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遇到又蠢又菜的山賊,孫悟空也是不得不出手。唐僧:猴子你殺人不要緊,殺完人還拿人頭嚇唬我,這我可忍不了!唐僧又一次把猴子趕出團隊,猴子無奈隻得來求觀音菩薩。


    原著第五十七迴: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之前說了,猴子的哭都是真哭,每次哭都是陷入了絕望的境地。上期分析了猴子離開取經團也是無處可投,按他自己的話說: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才來找觀音菩薩。這一次淚如泉湧,放聲大哭,也是對自己前途命運的擔憂。觀音了解到情況之後,說出了著名的取經功績考核標準。“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為僧,決不輕傷性命。似你有無量神通,何苦打死許多草寇!草寇雖是不良,到底是個人身,不該打死,比那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同。那個打死,是你的功績;這人身打死,還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師父。據我公論,還是你的不善。”打死人不算功績,打死妖怪才算功績,這裏借觀音之口,說出了一個西遊世界的普遍價值觀,就是神仙不能打死凡人,即使打死的是惡人,那也是罪孽。但是打死妖怪就是功績,就算打死的是一個善良的妖怪,那也沒問題。所以西遊世界裏的動物都要努力修煉成人形,比如通天河的老黿。《西遊記》通天河老黿:受到觀音的迫害,一家人成了潮音洞的地磚,後來竟成了觀音的幫兇。


    這也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一個普遍真理,就是動物的權益要低於人類。動物一出生沒有人的軀殼這就是罪孽,即使你修煉成人形了也還是妖怪,遇到猴子這種手欠的神仙也是性命不保。動物修成的妖怪隻有進入仙界才能擺脫這種窘境。比如黑熊精。《西遊記》黑熊精: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傑出妖精。就看他不吃唐僧,反愛袈裟的行為,就知道他有多麽崇高的理想!又比如奎木狼。《西遊記》老婆騙他,孩子被殺,內丹被搶,手下死絕。奎木狼:誰人夠我慘啊?!孫悟空對觀音的這種說法也是認可的,所以他最後才會承認:縱是弟子不善。然後他又開始跟觀音扯,讓觀音給他念個鬆箍咒。觀音說不會,他就要去找如來。觀音作為取經行動的執行人,哪能屬下鬧點矛盾就去找集團ceo解決。趕緊想了個辦法先穩住猴子,然後讓他再迴到取經團接著好好幹活。


    原著五十七迴:”菩薩道:“你且住,我與你看看祥晦如何。”行者道:“不消看,隻這樣不祥也彀了。”菩薩道:“我不看你,看唐僧的祥晦。”好菩薩,端坐蓮台,運心三界,慧眼遙觀,遍周宇宙,霎時間開口道:“悟空,你那師父頃刻之際,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你。你隻在此處,待我與唐僧說,教他還同你去取經,了成正果。”孫大聖隻得皈依,不敢造次,侍立於寶蓮台下不題。觀音能不能預知未來?其實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是有這能力,通天河的試驗基地還能讓人家連鍋端了嗎?


    《西遊記》通天河水怪魚精,為何盡皆死爛?孫悟空又為何讓衣衫不整的魚籃觀音獻身陳家莊?就像城管問街邊算命的:你算到我今天來砸你攤子了嗎?所以觀音隻不過是在暗示孫悟空,讓他在身上拔根毛,搞個分身,變成個妖怪去嚇唬一下老唐。老唐膽子小,八戒沙僧又不堪重用,所以用不了多久,唐僧就得來找觀音菩薩把猴子請迴去。觀音想得挺好,她認為這樣一來,老唐能認了慫,猴子也有了麵子,還不用鬧到領導如來那裏,這個小鬧劇在自己這裏就能圓滿的解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杏壇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壇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壇一笑並收藏杏壇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