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叔叔們坑了一次,朱允熥也沒有生氣,也就是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沒必要多在乎。


    他現在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即將開始的冊立大典。


    心裏自然會緊張,也會期待,雖然大家都知道皇太孫的人選是誰了。可是沒有經曆冊立大典,就不算真正的塵埃落定,就算不上名正言順。


    朱允熥現在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管那麽多的事情了,主要精力都是集中在冊立大典上。


    自漢代始稱皇太子,明帝始有臨軒、冊拜之儀。唐則年長者臨軒冊授,幼者遣使內冊。宋惟用臨軒。元惟用內冊,不以長幼。


    到了大明自然定下了規矩,皇位傳承是立嫡立長。


    至於皇太孫和皇太子一樣,都是皇位繼承人的封號,名稱的由來與皇太弟、皇太叔等類似。


    在曆史上大多數情況下是在太子去世後,改立太子嫡子為太孫。不過也存在太子尚健在且並未被廢黜的情況之下,有被封為太孫的例子。


    朱允熥這屬於正常的狀況,是太子不在了才被冊立為太孫。


    朱允熥開始齋戒了,冊立大典的流程實際上已經正式開始了。


    常升容光煥發,他作為禮官要去祭告天地。而秦王朱樉也沒有閑著,他的任務是祭告宗廟。


    朱有容興高采烈,和朱有齡仔細的在檢查著教坊司的樂工們。


    教坊司首先得任務是在慶典或迎接貴賓時演奏樂曲,隸屬於禮部。這裏有眾多樂師和多種曆代相傳的樂器,蔚為大觀。


    不過也必須要承認,在教坊司也有一部分人屬於官辦妓院。有不少是犯官妻女,也有一部分是買來的流民。


    常藍氏有些驕傲的說道,“咱們到底是華夏正統、禮樂之邦。”


    朱有容立刻說道,“古先聖王,治定功成而作樂,以合天地之性,類萬物之情,天神格而民誌協。皇祖父銳誌雅樂,定樂舞之數,奏曲之名。”


    這些也都是事實,要是開始講究儀式感,老祖宗們對於這些的要求極為嚴格。


    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奏什麽樣的音樂,某些重大的儀典進行到什麽樣的步驟,也都是要配上合適的音樂,這才是真正的‘樂’。


    常藍氏繼續說道,“過幾天,該是先奏《飛龍引之曲》,陛下升殿之時所奏之曲。”


    朱有容也明白這些,不過還是說道,“皇祖父改了很多規矩,聽說這一次加了《眷皇明之曲》和《民樂生之曲》。”


    常藍氏心裏那叫一個開心,問道,“禮部尚書現在缺著,誰是奉寶官?”


    朱有齡立刻驕傲的說道,“說是曹國公奉寶,魏國公為承製官,潁國公為奉節官,二叔、三叔為正副使。”


    聽到兩個外孫女這麽說,常藍氏臉色的笑容、得意根本無法掩藏。


    這樣的一個冊立大典、這樣的官員配置,並不見得比當年太子被冊立時的格調低。


    讓身份最為尊貴的兩大藩王為使,讓地位特殊的三大國公為官,這一切都是在彰顯著朱允熥的太孫之正名正言順、眾望所歸。


    在武英殿裏,老朱認真問道,“禮節上的事現在都知道了吧?”


    “知道了,禮部的官員此前來說過,我也記下來了。”朱允熥認真迴答說道,“這麽大的事情,我能不用心嗎?”


    “用心?”老朱看了看朱允熥,有些感歎的說道,“你和你爹還是不一樣,你爹心思細膩。不要說這樣的冊立大典,就是大朝儀、正旦這些,他提前兩三天都要去親自看看。你倒好,讓你兩個姐姐去看,她們能看懂什麽?”


    朱允熥則有自己的想法,“祖父,我也是想著要去親眼看看,這些事肯定不能出差錯。隻是太忙了一些,實在是沒時間。話又說迴來,要是錦衣衛、禮部那邊連這些事情都能出差錯,有些人的官肯定是當到頭了。”


    聽到朱允熥這麽說,老朱也沒有反駁,道理確實是這麽一個道理。


    “今年是來不及了,明天讓你大姐下嫁。”老朱直接開口,說道,“你覺得如何?”


    “明年不行,太早了。”朱允熥直接說道,“她這些年一直都顧著我,膽子又小。十五六實在早了點,最少也要到十七八。”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熥,說道,“好,明年不嫁,後年嫁,這事就定了。”


    朱允熥頓時臉色漲的通紅,可是也沒辦法反駁。在如今這個年代,不要說十七八了,十三四的女子嫁出去的都有。


    按照《大明律》規定,男女雙方的結婚年齡男方為十六歲,女方為十四歲。


    朱允熥想了想,說道,“那我仔細尋一尋,總要找些配得上我大姐的人才好。”


    老朱稍微鬆口,說道,“行,隻能在勳貴人家找,隻能是世子。你先找找,找好了不能自作主張,咱同意了才行。”


    老朱隨即提起一件事情,“你二哥要去就藩,他那邊怎麽做?”


    “他先不急,先讀書。少年貪歡不是好事,更何況現在意誌消沉呢。”朱允熥就說道,“不過他肯定也不能隨隨便便找個王妃,找個讀書人家的吧?”


    老朱就笑了起來,說道,“也好,給他找個勳貴人家的,他心裏不安,勳貴人家的心裏也上火。找個知書達理的,算是能配得上他。”


    在老朱的眼裏,自己的兒子、女兒就是最好的,孫子、孫女也都是這樣的道理。


    不存在他的子孫配不上別人,都是別人家的在高攀。


    “思來想去,咱就是對不住你小姑。”老朱忽然歎了口氣,說道,“你的叔叔們,家裏都是勳貴人家出身,再不濟也該是指揮使家的。你那些姑姑下嫁,也都是勳貴人家。唯獨你小姑,嫁了個平民家的。”


    安慶公主作為老朱和馬皇後的嫡女,是大明朝目前為止唯一一個下嫁平民的公主。


    這不是老朱和馬皇後不喜歡安慶公主,反而就是因為她的身份特殊,作為皇帝的嫡女下嫁,這也是出於政治層麵的考慮,這也是在拉攏、示好士子階級。


    朱允熥暗自記在心裏,這件事情得放在心上,可千萬別讓歐陽倫成為了大明曆史上唯一一個被正法的駙馬!


    有些苗頭不好,我就提前給掐了,防患於未然!


    老朱坐下後,問道,“你呢?你十八就要添孩子,想好了找哪家的媳婦了?”


    “勳貴人家的唄,還能是在哪?”被催生的朱允熥非常無語,不過還是說道,“我就算是以前名聲再紈絝,還不至於知道勳貴人家的女眷哪個漂亮、哪個品行好,那也太浪蕩不堪了。”


    老朱就笑了起來,“你那兩個女諸葛不是常常去見勳貴女眷,沒個鍾意的?”


    “他們都覺得那些女眷配不上我,我估計也是。”朱允熥不無自戀的說道,“看吧,以後要是找個情投意合的最好,找不到也沒什麽關係。麵子上過的去就行,給我添個子嗣就好。”


    老朱又歎了口氣,自家這個孫兒什麽都好,就是將有些事情看的太明白、太清楚了。有些時候想想,這孩子冷靜、理智的可怕。


    他對家裏人好,可是唯獨對自己狠!


    想到這些老朱也心疼,說道,“你是咱孫兒、是太孫,什麽樣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你?你自己去尋一尋,看的順眼最好。”


    “還能有祖父和祖母那樣的相濡以沫?還能是像我爹我娘那樣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朱允熥倒是單身習慣了,說道,“反正我不急,到時候找個好一點的太孫妃就行,出身好、懂規矩就行,給我添個兒子別教歪了就行。”


    看到老朱要急,朱允熥連忙說道,“實在不成我多納妾,到時候也生個十幾、二十個兒子,總行了吧?”


    老朱這才滿意的點頭,自家孫兒還是聰明的!懂規矩的時候懂規矩,該享樂的時候享樂,這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點豬頭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點豬頭肉並收藏大明:我才是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