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天地宗廟、接受百官賀拜、大開饗宴等等,這都是標準的即位流程,這也是朱允熥即位第二天所做的事情。
包括一眾各國使節等,他們也需要觀禮、送上賀表等等,這些人也是登基大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朱允熥揉了揉眉心,這兩天基本上就沒睡個安穩覺,倒不是說內心多麽激動等等,單純的就是行程安排的實在太緊了,事情實在太多了。
不要說睡個安穩覺了,就算是想要歇歇腳都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是緊鑼密鼓,哪裏有什麽休息的機會啊。
迴到了乾清宮,朱允熥看到徐妙錦問道,“這兩天累壞了吧?”
徐妙錦笑著迴答,“臣妾倒是不累,陛下想必是累的不輕。”
“歇一歇都難,一直都是在東奔西走。”朱允熥就坐下說道,“總算是給事情辦完了,也就是明天還要忙一會兒就行。”
其實今天的一些祭祀等事情辦完,基本上也就意味著事情徹底的辦完。明天倒是不需要特別累,主要也就是升殿、再次接受百官參拜。
徐妙錦就笑著說道,“要說這兩天大姐和二姐也跟著累壞了,她們可是打心底的高興,剛開宮門就急著入宮幫忙。”
朱允熥一點都不奇怪,他那兩個姐姐就是大事幫不上忙,可是總會想著去力所能及的幫忙做些事情。
朝堂上的事情自然不需要她們去幫忙,但是後宮安排太監、侍女做些事情,那還是沒有什麽問題。
隻是轉念一想,朱允熥奇怪的問道,“小姑呢?按說她也應該跟著幫忙才對,怎麽我好像沒聽說她這兩天在幫忙?”
徐妙錦解釋說道,“大姑和小姑陪著我招待一眾命婦,多半是覺得她們身份合適一些。”
這是委宛的說法,主要就是覺得朱允熥那兩個胞姐處理不了這些大場麵。所以讓她們去做些小事情,大事就是朱允熥的兩個姑姑代勞了。
“大姑眼看著就要動身去北平了,小姑這些年也不管其他事情。”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說道,“小姑父稍微有些上進心,那也好安排啊。”
徐妙錦就勸著說道,“陛下也用不著擔心,小姑父也有爵位。”
朱允熥冷哼一聲,“那算什麽爵位?能世襲罔替?他趙家的是追封的,以後多半也就是在五軍都督府尋個蔭官,那是正經爵位?”
徐妙錦也隻是笑了笑不說話,那也就是朱允熥較真罷了。人各有誌,並非是每個人都想著要去封候拜將,享受現在的生活也不錯。
就比如說安慶公主,雖說是二婚的,但是現在有著一個女兒、有著一個知冷暖的丈夫,她才不考慮為丈夫謀求仕途等等,遊山玩水更加在意。
要不是朱允熥不允許,說不定她早就帶著丈夫、女兒去四處旅遊了,對應天府周圍的景色等都看膩了。
朱允熥開口說道,“這兩天可和大姐、二姐商議了公主封號的事情?”
徐妙錦搖頭說道,“陛下說笑了,這般大事豈能是我等商議,也該是陛下來定奪才行。”
朱允熥這才開口說道,“按說長公主的封號等還是要容易些,不像親王的王號代表著就藩之地。隻是我這姐姐們到底不同,人也是要看顏麵。”
徐妙錦自然也明白這些道理,親王們的王號基本上代表著封地所在。而公主們的封號,代表著受不受重視。
老朱有十六個女兒,除了有兩個沒有長大沒有封號之外,都是以地名來命名。
朱允熥就開口說道,“過兩天也是該考慮晉封的事情了,這也不能多耽誤。”
晉封製度也頗為講究,說到底就是以和皇帝的輩分為主。皇帝的女兒就是公主,皇帝的姊妹則是長公主,皇帝的姑姑乃至姑祖等就是大長公主了。
朱有容她們就是直接從郡主躍升為長公主,自然也就要給她們授金冊了,這也是老朱早就定下來的規矩。
徐妙錦開口說道,“陛下,臣妾鬥膽了。給姐姐們封地,還是以祖地、江南之地為好。”
“我也是這麽想的,到底是我姐姐。”朱允熥明白徐妙錦的意思,“真要是找個偏遠小城之名,那我姐姐們還要不要臉麵了?其他人不得笑話她們?”
徐妙錦就跟著說道,“姐姐們也都是以郡主之禮下嫁,雖說應天府的百姓也該知道陛下和姐姐們親近,隻是天下人不見得都知道。”
朱允熥就笑著開玩笑,“應天府的百姓未必都知道這些事情,我那兩姐姐隻是郡主,要是再隻是給她們加普通封號,肯定更多人說閑話。”
道理顯然不隻是朱允熥明白,徐妙錦也非常清楚,所以這才提議封比較有含金量的封號了。
“我想著大姐封懷遠、二姐封定遠。”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隻是這麽一來,也有些對不住兩位姐姐,其他姑姑們都是以大城為封號。”
徐妙錦就立刻說道,“陛下多慮了,姑姑們也並非都是以大城為封號。大姑、二姑雖然都是以府為封號,隻是其他姑姑們未必如此。”
按照大明的一些行政劃分,自然也就是承宣布政使司,然後再是府、州、縣了。
更準確的來說,大部分的公主,實際上也都不是以府為封號,而是以縣為封號。
徐妙錦繼續說道,“陛下,定遠直隸中都,其他姑姑們的封號可沒有如此的。懷遠現在屬應天府,其他姑姑們也都沒有如此封號。”
雖然不是以府為封號,但是懷遠、定遠,這兩個縣也可以說極其特殊,一個直屬應天府,一個隸屬中都鳳陽府,這意義就不一樣了。
而且徐妙錦也能猜到朱允熥的意思,懷遠是常遇春的家鄉,定遠是常藍氏的家鄉。
雖然定遠也出了李善長、胡惟庸、郭子興,不過那也是老朱‘龍興之地’,老朱當初就是帶著淮西二十四將南略定遠、自立門戶。
至於懷遠當初屬濠州,老朱就是在這裏投的義軍。
朱允熥抓了抓頭說道,“真要是給大姐、二姐這個封號,大家也都明白我的意思,就怕到時候祖父要說我。”
朱允熥的心思可謂是昭然若揭的,可以說他是對兩個胞姐格外關照,也可以說是在紀念常氏。知道的會說承康皇帝孝順,不知道的會說他打破祖製。
徐妙錦這個時候就說道,“皇祖父肯定不會責怪陛下,隻是三姐的封號也不可輕慢。三姐一向溫婉、不爭不搶,不能讓三姐丟了顏麵。”
朱有薇的存在感嚴重不足,畢竟是朱允熥的同父異母的姐姐,還是稍微隔了一層。但是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姐姐。
而且現在朱允熥成為了皇帝,自然也就有責任照顧好兄弟姐妹了。真的要是給朱有薇一個聽起來就不怎麽樣的封號,那就讓她抬不起來頭了。
畢竟大明的公主之中,除了此前的安慶公主之外,也就是朱有薇下嫁文官係統了。
當初老朱以嫡女下嫁文官係統的,這是對文官係統的施恩,結果出了個歐陽倫。
而朱有薇下嫁的情況目前來看不錯,可是一旦朱允熥不給好的封號,很多人說不定就以為這是一個不被他喜愛的姐姐了。
朱允熥就稱讚說道,“還是你考慮的周到,三姐的封號也要給重一些。她不爭不搶的,又一直恪守婦德、為我皇室表率,肯定是要封的好一點。”
徐妙錦斟酌說道,“按大姐、二姐的封號,三姐本可給和陽,隻是現如今和陽歸鳳陽府,那自然不能輕封。”
朱允熥笑而不語,和陽也就是和縣,那是老朱真正意義上自立門戶的地方。包括滁州也是一樣,都是屬於直隸了,那就不好輕封了。
其實朱允熥的性格很多人也都清楚,親近遠疏都是一目了然,他做事的一些風格基本上也都不需要刻意的去猜測。
朱允熥看向徐妙錦,隨即說道,“其實我倒是想要給清河、沭陽這些,就怕皇祖父不會答應。”
聽到朱允熥提出來的封號,徐妙錦何嚐不明白。這兩個縣也都是屬於淮安,而老朱家的祖籍就屬於淮安盱眙。
在盱眙的祖陵就是葬著老朱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的衣冠塚。
徐妙錦就笑著開口說道,“陛下,我倒是覺得皇祖父不會說些什麽。”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隻要不是給盱眙、鳳陽這樣的封號,老朱基本上也都會默認。說到底就是公主的封號不太出格,那就沒問題。
而徐妙錦也非常聰明,隻和朱允熥聊著姐姐們的封號等等。
至於朱允炆的封號不需要懷疑,那是老朱和朱允熥早就有的默契,不管是封地也好,還是此前大明獨一個的郡王就藩,都是有著特殊的對待。
說到底就是對於朱允炆的‘補償’,曆史上的朱允炆給朱允熥封的就是吳王、建藩杭州。
隻不過還沒等到朱允熥就藩,朱允炆就被朱棣給取代了,朱允熥也就降為廣澤王。隨即被貶為庶人,關進了鳳陽高牆。
而這一世不一樣了,朱允炆馬上就要成為正經吳王了,他已經開開心心的在杭州就藩五年了,這都娶妻生子、逍遙自在了。
至於朱允熞、朱允熙的王爵封號等,徐妙錦肯定不會摻和。這可是正經的藩王了,那就事關封地,哪怕她是皇後也不能在這些話題上多說什麽。
這是後宮不得幹政,這一點徐妙錦心裏有數,也一直都是在嚴格的要求著自己。
看起來是需要讓禮部和宗人府抓緊時間擬定長公主們的封號了,包括給老四的封號也都可以定下來,隻是暫時不就藩而已,這也不衝突。
既然都已經當了皇帝,那麽自然也就是需要關照一下兄弟姐妹,一些基本的待遇等等該給的肯定還是要給,而且還是需要第一時間給。
因為朱標現在不在了,自然也就是朱允熥來當家了,這也是他的責任所在。
和徐妙錦聊了些事情,也算得上是小小的放鬆一下,這兩天也確實太累了一些,該稍微的休息、調整一下。
不過該正經休息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正經的好好休息,接下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呢,明天依然需要早起、依然還有很多的儀式需要完成。
作為剛剛即位的新皇帝,現在也根本就沒有什麽時間去感受坐在龍椅上的喜悅,每天都要忙的腳不沾地,這才是最實際的一個體現。
或許等到這些事情給結束了,才可以稍微的放鬆一下。隻不過到了那時候,又是有著忙不完的政事需要去處理了。
不過這一切對於朱允熥來說也習以為常,哪怕是這兩天在忙著即位,該處理的一些政事也沒有耽誤。
同樣還是熟悉的天不亮就起床了,隻是現在住在乾清宮,距離奉天殿要近不少,這對於朱允熥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可以少走一段路,可以稍微的多眯一會兒,尤其是在這寒冬臘月的時節,能夠少被冷風吹,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之一了。
相對可以改善一下,不代表就可以真的偷懶,該去上朝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去上朝。尤其是在這麽個時刻,更是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吃了點早餐之後就直接出發了,好消息就是現在一切都是以朱允熥的時間為準,他可以直接去奉天殿升殿,這也是屬於皇帝的權力。
如果還是皇太孫的時候,那就是需要去奉天門外等一等,然後率領百官上朝。但是現在,他剛剛點頭,外頭就傳來鳴鞭聲,百官開始有序進入大殿。
同樣還是一身冕服,朱允熥直接坐在龍椅上接受百官賀拜,該有的升殿流程和以往還是相同。
在三唿萬歲之後,朱允熥開口說道,“朕即位,當以國事為重。有司即日起無需再行慶賀,一切如常、百官以政事為先。”
官員們自然也沒有意見,理論上來說也應該如此。可是假如皇帝非要慶賀,那麽官員們自然也就隻能配合了。
很明顯,現在這位新皇帝還是非常重視國政,那就沒有後續的慶祝等,大家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而不是想著要繼續忙著各種儀式了。
包括一眾各國使節等,他們也需要觀禮、送上賀表等等,這些人也是登基大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朱允熥揉了揉眉心,這兩天基本上就沒睡個安穩覺,倒不是說內心多麽激動等等,單純的就是行程安排的實在太緊了,事情實在太多了。
不要說睡個安穩覺了,就算是想要歇歇腳都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是緊鑼密鼓,哪裏有什麽休息的機會啊。
迴到了乾清宮,朱允熥看到徐妙錦問道,“這兩天累壞了吧?”
徐妙錦笑著迴答,“臣妾倒是不累,陛下想必是累的不輕。”
“歇一歇都難,一直都是在東奔西走。”朱允熥就坐下說道,“總算是給事情辦完了,也就是明天還要忙一會兒就行。”
其實今天的一些祭祀等事情辦完,基本上也就意味著事情徹底的辦完。明天倒是不需要特別累,主要也就是升殿、再次接受百官參拜。
徐妙錦就笑著說道,“要說這兩天大姐和二姐也跟著累壞了,她們可是打心底的高興,剛開宮門就急著入宮幫忙。”
朱允熥一點都不奇怪,他那兩個姐姐就是大事幫不上忙,可是總會想著去力所能及的幫忙做些事情。
朝堂上的事情自然不需要她們去幫忙,但是後宮安排太監、侍女做些事情,那還是沒有什麽問題。
隻是轉念一想,朱允熥奇怪的問道,“小姑呢?按說她也應該跟著幫忙才對,怎麽我好像沒聽說她這兩天在幫忙?”
徐妙錦解釋說道,“大姑和小姑陪著我招待一眾命婦,多半是覺得她們身份合適一些。”
這是委宛的說法,主要就是覺得朱允熥那兩個胞姐處理不了這些大場麵。所以讓她們去做些小事情,大事就是朱允熥的兩個姑姑代勞了。
“大姑眼看著就要動身去北平了,小姑這些年也不管其他事情。”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說道,“小姑父稍微有些上進心,那也好安排啊。”
徐妙錦就勸著說道,“陛下也用不著擔心,小姑父也有爵位。”
朱允熥冷哼一聲,“那算什麽爵位?能世襲罔替?他趙家的是追封的,以後多半也就是在五軍都督府尋個蔭官,那是正經爵位?”
徐妙錦也隻是笑了笑不說話,那也就是朱允熥較真罷了。人各有誌,並非是每個人都想著要去封候拜將,享受現在的生活也不錯。
就比如說安慶公主,雖說是二婚的,但是現在有著一個女兒、有著一個知冷暖的丈夫,她才不考慮為丈夫謀求仕途等等,遊山玩水更加在意。
要不是朱允熥不允許,說不定她早就帶著丈夫、女兒去四處旅遊了,對應天府周圍的景色等都看膩了。
朱允熥開口說道,“這兩天可和大姐、二姐商議了公主封號的事情?”
徐妙錦搖頭說道,“陛下說笑了,這般大事豈能是我等商議,也該是陛下來定奪才行。”
朱允熥這才開口說道,“按說長公主的封號等還是要容易些,不像親王的王號代表著就藩之地。隻是我這姐姐們到底不同,人也是要看顏麵。”
徐妙錦自然也明白這些道理,親王們的王號基本上代表著封地所在。而公主們的封號,代表著受不受重視。
老朱有十六個女兒,除了有兩個沒有長大沒有封號之外,都是以地名來命名。
朱允熥就開口說道,“過兩天也是該考慮晉封的事情了,這也不能多耽誤。”
晉封製度也頗為講究,說到底就是以和皇帝的輩分為主。皇帝的女兒就是公主,皇帝的姊妹則是長公主,皇帝的姑姑乃至姑祖等就是大長公主了。
朱有容她們就是直接從郡主躍升為長公主,自然也就要給她們授金冊了,這也是老朱早就定下來的規矩。
徐妙錦開口說道,“陛下,臣妾鬥膽了。給姐姐們封地,還是以祖地、江南之地為好。”
“我也是這麽想的,到底是我姐姐。”朱允熥明白徐妙錦的意思,“真要是找個偏遠小城之名,那我姐姐們還要不要臉麵了?其他人不得笑話她們?”
徐妙錦就跟著說道,“姐姐們也都是以郡主之禮下嫁,雖說應天府的百姓也該知道陛下和姐姐們親近,隻是天下人不見得都知道。”
朱允熥就笑著開玩笑,“應天府的百姓未必都知道這些事情,我那兩姐姐隻是郡主,要是再隻是給她們加普通封號,肯定更多人說閑話。”
道理顯然不隻是朱允熥明白,徐妙錦也非常清楚,所以這才提議封比較有含金量的封號了。
“我想著大姐封懷遠、二姐封定遠。”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隻是這麽一來,也有些對不住兩位姐姐,其他姑姑們都是以大城為封號。”
徐妙錦就立刻說道,“陛下多慮了,姑姑們也並非都是以大城為封號。大姑、二姑雖然都是以府為封號,隻是其他姑姑們未必如此。”
按照大明的一些行政劃分,自然也就是承宣布政使司,然後再是府、州、縣了。
更準確的來說,大部分的公主,實際上也都不是以府為封號,而是以縣為封號。
徐妙錦繼續說道,“陛下,定遠直隸中都,其他姑姑們的封號可沒有如此的。懷遠現在屬應天府,其他姑姑們也都沒有如此封號。”
雖然不是以府為封號,但是懷遠、定遠,這兩個縣也可以說極其特殊,一個直屬應天府,一個隸屬中都鳳陽府,這意義就不一樣了。
而且徐妙錦也能猜到朱允熥的意思,懷遠是常遇春的家鄉,定遠是常藍氏的家鄉。
雖然定遠也出了李善長、胡惟庸、郭子興,不過那也是老朱‘龍興之地’,老朱當初就是帶著淮西二十四將南略定遠、自立門戶。
至於懷遠當初屬濠州,老朱就是在這裏投的義軍。
朱允熥抓了抓頭說道,“真要是給大姐、二姐這個封號,大家也都明白我的意思,就怕到時候祖父要說我。”
朱允熥的心思可謂是昭然若揭的,可以說他是對兩個胞姐格外關照,也可以說是在紀念常氏。知道的會說承康皇帝孝順,不知道的會說他打破祖製。
徐妙錦這個時候就說道,“皇祖父肯定不會責怪陛下,隻是三姐的封號也不可輕慢。三姐一向溫婉、不爭不搶,不能讓三姐丟了顏麵。”
朱有薇的存在感嚴重不足,畢竟是朱允熥的同父異母的姐姐,還是稍微隔了一層。但是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姐姐。
而且現在朱允熥成為了皇帝,自然也就有責任照顧好兄弟姐妹了。真的要是給朱有薇一個聽起來就不怎麽樣的封號,那就讓她抬不起來頭了。
畢竟大明的公主之中,除了此前的安慶公主之外,也就是朱有薇下嫁文官係統了。
當初老朱以嫡女下嫁文官係統的,這是對文官係統的施恩,結果出了個歐陽倫。
而朱有薇下嫁的情況目前來看不錯,可是一旦朱允熥不給好的封號,很多人說不定就以為這是一個不被他喜愛的姐姐了。
朱允熥就稱讚說道,“還是你考慮的周到,三姐的封號也要給重一些。她不爭不搶的,又一直恪守婦德、為我皇室表率,肯定是要封的好一點。”
徐妙錦斟酌說道,“按大姐、二姐的封號,三姐本可給和陽,隻是現如今和陽歸鳳陽府,那自然不能輕封。”
朱允熥笑而不語,和陽也就是和縣,那是老朱真正意義上自立門戶的地方。包括滁州也是一樣,都是屬於直隸了,那就不好輕封了。
其實朱允熥的性格很多人也都清楚,親近遠疏都是一目了然,他做事的一些風格基本上也都不需要刻意的去猜測。
朱允熥看向徐妙錦,隨即說道,“其實我倒是想要給清河、沭陽這些,就怕皇祖父不會答應。”
聽到朱允熥提出來的封號,徐妙錦何嚐不明白。這兩個縣也都是屬於淮安,而老朱家的祖籍就屬於淮安盱眙。
在盱眙的祖陵就是葬著老朱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的衣冠塚。
徐妙錦就笑著開口說道,“陛下,我倒是覺得皇祖父不會說些什麽。”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隻要不是給盱眙、鳳陽這樣的封號,老朱基本上也都會默認。說到底就是公主的封號不太出格,那就沒問題。
而徐妙錦也非常聰明,隻和朱允熥聊著姐姐們的封號等等。
至於朱允炆的封號不需要懷疑,那是老朱和朱允熥早就有的默契,不管是封地也好,還是此前大明獨一個的郡王就藩,都是有著特殊的對待。
說到底就是對於朱允炆的‘補償’,曆史上的朱允炆給朱允熥封的就是吳王、建藩杭州。
隻不過還沒等到朱允熥就藩,朱允炆就被朱棣給取代了,朱允熥也就降為廣澤王。隨即被貶為庶人,關進了鳳陽高牆。
而這一世不一樣了,朱允炆馬上就要成為正經吳王了,他已經開開心心的在杭州就藩五年了,這都娶妻生子、逍遙自在了。
至於朱允熞、朱允熙的王爵封號等,徐妙錦肯定不會摻和。這可是正經的藩王了,那就事關封地,哪怕她是皇後也不能在這些話題上多說什麽。
這是後宮不得幹政,這一點徐妙錦心裏有數,也一直都是在嚴格的要求著自己。
看起來是需要讓禮部和宗人府抓緊時間擬定長公主們的封號了,包括給老四的封號也都可以定下來,隻是暫時不就藩而已,這也不衝突。
既然都已經當了皇帝,那麽自然也就是需要關照一下兄弟姐妹,一些基本的待遇等等該給的肯定還是要給,而且還是需要第一時間給。
因為朱標現在不在了,自然也就是朱允熥來當家了,這也是他的責任所在。
和徐妙錦聊了些事情,也算得上是小小的放鬆一下,這兩天也確實太累了一些,該稍微的休息、調整一下。
不過該正經休息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正經的好好休息,接下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呢,明天依然需要早起、依然還有很多的儀式需要完成。
作為剛剛即位的新皇帝,現在也根本就沒有什麽時間去感受坐在龍椅上的喜悅,每天都要忙的腳不沾地,這才是最實際的一個體現。
或許等到這些事情給結束了,才可以稍微的放鬆一下。隻不過到了那時候,又是有著忙不完的政事需要去處理了。
不過這一切對於朱允熥來說也習以為常,哪怕是這兩天在忙著即位,該處理的一些政事也沒有耽誤。
同樣還是熟悉的天不亮就起床了,隻是現在住在乾清宮,距離奉天殿要近不少,這對於朱允熥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可以少走一段路,可以稍微的多眯一會兒,尤其是在這寒冬臘月的時節,能夠少被冷風吹,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之一了。
相對可以改善一下,不代表就可以真的偷懶,該去上朝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去上朝。尤其是在這麽個時刻,更是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吃了點早餐之後就直接出發了,好消息就是現在一切都是以朱允熥的時間為準,他可以直接去奉天殿升殿,這也是屬於皇帝的權力。
如果還是皇太孫的時候,那就是需要去奉天門外等一等,然後率領百官上朝。但是現在,他剛剛點頭,外頭就傳來鳴鞭聲,百官開始有序進入大殿。
同樣還是一身冕服,朱允熥直接坐在龍椅上接受百官賀拜,該有的升殿流程和以往還是相同。
在三唿萬歲之後,朱允熥開口說道,“朕即位,當以國事為重。有司即日起無需再行慶賀,一切如常、百官以政事為先。”
官員們自然也沒有意見,理論上來說也應該如此。可是假如皇帝非要慶賀,那麽官員們自然也就隻能配合了。
很明顯,現在這位新皇帝還是非常重視國政,那就沒有後續的慶祝等,大家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而不是想著要繼續忙著各種儀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