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再次離開了皇城,隻是這一次大家也不會有什麽特別好擔心的,因為離開的不遠,是當天去當天迴。


    在孝陵祭拜完畢,朱允熥等人再次直奔東陵,祭拜完馬皇後自然就是要祭拜太子朱標和太子妃常氏。


    朱允熥看向朱允熞,問道,“老四,你若是就藩,可有想要的去處?”


    朱允熞就規規矩矩的迴答說道,“迴殿下,臣弟自知愚鈍,封藩大事不敢妄議,一切謹遵皇祖父陛下和皇兄殿下的旨意。”


    朱允熥笑了笑,“那就去十二叔跟前,我覺得那邊倒是一個不錯的去處。正好現在還要在湖廣開墾土地良田,得有宗室去坐鎮。”


    朱允熞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意見,去荊襄之地也沒什麽不好的,雖然不如江南富貴繁華,但是總好過要去一些偏遠的地方啊。


    實話實說,這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了,本來以為自家這位太孫兄長要是記恨前些年的事情,說不定就是要給他一些難受呢。


    真要是被封去了雲南、貴州,那也沒什麽好說的。要是去了甘肅、遼東等地,那也找不出來任何的毛病,不要說不敢不遵旨意了,那還要謝恩才行。


    畢竟已經有不少皇子去了一些看似偏遠苦寒之地了,到了他這個皇孫這裏,自然也沒人會覺得這就是報複等等,這就是正常的封藩安排罷了。


    甚至就算是就藩了,短期內沒有王宮等等,這也沒什麽可抱怨的,要體諒朝廷的難處。


    畢竟有些藩王受封的地方太過偏遠,再加上處在比較緊要的地方,所以短期內不蓋王府都正常,這也沒什麽可抱怨的。


    朱允熥隨即笑著說道,“老五還要在宮裏養幾年,他這歲數還是小了點,至少等到十五以後再說分封的事情。”


    朱允熙也不敢說話,按照《祖訓錄》的規矩,十歲就可以開始受封了。但是到了這個歲數,真的不是肯定就會受封,玩幾年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就比如說朱允熞,現在也是十四了,可是依然隻是一個皇孫的名頭,也沒人說給他封個郡王,大家也都覺得合情合理。


    朱允熙小心翼翼的開口,“皇兄,四兄現在還未受封”


    “你四哥才多大?這還沒滿十五。”朱允熥笑著摸了摸朱允熙的腦袋,“你就好好讀書,我看你讀書比你二哥強,將來下場考進士如何?”


    朱允熙一本正經的說道,“皇兄此言差矣,臣弟乃皇孫,豈能下場科舉?這與朝廷法製不合。”


    七八歲的孩子可以說沒心眼,但是也不見得就是完全沒心眼。朱允熙就非常知道他的處境,在偏殿的時候如何管不著,在外頭絕對要謙遜知禮。


    這甚至不隻是朱允熙一個人的做法,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這三兄弟都是如此,這也是他們認為的活命之道。


    哪怕心裏有千百個不滿意,也不敢當著這位太孫兄長的麵前有任何表露。不隻是要恭順,更要表現的無比無害。


    朱允熥笑了笑也沒多說什麽,到了東陵的時候,朱允熞和朱允熙兄弟兩個也都是規規矩矩的祭拜朱標和常藍氏。


    他們的母親雖然頂著一個太子妃的名頭,但是誰都知道那位太子妃沒有任何存在感了。甚至就算是加不加‘太後’的名號都難說,這要看朱允熥的意思。


    這自然也是一筆糊塗賬,不過也不算多麽胡塗。呂太子妃,到底也是太子妃,不給她麵子不要緊,但是不能不給朱標麵子。


    至於另一方麵擔心所謂的太後奪權等等,大明可不是西漢,也不是唐朝,沒有任何根基的呂太子妃以後最多也就是頂著個太後的名號在偏宮吃齋念佛。


    就像現如今一般,隻需要在一定的場合露了臉就好,說什麽話、見什麽人,早就給安排好了。


    也不要有什麽不服氣的地方,想想還有三個兒子、娘家還有那麽點人,不為自己想也需要為他們著想。


    這一次來祭拜的規模可不算小,朱標的子嗣除了朱允炆之外,這也都過來了。


    看到朱允熥當仁不讓的站在最前頭,耿璿、張輔也都是乖乖的站在一邊,他們隻是朱標的女婿,不過這時候該來祭拜的肯定還是要祭拜。


    很多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了,這個時候跟著過來就行了,該祭拜就祭拜,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也根本不用多說。


    這才是最正常的做法,有些事情大家現在也都是清楚,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了。


    朱允熥看了看四周,對徐妙錦說道,“前些時候我從孝陵抽走了一些工匠,隻怕是人手有些不太夠用了。爹娘這邊的,年後也是要開始改建。”


    雖然東陵確實是和帝陵格局等等差不多,甚至是和孝陵共用一條神道等等,但是不管怎麽說,這裏現在隻是‘懿文太子陵’。


    徐妙錦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情,就是上半年忙著準備疏浚運河等等,當時確實從孝陵抽調了一些工匠。


    壓低聲音,徐妙錦說道,“父王和母妃定然也能體諒殿下的難處,明年開春後改建東陵,用不著一口氣就做好。”


    朱允熥也神秘兮兮的說道,“到時候這邊就該是同時修三座帝陵了,以後是有的忙了。”


    老朱的孝陵肯定是要繼續修下去的,隻要他還在世那就需要持續的去修。而朱允熥登基後,朱標的太子陵就要升級為帝陵,該翻建的就翻建。


    至於新皇登基除了大赦天下等等事情,也是要開始立刻選址了,開始準備修建帝陵,這也是曆朝曆代一貫的做法,老朱此前沒這麽做隻是個例。


    這樣的個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從朱允熥這裏很多的規矩就要嚴格起來了,所以紫金山上同時修建三座帝陵,基本上就是必然的事情。


    徐妙錦對此也不會說些什麽,因為她知道這是社稷大事,這些事情也輪不到她有更多的意見可以發表。


    朱允熥也知道有些事情看起來會是必然,這也沒什麽可擔心的,這也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因此吐槽什麽。


    勞民傷財等等,不一定就是要和帝陵掛上鉤,這些可不見得就是沒必要的支出等等。


    在祭拜結束後迴到皇宮,老朱立刻將朱允熥叫到乾清宮,“你爹那還好吧?”


    “還行,我看了看一切都安穩。”朱允熥開口說道,“明年您老人家過去看看,去和祖母說說話,要不然他們也都該埋怨你了。”


    老朱立刻連連點頭笑著說道,“是應該去看看,要說這些年咱也沒怎麽過去,屬實是有些不應該。你現在能管事,咱就能過去看看。”


    朱允熥也是這麽想的,“到時候再帶文垚去爬爬山,看看這孩子多好動,我覺著皇城肯定是困不住這孩子。”


    老朱就嚴肅起來了,“你不忌諱那些?咱給你兒子帶過去,說不準你心裏頭要嘀咕著。”


    “祖母還能不護佑我子嗣?”朱允熥就笑著說道,“我娘看著了文垚,指不定多開心呢。到時候帶過去磕個頭,這也是文垚該做的事情。”


    老朱開心不已的說道,“這倒也是,其他不說,你祖母多大度、慈愛的性子,必然是會護佑文垚。讓文垚去磕個頭,這事情也是遲早的事情。”


    朱允熥笑了笑,“等到他十歲,我得給他趕去老家祭祖。到時候讓徐輝祖護送,到時候都心裏安穩。”


    對於這樣的安排,老朱自然也沒有什麽意見。他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就讓朱標數次迴鳳陽,當了皇帝之後更是讓朱標親自主持祭祖。


    這都是應該做的事情,以後到了朱文垚身上也應該如此,說到底就是這孩子的身份不同,嫡長的地位特殊,有些祭祀的事情就應該嫡長來做。


    朱文垚趴就趴在老朱的腿上,自顧自的啃著磨牙棒,現在也處在出牙的年齡,每天口水流的不算少。


    朱允熥摸了摸朱文垚的小臉,“也就是你歲數小,要不然咱就給你先立為太子了。”


    朱文垚立刻抬起頭,露出兩顆小米粒一般的牙齒,就這麽衝著朱允熥在樂。


    朱允熥頓時開心了,“祖父,這還真是我們家的孩子。平時我那麽逗他都不管用,說立他為太子,這就舍得對我笑了。”


    老朱也是被朱文垚逗樂了,“咱可沒教他這些啊,說來這還真是你兒子,尋常時候看著也就是不管不顧,提到了太子儲君之外,就該是他的。”


    “過兩天帶著他去觀政,正好要商討疏浚運河的事情。”朱允熥就開口對老朱說道,“這個事情太大,祖父得過去坐鎮才好。”


    老朱也點頭了,“這事用不著你說,尋常的事情倒也罷了,這事情就是再忙也得去過問才好。其他事情咱可以不管,這事情咱不能不知道。”


    這就是老朱的態度,大多數情況下他自然是舍得放權,可是有些關乎著江山社稷的事情,他肯定會非常的在意和敏感。


    朱允熥試著伸手,自家這胖兒子還真的是給麵子了,這一次沒有鬧了。可能是熟悉了他的親爹,不過也可能是看在太子儲君的位置給點麵子。


    逗著胖兒子,朱允熥笑著開玩笑,“這孩子肯定比我出息,瞧瞧這樣子,估計過兩年就該要讓我給他立為太子了。”


    老朱也跟著開玩笑,“真說不準,按說是到了十歲才冊立,隻是早幾年也不礙事。”


    這也算是老朱再次靈活的調整他的一些標準了,其他人不可以這麽做,但是他可以這麽做,也不認為這一切有任何的問題。


    “運河的事情是大事,再一個就是今年得把市舶司的事情給弄好了。”朱允熥繼續說道,“今年算是停了一年,也是耽誤了時間。”


    出海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出海,真不是什麽時節都可以,這一切也都是需要看洋流、看季風,畢竟大明的船隊規模比較大。


    秋天出海、春天迴歸,這是目前看起來最為合適不過的時間窗口了。如果走的更遠一點,時間就需要更長一些了。


    這一切也都是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畢竟這些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情,哪怕看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了,朱允熥也不希望在這些事情當中出現差池。


    老朱就說道,“運河的事情咱可以過問,市舶司的事情咱就不多管了。你看著辦,到時候和咱說一聲就是。”


    這些也是老朱的態度,他現在不會什麽事情都管,隻會去管他認為對於江山社稷有特殊意義的大事。


    疏浚運河等等,這就算是百年大計,這些也都是老朱眼裏造福子孫的事情了,那當然就需要無比的忠實了。至於市舶司,那就是‘小道’。


    對於老朱這樣的態度,朱允熥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因為這一直都算是老朱的態度了,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對於朱允熥來說,自然也就是做好自己的一些分內職責就好,現在看似是大權在握,隻不過也不是完全就是不用去管老朱的態度。


    不要說現在的他隻是皇太孫了,就算是真的登基成為皇帝了,有些政事肯定也是要和老朱商議一番才好。


    朱文垚不耐煩了,開始在朱允熥的懷裏扭動起來,嘴裏也嗯嗯唧唧的顯然是非常的不高興。


    為了避免孩子哭,朱允熥果斷的將小屁孩給放在了地上,真要是繼續這麽抱下去,這孩子肯定是要哭。到那時候,朱允熥就是老朱的‘眼中釘’。


    老祖宗得罪不起,可是小祖宗同樣也不能招惹,夾在中間的不隻是孫子,是真孫子!


    老朱有些不耐煩的準備下驅客令了,“行了,咱一會兒還要帶文垚去找他小姑奶奶,你們先迴去吧。”


    朱文垚的小姑奶奶,自然也就是指老朱的小女兒,如今才三歲多的寶慶公主。這也是和朱文垚歲數相當的,最喜歡逗孩子玩了。


    朱允熥笑了笑,“我那小姑可是幫了大忙,以後我得照顧好點。”


    “用不著,咱還能管幾年,真到了以後還是指望文垚。”老朱抱起來胖重孫,得意洋洋的說道,“你管好你幾個兄弟姊妹,其他的用不著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點豬頭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點豬頭肉並收藏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