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允炆來說,每一次迴到應天府都是有些心情複雜,自然也意味著需要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要去得罪人。


    隻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次似乎是不用擔心那麽多了,好像真的不需要他去得罪宗室等等。


    給他的那些任務和安排也不算什麽,沒有是實際的權力,看似也就是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的,無非就是身份稍微特殊點有些作用罷了。


    這一切自然是讓朱允炆感覺到安心的,這也算是難得的待遇了,畢竟此前得罪人的事情做了不少,都已經有些免疫力了。


    朱允熥還是非常樂意和朱允炆聊一聊的,比如說朱允熞、朱允熙的教育問題,以及稍微提及一下以後對於他們封藩的想法。


    這個時候的朱允炆就非常的低調、謹慎,可能也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根本不願意在這些事情上提及什麽。


    大概也有可能是他骨子裏的薄涼,自己現在的處境都非常尷尬,他自然也就無暇顧及到弟弟們了,哪怕是親弟弟也是如此。


    都已經好幾年沒在一起了,朱允熙甚至對他的那個二哥都沒有什麽印象,這時候兄友弟恭也就是表麵客套一下,保證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現在是武林王了,眼看著就要成為吳王了,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子嗣,想法自然也就不同。


    朱允熥看了看時間,對張福生說道,“讓人將皇侄送過來。”


    雖然有些不解其意,可是朱允炆在這些事情上也沒有任何的發言權。不要說這裏是皇宮了,就算是在杭州的王府,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他做主。


    對於這類情況早就習以為常了,自然也就意味著默默的接受就好,因為提了意見反而不是什麽好事。


    再說了這裏是皇宮,在這麽個緊要的關口,皇太孫肯定不會對朱文圭做些什麽,這一點朱允炆也心裏有數。


    在朱允熥和朱允炆有一搭沒一搭閑聊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小奶音,“祖!”


    老朱抱著朱文垚出現了,開心的朱文垚非常不安分,指著大殿嘴裏不停的說著什麽。隻是他的嬰語實在難懂,哪怕是老朱連蒙帶猜都不一定準。


    老朱一進殿就抱怨說道,“咱說了不見,你偏偏要見,有什麽好見的?”


    在朱允炆連忙行禮的時候,朱允熥說道,“一代親二代表,總不能三代四代就拉倒吧?文垚和文圭到底是兄弟,還是要見一見。”


    老朱對此不以為意,雖然他重視親情,可是以大明宗室如今的情況,大多數的堂兄弟很有可能一輩子都見不了一麵,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姓名。


    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那我和高熾幾個還小時候在一起讀書、一起打鬧,這不也挺好的嗎?再說了,文垚有幾個歲數差不多的弟兄?”


    站在一邊的朱允炆羨慕的眼睛都發紅,他在皇祖父麵前一直都是規規矩矩、謹小慎微,生怕有任何的失禮,一切都以最高的禮儀宗法為準。


    可是即使如此,自己看起來根本沒有做錯什麽,依然沒辦法得到皇祖父的歡心,和皇祖父也沒辦法做到真正的親近。


    而看似沒有什麽禮儀,乃至有些忤逆的朱允熥,反而和皇祖父相處的非常好,甚是得到皇祖父的歡心。


    朱允熥繼續說道,“現在在宮裏頭,也就是我小姑能和文垚稍微玩一會兒。那到底是女娃,我都想著給文垚找些玩伴了。”


    老朱立刻認真起來,說道,“常家那小子算一個,徐欽的歲數大了點。九江家的也不行,歲數更大了。得好好尋摸尋摸,文垚的玩伴不能耽誤。”


    陪太子讀書可以說是一個好差事,太子的玩伴這就是未來仕途的重要財富。


    如果真的要給朱文垚選玩伴,文武百官都要打破頭,家裏哄著的寶貝疙瘩送進宮裏來當玩伴,就算是受點委屈也甘之如飴。


    朱文垚是一個膽子非常大的孩子,剛被老朱放下就開始跌跌撞撞的四處探索起來了,這時候最緊張的就是張福生等人了。


    老朱看了看朱允炆,說道,“看著白淨了一些,也儒雅了點,還真的是讀書人該有的樣子了。”


    朱允炆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他覺得這應該是皇祖父的誇獎和肯定。隻是從語氣聽起來,好似也是有著一些不滿的意思。


    朱允熥幫著解圍說道,“允炆一向都是如此,本來就喜歡讀書,身邊也有大儒教導。現在在文化之地,自然也有所進益,我覺得這才是應該!”


    老朱對此是有些不置可否的,朱允炆有沒有進步之類的事情,對於他來說真的沒有那麽重要,也沒有什麽值得關注的。


    隻要朱允炆健健康康的,這對於老朱來說顯然也就是足夠了。品行不壞、不要肆意妄為,這顯然更為重要,其他的實際上有些不值一提的意思。


    至於朱允炆現在有沒有什麽野心等等,老朱根本就不會懷疑這些,也確實沒必要有什麽好擔憂的。


    當年那事之後,老朱就知道朱允炆的心氣散了。而且這麽些年基本上也都是被人盯著,沒有半點僭越的地方,這才是聰明的孩子該做的事。


    “喜歡讀書就多讀書,喜歡遊湖就多遊湖,少和一些讀書人往來。”老朱有些不高興的說道,“那些士子喜歡空談,有幾個了解政事?”


    朱允炆嚇了一大跳,連忙跪下說道,“皇祖父陛下恕罪,孫臣定守本分。”


    朱允熥再次幫忙解圍,“祖父,允炆也沒和那些人談及國事,無非就是對談學問,這也沒有什麽大礙。”


    朱允炆一瞬間有那麽一些感動了,麵對皇祖父的一些怪罪,他是大氣都不敢出的。不管覺得會不會冤枉,都想著怎麽樣改正讓皇祖父滿意。


    現在再看看,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是當初鬧的不可開交的弟弟會為他解圍,這實在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易地而處,朱允炆肯定是不會這麽做,皇祖父的意見是最重要的,肯定是不能違背皇祖父的意思,這才是鞏固地位的關鍵。


    隻是很可惜,現在的朱允炆也就是隻能想一想了,或許這就是他當初敗的原因了。自己可能太過薄涼,一些做法也沒辦法讓皇祖父滿意。


    在說話間,朱文圭被抱進了文華殿,這孩子現在看起來還是有那麽一些膽怯,主要就是身邊的環境讓他沒有熟悉感,看到了很多不認識的人。


    “父王!”朱文圭奶聲奶氣,趕緊跑到了朱允炆的身邊,“父王。”


    朱允炆趕緊開口,“文圭,快些拜見曾祖皇帝陛下!”


    朱文垚坐在地板上,滿是好奇的看著朱文圭。忽然間開心起來了,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奶聲奶氣的笑著想要走過來。


    老朱還是很開心的,雖然他確實不打算抱朱文圭,不過看到這孩子長的白白淨淨的樣子,心裏自然也是非常的開心。


    “去,和你兄長玩鬧。”老朱笑盈盈的摸了摸朱文垚的腦袋,“看你樣子,也是坐不住了。”


    朱文垚確實是坐不住了,一手抓著老朱的衣裳,搖搖晃晃的站著。但是一直都是眼巴巴的看著朱文圭呢,顯然是想要和這個歲數差不多的玩伴一起玩鬧。


    小孩子的天性本來就是喜歡和差不多同齡的孩子一起玩鬧,甚至還是喜歡跟著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屁股後頭瞎跑。


    朱文垚在皇宮裏沒有什麽玩伴,主要就是因為差不多年齡的孩子確實沒有,這就是實際情況了。


    而朱文圭其實也差不多,在武林王府的時候他自然也是被人哄著,可是要說玩伴等等,這孩子也實際上也是沒有真正的玩伴。


    看著朱文垚和朱文圭開心玩鬧的樣子,大家自然還是覺得非常開心,大人之間的一些恩怨實際上還是不要更多的牽涉到孩子身上。


    當然這可能也就是表麵上說說而已,不過這好歹也是兄弟,看著兩個孩子玩的開心,那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允熥能夠撐得住家業,允炆你就要差些。”老朱笑著開口說道,“以後教好文圭,當好本份的藩王,少不了有著一些富貴。”


    朱允炆不敢有絲毫的耽擱,連忙說道,“孫臣謹遵皇祖父教誨,孫臣定當教好文圭。”


    至於說稍微的談及了一下當年自己失敗的原因,朱允炆內心都沒有太多的波瀾了。舊事重提,隻是讓他知道自己敗在了哪裏而已,已經改變不了什麽了。


    說到底也就是現在大局已定,不要說朱允熥現在在朝堂上的勢力很大,更何況現在還有著傳位詔書已經宣示天下,這已經是大局已定了。


    真的要是忽然間強行廢掉朱允熥,實際上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樣小概率的事情真要是發生了,必然是天下動蕩。


    現實情況就是如此,老朱這個開國皇帝的權勢和威望無以複加,這一點大家都心裏清楚。他真的要強行做什麽事情,也基本上是沒人可以攔得住。


    但是朱允熥這幾年的儲君也不是白當的,這些年手裏頭還是掌握了不少的實權,這一切自然也就是他地位穩固的重要砝碼。


    大概是因為兩個孩子能夠玩到一塊去,所以老朱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本來隻是打算稍微看一眼朱文圭,不過現在也沒打算立刻就走。


    倒不見得就是多麽喜歡朱文圭,可是也不能否認這孩子的身份值得老朱有所關注和喜愛。


    最主要的還是朱文垚開心,老朱可舍不得讓他的寶貝重孫受委屈、不高興,既然孩子玩得開心,那就多玩一會兒,這也沒什麽不好。


    “允熥過完生辰就登基,眼看著時間也是要到了。”老朱開口說道,“你五年不許入京朝賀,過兩天帶著妻兒去祭拜一下你父王。”


    朱允炆還是老老實實的迴答說道,“孫臣謹遵聖諭。”


    看了一眼笑嗬嗬盯著兩個孩子的朱允熥,老朱繼續吩咐,“允熥安排你辦什麽事情,咱也懶得過問。他做事自然有道理,你照辦就是。”


    朱允炆絲毫不敢含糊,“孫臣謹遵聖諭,定當竭力做好差事,還請皇祖父陛下放心。”


    老朱滿意的點頭,還不忘拉踩一下,“你心思太簡單,手腕太稚嫩,做事不穩妥。安心辦好差事,你不能多想,一想必然要辦錯事!”


    這可不是對朱允炆的警告,而是老朱覺得朱允炆這孩子有些時候‘單純’的可怕,完全就不像是在宮裏長大的孩子。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孩子是一個好孩子,可惜沒人教好。不過也沒必要教好,早早選定了皇儲就行。


    看看標兒這兩個孩子選的多好,允炆儒雅、仁善而且喜歡讀書,當好一個賢明的藩王就行了,江山社稷的事情用不著操心。


    再看看允炆,敦厚、果決又有心計、城府,稍微曆練一下就能夠掌控朝政,這就是最好的儲君和未來的皇帝了。


    皇家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一碗水端平做到不偏心,那隻是在引起一些內亂,那絕非是什麽好事情。


    老朱一直都是偏心的,他也從來都不認為自己這樣的一些偏心有什麽不對。看看現在的大明,就是因為他的偏心才會這樣安穩!


    朱允熥忽然說道,“市舶司重開的時候,杭州那邊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都是可以用好。我就是不想好處都給地主豪強拿走,讓允炆盯著些。”


    老朱覺得有道理,說道,“咱也信不過那些當官的,官官相護。允炆既然盯著,那就多盯一點,有犯官敢貪贓枉法,你就上奏!”


    多一雙眼睛盯著一些事情,說不定可以看的更清楚一些,會降低被蒙蔽的風險。


    但是對於朱允炆來說,這又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這一次不是在得罪宗室了,而是在得罪文官和一些地主階級了。


    說是讓他盯著人,不知道的還以為給了他多大的權力呢。可是手裏沒人沒權,想知道一些事情都難。


    說不定到時候真要是彈劾,還是未來的皇帝給他擬好了名單,用他的名義上奏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點豬頭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點豬頭肉並收藏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