生母,她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等將來太子繼位了,自己必然是太後。
可這一切希望都被皇後給毀了。
雖然,她還有一個女兒,可公主畢竟沒辦法跟皇子比啊,還是被立為太子的皇子。
按理來說,皇上應該很關愛兒子,畢竟皇上也不是嫡出。
太後生皇上的時候,胡皇後已經生了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先帝不是沒有嫡出的子女。
而現在不一樣,錢皇後沒有一子一女,皇上的六個子女跟他一樣都是庶出。
“好了,別哭了!事情哀家已經知曉。
這事也怪哀家,不該讓皇後這幾日跟著太子。
不該讓萬貞兒去辦別的事。
貴妃,太子已死,不能複生。
如今瓦剌兵臨城下,京師危急,太子的喪事過後再說。
先在東宮給給太子設立靈堂,宮裏先吊唁。
至於皇後,無視哀家禁止後宮出宮的命令,綁架太子出宮,還害死了太子,罪該萬死。
將其打入冷宮,擊退也先後再問斬!”
孫太後現在也隻能先這樣安排,皇後的罪責已經很明顯,她再狡辯也沒用。
要廢皇後得皇帝來,但是皇帝此刻在京城外麵呢,他的旨意沒人會認。
至於襄王上位後,也會把事情推給自己和大臣。
可惜啊,自己瞅準時機搶先一步立的太子沒了,以後關於太子的事情,她沒機會插手了。
立兩歲大的朱見深都是付出了兩個內閣輔臣的名額才換來的。
若是要立皇次子朱見潾和皇三子朱見湜中一個,大臣們說什麽也不會再答應。
何況,襄王也不會同意,沒有太子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錢皇後的娘家九族,都抓入詔獄吧!等擊退瓦剌,再問斬。”
皇上在永定門前叫門,皇後綁架了太子闖上永定門城牆,高舉太子於垛口然後把太子放掉的事情應該已經傳遍京城。
孫太後現在隻能拿錢皇後後娘家人開刀,以泄民憤。
害死太子不可能輕饒,即便是皇後。
錢皇後隻有娘家人在京城,其他人暫時無法抓捕。
“太後,臣妾接受任何處罰,請太後行行好,饒了臣妾九族。”
錢皇後跪地猛磕頭,她死了不要緊,可她的娘家九族是無辜的啊。
她也不是真的要害太子啊,隻是為了更容易出宮,為了讓皇上在敵營心裏好受些。
“帶下去!”
孫太後不願與錢皇後多說兩句,因為她,太子死了,皇上的名聲徹底死了。
百姓和將士不會隻責怪皇後,也會責怪皇帝,為了被救迴,害死太子也在所不惜。
“貴妃,保重身體!”
孫太後安撫了周貴妃一下,讓她去東宮陪太子。
“太後,襄王和陳閣老他們帶著太子屍骨到宮門了。”
小太監匆忙來報,因為死亡是一件大事,他的屍骨不能隨便抬迴來,各種禮儀耽擱了不少時間。
朱瞻墡在擊退脫脫不花後,命守城將士時刻緊盯敵軍動向,做好迎接敵人進攻的準備後就下城牆去了。
“走,去接太子!去通知皇帝其他妃子一塊到宮門口接太子。”
孫太後喊上周貴妃,她是太子生母,應該看看太子的情況。
“臣等參見太後,貴妃娘娘……”
朱瞻墡等人跪地行禮!
“臣等未能保護好太子,請太後責罰!”
幾人先一步承認錯誤,沒有保護好太子。
雖然這是皇後的錯誤,但太後一知曉皇後攜太子出了宮,就命人通知他們了。
當然,也不能怪他們,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朝永定門趕了,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爾等沒有保護好太子,自然有罪!隻是,如今京城危急,罪責過後再議。
先讓太子迴宮吧!”
孫太後自然不敢在這時候問責襄王等人,否則這些人守城不用心,她也要跟著太子一塊去了。
東宮偏殿
孫太後將朱瞻墡、陳循、胡濙、王直、高穀、於謙、周忱、苗衷、彭時、商輅、俞士悅等人單獨叫到這裏。
“按照禮法,朝廷上下當為太子披麻戴孝。
但瓦剌大軍在城下,朝堂當以國事為重,將重點放在守衛上。
太子的後事,就有大宗伯負責,其他人協助襄王擊退也先,迎迴皇上。”
孫太後下達命令,危急時刻,不可讓所有朝臣都來給太子守孝。
“啟稟太後,發生了太子的事情,臣覺得暫時沒必要跟也先談了。”
太子的死,說起來是皇後的錯,實際上也跟也先有關係。
他不脅迫皇上到永定門前喊話,皇後就不會想著去見皇上。
皇後不想著去見皇上,太子就不會被皇後綁架,導致太子死亡。
於謙覺得,這時候還要和談,那大明的顏麵就徹底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