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用一支筆架構了一個光怪陸離的西遊世界,作為《西遊記》的頭號主角,孫悟空則耗費了吳承恩最多的筆墨,但留在孫悟空身上的謎團同樣數不勝數。一、橫空出世


    在《西遊記》的開篇 ,吳承恩用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描寫了孫悟空的橫空出世。原來花果山山頭有一塊仙石,仙石裏孕育了一個石胞,石胞吸取日月精華多年,最終從裏麵蹦出個石猴,他就是日後大鬧天宮、轟動三界的孫悟空。


    孫悟空的出世看似順其自然,但吳承恩卻巧妙地在暗示讀者,即孫悟空的出生可不簡單。


    首先,孫悟空出生之後竟第一時間跪了下來拜了四方,他為何不拜東南西北的某一個方向,卻要跪拜四方?顯然孫悟空是在拜一位和“四方”有關的大神。


    其次,孫悟空跪拜完之後起身,當即有兩道金光從孫悟空的眼目中射出,這兩道金光徑直穿過了三十三重天,射到了玉帝的靈霄寶殿。


    孫悟空必定不是尋常生靈,否則哪能在出生之後沒多久就展現了如此神通?


    更耐人尋味的還在後頭,仙佛似乎都在忌憚孫悟空的後台,以至於都不敢輕易招惹孫悟空。


    好比孫悟空隻是一個修行不久的天產石猴,可他搶奪了金箍棒、塗抹了生死簿為何可以既往不咎?


    二、仙佛都不敢惹


    當時孫悟空搶了水晶宮的金箍棒,又威脅東海龍王湊出了一套披掛。東海龍王隻能喊來了其他三海龍王,最終四龍王湊出了雙藕絲步雲履、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送給了孫悟空。


    東海和花果山毗鄰,而花果山又是孫悟空的出生地,東海龍王必定知道了什麽,這才否決了南海龍王“點兵圍剿孫悟空”的主意。


    不久之後,孫悟空又被鬼差勾魂帶到了幽冥界。孫悟空酒醒之後不但打死了鬼差,還揮舞金箍棒衝進了地府,最後將三界至寶生死簿塗得麵目全非。


    奇怪的是,十殿閻王也沒有率領陰兵圍剿孫悟空,而幽冥界的地藏王菩薩也沒有正麵與孫悟空發生衝突。隨著孫悟空塗抹生死簿揚長而去之後,地藏王反而讓十殿閻王寫下一紙訴狀,將孫悟空告到了天庭,聽候玉帝發落。


    玉帝身為三界主宰,擁有至高無上的權柄,可他不僅沒有問責孫悟空的搶奪金箍棒、塗抹生死簿的罪行,反而先後封了孫悟空當弼馬溫和齊天大聖,這才惹出了攪擾蟠桃會、偷吃金丹的後續風波。


    作為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同樣表現得耐人尋味,他明明將孫悟空投進了八卦爐,可卻忘了關閉有風無火的巽門,最終讓孫悟空在八卦爐的巽門裏躲過了一劫。


    西天靈山的如來佛祖同樣不敢擊殺孫悟空,他剛趕到天庭,就湊在孫悟空耳邊說了一句“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可惜了你的本來麵目”。


    眼見孫悟空冥頑不靈,如來隻得將孫悟空騙進手掌心,然後用五行山配合六字真言符咒壓了孫悟空500之久。待如來開啟取經計劃後,他又讓觀音將孫悟空拉進了取經隊伍。


    取經之路剛走了一半,如來又在孫悟空耳邊說了一句“功成之後,汝亦坐蓮台”。果不其然,完成取經任務後,唐僧眾徒弟當中唯有孫悟空一人成佛。


    與此同時,就連地仙之祖鎮元子也和孫悟空攀起了關係。在曆經人參果的風波之後,鎮元子竟自降身份和孫悟空結為了兄弟。


    要知道的是,鎮元子和唐僧的前身金蟬子是故友關係,可如今鎮元子卻和唐僧的徒弟孫悟空結拜,這無疑是自降身份。不過,鎮元子必定也發現了孫悟空的來頭不小,這才放下身段和孫悟空義結金蘭。


    這樣看來,仙佛的確都不敢輕易招惹孫悟空,更有甚者主動和孫悟空攀上關係。


    其實,結合《西遊記》以及其他神話故事來看,孫悟空之所以讓仙佛忌憚也是有可循的,你看看孫悟空的父親是誰。


    三、孫悟空的父親


    前麵提到,孫悟空出生之後為何拜的是四方,而不是特定某個位置?隻因孫悟空的父親遍布四方,他就是開天辟地的盤古。


    在古書《五運曆年記》裏記載:“盤古死後,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也就是說,盤古死後,他化作了天地萬物分散在了四方,這也和孫悟空出世之後為何拜四方相互吻合。


    其次,孕育孫悟空的那塊仙石也和盤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書中是這麽寫的,花果山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仙石乃是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


    可見,孕育孫悟空的那塊仙石是在盤古開天辟地之後生成,也符合孫悟空是盤古之子的說法。


    看到這裏,想必一些人會說了,吳承恩的《西遊記》有盤古這個神話人物嗎?在《西遊記》的開篇,吳承恩是這麽寫的,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如此看來,盤古的確客觀存在於吳承恩架構的西遊世界裏。有趣的是,第一個發現孫悟空身份不是別人,正是孫悟空的鄰居東海龍王。


    四、東海龍王道出玄機


    前麵提到,孫悟空搶了金箍棒之後又向龍王索要披掛,東海龍王肋骨撞鍾之後喊來了其他三海龍王,書中是這麽寫的,敖欽道:“大哥,有甚緊事,擂鼓撞鍾?”老龍道:“賢弟!不好說!有一個花果山甚麽天生聖人,早間來認我做鄰居,後來要求一件兵器,獻鋼叉嫌小,奉畫戟嫌輕。將一塊天河定底神珍鐵,自己拿出手,丟了些解數。如今坐在宮中,又要索什麽披掛。


    你看,東海龍王的這一個“天生聖人”說的正是孫悟空,天地所生本就神奇,再加一個“聖人”,可見孫悟空背後必定有一位大能者,他就是孫悟空的生父盤古。


    而有人說孫悟空的父親是大禹,就是那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也是有根據的,大禹的定海神針為什麽隻聽孫悟空的話? 大禹為了治水,一直不迴家,大禹的妻子就一直望著大禹的方向,變成了旺夫石,可肚子裏的胎還是活的。 再說件事,孫悟空在桃園定住七仙女後難道真的什麽都沒做? 大家想想葫蘆娃,七個葫蘆娃的顏色剛好是七仙女的顏色,葫蘆娃的本領孫悟空全會,更重要的是,葫蘆娃最後變成了石頭。那有沒有可能大禹就是盤古一絲真靈轉世呢!這樣看來孫悟空就間接的成為了盤古的兒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杏壇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壇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壇一笑並收藏杏壇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