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升作為國公,位高可是權不算重,這也是和當年的常茂一個樣。


    雖然是國公,可是有些時候連一些侯爵都比不上。堂堂國公,也隻能是副將。常升也是一樣,現在成為了國公,最多也就是練練兵,唯獨他這個國公爺沒辦法在五軍都督府獨掌一府。


    不過也不要緊,他才剛到宮門,郭英就笑著和他打招唿。


    李景隆和徐輝祖也示好,常升就矜持的點了點頭,看樣子是有些看不上同樣都是承襲爵位的勳二代。


    藍玉有些看不下去了,說道,“外甥,你們好歹也都是自小一起長大,怎麽就如此冷淡?”


    “舅舅,這就是你不懂了。”常升一副早就看穿的樣子,說道,“我如今就該是孤臣,本來咱們常家在軍中就有威名,豈能再和其他勳貴多來往!”


    藍玉覺得有道理,可是忽然覺得不對勁,“用不著你如此吧?”


    常升壓低聲音,神秘兮兮的說道,“怎麽用不著?外頭都說咱們常家勢頭太大,反正我也是個沒本事的,不怕埋沒。隻要舅舅在軍中立功,我在朝中不犯錯,那自然能護著殿下。”


    藍玉也覺得有道理,開開心心的說道,“都傳開了,昨天殿下召見一眾尚書了,好一通安排。”


    說話間這也到了文華殿前,藍玉他們也看到了沐春。


    常升立刻熱情起來,說道,“西平侯。”


    沐春也熱情的打招唿,“開國公,近來可還安好?”


    沐春和常升的關係不錯,主要也是因為常升這人是屬於典型的看人下菜碟。知道朱允熥對沐春親近,那就親近。知道郭寧妃對朱允熥有照應,見了郭英就是恭敬的晚輩姿態。


    “迴去的時候記得讓人去祭拜一下我大哥。”拉著沐春的胳膊,常升說道,“還有我嫂子他們,也都要西平侯照料一二。”


    別看當年常茂犯事後被安置到龍州,那也是四川地界。可是就算是被廢掉了國公的爵位,常茂到了龍州那也是作威作福的。


    在龍州的時候,有龍州土官趙貼堅去世,結果趙貼堅的妻子將愛女贈送給常茂為妾,憑借常茂的權勢統攬龍州大小事務。


    這也算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雖然沐春是在雲南,但是離的較近,還是能夠關照一二的。


    一眾勳貴也都到了,隨即被召入殿。


    朱允熥心情很好,對於這些勳貴也都是給麵子的,當然都要看座了。


    “過些天第一批遷至雲南的移民之事也算定了,五軍都督府這邊也要多做好事情。”朱允熥嚴肅的開口,說道,“一應沿途護送、看押,各衛所都不能懈怠了。”


    勳貴們都明白這個道理,這事情可不隻是說隻是文官才能辦,還是需要軍隊配合著才行。


    朱允熥看著傅友德,說道,“潁國公,伱此前率軍平定雲貴,該知哪些軍民適合雲貴之地。”


    傅友德就趕緊說道,“迴殿下,臣以為遷至雲貴之民,當以青壯為主。”


    朱允熥也是這個想法,說道,“確實該如此,隻是雲貴之地多有土民、土司叛亂,西平侯也是在重至衛所、鞏固要塞,所建衛所、屯田,你們心裏可有章程?”


    傅友德趕緊開口說道,“迴殿下,臣以為建昌亦在必守。”


    藍玉作為平定建昌衛反叛的統帥,立刻說道,“殿下,建昌蕩平後,應將各路軍馬分兵,鶴慶、麗江、金齒之地,增設建昌府九驛,利用險隘要處分設衛所,嚴防死守。”


    建昌衛,也就是以後的涼山,是通往印度,緬甸,伊朗南方絲綢之路的邊陲重鎮。


    藍玉繼續說道,“臣舉薦四川都指揮使瞿能,由都司瞿能統領。”


    瞿能也是一位大才,他的父親瞿通因軍功顯赫被升為都督僉事,累官正二品,可謂位高權重。而瞿能子承父業後,就是四川指揮使。


    傅友德不甘示弱,繼續說道,“殿下,臣以為建昌衛複叛,實乃西番土司不服王化。朝廷此次蕩平建昌,當廢黜土司,代以軍事建置。”


    直接將建昌衛納入軍事要地,直接以駐軍的方式將原先的建昌衛等地控製住。本來那裏就是軍事要地,自然也就乘勢守住,先建立為軍事重地,然後再考慮以此建城。


    藍玉的火氣都要上來了,說道,“殿下,臣以為建城應當設立行都司,少則設置三衛。倘若增至六衛,建昌無憂。”


    傅友德看了一眼藍玉,繼續對朱允熥說道,“殿下,臣以為建昌設立衛所後,當協助蜀王實行禮賢教化,悉免百姓多餘稅金。”


    怪不得曆史上的藍玉看不上傅友德,怪不得傅友德也有些看不上藍玉,這兩位現在就是在爭呢。要說如今朝中諸將,這兩位才是大將軍的候選人,其他人不管是軍功還是資曆,都是要差不少。


    朱允熥忽然想起來了,瞿能曆史上好像就是和藍玉關係非常好。在藍玉案後,要不是蜀王力保說不定也要被牽連誅殺。


    在靖難當中,瞿能領子瞿鬱、瞿陶率千騎、借雲梯一度登上北平城城門。隻可惜到了白溝河之戰,要不是李景隆的帥旗忽然被風吹斷,瞿能說不定就直接衝到朱棣跟前了。


    瞿能,好像就是在戰敗之後被朱高煦領眾擊落馬下,其子瞿陶也難逃厄運。


    朱允熥看著沐春,說道,“一會兒和潁國公商議所遷之民戶籍,然後交給戶部。”


    藍玉本來是想要說話,覺得這麽大的事情怎麽就讓傅友德來辦呢?


    可是忽然間看到常升在擠眉弄眼,藍玉趕緊忍住,不過心裏還是十分不服氣。


    朱允熥繼續說道,“此前建昌設置衛所之事,皇祖父已經有了主意,隻是何處設立衛所、駐軍多少尚且沒有定論。這樣吧,涼國公這幾天快點把事情理清報上來。瞿能是吧?涼國公上奏,求請瞿能為四川行都指揮使司。”


    別看此前的瞿能已經是四川指揮使,可是這個行都指揮使可不一樣,因為各省都司之外,在邊防要地則單設都司,實行軍民合一的統治。


    藍玉就立刻激動起來了,覺得他到底是最受太孫重用的。


    潁國公隻是幫著去遷民,隻是做些小事而已。


    可是他涼國公不一樣了,要主持處理設置新的行都司,要去完善西南邊陲的建設。他所推薦的人,皇太孫可是直接認可了!


    徐輝祖等人隻是聽著,建昌衛那邊要重新設立衛所這樣的事情是大事,他們此前也都知道一些。可是現在忽然間變成了皇太孫在這件事情上有些話語權、建議權,這也是他們有些意料之外,不過也覺得情理之中。


    昨天的時候就聽說了,皇太孫殿下召見四大尚書議事。


    朱允熥仔細的在和幾大勳貴商討著建昌設立衛所、駐軍的事情,自然也沒忘記現在迫在眉睫的遷民之事,這些也都是要商量的事情。


    他不覺得自己手伸的太長,因為這一切都是老朱允許的,是他在鼓勵的。


    在商量一些事情結束之後,常升和藍玉都是容光煥發,一個個的看起來都是與有榮焉。重用不重用暫且不說,單純的就是看到朱允熥這個皇太孫手裏的權力之大,就值得他們開心。


    哪怕口口聲聲說的是最後還需要皇帝定奪,但是都已經能夠在皇帝無需下令商議的時候就可以主動去安排一些事情,甚至是決定一個行都司最高長官的人選,這就不是小事情了。


    朱允熥當著幾大勳貴的麵自信滿滿,但是也需要和老朱說一聲。


    看到老朱,朱允熥就問道,“祖父,此前說的建昌設立行都司,是屬意瞿能吧?”


    “自然是他,他這一趟隨藍玉出征也是立了大功,在四川之時他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相處融洽,使巴蜀之地政令通暢、民心大順。”老朱就笑著說道,“行都司之責,還是他來任最好。”


    朱允熥就笑著說道,“那還好,我此前也是留意了一下建昌衛平叛之事。剛剛和他們商討之時,我就順水推舟說了舉薦瞿能。”


    老朱開懷大笑,說道,“好!施恩就該如此,就該讓人知道恩情是哪裏來的!你也是個心細的人,此前平叛的事情還記得住。”


    老朱確實開心,不隻是因為朱允熥施恩施的明明白白,讓藍玉、瞿能等人領情。


    更重要的是自家這個孫兒在此前平叛的奏章上留意了很多的事情,考慮的不隻是平叛,更重要的是想到了平叛之後的建設和發展,這才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這事咱下一道旨,凡事先報給你。”老朱一開心、一看孫兒有能力,那就大力支持,“你先看著辦,記得有些事情不要說準話,免得之後找補難看。這次的事情辦的好最好不過,辦的不太好也不要緊,就該讓文武百官知道你能主事就好。”


    朱允熥微微點頭,說道,“一會兒那幾個勳貴就要上奏章、求見了。”


    老朱笑著開口,“咱幫你留意一下,看看這些人說了什麽。”


    皇太孫主事,勳貴們可能表麵上聽著,可是還要來皇帝這裏得到明確的旨意。或者是當著皇太孫的麵附和,但是到了皇帝這裏就是另一種說辭。


    哪怕老朱覺得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要是有三心二意之輩,那肯定就要好好收拾一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點豬頭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點豬頭肉並收藏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