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接手大明的權力,基本上可以說就是從方方麵麵的接手,老朱的放權也是幹幹脆脆。


    除了那些朝堂上的事情,老朱基本上是根本就不在乎了。包括皇宮的事情,他現在也都是基本上不在過問了。


    對於朱允熥來說、對於徐妙錦來說,在老朱放權的情況下自然會感覺到十分的舒服,對於接手很多的權力也會變得十分輕鬆了。


    小兩口陪著老朱帶了一會兒孩子,陪著老朱說說話,這自然也是作為孫輩的孝順了。


    迴到東宮之後,朱允熥笑著對徐妙錦說道,“現在也不用想著低調了,也別想著本份,該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要做。”


    徐妙錦對此也心裏有數,“殿下放心就是,臣妾此前還是有些小家子氣。”


    這話自然也是徐妙錦的一種自謙,也算得上是她一貫的謹慎性格。所以以前做一些事情,總是想著要有分寸,不過考慮有過多的僭越。


    朱允熥鼓勵著說道,“過一兩個月,你就是我大明的皇後了。我大明近二十年沒有皇後,這也有些不太妥當。”


    雖然先後有李淑妃和郭寧妃代為管理皇宮的事務,或者是此前還有一個呂太子妃明麵上也可以稍微的管一管事情。


    但是大明沒有皇後,沒有一個真正的主母,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件事情也是不得不去考慮的。


    朱允熥繼續說道,“我也想過一些事情,其實祖父的那些妃嬪,也不用太多顧慮。你也是心裏有數,祖父對她們到底是什麽樣的態度。”


    這件事情徐妙錦自然也都是心裏有數,說到底就是對於那些妃嬪,老朱一直都是不太重視,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會有什麽好關心的。


    朱允熥繼續說道,“以前有祖母在,自然也沒什麽好顧慮的。如今不一樣,這麽些年下來,我大明確實有些不太妥當的地方,大事小事都是靠皇帝。”


    徐妙錦謹慎的迴答說道,“殿下,臣妾就算是過些時候成了皇後,也不該太過僭越。”


    朱允熥明白徐妙錦的意思,“後宮不得幹政?這事情你心裏有分寸就行,隻是皇後該做的事情也不少。你先前隻是太孫妃,有些事情也不好做。”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徐妙錦自然也不會去反駁,因為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哪怕她有老朱和朱允熥的支持,不過到底是太孫妃,有時候就名不正言不順。


    但是成為皇後的話,那就是母儀天下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麽避嫌了。


    “等允炆和武林王妃迴京,你到底是要照料一二。”朱允熥笑著開口,“還有我那侄兒,我就是有些不太好出麵,你也該做些事情。”


    對於朱允熥和朱允炆當年的那些事情,徐妙錦自然也心裏有數。包括滿朝文武都是一樣,對於朱允炆這個武林王都是比較避嫌的。


    “我做事的風格你也知道,有些霸道、嚴苛,到時候你自然也該慈愛、仁孝。”朱允熥笑著開口,“倒也不用處處學祖母,你們到底也是有所不同。”


    徐妙錦趕緊說道,“臣妾萬萬不及皇祖母萬一。”


    對此朱允熥也不好說些什麽,大概是在大明就是沒人可以去比肩老朱和馬皇後,哪怕有些人心裏不這麽認為,也不能表露出來。


    不隻是因為大明的皇帝、皇後,那就是老朱和馬皇後的後代,同樣也是因為大明的開國帝後,一般的帝後哪敢去比肩啊。


    徐妙錦也主動開口了,“殿下,臣妾也想過。明年到底是有些不一樣,應天府上下的一些事情也是要做些。”


    朱允熥好整以暇了,“那你說說,到底也是有什麽事情是該做的?”


    徐妙錦笑著開口,“紅倉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說,到底是皇祖母留下來的恩澤,這也是對天下讀書人的照拂。”


    這一點朱允熥自然也不會反駁,他覺得徐妙錦這麽說肯定是沒有什麽問題,實際情況也確實就是如此,必須要將這件事情給做好。


    哪怕朱允熥對於一些讀書人有些意見,可是也不得不承認在沒有一種全新的教育體係出現的時候,治理天下等等還是需要靠這些‘士大夫’。


    一些小恩小惠的未必就能夠完全收歸人心,不過也需要通過這些行為來獲取更好的名聲,這類做法自然也就是有一定的效果。


    徐妙錦繼續開口說道,“這幾年朝廷若是不再用兵,養濟院等等事情,臣妾覺得也是要給與一些撫恤。”


    朱允熥就提醒說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好事。孤寡老幼朝廷是要照料,隻是一旦標準高了,以後不好降低。”


    明朝雖然不能保證將全天下的孤寡老人,或者是將全部的孤兒都給照料,但是養濟院等等也是一種社會保障,讓一些人可以再次尋求庇護。


    朱允熥繼續說道,“真要是養濟院太好了,真的有一些孤寡或者孤兒,未必能夠進得去。”


    朱允熥還是稍微的有著一些陰謀論,大概也是因為他可能是對一些人性沒有特別的信任,甚至是不無惡意的去想一些事情。


    “在養濟院,孤寡和孤兒可以活命,真要是在那裏享福,那就不叫個事了。”朱允熥開口說道,“真要是如此,朝廷就給人養老、養孩子。”


    徐妙錦也明白了朱允熥的意思,“還是殿下思慮周全,臣妾還是有些想的簡單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要是在養濟院真的享福,一些兒女雙全的老人會主動跑去養濟院,一些父母健在的孩子也會朝那裏跑。


    養濟院隻能保證失去民事能力的人在那裏活下去,不至於過的多差。可是要說在那裏就是享福,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不過朱允熥還是鼓勵著說道,“你這麽想自然是最好不過了,皇後就應該仁慈、寬愛,這才是母儀天下該有的樣子。”


    朱允熥說的也算是事實了,對於皇後的標準和要求不會特別高,可是顯然也不能覺得沒什麽好在乎的。


    “以後我主外、你主內,宗室的事情你也管著。”朱允熥開口說道,“這幾年事情不會少,我還沒多少精力將所有事情都管著。”


    這些也都是朱允熥的心裏話,他這可不是在試探著徐妙錦,他也不認為徐妙錦有能力對朝政有更多的影響和幹涉。


    現在大明沒有丞相,可以說皇帝在高度集權的情況下,事情自然也就少不了的。馬上朱允熥就是皇帝了,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更加的名正言順了。


    忙是不用多想的,這一切也都會變得順理成章了,甚至接下來肯定會更加的繁忙。


    畢竟以前隻是觀政、理政,有些事情實際上還是需要讓老朱最終去定奪,但是很快這樣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再出現了,他就要直接大事小事一把抓。


    精力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在有些時候,自然也就是需要將有限的精力將更加重要的事情給處理好。


    朱允熥在沒有完全將內閣製度給弄出來的時候,就別指望著偷懶,他在該需要勤政的時候自然也就是需要勤政。


    皇宮的一些事情自然不能忽視,皇宮的穩定可以讓他少分心不少,也千萬別覺得大權在握的皇帝就可以確保後宮的絕對安穩。


    新的一天開始了,朱允熥還是按照往常的習慣繼續去上朝,還是需要繼續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處理朝政就是他的主要工作。


    朝堂上的氣氛看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說到底就是很多的事情已經確定下來了,大家自然也就不用持續的去關注一些事情了。


    與其感覺到有什麽好意外的等等,還不如好好想一想怎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以及怎麽樣才能夠讓朱允熥這個皇太孫更加的賞識,這才是大事。


    嚴震直等人也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比如說仔細的奏報疏浚大運河的一些事情,現在也該放在朝堂討論。


    這也算是一個正式的公布了,雖然這樣的大事理論上來說是幾個重臣和朱允熥商議就好。


    但是也千萬不要將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當做透明人,他們也可以在這個時候給與一些建議,說不定能夠給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朱允熥也是在認真的聽著,有些官員給出的意見不錯,可以仔細的探討。隻是有些意見的話,稍微聽一下就行,根本不用當真。


    說到底就是有些官員是‘外行’,他們的一些意見實際上不一定能夠帶來真正的幫助。


    朱允熥迴到了文華殿,笑著對道衍說道,“大和尚,注意收拾一下這幾天的奏章,疏浚運河的這些都要仔細的整理出來,及時報上來。”


    道衍自然也心裏有數,就連忙說道,“殿下放心就是,臣定記在心上,仔細將這些奏章給分類出來。”


    “夏原吉,你也給我留意些。”朱允熥笑著打趣著,“你和鬱新就是我的錢袋子,現在很多人都是在盯著這麽點銀子。”


    夏原吉對此也心知肚明了,疏浚運河本來就是一項大工程,消耗的資源自然也就是不會少了。


    現在這麽樣的一個情況下,一旦確定了疏浚運河,不少人肯定也是要緊張或者重視。可能是想要讓這件事情做的更好,為大明的長遠利益考慮。


    可是另外一方麵來說,有些人可能就是擔心疏浚大運河需要的花費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就擔心原本屬於他們的一些利益可能受到影響。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在朝堂上的這些人實際上也是沒辦法完全免俗。


    朱允熥笑著對夏原吉說道,“船隊的事情你也記得要開始留意一下了,明年勢必是要出海了,這件事情決不能耽擱了。”


    夏原吉頓時頭皮發麻了,疏浚大運河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開銷了,現在要開始出海了,這自然也是一個巨大的支出。


    哪怕此前肯定是有著不少的收益,也確實有著那麽一點讓人心動的地方,但是這件事情也未必就是確保絕對的穩賺不賠,可能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說到底就是出海這件事情,前期的一些成本還是不會低,對於朝廷的負擔和壓力肯定還是有一些的。


    這些也都是不爭的事實,想要做大事的話,肯定也就是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哪有穩賺不賠的一些事情呢。


    夏原吉仔細想了想,說道,“殿下,真要是船隊出航,這件事情並非是戶部、工部就能做好,五軍都督府若是不出船、不出水師,這也不行。”


    “你說的有理,這件事情確實繞不開他們。”朱允熥笑著開口,“這件事情我肯定是要安排五軍都督府,你隻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朱允熥繼續補充說道,“這些個事情你也心裏有數,事情絕對不是那麽容易了。船隊出航,這一次規模肯定是要更大一些才好,要多帶些商品才行。”


    這一次出海的主題肯定是要有些改變了,畢竟此前也是有著那麽一次嚐試,已經對海外稍微有著一些了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是需要準備一係列的針對性的安排了,而不是說還是依然在嚐試。


    對於海外的事情需要持續的探索,這一點肯定不用懷疑。可是對於已經熟悉的一些地方,那也就要好好的去經營和發展了。


    船隊爭取走的更遠一些,船隊也需要不斷的去了解此前不去了解的地方,這一切也都是朱允熥對大明水師的一個期待和要求。


    李景隆匆匆來到文華殿,說道,“殿下,臣等已經整理好了衛所調換之事,還請殿下過目。”


    這可是大事,不過也不得不說李景隆這些人的辦事還是非常有效率的,這些人大概也是早就有著準備,所以做起來這些事情才這麽順利。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顯然就是一個好事情,高效一點的話絕對不是什麽壞事情。


    朝廷需要這麽高效的大臣,需要在朱允熥提出來一些要求和策略的時候,這些大臣能夠立刻拿出來一些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點豬頭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點豬頭肉並收藏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