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是不是隻會對宗室下手,這就不好多評價了,反正他自己是堅決不會這麽認為。


    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會照顧宗室,會給與一定的優待和特權,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宗室的力量也是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無非就是現在的大明給與的一些權力和待遇看起來比較優厚,以至於一些宗室得隴望蜀、還想要更多。


    而作為統治者的朱允熥想要削弱一些,會擔心宗室尾大不掉、成為朝廷的負擔,他也確實做了不少的事情。


    幾大藩王手裏的兵權幾乎是被拿下了,名義上現在藩王還有三衛,可是包括秦王、晉王等人在內,藩王三衛實質上被朝廷完全控製。


    供用方麵被削減了不說,此前也廢黜了朱氏宗室最低永為奉國中尉的規矩。


    不過這一切都是朱允炆上奏,老朱批準的,和朱允熥表麵上沒有什麽關係,他可以繼續白玉無瑕,看似沒有對宗室半點苛待的跡象。


    可是百姓不知道內情,朱濟熺這些人清楚啊,先前的很多事情就是如今這位皇帝做的,偏偏就是讓他美美的隱身了。


    看到一眾兄弟的臉色,朱允熥笑著開口,“怎麽?還是覺得不該如此?其他不說,宗室富貴即可,還想要更多權柄、錢財?”


    朱濟熺等人麵色變了,連忙說道,“陛下誤會了,臣等豈敢有其他心思。”


    朱允熥算是找到了理由,苦口婆心說道,“你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我也明白。對叔父們、對你們,我自然不用操心。隻是其他人呢?”


    朱允熥隨即看向朱濟熺,直接說道,“你早些年就在應天府,和三叔不在一起。你的世子之位穩固,隻是不代表其他人不惦記,對吧?”


    朱濟熺麵色變了變,有些無奈說道,“陛下說的不錯,說是兄弟。隻是有些時候大家心裏頭也有想法,我家老三的心思就多了些。”


    朱高熾、朱尚炳等人非常意外,他們一直都以為朱濟熺的地位穩固呢。


    因為朱濟熺是嫡子,也頗受三叔喜愛,怎麽還有其他人的事情?三叔的三子,應該是庶子吧?


    不過朱濟熺趕緊說道,“老三性情有些乖戾,他也知道是多想。所以父王和我也不太喜歡他,隻要不答理就好。”


    朱允熥笑了笑說道,“他若是什麽時候抓住你把柄,到時候在我跟前告你刁狀怎麽辦?四叔是不喜歡高熾,但是高煦可不敢惦記燕王世子之位。”


    朱高熾無語了,強調說道,“陛下,父王並非不喜我,也沒有偏心老二。”


    朱允熥壞笑後對朱濟熺說道,“我自然是不擔心濟熿這個昭德郡王告刁狀。隻是你想想,藩王手裏的錢多了,除了大興土木還能做什麽?”


    藩王要錢,無非就是大興土木、吃喝玩樂,難道還是招兵買馬、拉攏百官?


    到目前為止雖然有一些總是叛亂的案例,可是到目前為止也從未有成功過的案例!


    朱允熥就繼續說道,“其他的不說,就說海貿這事情。本就是給了宗室諸多好處,很多采買都是從宗室藩王封地去采買,再給你們權力,那會如何?”


    朱高熾等人心裏明白,海貿的事情已經給了宗室特權,很多貨物都是從諸王封地直接采購,這些宗室藩王成為了二道販子,轉手就是一筆錢入賬。


    其他的江南士紳、商賈為了這些貨物被選中可是花費不少心思,但是宗室隻是憑借著身份就可以輕易得到份額,這就是照拂了。


    朱允熥也繼續說道,“錢財本就是容易亂人心,要是宗室藩王再和商賈等攪合在一起,那亂子就更多了。我這麽說,你們能明白嗎?”


    朱高熾等人雖然想反駁,但是也隻能說道,“臣等明白陛下良苦用心!”


    想要得到更多錢財等自然沒問題,可是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那就容易出問題了。


    看到一眾兄弟不說話,朱允熥就笑著說道,“不考慮現在,也該考慮以後,是這個道理對吧?”


    朱高熾等人還能說什麽呢,隻能應和,“陛下深謀遠慮,臣等遠不及。”


    “馬屁就不用你們拍了。”朱允熥得意洋洋的說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長大,我自小就覺得你們遠不如我。也不用灰心,不如我正常!”


    對於朱允熥的如此做派,大家一時間都有些語塞,隻是似乎也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


    其他人說出這類話必然是被嘲笑的,但是朱允熥說出來了就不會被嘲笑,倒不是說現在的他是皇帝、大家不敢嘲笑。


    而是單純的從小到大他都是如此,這些一起長大的人都知道這就是一個自戀且非常不要臉的人,他就是覺得自己比大家都優秀,非常的心安理得。


    朱允熥涮著羊肉說道,“我也不跟你們開玩笑,你們迴封地之後,也和叔父們說一聲。我無心折騰宗室,也用不著以宗室立威。”


    這一下朱高熾等人就打起精神來了,這些也確實就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一件事情。


    雖說老朱還在,但是他到底退位了,現在是朱允熥當家。他真的要是拿宗室當中的人立威,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這看似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登基了自然也可以這麽做,一點都不需要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


    處置宗室,百官不會覺得兔死狐悲,百姓也不會感同身受,說不定會覺得皇帝心懷天下、以天下黎民計,這才對那些天潢貴胄嚴加管教等等。


    朱允熥就繼續說道,“一切如常,隻要諸位叔父嚴加管教子女,隻要用心辦好朝廷交代的差事,自然還是和以往一樣。”


    朱濟熺就趕緊開口說道,“陛下,臣父這些年一直在西北劃分牧場、築城,這本該是朝廷職權”


    朱允熥就笑著對朱濟熺說道,“我說過,二叔、三叔、四叔,那都是有大用。他們用不著多想,我現在也需要依仗他們治理江山。所以不用再提,三叔它們的職司照舊,該做的事情繼續做。”


    其實朱棡等人也會擔心,老朱在皇位上的時候,朱棡等人辦事也是沒什麽好顧忌,因為他們都是皇子,也不用擔心太多。


    但是現在變成朱允熥這個侄子當了皇帝,他們這些叔叔們要是繼續管著一些重要的事情,說不定就會讓侄子多想了。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朱濟熺等人自然也放心了不少,他們也會擔心被猜忌,說到底就是宗室身份敏感。


    如果是手裏掌握實權的藩王,那麽就更加有可能被猜忌了,這顯然就不是朱濟熺等人所希望看到的情形了,他們還是隻想當富貴王爺。


    畢竟皇位和他們無關,保住榮華富貴顯然是最為重要。


    朱允熥就繼續笑著說道,“要是有些宗室無意承擔要務也沒關係,藩王權力本就受限。隻是你們在封地,身份在那擺著,對地方官也有威懾。”


    朱濟熺等人也明白這個道理,畢竟並非每個藩王都是朱樉、朱棡等人,並非每個藩王都要去做一些要緊的事情。


    在封地吃喝玩樂就好,隻要不影響地方政事、不擾民,這也就足夠了,皇帝對於閑散王爺的要求也一貫比較低。


    看著這些兄弟們,朱允熥笑著開口,“事情就是這麽些事,我不會為了拉攏宗室提升待遇,甚至會有些削減,隻是你們也不用擔心日子不好過。”


    朱濟熺帶頭說道,“陛下多慮了,臣等能理解陛下好意。”


    朱允熥笑了笑,“一切照舊即可,不要覺得現在祖父退下來了,我就急著收攏權力。用不著那樣,更用不著拿宗室說事!”


    看著自信、意氣風發的朱允熥,朱濟熺等人內心肯定是羨慕的,大家都是皇孫,可是偏偏隻有朱允熥能夠坐在龍椅上,而其他人隻能稱臣。


    更何況朱允熥這些年一直得皇祖父偏愛,登基稱帝不說,甚至早早的就大權在握,根本不需要擔心權柄的事情,這個皇帝當的實在是太順心、太輕鬆!


    不過這些內心小小的悸動很快就消失不見,他們自然也都明白想多了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好處。


    還是好好的做好藩王的本分吧,這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為要緊的事情。


    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以他們現在的身份等等,不誇張的來說,就是想也有罪!


    恪守本分,不要有不該有的心思,這對於宗室來說才是最為基礎的要求,這也算得上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這根本就不算是簡單的兄弟聚會,現在大家也都長大了,身份也有了一些變化,也沒人會單純的認為一切還都是和小時候一樣。


    吃飽喝足,朱允熥也可以‘下班’了,該休息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休息。


    看到朱允熥,徐妙錦就說道,“陛下,眼看著就是要正旦了,臣妾這邊也要準備一下。”


    “這些事情用不著和我說,你看著安排。”朱允熥笑著說道,“登極儀才辦完,現在就要辦正旦,先前還有皇祖父的聖誕,盡忙這些事情了。”


    這話自然也沒任何問題,最近的一個多月,基本上也就是在忙著典禮方麵的事情,各種典禮。而這些儀式等等,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籌備。


    徐妙錦就笑著說道,“陛下言重了,這些都是大事,豈能馬虎。”


    雖然一些事情看似是擠在了一起,也確實讓大家手忙腳亂根本沒有任何閑暇。可是再仔細想想,這些事情也不是每年都有。


    幾年、幾十年就這麽一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沒什麽可抱怨的。正旦年年有,皇帝的生辰也是年年有。


    可是整數的大壽,新皇登基,那顯然就不是每年都會有了,自然也不用說什麽大家非常忙了,這確實不值得大家去抱怨什麽。


    朱允熥也笑著對徐妙錦說道,“說起來我登基之事,看著也太順利。仔細想想,朝中內外幾乎全無變化,還是和以往一樣。”


    徐妙錦認可的說道,“確實如此,陛下登基本就是眾望所歸,又有皇祖父幫扶,陛下登基自然順利。”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朝中內外現在確實看似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沒有什麽皇權更替的波詭雲譎,或者是在這個敏感時期的人心浮動。


    這對於朱允熥來說無疑是好消息,一個穩固的政局,對於他的施政等等更有幫助。


    而大明開國三十年,雖然有些製度開始深入人心,但是也不得不說現在就算是進行一係列的改革等等,阻力也談不上大。


    這對於朱允熥來說無疑是更好的消息了,他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可以將自己的一些施政理念更好的去執行和貫徹。


    現在的大明談不上是一張白紙,不過朱允熥這個丹青手也可以盡情的做揮灑,可以有機會描繪出來自己想要看到的畫麵。


    和徐妙錦聊了一會兒天,該休息的時候就需要休息了,還要為新一天的工作而留足精力。


    哪怕自己現在年輕力壯,也自認為精力比較旺盛,不過到底不是機器。


    新的一天依然是早起為開始,長期這樣的生活方式也讓朱允熥習以為常了,也不會覺得這樣有什麽不適應,更談不上疲憊。


    升殿後百官朝拜,這就是一個常朝,流程和以往沒有任何區別。


    下朝後朱允熥將幾個勳貴叫到武英殿,“明年按說應該是沒有什麽戰事,不過忘戰必危,更何況現在大明周邊還有些許宵小。”


    藍玉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陛下難道是想要打仗?


    好啊,這對於勳貴們來說肯定是好事情,這就是他們價值的體現。


    不過朱允熥的話也讓他們失望了,“隻是明年朝廷大事不少,想來也是無力再征調大軍北伐了。”


    藍玉想要開口,大明沒有窮到那個份上,稍微挪一挪、擠一擠,軍費就出來了,去草原打韃子肯定有軍費。


    不過徐輝祖隱蔽的拽了拽藍玉的衣袖,現在還是不要多嘴最好,可別打亂了陛下的計劃。


    最主要的是涼國公要是再說錯話,肯定又要被陛下訓了,那可不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點豬頭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點豬頭肉並收藏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