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殿內的腐敗疑雲?李世民陽壽未盡的真相?閻王如何讓人乖乖“聽話”?話說唐太宗李世民進入鬼門關,崔判官崔玨便帶他參觀了地府的第二站。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森羅寶殿:地府十位閻王都有各自的寶殿,第一殿便是秦廣王的森羅殿。早前得知李世民要來,其他九個閻王早已經來這裏集結完畢,迎接李世民。


    原文寫道:十王出在森羅寶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而進了鬼門關就能來到森羅殿,兩地隻有一門之隔。感情被李世民殺死的老爹李淵,現在連閻王爺的大殿都沒進來。鬼門關外拿號排隊的人那麽多,您說什麽時候才能輪到李淵呢?此時此刻,李世民卻受到閻王們的熱情招待!要問地府這演的是哪出?剛給了李世民一個下馬威,現在就給李世民來了一顆甜棗了。


    十殿閻王說道:陛下不用三曹對案了,來來來,咱們看看《生死簿》,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不是,李世民居然還能有陽壽!閻王這話一出,李世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閻王把李世民叫來不是來對峙的,而是讓他來看《生死簿》。感情自己還有利用價值,所以還陽後一定要乖乖聽話才行!李世民瞬間感覺到:陰森恐怖的地府裏,或許還有幾分溫情。


    崔判官急轉司房,將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先逐一檢閱,隻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詭異的地方來了:十殿閻王說李世民還有陽壽,可《生死簿》顯示李世民已經該死了。領導的指令和組織的規矩衝突了,是按規矩辦事還是聽領導的呢?你要是還想混,當然是該聽領導的了。規矩是死的,你守不守規矩,規矩自己又不會知道。但是領導是活的,你不聽領導的話,明天就可以下崗。更可怕的是,領導下崗你的理由就是你不守規矩。因為領導就是規矩,這就是官場!領導的話就是默認符合規矩的,他隻要一個結果,也就是政績。


    不信?您看崔判官是怎麽辦的?崔判官吃了一驚,急取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畫,卻將簿子呈上。就說崔判官這政治覺悟,閻王的話外之音他是聽出來了。為了救李世民,崔判官私自修改了《生死簿》。地府一個小小的職員居然敢堂而皇之的修改公文,真是喜聞樂見。為什麽有些小官小吏、公職人員總敢一副囂張至極,有恃無恐的樣子?想必這就是原因吧,這就是“公權力”的體現!崔判官的“公權力”,總結一句話:生死雖有命,但命數亦改之。可話說迴來,十殿閻王到底知不知道《生死簿》上李世民的壽數呢?他們難道就不會事先查看一下嗎?為什麽非要等李世民來了再查看呢?他們就不怕遇上李世民今天就該死的尷尬嗎?還有,這麽重要的《生死簿》,地府居然就沒有備案。崔判官想改就改,這叫腐敗。十殿閻王也沒有查,這叫懶政。


    懶政導致效率低下,比腐敗更加影響組織的正常運轉。更要命的是,也正是因為懶政才滋養出了腐敗。在《西遊記》裏,咱們首先看到的是地府的腐敗。未來在取經路上,還能看到玉帝天庭的腐敗,如來靈山的腐敗,老君道教的腐敗。隻要是有組織的地方,隻要是有神仙的存在,那腐敗無處不在!


    迴到故事,十王從頭看時,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閻王驚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好家夥,十殿閻王不僅沒有事先查看李世民的《生死簿》。甚至連李世民最基本的背調工作都沒有做,還要當麵問李世民。這裏體現的依舊是地府的懶政。同時也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李世民是什麽時候弑父上位的?咱們就按13年前算,李世民殺完老爹李淵後就立馬登基。那也就是說,李淵的鬼魂至少已經在鬼門關上排了13年的隊了。李淵這個皇帝真是生不逢時,生前被兒子殺害,死後變成厲鬼比乞丐還不如。


    所以您說,閻王為什麽要詢問李世民何時登基呢?當然是提醒李世民要珍惜當下的好日子了。但是好日子到頭了怎麽辦?那就給李世民延壽。崔判官是私自修改了《生死簿》,但最後也要十殿閻王拍板才生效。閻王道:陛下寬心勿慮,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返本還陽。有了閻王的這番話,李世民算是徹底的放心了。


    迴想起自己幹了那麽多壞事,殺了那麽多人,最後不僅不該死,還能有20年的陽壽獎勵。小本本記好了,返本還陽才是重點。人就算到了地府,還是可以死而複生的。這個世界上,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壞人也可以長命百歲。統治者從來不管你是什麽人,有價值的人才配活著。當然,李世民高興歸高興,但心裏多少還是有點恐懼的。因為閻王拿出《生死簿》目的同樣也是在告訴李世民:你瞧,我有《生死簿》,你的名就在上麵。你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咯,我隨便一寫你就掛了,你的老爹兄弟在地府等著你下來,向你索命呢!所以李世民當時就打定主意:俺不能死,俺不能死,俺不能死!那麽要怎麽才能不死呢?兩個字:聽話!乖乖聽神仙們的話。


    這正是:森羅殿內鬼神愁,太宗陽壽本已休。崔判揮毫改簿命,閻王驚問是何由?李世民剛吃完糖,下麵肯定是要挨巴掌了。那麽下一站崔判官又會帶李世民參觀什麽地方呢?這個巴掌又會對李世民脆弱的心靈造成怎樣的傷害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杏壇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壇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壇一笑並收藏杏壇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