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
“等…等一下…”
“我…”
山道上,俞蓮舟與張鬆溪兩人被老者拉扯著半個身子揚在半空,一邊狼狽的沾著地一邊開口求告。
無奈,他倆的師尊張真人正急迫無比,根本無視兩人哀告,一心隻想快。
要再快些才好,莫使道友久等了!
便如此的在拉拉扯扯間,三人好容易出了後山到了紫霄宮,穿廊過戶又到了紫霄殿,過月台下明堂出了坊牌,跑下一長串石階後,才終於見著了前殿的屋簷。
就在前方不遠處了。
唿!
到了近前,張三豐才終於慢了下來。
停步,扶好兩徒弟。
正衣冠。
俞蓮舟驚奇的望著師父,見他竟將一身爛舊外袍上上下下的灰垢劈裏啪啦的拍幹淨,還將頭上的亂發又細細的捋個滑順,末了還就著山泉將手臉都洗了一遍。
無量個天尊哦!貧道今日一定是見了鬼了,師父這個百年老邋遢竟也有在意儀容的一日哦!
呀呀個呸的,說出去都沒人會信吧?
張三豐一番整理過後,轉頭對兩人道:“都把儀容整理好,再隨為師麵見貴客!”
“啊?哦哦是!”
兩人壓下心裏百思,忙照樣整理好儀容,隨後跟在師尊身後亦步亦趨的迎向前殿。
三人來到殿前站定,張三豐將兩個大袖一揮,左手將拂塵橫倚臂彎,四指包住右手大拇指握在內側,半舉;先抬了右腿邁過門檻,後是左腳,走入殿內,一眼便見著了殿中那四道顯眼身影。
兩男,一年輕一中年;年輕的正背手站在真武畫像下看的甚是入神的樣子,中年人則微微躬身立於年輕人斜後方,臉上一副笑嘻嘻的模樣。
還有兩女安坐殿中靜靜品茗,俱是明豔靚麗嬌俏動人,兩女年紀相仿,一女著綠衣,身姿玲瓏,白膚雲髻,麵相柔和,眼眸純淨;一女姿貌恬淡,挽發束冠,紅袍玄甲,分明是個女嬌娥,卻作木蘭要向燕山行,好個巾幗不讓須眉男!
四人俱無兵器,看模樣應是以年輕男子為主。
張三豐定了定神便即拱手欲招唿出聲,孰料那年輕男子雖離著有個三丈外卻似腦後生了眼一樣,也不知他是如何轉過身的,張三豐隻覺著眼前晃了一晃光影花了一花,身前已多出了一個人來。
定睛一看,卻不是那年輕男子是誰?
張三豐一驚,正要開口,那人卻早先他開口前握住了自己的手,又聽得那人喜道:
“哈!真人卻是來得好快,真是叫小生驚喜萬分啊!敝姓郭,名友,字師益,見過三豐真人!”
說著便要見禮。
張三豐大驚,顧不得再理會他是怎麽到近前的,連忙一雙手將他托住,口中急急道:“不可,萬萬不可!折壽,折壽矣!”
嗯?!
話雖如此,可是老道咋覺得是在扶著兩座大山似的?
恁是嘛迴事?
來人正是從泰山過來的郭友,一行四人駕起雲頭不消多時便跨過千山萬水,來了武當縣後尋了個山腳下的客棧打尖。
住了一晚後,天一早便上了山。
上了山奉了拜帖,本以為見不到真人呢,不想四人在解劍池未等多久便被請入了前殿吃茶。
估摸著來人還要許久,郭友無聊間便去牆壁處觀賞起各幅道畫來。
結果才看完兩幅畫像,殿門口便有細微聲音傳來,郭友心中一動,知是真人法駕,旋即轉身腳下一動來到殿門內三人麵前,打眼見到這位鶴衣老者,無須多言,定是真人當麵無疑了。
郭友本欲行個弟子禮,畢竟自身是後世之魂,執個後輩禮儀也是無可厚非的嘛!
誰知真人一開口才後知後覺的醒悟到,自己堂堂一尊元嬰真君若真的行拜禮的話,可能,也許,或許,大概率真的是如真人所說的那般在折他的壽了!
後怕怕!差些害了真人了。
郭友一個激靈,忙收迴手上力量任由真人扶起,再不敢堅持。
霎時間,張三豐便察覺到手上的那兩座大山變成了兩團棉花似的,輕飄飄的便扶了起來。
“道友…貴客…您是…”
修道至今,張三豐也活了近百二十年了,一扶之間哪還不知自己多年孜孜苦索的孤道,眼前之人必定也正走在其中,甚至更在前,驚喜之下,竟連口齒也哆嗦了起來。
“真人莫急,道友,莫急!”
郭友挽住真人一雙大手輕道:“苦心人,天不負,山在前,人也在山前,莫憂,莫急!”
張三豐狠狠的深吸口氣緩緩舒出,壓下心中狂湧的勁潮,定了定神,伸手一引,道:“好!道友,且隨貧道,請!”
郭友微微一笑,也伸手引道:“請!”
“哈哈!”
說罷兩人相視一笑,俱是安心,當下一老一少相攜上前落座。
俞蓮舟與張鬆溪隻覺著摸不著頭腦,師尊兩人的言語直聽得他倆雲裏霧裏的,見師尊落了座連忙搶步上前抄起茶壺為眾人斟起茶水來。
郭友看著兩人嗬嗬一笑,道:“兩位大哥不須如此,不若也坐下來嘛!”
話音一落,俞、張二人尚未作答,冷不防的一隻大手自旁處伸來,也不見那隻大手如何動作,俞蓮舟隻覺著手上一輕,那茶壺已跑到了那隻大手的手上了。
張三豐眼神大亮,這才見那大手的主人正是方才所見的中年大漢。
這大漢麵容隱似兇狠,但隻望其眼神卻無半分惡狠,張三豐活了這麽久,也深信一個人的眼神是內心的窗戶,人的惡可從眼神裏窺見,人的善也能從眼神裏溢出。
“此人,貌兇實善,好奇怪的人,而且,他的修為…”
嗯?
老道我竟然探不著他的深淺?
張三豐又是吃了一驚,正驚疑間,一旁郭友就說道:“真人勿用理會,年老大早年走的岔道誤了好年華,如今正好讓他做些小事消磨消磨,過些年便會好了。”
岔道?
岔?道?不會是那個道吧?
張三豐抬首欲言,郭友卻似早已知悉,與他含笑點頭,道:
“是,改了。”
話是沒頭沒腦,張三豐卻聽懂了,便見他朝年老大兩手一拱,喜笑道:“年道兄,恭喜了!多謝了!”
這話也是說的莫名,年老大卻也是聽懂了的,恭喜乃是喜他脫離魔道投身正道。
多謝卻是謝他這一盅茶湯。
年老大嘻嘻一笑,向張三豐點頭道:“無妨無妨!老年我呀早些年是個渾人,後來不是遇到了公子麽?嘻嘻,也是該謝公子拉了我一把,嘿嘿!不說那些,來來,吃茶,吃茶嘿嘿!”
眾人見他笑得滑稭也忍俊不禁,卻也不敢失了禮,都以雙手捧著茶向他遙敬。
茶為春毫,其色碧綠,味堪三巡,最適閑談,眾人團團圍坐,各捧一盞細品慢嚐,又有年老大不時插諢,各人也慢慢熟悉起來,一時胸懷漸舒,心底壓著的話也漸浙浮蕩揚於喉舌。
期間郭友說起琉求,又從琉求說起東瀛,說到東瀛沉沒時,張三豐臉上開始肅然,又仔細的往郭友臉上打量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道友,近來你的思緒是否多變?日間可是偶爾覺得綺思繁亂不得心靜?”
此言一出,在座眾人俱是一定。
俞蓮舟與張鬆溪本是要被老道士趕走的,可一來兩人聽了幾句後暗暗吃驚郭友幾人的本領,心下癢癢難耐越聽越吃驚越起癮,半分也不願走開。
二來嘛,兩人也仗著厚臉皮硬是不走。
才不要走,走了準是虧大了去。
果不其然,不多時便聽到郭友所說,一劍斬長蛇,一劍斷海峽,一劍動天地,一劍滅東倭之後,兩人早已是激昂不已麵紅如赤,躍躍欲動了。
兩人雖是習武,但也是修道的嘛!
對於那些神話誌異之中所描繪的種種覆海裂地飛天駕雲、朝蒼梧而暮滄海等各式玄奇早就神往不已,雖則自家師尊平日裏常被世人稱作老神仙,但兩人都知道,師尊也僅是凡人,如此而已!
而如今,一尊活生生的活神仙可便坐在身前啊!
教人如何不激動!
可是聽師尊所言,分明是心魔之困!
阿碧自眾人落座後便一直安靜的陪在郭友身旁,甚少出聲,此時聽得真人所說,再對照郭友平日的種種異常,一時也覺得是為心魔所為,急切間不由得開口問道:
“敢問真人,可有法子怯去心魔?”
阿碧性子溫柔,平生無有大聲過,便是急切間說話也是柔聲柔氣,眾人聽來猶如清風拂麵清爽輕柔好感倍生,更兼她一口的吳語軟儂講來娓娓動聽,眾人莫不感到舒心,便是張三豐也不能免俗。
於是真人也緩聲輕道:“阿碧姑娘莫急,老道見郭道友眉間清朗目光純粹,觀之不似心魔之象,至於別的…”
說到此處,張三豐苦笑道:“老道修為淺薄,於道之一餘亦是新人入蜀,阡陌不識,難甄路途!”
“啊?”
聞言,阿碧抓著郭友手掌,眼眶一紅險些掉淚,憂忡道:“夫君——”
“安心,安心,不一定是壞事的。”
郭友趕忙安慰道:“莫哭,乖哦!冷靜些!想想,咱們可是修的同樣的功法,太玄經有多玄奧多好用你是知道的,安心啦!真人不也講了麽,不是心魔,那麽就不一定是壞事,也有可能是好事呢不是?”
“真噠?不騙人?”
也許是郭友的一番話起了作用,阿碧也冷靜了下來,開始努力開動小腦瓜,想要找出問題所在,好為夫君解憂。
勸好了阿碧之後,郭友又向真人道:“我也確信不是心魔作怪,不瞞您說,直到昨日登上泰山瞻仰了始皇遺刻之後,我才意識到自身有異的,想著當世唯有真人或會有解,是以我等一大早便來叨擾。”
張三豐內心暗驚,對方果是大修士,想那泰山離此快有兩千裏了,對方一行四人卻能在旦夕之間便到,可不是古籍上所說的飛天之士麽?
聽到最後一句,張三豐不敢托大自恃趕忙道:“道友客氣了,你我既是同道,又何來叨擾一說?老道卻是巴不得道友多多來擾呢!”
“哈哈!”
眾人聽他說的有趣,一時哄然齊笑。
張三豐也笑,末了又道:“老道我想了想,既然不是心魔,那麽道友你現下應是心境衝動之象了!
所謂日月盈昃,鬥牛垂象;又言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郭友聞言心下一動,忽覺泥丸異動,似是為真人這一句所觸動,一時顧不得其他,心神沉入神台溝通泥丸宮。
心神一入,便見泥丸宮內靈光隱泛大是奇異,往時積攢其內的雷元也顯的活潑起來,其間白色雷絲濺起隱有悶雷響動,與平時的一副沉悶模樣大是迥異。
唿!
待得退出泥丸宮,心神歸位,郭友睜眼便見著眾人皆是一臉擔心的表情,不由得心下一暖滿是安寧。
由是笑道:“無事了,真人一言料中。”
又向真人誠懇道:“真人,小子有一事,卻是要麻煩真人,不知可否?”
張三豐爽快道:“道友請講。”
郭友摸了摸鼻尖,道:“武當山乃世間名山,洞天福地,小子欲借貴寶地閉關一陣子,不知可否?”
此事甚是冒昧,不想真人卻是大手一揮想也不想的答應下來,並且還向他熱心推薦自己先前閉關的那處山洞,隻是——
“那個,真人,小子其實是屬意那兒多一些的。”
“哪裏呀?”
“呐,就那個殿,夠高,旁邊也無多餘礙事的殿所,剛剛好,非常合適!”
“哪?哪個殿?”
張三豐原先還不以為意,待到郭友指著山巔那一座金燦燦的殿所之後,整個人差點蹦起來,又再三確認後,才吞了吞口水,開始苦口婆心的勸止道:
“不成不成,道友啊!那兒可不興住人,那兒,那兒容易招雷呀!”
真人還以為這麽一說能勸退他,不想郭友一聽到“那兒容易招雷”這句話後,整個人都興奮起來,眼神大亮的喜滋滋道:
“哈哈,招雷好呀!容易招雷,那可再好不過了呀!”
郭友身具雷靈體,本就對雷霆親近,以前在青雲宗的時候還曾在海外雷島上待在雷場裏數年之久呢!
那處大殿容易招雷?
這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場所呀嘿!
“等…等一下…”
“我…”
山道上,俞蓮舟與張鬆溪兩人被老者拉扯著半個身子揚在半空,一邊狼狽的沾著地一邊開口求告。
無奈,他倆的師尊張真人正急迫無比,根本無視兩人哀告,一心隻想快。
要再快些才好,莫使道友久等了!
便如此的在拉拉扯扯間,三人好容易出了後山到了紫霄宮,穿廊過戶又到了紫霄殿,過月台下明堂出了坊牌,跑下一長串石階後,才終於見著了前殿的屋簷。
就在前方不遠處了。
唿!
到了近前,張三豐才終於慢了下來。
停步,扶好兩徒弟。
正衣冠。
俞蓮舟驚奇的望著師父,見他竟將一身爛舊外袍上上下下的灰垢劈裏啪啦的拍幹淨,還將頭上的亂發又細細的捋個滑順,末了還就著山泉將手臉都洗了一遍。
無量個天尊哦!貧道今日一定是見了鬼了,師父這個百年老邋遢竟也有在意儀容的一日哦!
呀呀個呸的,說出去都沒人會信吧?
張三豐一番整理過後,轉頭對兩人道:“都把儀容整理好,再隨為師麵見貴客!”
“啊?哦哦是!”
兩人壓下心裏百思,忙照樣整理好儀容,隨後跟在師尊身後亦步亦趨的迎向前殿。
三人來到殿前站定,張三豐將兩個大袖一揮,左手將拂塵橫倚臂彎,四指包住右手大拇指握在內側,半舉;先抬了右腿邁過門檻,後是左腳,走入殿內,一眼便見著了殿中那四道顯眼身影。
兩男,一年輕一中年;年輕的正背手站在真武畫像下看的甚是入神的樣子,中年人則微微躬身立於年輕人斜後方,臉上一副笑嘻嘻的模樣。
還有兩女安坐殿中靜靜品茗,俱是明豔靚麗嬌俏動人,兩女年紀相仿,一女著綠衣,身姿玲瓏,白膚雲髻,麵相柔和,眼眸純淨;一女姿貌恬淡,挽發束冠,紅袍玄甲,分明是個女嬌娥,卻作木蘭要向燕山行,好個巾幗不讓須眉男!
四人俱無兵器,看模樣應是以年輕男子為主。
張三豐定了定神便即拱手欲招唿出聲,孰料那年輕男子雖離著有個三丈外卻似腦後生了眼一樣,也不知他是如何轉過身的,張三豐隻覺著眼前晃了一晃光影花了一花,身前已多出了一個人來。
定睛一看,卻不是那年輕男子是誰?
張三豐一驚,正要開口,那人卻早先他開口前握住了自己的手,又聽得那人喜道:
“哈!真人卻是來得好快,真是叫小生驚喜萬分啊!敝姓郭,名友,字師益,見過三豐真人!”
說著便要見禮。
張三豐大驚,顧不得再理會他是怎麽到近前的,連忙一雙手將他托住,口中急急道:“不可,萬萬不可!折壽,折壽矣!”
嗯?!
話雖如此,可是老道咋覺得是在扶著兩座大山似的?
恁是嘛迴事?
來人正是從泰山過來的郭友,一行四人駕起雲頭不消多時便跨過千山萬水,來了武當縣後尋了個山腳下的客棧打尖。
住了一晚後,天一早便上了山。
上了山奉了拜帖,本以為見不到真人呢,不想四人在解劍池未等多久便被請入了前殿吃茶。
估摸著來人還要許久,郭友無聊間便去牆壁處觀賞起各幅道畫來。
結果才看完兩幅畫像,殿門口便有細微聲音傳來,郭友心中一動,知是真人法駕,旋即轉身腳下一動來到殿門內三人麵前,打眼見到這位鶴衣老者,無須多言,定是真人當麵無疑了。
郭友本欲行個弟子禮,畢竟自身是後世之魂,執個後輩禮儀也是無可厚非的嘛!
誰知真人一開口才後知後覺的醒悟到,自己堂堂一尊元嬰真君若真的行拜禮的話,可能,也許,或許,大概率真的是如真人所說的那般在折他的壽了!
後怕怕!差些害了真人了。
郭友一個激靈,忙收迴手上力量任由真人扶起,再不敢堅持。
霎時間,張三豐便察覺到手上的那兩座大山變成了兩團棉花似的,輕飄飄的便扶了起來。
“道友…貴客…您是…”
修道至今,張三豐也活了近百二十年了,一扶之間哪還不知自己多年孜孜苦索的孤道,眼前之人必定也正走在其中,甚至更在前,驚喜之下,竟連口齒也哆嗦了起來。
“真人莫急,道友,莫急!”
郭友挽住真人一雙大手輕道:“苦心人,天不負,山在前,人也在山前,莫憂,莫急!”
張三豐狠狠的深吸口氣緩緩舒出,壓下心中狂湧的勁潮,定了定神,伸手一引,道:“好!道友,且隨貧道,請!”
郭友微微一笑,也伸手引道:“請!”
“哈哈!”
說罷兩人相視一笑,俱是安心,當下一老一少相攜上前落座。
俞蓮舟與張鬆溪隻覺著摸不著頭腦,師尊兩人的言語直聽得他倆雲裏霧裏的,見師尊落了座連忙搶步上前抄起茶壺為眾人斟起茶水來。
郭友看著兩人嗬嗬一笑,道:“兩位大哥不須如此,不若也坐下來嘛!”
話音一落,俞、張二人尚未作答,冷不防的一隻大手自旁處伸來,也不見那隻大手如何動作,俞蓮舟隻覺著手上一輕,那茶壺已跑到了那隻大手的手上了。
張三豐眼神大亮,這才見那大手的主人正是方才所見的中年大漢。
這大漢麵容隱似兇狠,但隻望其眼神卻無半分惡狠,張三豐活了這麽久,也深信一個人的眼神是內心的窗戶,人的惡可從眼神裏窺見,人的善也能從眼神裏溢出。
“此人,貌兇實善,好奇怪的人,而且,他的修為…”
嗯?
老道我竟然探不著他的深淺?
張三豐又是吃了一驚,正驚疑間,一旁郭友就說道:“真人勿用理會,年老大早年走的岔道誤了好年華,如今正好讓他做些小事消磨消磨,過些年便會好了。”
岔道?
岔?道?不會是那個道吧?
張三豐抬首欲言,郭友卻似早已知悉,與他含笑點頭,道:
“是,改了。”
話是沒頭沒腦,張三豐卻聽懂了,便見他朝年老大兩手一拱,喜笑道:“年道兄,恭喜了!多謝了!”
這話也是說的莫名,年老大卻也是聽懂了的,恭喜乃是喜他脫離魔道投身正道。
多謝卻是謝他這一盅茶湯。
年老大嘻嘻一笑,向張三豐點頭道:“無妨無妨!老年我呀早些年是個渾人,後來不是遇到了公子麽?嘻嘻,也是該謝公子拉了我一把,嘿嘿!不說那些,來來,吃茶,吃茶嘿嘿!”
眾人見他笑得滑稭也忍俊不禁,卻也不敢失了禮,都以雙手捧著茶向他遙敬。
茶為春毫,其色碧綠,味堪三巡,最適閑談,眾人團團圍坐,各捧一盞細品慢嚐,又有年老大不時插諢,各人也慢慢熟悉起來,一時胸懷漸舒,心底壓著的話也漸浙浮蕩揚於喉舌。
期間郭友說起琉求,又從琉求說起東瀛,說到東瀛沉沒時,張三豐臉上開始肅然,又仔細的往郭友臉上打量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道友,近來你的思緒是否多變?日間可是偶爾覺得綺思繁亂不得心靜?”
此言一出,在座眾人俱是一定。
俞蓮舟與張鬆溪本是要被老道士趕走的,可一來兩人聽了幾句後暗暗吃驚郭友幾人的本領,心下癢癢難耐越聽越吃驚越起癮,半分也不願走開。
二來嘛,兩人也仗著厚臉皮硬是不走。
才不要走,走了準是虧大了去。
果不其然,不多時便聽到郭友所說,一劍斬長蛇,一劍斷海峽,一劍動天地,一劍滅東倭之後,兩人早已是激昂不已麵紅如赤,躍躍欲動了。
兩人雖是習武,但也是修道的嘛!
對於那些神話誌異之中所描繪的種種覆海裂地飛天駕雲、朝蒼梧而暮滄海等各式玄奇早就神往不已,雖則自家師尊平日裏常被世人稱作老神仙,但兩人都知道,師尊也僅是凡人,如此而已!
而如今,一尊活生生的活神仙可便坐在身前啊!
教人如何不激動!
可是聽師尊所言,分明是心魔之困!
阿碧自眾人落座後便一直安靜的陪在郭友身旁,甚少出聲,此時聽得真人所說,再對照郭友平日的種種異常,一時也覺得是為心魔所為,急切間不由得開口問道:
“敢問真人,可有法子怯去心魔?”
阿碧性子溫柔,平生無有大聲過,便是急切間說話也是柔聲柔氣,眾人聽來猶如清風拂麵清爽輕柔好感倍生,更兼她一口的吳語軟儂講來娓娓動聽,眾人莫不感到舒心,便是張三豐也不能免俗。
於是真人也緩聲輕道:“阿碧姑娘莫急,老道見郭道友眉間清朗目光純粹,觀之不似心魔之象,至於別的…”
說到此處,張三豐苦笑道:“老道修為淺薄,於道之一餘亦是新人入蜀,阡陌不識,難甄路途!”
“啊?”
聞言,阿碧抓著郭友手掌,眼眶一紅險些掉淚,憂忡道:“夫君——”
“安心,安心,不一定是壞事的。”
郭友趕忙安慰道:“莫哭,乖哦!冷靜些!想想,咱們可是修的同樣的功法,太玄經有多玄奧多好用你是知道的,安心啦!真人不也講了麽,不是心魔,那麽就不一定是壞事,也有可能是好事呢不是?”
“真噠?不騙人?”
也許是郭友的一番話起了作用,阿碧也冷靜了下來,開始努力開動小腦瓜,想要找出問題所在,好為夫君解憂。
勸好了阿碧之後,郭友又向真人道:“我也確信不是心魔作怪,不瞞您說,直到昨日登上泰山瞻仰了始皇遺刻之後,我才意識到自身有異的,想著當世唯有真人或會有解,是以我等一大早便來叨擾。”
張三豐內心暗驚,對方果是大修士,想那泰山離此快有兩千裏了,對方一行四人卻能在旦夕之間便到,可不是古籍上所說的飛天之士麽?
聽到最後一句,張三豐不敢托大自恃趕忙道:“道友客氣了,你我既是同道,又何來叨擾一說?老道卻是巴不得道友多多來擾呢!”
“哈哈!”
眾人聽他說的有趣,一時哄然齊笑。
張三豐也笑,末了又道:“老道我想了想,既然不是心魔,那麽道友你現下應是心境衝動之象了!
所謂日月盈昃,鬥牛垂象;又言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郭友聞言心下一動,忽覺泥丸異動,似是為真人這一句所觸動,一時顧不得其他,心神沉入神台溝通泥丸宮。
心神一入,便見泥丸宮內靈光隱泛大是奇異,往時積攢其內的雷元也顯的活潑起來,其間白色雷絲濺起隱有悶雷響動,與平時的一副沉悶模樣大是迥異。
唿!
待得退出泥丸宮,心神歸位,郭友睜眼便見著眾人皆是一臉擔心的表情,不由得心下一暖滿是安寧。
由是笑道:“無事了,真人一言料中。”
又向真人誠懇道:“真人,小子有一事,卻是要麻煩真人,不知可否?”
張三豐爽快道:“道友請講。”
郭友摸了摸鼻尖,道:“武當山乃世間名山,洞天福地,小子欲借貴寶地閉關一陣子,不知可否?”
此事甚是冒昧,不想真人卻是大手一揮想也不想的答應下來,並且還向他熱心推薦自己先前閉關的那處山洞,隻是——
“那個,真人,小子其實是屬意那兒多一些的。”
“哪裏呀?”
“呐,就那個殿,夠高,旁邊也無多餘礙事的殿所,剛剛好,非常合適!”
“哪?哪個殿?”
張三豐原先還不以為意,待到郭友指著山巔那一座金燦燦的殿所之後,整個人差點蹦起來,又再三確認後,才吞了吞口水,開始苦口婆心的勸止道:
“不成不成,道友啊!那兒可不興住人,那兒,那兒容易招雷呀!”
真人還以為這麽一說能勸退他,不想郭友一聽到“那兒容易招雷”這句話後,整個人都興奮起來,眼神大亮的喜滋滋道:
“哈哈,招雷好呀!容易招雷,那可再好不過了呀!”
郭友身具雷靈體,本就對雷霆親近,以前在青雲宗的時候還曾在海外雷島上待在雷場裏數年之久呢!
那處大殿容易招雷?
這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場所呀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