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有著一些好奇心,他確實很想知道這一次出海到底有什麽樣的一些收獲。
在骨子裏老朱還是不讚成開海的,覺得這樣是弊大於利。可是他也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朱允熥又是一個強種。
所以有些事情沒辦法強壓,隻能讓朱允熥嚐試一番,在碰了釘子之後再去教育一下,到時候就可以說通了。畢竟在老朱的眼裏,他的孫兒還是聽話的。
老朱有好奇心,朱文垚更有好奇心。雖然被徐妙錦抱著,但是這孩子不安分,片刻後還是想要老朱抱,咿咿呀呀的不老實。
郭寧妃隻能將小家夥抱走,就看著那孩子不斷彎腰、朝著老朱伸手的樣子,還真怕這孩子繼續鬧下去會摔了。
老朱得意揚揚的抱著朱文垚,“到底是咱帶大的孩子,也就是和咱親。這孩子好,沒白疼。”
“祖父,這不是說給我聽的吧?”朱允熥有些懷疑,“您照著這個樣子寵,以後文垚鬧起來我怕是製不住。”
老朱不以為意的說道,“咱臨走的時候,還給他一道遺旨,免得你胡來。咱帶大的孩子能沒有規矩?要說沒規矩,你才是沒規矩的那個。”
親孫子已經不香了,在老朱的眼裏重孫才是最香的那一個。
“我前些時候要出海,想要拉扯宗室一把。”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這次我闊氣點,當時姑姑、姐姐給的錢,我雙倍奉上。”
聽到朱允熥的話,老朱愣了一下,“你可別給我瞎大方,她們的供用、嫁妝已經不少了。上迴給你的加起來怕是有幾萬兩,雙倍給她們那還了得!”
朱允熥得意的說道,“文垚是大明未來的太子,手裏的玩意兒就該好些。我給他一些南珠,讓他滾著玩!”
珍珠是好東西,不隻是珠寶首飾,也可以用作美容,甚至還有很多的藥方中有珍珠研磨的粉等等。
皇家自然不缺珍珠,可是要說闊氣到給朱文垚當玩具,老朱倒不是不舍得,而是覺得那樣得找些大一點、圓潤一些的珍珠才行。
“娘娘,到時候我再送您些寶石,就是謝您看顧文垚。”朱允熥就繼續大方,說道,“綠寶石、紅寶石還是瑪瑙,您隨意說。”
老朱連忙咳嗽,自家的東西還是不要輕易的拿出去。寧妃幫忙看孩子,那是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用不著給太多的好東西。
對自家人大方,可是對外人老朱就小氣。哪怕郭寧妃這麽些年也算是老朱的跟前人,但是始終也就是比外人稍微親近一點的跟前人。
老朱是什麽樣的性格,郭寧妃自然也清楚,“殿下這麽說,還是覺得我是外人,幫著照看文垚不是我該做之事?”
“哪能這麽說,就是這次得了好些寶貝,我送不完。”朱允熥顯擺著說道,“都說外頭蠻荒,我看隻是有些人不識寶貝。”
朱允熥繼續炫耀說道,“我仔細想想,這迴出海還是倉促了些,準備的不夠。”
老朱就開口了,“真要是得了好多寶貝,就留著、收起來,再多好東西都不嫌多。你也算是當家了,該知道當家有多難。”
“知道啊,我現在就想著不隻是要帶迴來金銀珠寶,還要帶迴來銅呢。”朱允熥連忙說道,“我大明的銅不夠用,外頭的銅倒是不少。”
老朱一愣,頓時就來勁了,“真的找到了銅?真要是如此,那就是大事了。”
這是自然,老朱先前弄寶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明的銅實在是不夠用,所以一度想要禁用銅錢。
現在要是銅的問題可以解決,那麽很多的事情就不再困難。寶鈔想要正常化就更加的有底氣,朝廷會有足夠多的金銀和銅錢作為壓艙石。
老朱催促著張福生,說道,“讓人快些將奏報送來,腿腳快點!”
張福生趕緊轉身就去催促侍衛,讓侍衛快點催人迴來。既然皇帝急了,那自然也就是大事了,這時候就必須要抓緊時間將一些奏報給送迴來才行。
老朱再次問道,“允熥,有些事情咱由著你說笑,隻是有些事情不能含糊。這可是大事,你就是讓人出海小敗都成,就是不能瞞報。”
朱允熥自然知道這一點,他讓人出海,自然也是投入了不少資源,這件事情大家心裏有數。
其實就算是小敗一場都可以接受,到時候可以說打仗的事情有輸有贏,這完全沒問題。
可是如果虛報戰功,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真的要是打腫臉充胖子肯定不行,因為謊言總有被揭破的一天,到那時候就更加的難堪了,聲譽也會受影響。
“祖父,我明白這個理,所以這才瞞而不報。”朱允熥就笑著說道,“本來是想著收獲頗豐,肯定是有不少好處。我也怕底下人為了邀功誇大,就等著查清楚了再說。”
老朱非常滿意朱允熥的這個態度,皇帝有些時候就該天生有些猜忌、不信任人。
要不然就是曆史上的秦二世、晉惠帝,等到天下亂了都不知道,宮牆之外到底是什麽樣都不清楚。
皇帝要是不多留些心眼,手下的臣子真的敢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奏報天下太平。
所以說將一些事情查清楚了再去誇耀功績,這也是正常的事情,絕對不可能是手底下的臣子報上來什麽就相信什麽。
不要說現在的大明沒有那麽值得老朱和朱允熥毫無保留相信的人,就算是有,也不該是這樣的態度,要不然遲早會惹出來一些亂子。
隻是老朱也明白,朱允熥說的那些有道理。可是更多的,或許就是收獲真的很多,所以那小子就想要藏著些好處,說不定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心思。
但是那又何必多計較呢,在老朱看來隻是事情辦成了,這就足夠了,這才是最根本的事情。
其他的也都可以稍微放一放,畢竟老朱放權也放的徹底,他也知道朱允熥有著一些小心思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張福生接過奏報趕緊呈現給老朱,老朱剛剛看了幾眼,懷裏的朱文垚手非常快,一巴掌就唿了過去,抓住紙就扯、扯了一片就往嘴裏塞。
老朱和郭寧妃立刻忙了起來,包括朱允熥也沒辦法坐著了,抓住朱文垚的小手、避免這小子將紙塞進嘴裏。
這孩子現在是真的長大了,現在是抓了什麽都想往嘴裏塞。吃飯的時候也得格外小心,倒不是擔心朱文垚打翻飯菜,而是擔心他抓了東西往嘴裏塞。
“這孩子!”朱允熥又好氣又好笑,“這手倒是快,看著都不行。”
老朱倒是習以為常了,淡定的說道,“該貪嘴了,現在看著咱吃東西,他那哈喇子能流一地。想想還是不能讓他吃,這才出牙。”
讓朱文垚吃輔食,這個事情得再等等,哪怕他現在對於一些食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不過還是再等等。
至於牙齒,現在就出了點小尖尖,可是這就足以讓老朱等人非常的開心和期待了,這些就是小家夥在茁壯成長的最好證明之一。
好不容易才安撫好朱文垚,老朱倒是樂了,“怪不得你口氣不小,要我說還是小家子氣了。”
朱允熥隻是訕笑,因為看起來是有點小氣,“就這麽辦,你姑她們是拿了些銀錢,那也是你要的。她們也是沾了你的光,以後就不許如此了。”
朱允熥就連忙說道,“那是自然,這事我本就是想著也是宗室沾光就好,也不能隻是想著姑姑們和姐姐,還要想著叔叔們和兄弟。”
這個迴答在老朱這裏就算是絕對的滿分標準迴答了,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好質疑的地方。
老朱頗為開心,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現如今再看看,咱是想清楚那些富商是如何攢的家財了。這麽些年不少人總是吵著要開海,朝廷律令嚴格,還是有人總是私自出海。”
朱允熥也連忙說道,“我早就有這心思,唐朝也好、宋朝也罷,就算是前元,也都是屢屢出海,他們也是為朝廷帶來了不少進項。”
老朱對此就不說話了,原因自然就是因為此前他禁止私自出海,海禁執行的越來越嚴格。
對於貿易這件事情,老朱是天然的抵觸,他對商人一直都沒有好感。
即使是到了現在,老朱對於商人依然會沒有好感,有些觀念的改變顯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朱允熥也不強求這些,老朱的觀念沒有改變實際上不算多麽要緊的事情。隻要在開海這件事情上不再反對,這些顯然也就行了,這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哪怕現在的朱允熥看似是大權在握,但是相比起老朱的威信、聲望,那顯然是根本就沒辦法去比較的。
老朱仔細想了想,對朱允熥說道,“這麽一來,估計不少文官要開始吵了,這些事情也不該就是落在宗室、勳貴手裏,朝廷到底最為要緊。”
朱允熥連連點頭的說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宗室和勳貴自然可以分的好處,內帑也該拿些,隻是國庫也該多些財源進項。”
這不是朱允熥想要端水,單純的就是他希望開海貿這件事情能夠盡可能的做到麵麵俱到。
“我本就是如此想的,現如今也該如此。”朱允熥說道,“若是全都納入內帑,無非就是內帑多了銀錢,可以修個宮殿。國庫充盈些,也可以做些大事。”
老朱毫不懷疑這些,他是勤儉的性子,也知道朱允熥對於享樂不太追求。
所以在有些時候,還是需要讓國庫充盈一些,這樣確實可以做些大事,這也是最為要緊的。
至於擔心什麽有貪官汙吏,這自然值得擔心。但是那不代表就要因噎廢食,國庫充盈了,才有足夠的底氣去多做一些事情。
“先前我就覺得商稅太低,這一趟我壓著這些事情也是如此。”朱允熥說道,“這一趟船隊迴來,肯定會有些人動心思。真要是按照以前的商稅,富的就是那些大海商、富戶。”
老朱更加的沉默了,有些事情他也心裏清楚。
朱允熥繼續說道,“我也不好一直讓朝廷的水師出去經商,真要是五軍都督府手裏有了太多的錢,那就又有得煩心了。”
老朱立刻出聲,“是這個理,五軍都督府若是有了銀錢,心思就多了。”
絕對不能讓軍隊經商、絕對不能讓軍隊脫離掌控,所以第一次出海可以讓水師出麵。但是以後就不能如此,要不然皇帝的小金庫可能充實了,武將們的小金庫也充實了。
到那時候,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好事情發生,隱患就實在是太大一些了,這顯然就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肯定是需要極力避免的狀況。
朱允熥雙手一攤,說道,“先前我怕船隊出事、損耗太大,也擔心他們無功而返。現在好了,事情算是辦成了,隻是又有了煩心事要處置,還都是大事。”
“這就是政事,當皇帝輕鬆不了。”老朱對此非常有發言權,說道,“現如今還是好好想些法子,要咱說還是要兼顧一些。不好太過偏袒,這事不能一下子放開。”
還是要爭取盡可能的照顧不同群體的利益,這樣才可以讓一些事情看起來長久下去。
朱允熥不能更認可了,“所以我現在想著要讓市舶司重開,這事情現在也隻能是朝廷來做。我現在肯定是不會準一些商賈參與過多,要不然沒有好事。”
給商賈一些好處不要緊,但是這件事情可以稍微的再等等,等到事情穩固了,那些商賈才可以更多的參與。現階段的話,肯定是想都不要多想了。
有些事情現在就是先壓著,老朱和朱允熥將一些事情給基本上確定了,製定了相對看起來不錯的策略時,才好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可不是什麽掌控欲作祟,而是因為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絕對不能出現什麽紕漏,小心一點絕對沒有壞處。
至於其他的一些利益集團現在有沒有想法,那也不重要,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太多的情況呢。
在骨子裏老朱還是不讚成開海的,覺得這樣是弊大於利。可是他也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朱允熥又是一個強種。
所以有些事情沒辦法強壓,隻能讓朱允熥嚐試一番,在碰了釘子之後再去教育一下,到時候就可以說通了。畢竟在老朱的眼裏,他的孫兒還是聽話的。
老朱有好奇心,朱文垚更有好奇心。雖然被徐妙錦抱著,但是這孩子不安分,片刻後還是想要老朱抱,咿咿呀呀的不老實。
郭寧妃隻能將小家夥抱走,就看著那孩子不斷彎腰、朝著老朱伸手的樣子,還真怕這孩子繼續鬧下去會摔了。
老朱得意揚揚的抱著朱文垚,“到底是咱帶大的孩子,也就是和咱親。這孩子好,沒白疼。”
“祖父,這不是說給我聽的吧?”朱允熥有些懷疑,“您照著這個樣子寵,以後文垚鬧起來我怕是製不住。”
老朱不以為意的說道,“咱臨走的時候,還給他一道遺旨,免得你胡來。咱帶大的孩子能沒有規矩?要說沒規矩,你才是沒規矩的那個。”
親孫子已經不香了,在老朱的眼裏重孫才是最香的那一個。
“我前些時候要出海,想要拉扯宗室一把。”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這次我闊氣點,當時姑姑、姐姐給的錢,我雙倍奉上。”
聽到朱允熥的話,老朱愣了一下,“你可別給我瞎大方,她們的供用、嫁妝已經不少了。上迴給你的加起來怕是有幾萬兩,雙倍給她們那還了得!”
朱允熥得意的說道,“文垚是大明未來的太子,手裏的玩意兒就該好些。我給他一些南珠,讓他滾著玩!”
珍珠是好東西,不隻是珠寶首飾,也可以用作美容,甚至還有很多的藥方中有珍珠研磨的粉等等。
皇家自然不缺珍珠,可是要說闊氣到給朱文垚當玩具,老朱倒不是不舍得,而是覺得那樣得找些大一點、圓潤一些的珍珠才行。
“娘娘,到時候我再送您些寶石,就是謝您看顧文垚。”朱允熥就繼續大方,說道,“綠寶石、紅寶石還是瑪瑙,您隨意說。”
老朱連忙咳嗽,自家的東西還是不要輕易的拿出去。寧妃幫忙看孩子,那是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用不著給太多的好東西。
對自家人大方,可是對外人老朱就小氣。哪怕郭寧妃這麽些年也算是老朱的跟前人,但是始終也就是比外人稍微親近一點的跟前人。
老朱是什麽樣的性格,郭寧妃自然也清楚,“殿下這麽說,還是覺得我是外人,幫著照看文垚不是我該做之事?”
“哪能這麽說,就是這次得了好些寶貝,我送不完。”朱允熥顯擺著說道,“都說外頭蠻荒,我看隻是有些人不識寶貝。”
朱允熥繼續炫耀說道,“我仔細想想,這迴出海還是倉促了些,準備的不夠。”
老朱就開口了,“真要是得了好多寶貝,就留著、收起來,再多好東西都不嫌多。你也算是當家了,該知道當家有多難。”
“知道啊,我現在就想著不隻是要帶迴來金銀珠寶,還要帶迴來銅呢。”朱允熥連忙說道,“我大明的銅不夠用,外頭的銅倒是不少。”
老朱一愣,頓時就來勁了,“真的找到了銅?真要是如此,那就是大事了。”
這是自然,老朱先前弄寶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明的銅實在是不夠用,所以一度想要禁用銅錢。
現在要是銅的問題可以解決,那麽很多的事情就不再困難。寶鈔想要正常化就更加的有底氣,朝廷會有足夠多的金銀和銅錢作為壓艙石。
老朱催促著張福生,說道,“讓人快些將奏報送來,腿腳快點!”
張福生趕緊轉身就去催促侍衛,讓侍衛快點催人迴來。既然皇帝急了,那自然也就是大事了,這時候就必須要抓緊時間將一些奏報給送迴來才行。
老朱再次問道,“允熥,有些事情咱由著你說笑,隻是有些事情不能含糊。這可是大事,你就是讓人出海小敗都成,就是不能瞞報。”
朱允熥自然知道這一點,他讓人出海,自然也是投入了不少資源,這件事情大家心裏有數。
其實就算是小敗一場都可以接受,到時候可以說打仗的事情有輸有贏,這完全沒問題。
可是如果虛報戰功,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真的要是打腫臉充胖子肯定不行,因為謊言總有被揭破的一天,到那時候就更加的難堪了,聲譽也會受影響。
“祖父,我明白這個理,所以這才瞞而不報。”朱允熥就笑著說道,“本來是想著收獲頗豐,肯定是有不少好處。我也怕底下人為了邀功誇大,就等著查清楚了再說。”
老朱非常滿意朱允熥的這個態度,皇帝有些時候就該天生有些猜忌、不信任人。
要不然就是曆史上的秦二世、晉惠帝,等到天下亂了都不知道,宮牆之外到底是什麽樣都不清楚。
皇帝要是不多留些心眼,手下的臣子真的敢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奏報天下太平。
所以說將一些事情查清楚了再去誇耀功績,這也是正常的事情,絕對不可能是手底下的臣子報上來什麽就相信什麽。
不要說現在的大明沒有那麽值得老朱和朱允熥毫無保留相信的人,就算是有,也不該是這樣的態度,要不然遲早會惹出來一些亂子。
隻是老朱也明白,朱允熥說的那些有道理。可是更多的,或許就是收獲真的很多,所以那小子就想要藏著些好處,說不定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心思。
但是那又何必多計較呢,在老朱看來隻是事情辦成了,這就足夠了,這才是最根本的事情。
其他的也都可以稍微放一放,畢竟老朱放權也放的徹底,他也知道朱允熥有著一些小心思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張福生接過奏報趕緊呈現給老朱,老朱剛剛看了幾眼,懷裏的朱文垚手非常快,一巴掌就唿了過去,抓住紙就扯、扯了一片就往嘴裏塞。
老朱和郭寧妃立刻忙了起來,包括朱允熥也沒辦法坐著了,抓住朱文垚的小手、避免這小子將紙塞進嘴裏。
這孩子現在是真的長大了,現在是抓了什麽都想往嘴裏塞。吃飯的時候也得格外小心,倒不是擔心朱文垚打翻飯菜,而是擔心他抓了東西往嘴裏塞。
“這孩子!”朱允熥又好氣又好笑,“這手倒是快,看著都不行。”
老朱倒是習以為常了,淡定的說道,“該貪嘴了,現在看著咱吃東西,他那哈喇子能流一地。想想還是不能讓他吃,這才出牙。”
讓朱文垚吃輔食,這個事情得再等等,哪怕他現在對於一些食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不過還是再等等。
至於牙齒,現在就出了點小尖尖,可是這就足以讓老朱等人非常的開心和期待了,這些就是小家夥在茁壯成長的最好證明之一。
好不容易才安撫好朱文垚,老朱倒是樂了,“怪不得你口氣不小,要我說還是小家子氣了。”
朱允熥隻是訕笑,因為看起來是有點小氣,“就這麽辦,你姑她們是拿了些銀錢,那也是你要的。她們也是沾了你的光,以後就不許如此了。”
朱允熥就連忙說道,“那是自然,這事我本就是想著也是宗室沾光就好,也不能隻是想著姑姑們和姐姐,還要想著叔叔們和兄弟。”
這個迴答在老朱這裏就算是絕對的滿分標準迴答了,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好質疑的地方。
老朱頗為開心,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現如今再看看,咱是想清楚那些富商是如何攢的家財了。這麽些年不少人總是吵著要開海,朝廷律令嚴格,還是有人總是私自出海。”
朱允熥也連忙說道,“我早就有這心思,唐朝也好、宋朝也罷,就算是前元,也都是屢屢出海,他們也是為朝廷帶來了不少進項。”
老朱對此就不說話了,原因自然就是因為此前他禁止私自出海,海禁執行的越來越嚴格。
對於貿易這件事情,老朱是天然的抵觸,他對商人一直都沒有好感。
即使是到了現在,老朱對於商人依然會沒有好感,有些觀念的改變顯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朱允熥也不強求這些,老朱的觀念沒有改變實際上不算多麽要緊的事情。隻要在開海這件事情上不再反對,這些顯然也就行了,這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哪怕現在的朱允熥看似是大權在握,但是相比起老朱的威信、聲望,那顯然是根本就沒辦法去比較的。
老朱仔細想了想,對朱允熥說道,“這麽一來,估計不少文官要開始吵了,這些事情也不該就是落在宗室、勳貴手裏,朝廷到底最為要緊。”
朱允熥連連點頭的說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宗室和勳貴自然可以分的好處,內帑也該拿些,隻是國庫也該多些財源進項。”
這不是朱允熥想要端水,單純的就是他希望開海貿這件事情能夠盡可能的做到麵麵俱到。
“我本就是如此想的,現如今也該如此。”朱允熥說道,“若是全都納入內帑,無非就是內帑多了銀錢,可以修個宮殿。國庫充盈些,也可以做些大事。”
老朱毫不懷疑這些,他是勤儉的性子,也知道朱允熥對於享樂不太追求。
所以在有些時候,還是需要讓國庫充盈一些,這樣確實可以做些大事,這也是最為要緊的。
至於擔心什麽有貪官汙吏,這自然值得擔心。但是那不代表就要因噎廢食,國庫充盈了,才有足夠的底氣去多做一些事情。
“先前我就覺得商稅太低,這一趟我壓著這些事情也是如此。”朱允熥說道,“這一趟船隊迴來,肯定會有些人動心思。真要是按照以前的商稅,富的就是那些大海商、富戶。”
老朱更加的沉默了,有些事情他也心裏清楚。
朱允熥繼續說道,“我也不好一直讓朝廷的水師出去經商,真要是五軍都督府手裏有了太多的錢,那就又有得煩心了。”
老朱立刻出聲,“是這個理,五軍都督府若是有了銀錢,心思就多了。”
絕對不能讓軍隊經商、絕對不能讓軍隊脫離掌控,所以第一次出海可以讓水師出麵。但是以後就不能如此,要不然皇帝的小金庫可能充實了,武將們的小金庫也充實了。
到那時候,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好事情發生,隱患就實在是太大一些了,這顯然就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肯定是需要極力避免的狀況。
朱允熥雙手一攤,說道,“先前我怕船隊出事、損耗太大,也擔心他們無功而返。現在好了,事情算是辦成了,隻是又有了煩心事要處置,還都是大事。”
“這就是政事,當皇帝輕鬆不了。”老朱對此非常有發言權,說道,“現如今還是好好想些法子,要咱說還是要兼顧一些。不好太過偏袒,這事不能一下子放開。”
還是要爭取盡可能的照顧不同群體的利益,這樣才可以讓一些事情看起來長久下去。
朱允熥不能更認可了,“所以我現在想著要讓市舶司重開,這事情現在也隻能是朝廷來做。我現在肯定是不會準一些商賈參與過多,要不然沒有好事。”
給商賈一些好處不要緊,但是這件事情可以稍微的再等等,等到事情穩固了,那些商賈才可以更多的參與。現階段的話,肯定是想都不要多想了。
有些事情現在就是先壓著,老朱和朱允熥將一些事情給基本上確定了,製定了相對看起來不錯的策略時,才好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可不是什麽掌控欲作祟,而是因為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絕對不能出現什麽紕漏,小心一點絕對沒有壞處。
至於其他的一些利益集團現在有沒有想法,那也不重要,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太多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