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初年的一些好處就是權力高度的集中,很多的政策頒布會有一些阻力。
但是不存在‘祖宗之製不可變’的說法,現在還可以繼續在相對空白的白紙上塗鴉,可以在相對沒有什麽阻力的情況下去做一下事情。
追封朱標和常氏為帝後,大家沒有意見。哪怕是給朱標定下了廟號,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也都捏著鼻子認了。
想要指望朱允熥像道君皇帝那樣和百官鬥氣以至於三十年不上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存在文官集團勢大,皇帝的政令都發布出去的情況。
甚至現在朱允熥都追封朱標和常氏帝後了,也冊立徐妙錦為皇後了,但是隻字未提太子妃呂氏的事情,大家也都揣著明白裝糊塗。
雖然理論上他應該第一時間這麽做,但是現在沒做,大家也就裝作不知道。或許,承康皇帝會等到接下來冊封諸多宗室時才想起呂氏呢。
朱允熥這邊在即位,聖旨也很快傳達到後宮,徐妙錦在朝廷命婦們的見證下被立為皇後。
接下來自然也就是徐妙錦升殿了,自然也是有著皇後坐殿的一係列禮儀等等,這也根本不用奇怪,都安排好的事情。
即位、定下君臣名分,接連下旨安排了一些事情,這就是朱允熥即位的第一時間所做的事情。
這也隻是登基大典的開始,接下來的兩天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完整的儀式才隻是剛剛開始罷了。
百官退朝了,朱允熥立刻來到偏殿,“祖父,怎麽還在這邊?”
老朱笑著指了指朱文垚,“他不樂意走,咱也想要看你坐了龍椅該如何當好皇帝,就留下來看看。”
“好似和當太孫沒什麽差別,也就是現在能自稱‘朕’,能直接下達聖旨了。”朱允熥就笑著開口,“祖父,先前下的聖旨沒什麽問題吧?”
老朱就打趣說道,“雖說咱們也是商議好了為你爹娘追封的事情,隻是按規矩,也該是和百官商議,讓他們進廟號之選。你倒好,直接給安排了。”
老朱的說法也沒什麽問題,理論上確實就應該是讓百官去商議,草擬出來一些候選,然後交給朱允熥這個皇帝來最終定奪。
哪怕這個過程中可以有諸多的暗示,草擬出來的一些選項必然是有著朱允熥滿意的,好似也是沒什麽問題。
“我可不想耽誤工夫,直接定下來多好。”朱允熥就笑著說道,“迴頭讓我家老四去督造營建,這樣過兩年就該讓他就藩了。”
老朱微微點頭,笑著說道,“你做事果斷,這麽安排也好。既然追封你爹娘為帝後,自然也是該修建帝陵。”
朱允熥在意這個事情,老朱自然也是無比在意。所以調侃歸調侃,老朱對於朱允熥的果斷可以說是非常滿意的,就應該這麽來、一點都別耽誤。
朱文垚搖搖晃晃的走到朱允熥跟前,仰起頭在仔細的打量,隨即就搖搖晃晃的走了。
朱允熥就有些來氣了,“換了身衣裳,他現在就認不得人了。這孩子,看著不如小時候機靈了。”
老朱則是有著一些不太一樣的觀點,“就是和你不太親罷了,咱換身衣裳就不礙事。今天這麽個大喜的日子,就咱文垚沒落得好處,氣你呢!”
“怎麽就沒他的好處?”朱允熥更加不認可了,“以前叫他小殿下,皇重孫殿下。現在就是皇長子殿下了,這就沒點好處?”
“那也不是太子!”老朱有些牢騷的說道,“你真要是喜歡文垚,就該立他為太子!”
對於老朱這有些老小孩的話,朱允熥也就是聽聽。如果朱允熥真的要冊立朱文垚為太子,老朱就該是第一個反對的了,最早也得等到十歲。
朱允熥收斂一些笑容說道,“明天該去太廟祭祀,行告天地禮。再去奉先殿祭告祖宗們,還要去華蓋殿升殿了。”
老朱點頭,隨即問道,“你那幾個兄弟是明天賜宴的時候到?”
“高熾幾個明天就到,我是打算讓他們跟著一道去祭告天地、宗廟。”朱允熥迴答說道,“一個個的都在應天府外頭徘徊不前,真不如小時候親近了。”
“你是太孫時,這就定下了君臣,更何況現在你是皇帝,他們隻是親王世子。”老朱抱起來朱文垚笑著說道,“明天你們弟兄幾個聚聚,這也好。”
看到子孫們親近,老朱無疑是最為開心的。
尤其是他知道朱允熥身邊沒什麽親人,也就是和朱尚炳、朱高熾這幾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關係好,那自然也就是更希望那幾個孫子早點迴來。
這麽個大喜的日子,自然也是需要有人分享一些喜悅。老朱早些年和可以和家人、兄弟分享喜悅,而他覺得朱允熥就沒什麽說話的人。
朱允熥笑著起身,說道,“祖父,我這就去後頭看看。其他的暫且不說,也是該去開平王妃麵前露了臉。”
“祖祖,不走。”朱文垚就急了,這大半天都在奉天殿的偏殿玩,還不想走,“祖祖,玩。”
老朱從善如流的坐下,原本在懷中不斷扭動的朱文垚頓時老實下來,下一刻就從老朱懷裏滑下來,跌跌撞撞的在偏殿玩鬧。
朱允熥對此也隻能是笑一笑,老朱的偏心是顯而易見的,對朱文垚的溺愛更是沒邊。所以現在也沒什麽好說的,由著孩子吧。
“你過去一趟,妙錦到底是剛被冊立。”老朱也就笑著說道,“她這時候心裏頭也沒個底,她到底是小輩。”
那可不,現在給徐妙錦行禮的有祖輩的常藍氏,有長輩的寧國公主等人,還有同輩但是歲數稍長的朱有容等人,這都是身份尊貴。
當然她也沒必要特別心虛,不要說是皇後了,就算是太孫妃的時候,在正式場合也都是會接受這些長輩們的行禮。
更何況今天的情況還非常特殊,那自然也就是踏踏實實的接受行禮好了。
朱允熥不慌不忙的去往柔儀宮,別看奉天殿這邊看似是儀式完成了,但是百官們這個時候可沒有離開皇宮,還都在忙著四處去拜賀呢。
同樣的道理,這也就意味著命婦們也根本不會離開皇宮,這一連三天都是要非常忙碌的,不管是入宮慶賀還是赴宴等,那都是有的忙。
張福生的聲音洪亮了,非常有底氣的喊道,“陛下駕到,百官行禮。”
徐妙錦立刻起身,站定下跪下,“臣妾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
常藍氏精神抖擻、神情激動的看了一眼朱允熥,隨即也跪下,“臣妾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
這個時候不隻是常藍氏神情激動,安慶公主、朱有容等人也都是非常激動,這都是朱允熥最為親近的人,也都是盼望著看到朱允熥登基稱帝。
即使此前朱允熥被立為皇太孫,或者是他在儲君的位置上表現的非常出色,幾乎所有人都不會認為會有什麽變數。
但是沒有穿上龍袍、坐上龍椅,那就有著一些不確定性,朱標就是前車之鑒。而現在朱允熥穿上了帝王冕冠,這才是真正的塵埃落定。
朱允熥就緩緩點頭,“諸卿平身。”
徐妙錦帶頭領旨謝恩,一眾命婦等也都紛紛起身、迴到自己的班位。
朱允熥看向常藍氏說道,“今日在殿上,朕已追封先母為孝康皇後,特來告知。”
常藍氏老淚縱橫,她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去說些什麽才好。
要說女兒命苦,那顯然也談不上。出生的時候就比較安穩,從小也沒吃過苦。嫁給了青梅竹馬、生了兩兒兩女,地位也無比尊崇。
可是要說命好,二十四歲的時候就過世了,還沒有見過拿命換來的小兒子就過世了。
看著常藍氏的樣子,朱允熥心緒難平,許久後才說道,“今日朕即位,這是大喜之事,明日著駙馬都尉去東陵祭拜。”
朱有容和朱有薇立刻也上前了,其實也不需要刻意的去下旨,因為在朱允熥登基的時候,她們的身份就是自動升級為公主了。
當然最多也就是現在還沒有給她們定下公主名,隻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朱允熥顯然是不會虧待她的兩個胞姐。
朱有容就立刻開口,“臣妾領旨。”
朱允熥仔細看了看,隨後問道,“皇後可升殿了?”
徐妙錦迴答說道,“迴陛下,臣妾已經升殿、定下君臣名分了。”
朱允熥微微點頭,扭頭小聲問道,“那個呢?怎麽沒見著?”
徐妙錦心領神會,隨即小聲說道,“陛下在殿上追封父皇母後,冊立臣妾為皇後,並無那人名分,就讓她露了一下麵就帶走了。”
這一下朱允熥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他是臉皮厚心黑,而他的媳婦顯然也好不到哪去,心裏有千千結呢。
看到朱允熥的神色,徐妙錦小心問道,“陛下,可是臣妾做錯了?”
“這倒不是。”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今日在殿下,就是禮部的那些人一個個的也不開口。他們何嚐不知這些事情,不願得罪朕罷了。”
改口就是這麽的絲滑,現在自稱為‘朕’,一點都不突兀,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違和感,一切都是這麽的自然、天經地義。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徐妙錦也說道,“這邊也是如此,諸人皆對她離去不作聲。”
看著朱允熥和徐妙錦在小聲的說著悄悄話,不少命婦都是在感慨著帝後的感情好,皇家三代人都是如此。
要說最為激動的自然也就是魏國公夫人徐李氏了,皇帝剛登基就立刻冊立皇後,這當然讓她開心。本來以為還要等幾天的,哪知道就這麽果斷的決定了。
朱允熥隨即看向命婦們,說道,“行了,既然皇後已經升殿,你們也就暫且退下。”
一眾命婦紛紛行禮準備離開,暫時來說她們的任務已經完成,她們今天最大的任務就是觀禮、賀拜皇後,當然明天的儀式還是要繼續下去。
朱允熥看向朱有容說道,“大姐,你們幾個留下來說說話,我還有事情要說。”
到底哪些人該留下,大家也都是心裏有數。朱允熥同父異母的姐姐朱有薇這個時候也都識趣的離開,她這個公主可比不上朱有容、朱有薇。
其他人都離開了,安慶公主就潑辣的說道,“允熥,這就即位了?本來想著還有些大場麵,如何隆重,怎麽就這般突然?”
朱允熥也忍俊不禁的說道,“小姑,無非就是祖父傳旨,我升殿、坐殿罷了。本來也是覺得該有些大場麵,還是要留著明天祭祀天地。”
寧國公主有些不高興的批評著妹妹,“慎言!”
不要說安慶公主覺得這一切看起來太自然、太普通了,就算是朱有容和朱有薇也都覺得有那麽一些恍惚了。
沒有別的原因,實在是這一切看起來就太過理所當然了,這麽重要的即位大典原本該是轟轟烈烈的,可是看似也是非常平靜。
朱允熥攙扶著常藍氏,笑著問道,“外祖母,可也覺得我這即位場麵不夠?”
常藍氏輕輕拍著朱允熥的手背說道,“陛下說笑了,臣妾倒是覺得這般最好不過了。我等婦道人家的都在後頭,哪知朝堂上的隆重。”
朱有容也跟著說道,“就是,尋常的時候升殿,哪有這麽多的樂器、樂工。皇後坐殿的時候,那場麵以前也從未見過!”
安慶公主還是有些意見,剛想開口就被姐姐掐了一下,也果斷的偃旗息鼓了。
徐妙錦的升殿看似是非常隆重,但是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人可是見過世麵的,包括常藍氏也都知道大明的第一任皇後升殿是何等場麵,依然記憶猶新。
可是,承康皇帝的登基大典沒辦法和洪武皇帝直接祭告天地即皇帝位相比。
那麽徐妙錦這個大明第二位皇後,自然也別指望在被冊立為後的場麵上超越孝慈高皇後了。
朱允熥的登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場麵宏大。隻要禮儀完備,這一切也就足夠了。
但是不存在‘祖宗之製不可變’的說法,現在還可以繼續在相對空白的白紙上塗鴉,可以在相對沒有什麽阻力的情況下去做一下事情。
追封朱標和常氏為帝後,大家沒有意見。哪怕是給朱標定下了廟號,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也都捏著鼻子認了。
想要指望朱允熥像道君皇帝那樣和百官鬥氣以至於三十年不上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存在文官集團勢大,皇帝的政令都發布出去的情況。
甚至現在朱允熥都追封朱標和常氏帝後了,也冊立徐妙錦為皇後了,但是隻字未提太子妃呂氏的事情,大家也都揣著明白裝糊塗。
雖然理論上他應該第一時間這麽做,但是現在沒做,大家也就裝作不知道。或許,承康皇帝會等到接下來冊封諸多宗室時才想起呂氏呢。
朱允熥這邊在即位,聖旨也很快傳達到後宮,徐妙錦在朝廷命婦們的見證下被立為皇後。
接下來自然也就是徐妙錦升殿了,自然也是有著皇後坐殿的一係列禮儀等等,這也根本不用奇怪,都安排好的事情。
即位、定下君臣名分,接連下旨安排了一些事情,這就是朱允熥即位的第一時間所做的事情。
這也隻是登基大典的開始,接下來的兩天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完整的儀式才隻是剛剛開始罷了。
百官退朝了,朱允熥立刻來到偏殿,“祖父,怎麽還在這邊?”
老朱笑著指了指朱文垚,“他不樂意走,咱也想要看你坐了龍椅該如何當好皇帝,就留下來看看。”
“好似和當太孫沒什麽差別,也就是現在能自稱‘朕’,能直接下達聖旨了。”朱允熥就笑著開口,“祖父,先前下的聖旨沒什麽問題吧?”
老朱就打趣說道,“雖說咱們也是商議好了為你爹娘追封的事情,隻是按規矩,也該是和百官商議,讓他們進廟號之選。你倒好,直接給安排了。”
老朱的說法也沒什麽問題,理論上確實就應該是讓百官去商議,草擬出來一些候選,然後交給朱允熥這個皇帝來最終定奪。
哪怕這個過程中可以有諸多的暗示,草擬出來的一些選項必然是有著朱允熥滿意的,好似也是沒什麽問題。
“我可不想耽誤工夫,直接定下來多好。”朱允熥就笑著說道,“迴頭讓我家老四去督造營建,這樣過兩年就該讓他就藩了。”
老朱微微點頭,笑著說道,“你做事果斷,這麽安排也好。既然追封你爹娘為帝後,自然也是該修建帝陵。”
朱允熥在意這個事情,老朱自然也是無比在意。所以調侃歸調侃,老朱對於朱允熥的果斷可以說是非常滿意的,就應該這麽來、一點都別耽誤。
朱文垚搖搖晃晃的走到朱允熥跟前,仰起頭在仔細的打量,隨即就搖搖晃晃的走了。
朱允熥就有些來氣了,“換了身衣裳,他現在就認不得人了。這孩子,看著不如小時候機靈了。”
老朱則是有著一些不太一樣的觀點,“就是和你不太親罷了,咱換身衣裳就不礙事。今天這麽個大喜的日子,就咱文垚沒落得好處,氣你呢!”
“怎麽就沒他的好處?”朱允熥更加不認可了,“以前叫他小殿下,皇重孫殿下。現在就是皇長子殿下了,這就沒點好處?”
“那也不是太子!”老朱有些牢騷的說道,“你真要是喜歡文垚,就該立他為太子!”
對於老朱這有些老小孩的話,朱允熥也就是聽聽。如果朱允熥真的要冊立朱文垚為太子,老朱就該是第一個反對的了,最早也得等到十歲。
朱允熥收斂一些笑容說道,“明天該去太廟祭祀,行告天地禮。再去奉先殿祭告祖宗們,還要去華蓋殿升殿了。”
老朱點頭,隨即問道,“你那幾個兄弟是明天賜宴的時候到?”
“高熾幾個明天就到,我是打算讓他們跟著一道去祭告天地、宗廟。”朱允熥迴答說道,“一個個的都在應天府外頭徘徊不前,真不如小時候親近了。”
“你是太孫時,這就定下了君臣,更何況現在你是皇帝,他們隻是親王世子。”老朱抱起來朱文垚笑著說道,“明天你們弟兄幾個聚聚,這也好。”
看到子孫們親近,老朱無疑是最為開心的。
尤其是他知道朱允熥身邊沒什麽親人,也就是和朱尚炳、朱高熾這幾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關係好,那自然也就是更希望那幾個孫子早點迴來。
這麽個大喜的日子,自然也是需要有人分享一些喜悅。老朱早些年和可以和家人、兄弟分享喜悅,而他覺得朱允熥就沒什麽說話的人。
朱允熥笑著起身,說道,“祖父,我這就去後頭看看。其他的暫且不說,也是該去開平王妃麵前露了臉。”
“祖祖,不走。”朱文垚就急了,這大半天都在奉天殿的偏殿玩,還不想走,“祖祖,玩。”
老朱從善如流的坐下,原本在懷中不斷扭動的朱文垚頓時老實下來,下一刻就從老朱懷裏滑下來,跌跌撞撞的在偏殿玩鬧。
朱允熥對此也隻能是笑一笑,老朱的偏心是顯而易見的,對朱文垚的溺愛更是沒邊。所以現在也沒什麽好說的,由著孩子吧。
“你過去一趟,妙錦到底是剛被冊立。”老朱也就笑著說道,“她這時候心裏頭也沒個底,她到底是小輩。”
那可不,現在給徐妙錦行禮的有祖輩的常藍氏,有長輩的寧國公主等人,還有同輩但是歲數稍長的朱有容等人,這都是身份尊貴。
當然她也沒必要特別心虛,不要說是皇後了,就算是太孫妃的時候,在正式場合也都是會接受這些長輩們的行禮。
更何況今天的情況還非常特殊,那自然也就是踏踏實實的接受行禮好了。
朱允熥不慌不忙的去往柔儀宮,別看奉天殿這邊看似是儀式完成了,但是百官們這個時候可沒有離開皇宮,還都在忙著四處去拜賀呢。
同樣的道理,這也就意味著命婦們也根本不會離開皇宮,這一連三天都是要非常忙碌的,不管是入宮慶賀還是赴宴等,那都是有的忙。
張福生的聲音洪亮了,非常有底氣的喊道,“陛下駕到,百官行禮。”
徐妙錦立刻起身,站定下跪下,“臣妾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
常藍氏精神抖擻、神情激動的看了一眼朱允熥,隨即也跪下,“臣妾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
這個時候不隻是常藍氏神情激動,安慶公主、朱有容等人也都是非常激動,這都是朱允熥最為親近的人,也都是盼望著看到朱允熥登基稱帝。
即使此前朱允熥被立為皇太孫,或者是他在儲君的位置上表現的非常出色,幾乎所有人都不會認為會有什麽變數。
但是沒有穿上龍袍、坐上龍椅,那就有著一些不確定性,朱標就是前車之鑒。而現在朱允熥穿上了帝王冕冠,這才是真正的塵埃落定。
朱允熥就緩緩點頭,“諸卿平身。”
徐妙錦帶頭領旨謝恩,一眾命婦等也都紛紛起身、迴到自己的班位。
朱允熥看向常藍氏說道,“今日在殿上,朕已追封先母為孝康皇後,特來告知。”
常藍氏老淚縱橫,她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去說些什麽才好。
要說女兒命苦,那顯然也談不上。出生的時候就比較安穩,從小也沒吃過苦。嫁給了青梅竹馬、生了兩兒兩女,地位也無比尊崇。
可是要說命好,二十四歲的時候就過世了,還沒有見過拿命換來的小兒子就過世了。
看著常藍氏的樣子,朱允熥心緒難平,許久後才說道,“今日朕即位,這是大喜之事,明日著駙馬都尉去東陵祭拜。”
朱有容和朱有薇立刻也上前了,其實也不需要刻意的去下旨,因為在朱允熥登基的時候,她們的身份就是自動升級為公主了。
當然最多也就是現在還沒有給她們定下公主名,隻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朱允熥顯然是不會虧待她的兩個胞姐。
朱有容就立刻開口,“臣妾領旨。”
朱允熥仔細看了看,隨後問道,“皇後可升殿了?”
徐妙錦迴答說道,“迴陛下,臣妾已經升殿、定下君臣名分了。”
朱允熥微微點頭,扭頭小聲問道,“那個呢?怎麽沒見著?”
徐妙錦心領神會,隨即小聲說道,“陛下在殿上追封父皇母後,冊立臣妾為皇後,並無那人名分,就讓她露了一下麵就帶走了。”
這一下朱允熥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他是臉皮厚心黑,而他的媳婦顯然也好不到哪去,心裏有千千結呢。
看到朱允熥的神色,徐妙錦小心問道,“陛下,可是臣妾做錯了?”
“這倒不是。”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今日在殿下,就是禮部的那些人一個個的也不開口。他們何嚐不知這些事情,不願得罪朕罷了。”
改口就是這麽的絲滑,現在自稱為‘朕’,一點都不突兀,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違和感,一切都是這麽的自然、天經地義。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徐妙錦也說道,“這邊也是如此,諸人皆對她離去不作聲。”
看著朱允熥和徐妙錦在小聲的說著悄悄話,不少命婦都是在感慨著帝後的感情好,皇家三代人都是如此。
要說最為激動的自然也就是魏國公夫人徐李氏了,皇帝剛登基就立刻冊立皇後,這當然讓她開心。本來以為還要等幾天的,哪知道就這麽果斷的決定了。
朱允熥隨即看向命婦們,說道,“行了,既然皇後已經升殿,你們也就暫且退下。”
一眾命婦紛紛行禮準備離開,暫時來說她們的任務已經完成,她們今天最大的任務就是觀禮、賀拜皇後,當然明天的儀式還是要繼續下去。
朱允熥看向朱有容說道,“大姐,你們幾個留下來說說話,我還有事情要說。”
到底哪些人該留下,大家也都是心裏有數。朱允熥同父異母的姐姐朱有薇這個時候也都識趣的離開,她這個公主可比不上朱有容、朱有薇。
其他人都離開了,安慶公主就潑辣的說道,“允熥,這就即位了?本來想著還有些大場麵,如何隆重,怎麽就這般突然?”
朱允熥也忍俊不禁的說道,“小姑,無非就是祖父傳旨,我升殿、坐殿罷了。本來也是覺得該有些大場麵,還是要留著明天祭祀天地。”
寧國公主有些不高興的批評著妹妹,“慎言!”
不要說安慶公主覺得這一切看起來太自然、太普通了,就算是朱有容和朱有薇也都覺得有那麽一些恍惚了。
沒有別的原因,實在是這一切看起來就太過理所當然了,這麽重要的即位大典原本該是轟轟烈烈的,可是看似也是非常平靜。
朱允熥攙扶著常藍氏,笑著問道,“外祖母,可也覺得我這即位場麵不夠?”
常藍氏輕輕拍著朱允熥的手背說道,“陛下說笑了,臣妾倒是覺得這般最好不過了。我等婦道人家的都在後頭,哪知朝堂上的隆重。”
朱有容也跟著說道,“就是,尋常的時候升殿,哪有這麽多的樂器、樂工。皇後坐殿的時候,那場麵以前也從未見過!”
安慶公主還是有些意見,剛想開口就被姐姐掐了一下,也果斷的偃旗息鼓了。
徐妙錦的升殿看似是非常隆重,但是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人可是見過世麵的,包括常藍氏也都知道大明的第一任皇後升殿是何等場麵,依然記憶猶新。
可是,承康皇帝的登基大典沒辦法和洪武皇帝直接祭告天地即皇帝位相比。
那麽徐妙錦這個大明第二位皇後,自然也別指望在被冊立為後的場麵上超越孝慈高皇後了。
朱允熥的登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場麵宏大。隻要禮儀完備,這一切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