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璵傳
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 作者:聚散流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又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啊,店裏依然沒有多少客人光顧。來,小趙普啊,趁著現在沒什麽事情可做,讓我來跟你講講當今世上最為強大和傑出的幾個人物吧!”易林麵帶笑容地說道。
“哦?是哪些人物呢?”小趙普好奇地問道。
“這排在首位的自然非皇帝李璵莫屬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能夠掃平天下、統禦四方的人必定會是他。”易林語氣堅定地迴答道。
“哇,老師快給我詳細講講這位皇帝陛下吧!”小趙普迫不及待地催促著。
景雲二年九月乙亥,李璵,字嗣升,生於京都長安東宮別殿,其又名李亨。
生母楊氏,乃弘農楊氏之後,其族屬關隴名門,然漸趨勢微。楊氏外祖楊士達,於隋任門下省納言。武則天之生母,乃楊士達之女。
李璵將誕之歲八月,其父李隆基與楊氏婚期前數日,李隆基獲立為太子。未幾,楊氏有娠,然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嫌隙,恐太平公主借故發難,如隋文帝之太子楊勇、唐太宗之太子李承乾,以耽於女色難當大任為由廢立。因是之故,李隆基心憂,密令屬吏取墮胎藥,欲扼殺李璵於腹中,然反複思量,終未施行。
李璵出生後,不得與生母楊氏共同居住。因楊氏乃太子姬妾,而太子妃乃玄宗之王氏。宮廷之中,等級分明,太子妃居正妻之位,地位高於諸姬妾。
當時太子妃王氏無子,楊氏班次低於王妃,不能享為人母之喜。王氏將李璵接到身邊養著,明麵上悉心嗬護、關愛備至,實質上是放任自流,不願其成才。
開元三年正月,李璵的次兄李瑛被立為皇太子。
李璵在眾皇子之中受盡排斥,鬱鬱不得誌。
開元四年正月,五歲的李璵被拜為安西大都護,實質為毫無實權的閑職,說白了就是掛職從公家那裏領取一份薪酬作為生活費。
雖然不得寵,也沒有實權,沒有背景,沒有家族勢力,但畢竟是皇子,受教育方麵有天然優勢。玄宗李隆基特意為諸王子選派了師傅教其學業,李璵有幸以賀知章、潘肅、呂向、皇甫彬等名士為侍讀,他的文化知識與素養提高很快。
開元十三年十一月,玄宗李隆基於泰山行封禪大典。歸來後,他在安國寺東附苑城修建了一處巨大的宅院,號稱“十王宅”,玄宗把業已長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擔任監院使,負責管理諸王的日常活動。李璵在以忠王身份居於十王宅中,時年十五歲。李璵在十王宅中一直生活了十三年。後李璵投身軍中,想要博取功名,贏得政治資本。
投身軍營,這還是易林給他指的一條明路。
開元十五年正月,李璵被封為忠王。同年五月,領朔方大使、單於大都護。
開元十八年,奚、契丹等少數民族進犯唐朝東北邊境,玄宗以李璵為河北道元帥,信安王李禕為副帥,率領禦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伷先等八總管抵禦契丹等兵的入侵。
開元二十年,李璵遙率諸將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馬,因為此功,李璵被加封為司徒。
這期間,太子李瑛被誣陷廢殺。而李璵在軍中也漸漸出人頭地,深受將領們的喜歡,於是他迎來了人生轉折。
玄宗李隆基召宰相李林甫進宮商議立儲事宜。
當時壽王李琩的生母武惠妃最受玄宗恩寵,李林甫極力推薦李琩,玄宗原本是有心立壽王的。然而朝中大臣,則中意於“年長,且仁孝恭謹,又好學”的忠王李璵,於是極力推薦,再加上高力士提醒玄宗“推長而立,誰敢複爭”,玄宗乃拿定主意,於是立李璵為皇太子。
打從李璵登上政治舞台的那一秒開始,他就被各種各樣的政治威脅給包圍啦!這些威脅最明顯的就是來自宰相李林甫。在開元末年之後,李林甫還有後來的楊國忠等宰相成員,都成了對太子威脅最大的政治勢力呢!在李林甫和太子的較量與鬥爭中,玄宗幾乎都不站出來阻止宰相李林甫對太子李璵的一次次攻擊。李璵全靠自己命硬還有在軍中的威望,才挺了過去。戰亂四起,穩定軍心離不開太子李璵。
在開元、天寶之交那七八個年頭裏,身為皇太子的李璵心情時常感到抑鬱,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段時間也是他此後漫長的政治生涯中最為安穩的一個階段。
在此期間,雖然宰相李林甫不斷施加種種打擊,但尚未嚴重到動搖其太子地位的程度。朝堂之上,關於冊立皇太子的議論和猜測也暫時減少了許多。
此時,玄宗對這位在十王宅中長大成人的皇三子李璵的政治才能和實力已經心知肚明,所以對他並無太多顧慮和擔憂。
此外,玄宗也不願重蹈覆轍,像當年輕易廢棄三子那樣剝奪李璵的繼承權。畢竟,曆史的教訓曆曆在目。
天寶五年,對太子李璵來說,真是不太順利啊。剛開年,曾經做過忠王友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就兼任河西節度使,從駐地來到京城長安,給玄宗獻上了對吐蕃作戰的戰利品,還和太子李璵有了來往。皇甫惟明跟玄宗說,李林甫這人不行,得撤職,又誇韋堅特別有才能。邊將皇甫惟明這麽一摻和,他們倆暗地裏的較勁就成了公開的秘密。李林甫知道了皇甫惟明的密奏,就利用宰相的身份,開始反擊,還加快了行動。
此時,李林甫在暗中已經完全投靠了安祿山。
天寶十四年,範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唐。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建元聖武。
天寶十五年,安史叛軍破潼關。
玄宗帶領少數妃嬪、隨臣逃出長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經馬嵬驛時,發生了兵變。
太子李璵同親信密定之後,派心腹宦官李輔國去拉攏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密謀策劃以非常手段對付楊國忠,這一行動或許在長安城內就已開始。玄宗避亂出逃,離開京師時的全部隊伍約有三千餘人,殿後的太子李璵的後隊人馬就有兩千人,其中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他的兒子廣平王李俶和建寧王李倓在出逃的隊伍中“典親兵扈從”,這給李璵發動政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逃亡隊伍到達馬嵬驛。禁軍將士因饑疲勞頓,已有不遜怨言。隊伍的騷動給暗中操縱與策劃兵變的太子李璵提供了絕好時機。楊國忠被布置周密的禁軍追到馬嵬驛的西門內亂刀砍死,割下首級。他的兒子楊暄及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殺死。不過,殺死楊國忠父子,事變才隻是完成了第一步。
逼殺楊貴妃,是李璵密謀馬嵬兵變的又一步驟。但令李璵始料不及的是,陳玄禮身為禁軍首領,在處死貴妃後,帶頭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誅楊一事上陳玄禮與李璵意見一致,但是他仍然忠於玄宗,這確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
李璵一手策劃馬嵬兵變,誅殺楊氏,矛頭已指向了玄宗。玄宗入蜀不可逆轉,父子分道揚鑣也已勢在必行。李璵不可能再隨父皇一路西行,隻有分兵,另謀發展。李璵分兵後的境況也極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動風吹,倉皇顛沛,驚魂難定。直到順利抵達朔方軍治所靈武,狼狽不堪的太子李璵一行才得以喘息。
馬嵬兵變之中,易林在暗中推波助瀾,功不可沒。
天寶十五載,李璵在杜鴻漸等人的陪同下,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經過一番布置與籌劃,李璵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舉行了簡單的登基儀式。登基後,改年號為至德,並且將當年改為至德元載,玄宗被推尊為太上皇。
從此以後,李璵變成了唐肅宗。
當天,肅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報告這一消息。
為收複長安城,唐肅宗李璵派出的唐朝大軍以正副元帥廣平王李豫、郭子儀為中軍,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率朔方等軍及迴紇、西域之兵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大軍,從鳳翔出發,東討叛軍。李璵命令廣平王李豫與迴紇太子葉護結為兄弟,迴紇太子葉護大喜,稱廣平王李豫為兄。
官軍進至長安西,於香積寺北大破叛軍,斬敵六萬人,叛將張通儒棄城逃走,官軍一戰收複長安。迴紇軍想進長安搶掠。原來肅宗急於收複京師,與迴紇相約定攻克長安時“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迴紇。”這時,迴紇葉護要按約定執行。
廣平王李豫與迴紇葉護太子說:“現在剛克複了京師,如果大肆進行搶掠,那麽在東京的人就會為叛軍死守,難以再攻取,希望到東京後再履行約定。”
迴紇葉護太子吃驚地跳下馬跪下來捧著廣平王李豫的腳,說:“我當率軍為殿下立刻前往東京。”
於是與仆固懷恩率領迴紇、西域的軍隊從長安城南經過,紮營於水東岸。
百姓、軍士以及胡人紛紛拜廣平王李豫,都哭泣著說:“廣平王真不愧漢夷各族的主人!”
肅宗得知後高興地說:“朕不如廣平王!”
於是廣平王李豫整軍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夾道歡唿悲泣。李豫留在長安,鎮守安撫了三天後,率領大軍向東去收複洛陽。任命太子少傅虢王李巨為西京留守。
唐朝官軍與迴紇軍大破叛軍,叛軍嚴莊與張通儒等人放棄陝郡逃跑,廣平王李豫與郭子儀進入陝城,仆固懷恩率兵分頭追擊叛軍。
嚴莊先進入洛陽向安慶緒報告敗狀。安慶緒率領他的部下逃跑,放棄洛陽。迴紇軍進入洛陽府庫收取財帛,在市井村坊劫掠財物三天。唐朝拿出羅錦一萬匹給迴紇,迴紇停止了劫掠。
如今皇帝李璵再婚,這次續娶的是一位很有背景的女子,她就是皇後張良娣。張良娣便是慕容雪慕容仙子的俗名,張是她的本家之姓。
李璵並未因為娶了張皇後就感覺太平無事了,而是更加謹慎小心。
至德二年,安慶緒殺死安祿山,肅宗沒有聽從謀士李泌的建議趁亂直搗叛軍老巢,錯失殲敵良機。
乾元二年,安慶緒所率叛軍與唐軍於相州交戰,激戰正酣。然肅宗為防武將,竟不設元帥,僅遣宦官魚朝恩監軍。魚朝恩對兵法一竅不通,用兵之道更是茫然無緒,以致唐軍大敗。而魚朝恩卻將相州失利之責歸咎於郭子儀,肅宗李璵不辨是非,罷去郭子儀兵權。
在朝中,自從魚朝恩被處決後,唐肅宗李璵便逐漸對宦官李輔國和程元振等人產生了信任,並讓他們操縱軍政大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宦官們的權勢日益膨脹,變得愈發囂張跋扈。
與此同時,肅宗還極度寵溺張皇後,對她言聽計從,甚至縱容她幹預朝廷政事。由於張皇後的強勢幹政,使得唐肅宗在很多事情上都受到了限製。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他無法自由地前往探望自己的父親唐玄宗。
唐玄宗作為太上皇,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但其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覷。然而,由於張皇後的阻撓,肅宗始終無法與父親相見,這無疑加深了父子之間的隔閡。這種狀況令肅宗感到十分無奈和痛苦,卻又無力改變現狀。
至德二年,那狡黠陰險的宦官李輔國開始攀附肅宗身邊的寵妃張良娣,並與她相互勾結,狼狽為奸。
建寧王李倓洞察到了這一切,他多次向肅宗奏言告發此事,但李輔國和張良娣卻倒打一耙,誣陷建寧王說:“他恨不得自己當元帥,好謀害廣平王呢!”
肅宗聽聞此言後勃然大怒,竟然下令賜死了建寧王李倓。廣平王李豫得知這個消息後心生恐懼,因為他害怕自己也會被李輔國和張良娣陷害,甚至一度動了殺機,想要謀殺他們二人。好在關鍵時刻,李泌及時勸阻了他,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不久之後,張皇後和李輔國之間產生了矛盾。張皇後企圖廢掉唐肅宗所立的太子李豫,轉而擁立越王李係為新的太子。不僅如此,她還打算除掉李輔國和程元振這兩個心頭大患……
這邊是如今的李璵,朝中和內宮之事讓他焦頭爛額。不久以後的潼關大戰,將決定他是否還能繼續當皇帝。
“哦?是哪些人物呢?”小趙普好奇地問道。
“這排在首位的自然非皇帝李璵莫屬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能夠掃平天下、統禦四方的人必定會是他。”易林語氣堅定地迴答道。
“哇,老師快給我詳細講講這位皇帝陛下吧!”小趙普迫不及待地催促著。
景雲二年九月乙亥,李璵,字嗣升,生於京都長安東宮別殿,其又名李亨。
生母楊氏,乃弘農楊氏之後,其族屬關隴名門,然漸趨勢微。楊氏外祖楊士達,於隋任門下省納言。武則天之生母,乃楊士達之女。
李璵將誕之歲八月,其父李隆基與楊氏婚期前數日,李隆基獲立為太子。未幾,楊氏有娠,然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嫌隙,恐太平公主借故發難,如隋文帝之太子楊勇、唐太宗之太子李承乾,以耽於女色難當大任為由廢立。因是之故,李隆基心憂,密令屬吏取墮胎藥,欲扼殺李璵於腹中,然反複思量,終未施行。
李璵出生後,不得與生母楊氏共同居住。因楊氏乃太子姬妾,而太子妃乃玄宗之王氏。宮廷之中,等級分明,太子妃居正妻之位,地位高於諸姬妾。
當時太子妃王氏無子,楊氏班次低於王妃,不能享為人母之喜。王氏將李璵接到身邊養著,明麵上悉心嗬護、關愛備至,實質上是放任自流,不願其成才。
開元三年正月,李璵的次兄李瑛被立為皇太子。
李璵在眾皇子之中受盡排斥,鬱鬱不得誌。
開元四年正月,五歲的李璵被拜為安西大都護,實質為毫無實權的閑職,說白了就是掛職從公家那裏領取一份薪酬作為生活費。
雖然不得寵,也沒有實權,沒有背景,沒有家族勢力,但畢竟是皇子,受教育方麵有天然優勢。玄宗李隆基特意為諸王子選派了師傅教其學業,李璵有幸以賀知章、潘肅、呂向、皇甫彬等名士為侍讀,他的文化知識與素養提高很快。
開元十三年十一月,玄宗李隆基於泰山行封禪大典。歸來後,他在安國寺東附苑城修建了一處巨大的宅院,號稱“十王宅”,玄宗把業已長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擔任監院使,負責管理諸王的日常活動。李璵在以忠王身份居於十王宅中,時年十五歲。李璵在十王宅中一直生活了十三年。後李璵投身軍中,想要博取功名,贏得政治資本。
投身軍營,這還是易林給他指的一條明路。
開元十五年正月,李璵被封為忠王。同年五月,領朔方大使、單於大都護。
開元十八年,奚、契丹等少數民族進犯唐朝東北邊境,玄宗以李璵為河北道元帥,信安王李禕為副帥,率領禦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伷先等八總管抵禦契丹等兵的入侵。
開元二十年,李璵遙率諸將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馬,因為此功,李璵被加封為司徒。
這期間,太子李瑛被誣陷廢殺。而李璵在軍中也漸漸出人頭地,深受將領們的喜歡,於是他迎來了人生轉折。
玄宗李隆基召宰相李林甫進宮商議立儲事宜。
當時壽王李琩的生母武惠妃最受玄宗恩寵,李林甫極力推薦李琩,玄宗原本是有心立壽王的。然而朝中大臣,則中意於“年長,且仁孝恭謹,又好學”的忠王李璵,於是極力推薦,再加上高力士提醒玄宗“推長而立,誰敢複爭”,玄宗乃拿定主意,於是立李璵為皇太子。
打從李璵登上政治舞台的那一秒開始,他就被各種各樣的政治威脅給包圍啦!這些威脅最明顯的就是來自宰相李林甫。在開元末年之後,李林甫還有後來的楊國忠等宰相成員,都成了對太子威脅最大的政治勢力呢!在李林甫和太子的較量與鬥爭中,玄宗幾乎都不站出來阻止宰相李林甫對太子李璵的一次次攻擊。李璵全靠自己命硬還有在軍中的威望,才挺了過去。戰亂四起,穩定軍心離不開太子李璵。
在開元、天寶之交那七八個年頭裏,身為皇太子的李璵心情時常感到抑鬱,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段時間也是他此後漫長的政治生涯中最為安穩的一個階段。
在此期間,雖然宰相李林甫不斷施加種種打擊,但尚未嚴重到動搖其太子地位的程度。朝堂之上,關於冊立皇太子的議論和猜測也暫時減少了許多。
此時,玄宗對這位在十王宅中長大成人的皇三子李璵的政治才能和實力已經心知肚明,所以對他並無太多顧慮和擔憂。
此外,玄宗也不願重蹈覆轍,像當年輕易廢棄三子那樣剝奪李璵的繼承權。畢竟,曆史的教訓曆曆在目。
天寶五年,對太子李璵來說,真是不太順利啊。剛開年,曾經做過忠王友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就兼任河西節度使,從駐地來到京城長安,給玄宗獻上了對吐蕃作戰的戰利品,還和太子李璵有了來往。皇甫惟明跟玄宗說,李林甫這人不行,得撤職,又誇韋堅特別有才能。邊將皇甫惟明這麽一摻和,他們倆暗地裏的較勁就成了公開的秘密。李林甫知道了皇甫惟明的密奏,就利用宰相的身份,開始反擊,還加快了行動。
此時,李林甫在暗中已經完全投靠了安祿山。
天寶十四年,範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唐。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建元聖武。
天寶十五年,安史叛軍破潼關。
玄宗帶領少數妃嬪、隨臣逃出長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經馬嵬驛時,發生了兵變。
太子李璵同親信密定之後,派心腹宦官李輔國去拉攏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密謀策劃以非常手段對付楊國忠,這一行動或許在長安城內就已開始。玄宗避亂出逃,離開京師時的全部隊伍約有三千餘人,殿後的太子李璵的後隊人馬就有兩千人,其中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他的兒子廣平王李俶和建寧王李倓在出逃的隊伍中“典親兵扈從”,這給李璵發動政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逃亡隊伍到達馬嵬驛。禁軍將士因饑疲勞頓,已有不遜怨言。隊伍的騷動給暗中操縱與策劃兵變的太子李璵提供了絕好時機。楊國忠被布置周密的禁軍追到馬嵬驛的西門內亂刀砍死,割下首級。他的兒子楊暄及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殺死。不過,殺死楊國忠父子,事變才隻是完成了第一步。
逼殺楊貴妃,是李璵密謀馬嵬兵變的又一步驟。但令李璵始料不及的是,陳玄禮身為禁軍首領,在處死貴妃後,帶頭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誅楊一事上陳玄禮與李璵意見一致,但是他仍然忠於玄宗,這確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
李璵一手策劃馬嵬兵變,誅殺楊氏,矛頭已指向了玄宗。玄宗入蜀不可逆轉,父子分道揚鑣也已勢在必行。李璵不可能再隨父皇一路西行,隻有分兵,另謀發展。李璵分兵後的境況也極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動風吹,倉皇顛沛,驚魂難定。直到順利抵達朔方軍治所靈武,狼狽不堪的太子李璵一行才得以喘息。
馬嵬兵變之中,易林在暗中推波助瀾,功不可沒。
天寶十五載,李璵在杜鴻漸等人的陪同下,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經過一番布置與籌劃,李璵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舉行了簡單的登基儀式。登基後,改年號為至德,並且將當年改為至德元載,玄宗被推尊為太上皇。
從此以後,李璵變成了唐肅宗。
當天,肅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報告這一消息。
為收複長安城,唐肅宗李璵派出的唐朝大軍以正副元帥廣平王李豫、郭子儀為中軍,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率朔方等軍及迴紇、西域之兵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大軍,從鳳翔出發,東討叛軍。李璵命令廣平王李豫與迴紇太子葉護結為兄弟,迴紇太子葉護大喜,稱廣平王李豫為兄。
官軍進至長安西,於香積寺北大破叛軍,斬敵六萬人,叛將張通儒棄城逃走,官軍一戰收複長安。迴紇軍想進長安搶掠。原來肅宗急於收複京師,與迴紇相約定攻克長安時“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迴紇。”這時,迴紇葉護要按約定執行。
廣平王李豫與迴紇葉護太子說:“現在剛克複了京師,如果大肆進行搶掠,那麽在東京的人就會為叛軍死守,難以再攻取,希望到東京後再履行約定。”
迴紇葉護太子吃驚地跳下馬跪下來捧著廣平王李豫的腳,說:“我當率軍為殿下立刻前往東京。”
於是與仆固懷恩率領迴紇、西域的軍隊從長安城南經過,紮營於水東岸。
百姓、軍士以及胡人紛紛拜廣平王李豫,都哭泣著說:“廣平王真不愧漢夷各族的主人!”
肅宗得知後高興地說:“朕不如廣平王!”
於是廣平王李豫整軍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夾道歡唿悲泣。李豫留在長安,鎮守安撫了三天後,率領大軍向東去收複洛陽。任命太子少傅虢王李巨為西京留守。
唐朝官軍與迴紇軍大破叛軍,叛軍嚴莊與張通儒等人放棄陝郡逃跑,廣平王李豫與郭子儀進入陝城,仆固懷恩率兵分頭追擊叛軍。
嚴莊先進入洛陽向安慶緒報告敗狀。安慶緒率領他的部下逃跑,放棄洛陽。迴紇軍進入洛陽府庫收取財帛,在市井村坊劫掠財物三天。唐朝拿出羅錦一萬匹給迴紇,迴紇停止了劫掠。
如今皇帝李璵再婚,這次續娶的是一位很有背景的女子,她就是皇後張良娣。張良娣便是慕容雪慕容仙子的俗名,張是她的本家之姓。
李璵並未因為娶了張皇後就感覺太平無事了,而是更加謹慎小心。
至德二年,安慶緒殺死安祿山,肅宗沒有聽從謀士李泌的建議趁亂直搗叛軍老巢,錯失殲敵良機。
乾元二年,安慶緒所率叛軍與唐軍於相州交戰,激戰正酣。然肅宗為防武將,竟不設元帥,僅遣宦官魚朝恩監軍。魚朝恩對兵法一竅不通,用兵之道更是茫然無緒,以致唐軍大敗。而魚朝恩卻將相州失利之責歸咎於郭子儀,肅宗李璵不辨是非,罷去郭子儀兵權。
在朝中,自從魚朝恩被處決後,唐肅宗李璵便逐漸對宦官李輔國和程元振等人產生了信任,並讓他們操縱軍政大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宦官們的權勢日益膨脹,變得愈發囂張跋扈。
與此同時,肅宗還極度寵溺張皇後,對她言聽計從,甚至縱容她幹預朝廷政事。由於張皇後的強勢幹政,使得唐肅宗在很多事情上都受到了限製。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他無法自由地前往探望自己的父親唐玄宗。
唐玄宗作為太上皇,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但其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覷。然而,由於張皇後的阻撓,肅宗始終無法與父親相見,這無疑加深了父子之間的隔閡。這種狀況令肅宗感到十分無奈和痛苦,卻又無力改變現狀。
至德二年,那狡黠陰險的宦官李輔國開始攀附肅宗身邊的寵妃張良娣,並與她相互勾結,狼狽為奸。
建寧王李倓洞察到了這一切,他多次向肅宗奏言告發此事,但李輔國和張良娣卻倒打一耙,誣陷建寧王說:“他恨不得自己當元帥,好謀害廣平王呢!”
肅宗聽聞此言後勃然大怒,竟然下令賜死了建寧王李倓。廣平王李豫得知這個消息後心生恐懼,因為他害怕自己也會被李輔國和張良娣陷害,甚至一度動了殺機,想要謀殺他們二人。好在關鍵時刻,李泌及時勸阻了他,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不久之後,張皇後和李輔國之間產生了矛盾。張皇後企圖廢掉唐肅宗所立的太子李豫,轉而擁立越王李係為新的太子。不僅如此,她還打算除掉李輔國和程元振這兩個心頭大患……
這邊是如今的李璵,朝中和內宮之事讓他焦頭爛額。不久以後的潼關大戰,將決定他是否還能繼續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