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不敢得罪的如意真仙,沙僧為何卻不放在眼裏?觀音道出真相。


    孫悟空:從猴兒到大聖的成長曆程


    孫悟空,從小就在花果山長大。他單純率真,有一說一,即便到了天庭也從不藏著掖著。玉帝眼見孫悟空身為齊天大聖,卻和滿天諸仙稱兄道弟,不禁開始擔心天庭是否會變成一個潑猴的聚義廳。


    為了給孫悟空找點事做,玉帝讓他管理蟠桃園。但卻不料,孫悟空引發了一場大鬧天宮的風波。正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孫悟空萬萬沒有想到,如來竟然憑借一隻右手就將他壓在了五行山下。


    孫悟空畢竟是靈明石猴,曆經五百年的反省之後,踏上取經之路的他變得收斂了許多。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之後,他重新歸隊時已經完全判若兩人。麵對稍微強大一點的妖怪,孫悟空學會了四處搬救兵。他也不再和唐僧胡攪蠻纏,畢竟唐僧是為了渡劫而來,隻有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功德圓滿、立地成佛。


    然而,孫悟空發現了一個秘密。在取經路上,出現的妖怪大多都有背景。他們要麽是某些大佬的坐騎,要麽是一些大神的童子。所以縱觀孫悟空的取經之路,他打死的妖怪寥寥無幾,隻有白骨精、虎鹿羊三仙罷了。


    更有趣的是,當唐僧的取經隊伍來到女兒國時,孫悟空卻顯得畏手畏腳,完全沒了當年大鬧天宮的威風。


    原來,女兒國有一條河叫作子母河,河水含有交合之氣。唐僧和八戒喝了泉水後,肚子漲得老高,即將生兒育女。為了幫助唐僧和八戒化掉肚中的血團肉塊,孫悟空一個筋鬥飛到了解陽山。然而,孫悟空卻發現,所謂的落胎泉守護神竟然是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


    如意真仙雖然有法術在身,使的是一對銀光閃閃的鉤子。但和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相比,他簡直就是螳臂當車。孫悟空輕鬆地擊殺了如意真仙並打走了泉水。但吳承恩在原文中寫道,孫悟空雙手掄起金箍棒,沒頭沒臉地打將上去。


    這個“沒頭沒臉”是否暗示孫悟空不敢對如意真仙下狠手?在西遊記的第53迴中,吳承恩還寫到孫悟空架住如意真仙的鐵鉤道:“你聽我說,我本要趕盡殺絕,隻是看在你令兄牛魔王的情麵上……否則我若拿出真本事打你,就算多有幾個如意真仙,也都打死了!”


    相對於孫悟空的手下留情,沙僧似乎卻動了真格。當孫悟空和如意真仙戰鬥時,調虎離山的沙僧提起吊桶,想要打水。然而,落胎泉的守護者是一位道人。沙僧放下吊桶,不做多言,直接拿出降妖寶杖往道人身上打去。


    道人根本不是沙僧的對手,隻聽“砰”的一聲,道人的左臂被打斷。受傷的道人倒在地上大叫,而沙僧毫不理會,拿起吊桶打滿水,揚長而去……


    孫悟空不敢得罪如意真仙,情有可原。畢竟,紅孩兒早已成為觀音身邊的善財童子,而牛魔王則被李靖拉到了靈山。按照如來的方針,牛魔王擁有諸多山頭,遲早會成為如來的一員猛將。這意味著一猴一牛遲早會在靈山上見麵,孫悟空對此心知肚明。正因如此,他不敢對如意真仙及其道人傷其分毫。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沙僧卻不遺餘力地打斷了道人的手臂。難道沙僧真的不忌憚牛魔王家族嗎?


    事實上,早在流沙河的時候,觀音就曾對沙僧說過一句話,這句話讓沙僧有恃無恐,才敢打傷如意真君的道人。原來,觀音菩薩為了讓沙僧義無反顧地加入取經隊伍,當麵給出了一個條件:“那時節功成免罪,複你本職,心下如何?”


    正是觀音的這句承諾,讓沙僧放開了手腳大幹一場。但14年後,沙僧不但沒有迴歸天家,反而成為了靈山的金身羅漢。


    各位朋友,你們怎麽看待這一切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杏壇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壇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壇一笑並收藏杏壇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