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中有三支衛戍部隊,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出場了兩支,他們是李靖哪吒部和二十八宿。另外還有一支部隊也不軟,就是天蓬元帥為首的“北極四聖”部。早在第一次與孫悟空的作戰中,李靖部奉命清剿,哪吒出場敗給了孫悟空。第二次大規模圍剿之時,二十八宿走秀式出場,蜻蜓點水式與悟空打了一仗,就匆匆敗了。而天蓬元帥部隊始終沒有出場。隻是在孫悟空從八卦爐中出來直奔淩霄殿時,北極四聖的佑聖真君急調三十六雷將,與王靈官一起跟孫悟空打了一仗。三支部隊中,二十八宿的戰鬥力其實是驚人的強。一會咱們會舉出強有力的證據。但問題是,他們做為玉帝的直屬軍,為什麽在鬥戰孫悟空時一點力都不出呢?帶著這個問題,咱們開始分析。
1.事實上,悟空的戰鬥力跟哪吒、二郎神、牛魔王等基本都在一個檔次。大家都單打獨鬥過,勝負隻在毫厘之間。而跟天蓬元帥豬八戒相比,悟空還是要稍高一籌。天蓬元帥作為“北極四聖”之首,跟二十八宿相比又如何呢?《西遊記》第二十九迴介紹,二十個八戒與沙僧加在一起,都不是奎木狼的對手。一個奎木狼尚且如此,要是二十八宿一起出手,戰鬥力又如何呢?下麵咱們就看看,戰力驚人的二十八宿為何在與孫悟空戰鬥時不出力。首先說,玉帝手下這三支衛戍部隊,其實各有靠山。“北極四聖”的後台是元始天尊。在高老莊時候,豬八戒無意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就算請下九天蕩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
九天蕩魔祖師又是誰呢?原來,北極四聖一共四人,分別是: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將軍)、靈應佑聖真君(又名真武將軍)。而豬八戒口中的九天蕩魔祖師就是佑聖真君,也是真武將軍,是調動三十六雷將圍攻孫悟空的那位。孫悟空被壓五行山後,真武將軍也被調到了武當山,稱為“蕩魔天尊”,也就是豬八戒口中所說的九天蕩魔祖師。豬八戒去了福陵山,真武將軍去了武當山。很顯然,“北極四聖”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其實是被拆散了。“北極四聖”中,別人的戰力如何不好說,但天蓬元帥的戰力的確比較一般。因為他連孫悟空都打不過。在碗子山波月洞又被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吊打。二十八宿這麽厲害,卻沒有一人被授予元帥之職。而“北極四聖”武功平平,卻個個都是元帥將軍。你說這二十八宿能服氣嗎?可不服氣也沒有辦法,因為人家背後的靠山是元始天尊。
再說李靖部。李靖是天庭的一個超級大元帥。因為其他四大元帥也能被他一起轄製。他的兒子哪吒的稱號是“三壇海會大神”。父子倆在天庭地位非常顯赫,可他們的戰力水平也很一般。哪吒跟悟空是伯仲之間,當初敗給悟空其實也有放水嫌疑。本來戰鬥力未必頂尖,為什麽還要放水呢?這就是李靖父子的城府。打仗這事情,要很容易就取勝,玉帝怎知他父子的不容易?對於李靖父子的態度,玉帝其實心知肚明,但也沒有太多辦法。因為李靖父子的後台是如來佛祖。哪吒的蓮花身是如來給的,又賜了他六件法寶。李靖的黃金寶塔也是如來給的。所以李靖父子雖然在天庭任職,但其實暗中要聽從如來之命。那麽玉帝身邊,就剩下二十八宿這支部隊專供他調遣了。按道理說,二十八宿應該對玉帝最忠心耿耿。可事實並非如此。顯然,“北極四聖”和“李靖父子”的各項戰力都比自己差很遠。可地位卻比自己兄弟顯赫得多。你說這二十八宿能一心一意給玉帝賣命嗎?
2.對於二十八宿的處境,玉帝看在眼中,急在心中。於是,等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借豬八戒調戲嫦娥之際將其貶下凡間,“北極四聖”群龍無首,元始天尊也看出端倪,於是安排佑聖真君去武當山暫避一下風頭。雖然說,三支部隊去掉了最尾大不掉的一支。可天庭還有李靖獨霸軍權呢。二十八宿幹事心氣依然不高,每天無所事事之餘,奎木狼就跟披香殿侍女談起了戀愛。一來二去,兩人還相約私自下凡了。按理說,奎木狼的性質完全可以比照豬八戒進行處理。不過玉帝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才是自己的親兵。等奎木狼迴來之後,也隻是被玉帝貶在兜率宮戴罪立功,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應當說,對於元始天尊部與如來佛祖部,玉帝開始都是有戒心的。不過後來,當元始天尊主動解散“北極四聖”,就剩下如來佛祖的李靖部了。開始,玉帝對於佛祖的佛法東擴計劃也是堅決不同意,所以派下卷簾大將據守流沙河,連續吃掉金蟬子的九個轉世。後來,在觀音菩薩調停之下,玉帝終於認可了佛法東擴計劃。
玉帝為什麽會妥協呢?原因也很簡單。畢竟現在的天庭如同一盤散沙,正如開膛手黎叔的那句名言,人心散了,隊伍越來越難帶了。與其大家都各行其是,不如引進一下佛教這股活水,沒準能讓天庭重新振作起來。就這樣,玉帝終於就佛法東擴計劃與佛祖達成了一致。既然玉帝點頭了,那麽自己的人也必須參與進來。首當其衝的就是二十八宿。於是,西天路上,二十八宿多次出場。小雷音寺,悟空被困金鐃之內,二十八宿亢金龍成為建功標兵。他貢獻出自己的獨角,讓悟空在上麵鑽眼然後救出悟空。這是什麽精神,這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體現啊。
在敵毒山,蠍子精出場了。她可是曾經蟄傷過佛祖中指的妖。悟空八戒雙戰她都中了她的倒馬毒樁。一個被蟄傷頭皮,一個被蟄傷鼻子。厲害不厲害?於是,二十八宿的昴日雞出場。正所謂: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二聲撅二撅。三聲四聲天下白,叫死琵琶狠毒蠍。或許有人覺得,這隻是一物降一物的道理,不足為奇。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不懂、自己不會,就覺得別人做事容易,別人的功績取得輕而易舉。懂得並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取得最大的戰果,本身就是智商與情商結合的體現。正所謂,兵者,動於九天之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
在玄英洞,悟空師兄弟三人又遇到了三頭功力強大的犀牛。師兄弟打不過了,於是上天去請人。以前悟空請人總是先想到請觀音菩薩,可後來就喜歡去找玉帝幫忙了。這又是為什麽呢?因為啊,觀音幫忙總想跟悟空要點東西。就說火雲洞收伏紅孩兒吧。悟空找菩薩幫忙,菩薩讓悟空給點報酬。悟空說我一個出家人什麽都沒有啊。菩薩說,要不把你耳後的三根猴毛送我一根。悟空說那本來就是你給我的呀。再說了,三根猴毛是一組,拔掉一根就不成組了。結果菩薩笑話悟空是一毛不拔。而請玉帝幫忙就沒有那麽多事了。每次玉帝都是傾力相助而且不要報酬。這一次,悟空又來了。玉帝一聽,點二十八宿的“四木禽星”跟悟空去。結果,玉帝的聖旨到了“四木禽星”這裏還差點打了折扣。四木說,既然是三犀,不用那麽多人,就一個井宿去就行了。
井宿就是“井木犴”。按照鬥木獬、奎木狼、角木蛟這“三木”的說法,井木犴能上山吃虎,下海擒犀。結果悟空怕出意外,堅持“四木”同去。最後還是張天師說道:“你們說得是甚話!旨意著你四人,豈可不去?趁早飛行,我迴旨去也。”好像二十八宿能拖就拖的老毛病一時半會也難以改正過來昂。果然,井宿一到,三犀立刻就俯首就擒了。這樣看來,“四木”還真是不用全來。悟空終於明白,二十八宿每一宿都有獨擋一麵的本事,隻是他們的本領之高,就連玉帝也未必盡知。那麽當初圍剿自己的時候,人家顯然是沒有想真跟自己打啊。未必是人家對自己手下留情,而是打了功勞都是李靖的,幹嘛要出死力呢。
1.事實上,悟空的戰鬥力跟哪吒、二郎神、牛魔王等基本都在一個檔次。大家都單打獨鬥過,勝負隻在毫厘之間。而跟天蓬元帥豬八戒相比,悟空還是要稍高一籌。天蓬元帥作為“北極四聖”之首,跟二十八宿相比又如何呢?《西遊記》第二十九迴介紹,二十個八戒與沙僧加在一起,都不是奎木狼的對手。一個奎木狼尚且如此,要是二十八宿一起出手,戰鬥力又如何呢?下麵咱們就看看,戰力驚人的二十八宿為何在與孫悟空戰鬥時不出力。首先說,玉帝手下這三支衛戍部隊,其實各有靠山。“北極四聖”的後台是元始天尊。在高老莊時候,豬八戒無意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就算請下九天蕩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
九天蕩魔祖師又是誰呢?原來,北極四聖一共四人,分別是: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將軍)、靈應佑聖真君(又名真武將軍)。而豬八戒口中的九天蕩魔祖師就是佑聖真君,也是真武將軍,是調動三十六雷將圍攻孫悟空的那位。孫悟空被壓五行山後,真武將軍也被調到了武當山,稱為“蕩魔天尊”,也就是豬八戒口中所說的九天蕩魔祖師。豬八戒去了福陵山,真武將軍去了武當山。很顯然,“北極四聖”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其實是被拆散了。“北極四聖”中,別人的戰力如何不好說,但天蓬元帥的戰力的確比較一般。因為他連孫悟空都打不過。在碗子山波月洞又被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吊打。二十八宿這麽厲害,卻沒有一人被授予元帥之職。而“北極四聖”武功平平,卻個個都是元帥將軍。你說這二十八宿能服氣嗎?可不服氣也沒有辦法,因為人家背後的靠山是元始天尊。
再說李靖部。李靖是天庭的一個超級大元帥。因為其他四大元帥也能被他一起轄製。他的兒子哪吒的稱號是“三壇海會大神”。父子倆在天庭地位非常顯赫,可他們的戰力水平也很一般。哪吒跟悟空是伯仲之間,當初敗給悟空其實也有放水嫌疑。本來戰鬥力未必頂尖,為什麽還要放水呢?這就是李靖父子的城府。打仗這事情,要很容易就取勝,玉帝怎知他父子的不容易?對於李靖父子的態度,玉帝其實心知肚明,但也沒有太多辦法。因為李靖父子的後台是如來佛祖。哪吒的蓮花身是如來給的,又賜了他六件法寶。李靖的黃金寶塔也是如來給的。所以李靖父子雖然在天庭任職,但其實暗中要聽從如來之命。那麽玉帝身邊,就剩下二十八宿這支部隊專供他調遣了。按道理說,二十八宿應該對玉帝最忠心耿耿。可事實並非如此。顯然,“北極四聖”和“李靖父子”的各項戰力都比自己差很遠。可地位卻比自己兄弟顯赫得多。你說這二十八宿能一心一意給玉帝賣命嗎?
2.對於二十八宿的處境,玉帝看在眼中,急在心中。於是,等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借豬八戒調戲嫦娥之際將其貶下凡間,“北極四聖”群龍無首,元始天尊也看出端倪,於是安排佑聖真君去武當山暫避一下風頭。雖然說,三支部隊去掉了最尾大不掉的一支。可天庭還有李靖獨霸軍權呢。二十八宿幹事心氣依然不高,每天無所事事之餘,奎木狼就跟披香殿侍女談起了戀愛。一來二去,兩人還相約私自下凡了。按理說,奎木狼的性質完全可以比照豬八戒進行處理。不過玉帝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才是自己的親兵。等奎木狼迴來之後,也隻是被玉帝貶在兜率宮戴罪立功,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應當說,對於元始天尊部與如來佛祖部,玉帝開始都是有戒心的。不過後來,當元始天尊主動解散“北極四聖”,就剩下如來佛祖的李靖部了。開始,玉帝對於佛祖的佛法東擴計劃也是堅決不同意,所以派下卷簾大將據守流沙河,連續吃掉金蟬子的九個轉世。後來,在觀音菩薩調停之下,玉帝終於認可了佛法東擴計劃。
玉帝為什麽會妥協呢?原因也很簡單。畢竟現在的天庭如同一盤散沙,正如開膛手黎叔的那句名言,人心散了,隊伍越來越難帶了。與其大家都各行其是,不如引進一下佛教這股活水,沒準能讓天庭重新振作起來。就這樣,玉帝終於就佛法東擴計劃與佛祖達成了一致。既然玉帝點頭了,那麽自己的人也必須參與進來。首當其衝的就是二十八宿。於是,西天路上,二十八宿多次出場。小雷音寺,悟空被困金鐃之內,二十八宿亢金龍成為建功標兵。他貢獻出自己的獨角,讓悟空在上麵鑽眼然後救出悟空。這是什麽精神,這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體現啊。
在敵毒山,蠍子精出場了。她可是曾經蟄傷過佛祖中指的妖。悟空八戒雙戰她都中了她的倒馬毒樁。一個被蟄傷頭皮,一個被蟄傷鼻子。厲害不厲害?於是,二十八宿的昴日雞出場。正所謂: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二聲撅二撅。三聲四聲天下白,叫死琵琶狠毒蠍。或許有人覺得,這隻是一物降一物的道理,不足為奇。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不懂、自己不會,就覺得別人做事容易,別人的功績取得輕而易舉。懂得並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取得最大的戰果,本身就是智商與情商結合的體現。正所謂,兵者,動於九天之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
在玄英洞,悟空師兄弟三人又遇到了三頭功力強大的犀牛。師兄弟打不過了,於是上天去請人。以前悟空請人總是先想到請觀音菩薩,可後來就喜歡去找玉帝幫忙了。這又是為什麽呢?因為啊,觀音幫忙總想跟悟空要點東西。就說火雲洞收伏紅孩兒吧。悟空找菩薩幫忙,菩薩讓悟空給點報酬。悟空說我一個出家人什麽都沒有啊。菩薩說,要不把你耳後的三根猴毛送我一根。悟空說那本來就是你給我的呀。再說了,三根猴毛是一組,拔掉一根就不成組了。結果菩薩笑話悟空是一毛不拔。而請玉帝幫忙就沒有那麽多事了。每次玉帝都是傾力相助而且不要報酬。這一次,悟空又來了。玉帝一聽,點二十八宿的“四木禽星”跟悟空去。結果,玉帝的聖旨到了“四木禽星”這裏還差點打了折扣。四木說,既然是三犀,不用那麽多人,就一個井宿去就行了。
井宿就是“井木犴”。按照鬥木獬、奎木狼、角木蛟這“三木”的說法,井木犴能上山吃虎,下海擒犀。結果悟空怕出意外,堅持“四木”同去。最後還是張天師說道:“你們說得是甚話!旨意著你四人,豈可不去?趁早飛行,我迴旨去也。”好像二十八宿能拖就拖的老毛病一時半會也難以改正過來昂。果然,井宿一到,三犀立刻就俯首就擒了。這樣看來,“四木”還真是不用全來。悟空終於明白,二十八宿每一宿都有獨擋一麵的本事,隻是他們的本領之高,就連玉帝也未必盡知。那麽當初圍剿自己的時候,人家顯然是沒有想真跟自己打啊。未必是人家對自己手下留情,而是打了功勞都是李靖的,幹嘛要出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