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知從哪裏來的少年書生竟然和大理寺的官差叫囂,客棧的氣氛一下子肅殺了起來。


    在場的江湖人士紛紛觀望,既關心青離劍的消息,也想看看這個不知好歹的少年書生最後如何收場。


    三道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建立在契丹、突厥以及奚族的交界處,而且也是可通往關內道、河東道以及河北道的交匯處,可謂是軍事與商業的要塞。


    在營洲被契丹占領之前,三道鎮歸屬於營洲府管轄,營洲失陷後,雖然依然是商旅中心乃及軍事要地,但卻已經淪落為三不管地帶。


    大唐、突厥、契丹乃至奚族,誰都想管,但卻又誰都管不了,最後隻能任由其自生自滅了。


    但是,三道鎮畢竟是東西南北交匯的要塞,反而因為沒有官方勢力管轄,變得越來越繁榮,成為了北方地區各國的商路集散中心,自成格局。


    也正因為三道鎮無法無天,適者生存,因此聚集在這流沙客棧裏的客人必然不是什麽善類。


    更何況三道鎮還時常被多股交界勢力騷擾,那更是不甚太平,北出有荒原北狄,西去有大漠西戎,東走有渤海高麗,真是夾縫求存,不得不自成社會,有著一套獨特的生存法則。


    所以,逗留在四海客棧的人絕不是什麽善茬。


    這些年三道鎮因為勢力交錯,發生得大大小小的戰鬥不計其數,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它的繁榮。隻要有利可圖,總有人不顧危險,趨之若鶩。


    從三道鎮往西南前進,還得好遠才能到中原的核心地帶,可謂是山高皇帝遠,所以能在此逗留的,都是些刀口子舔血的人,時刻準備著殺人或者被人殺。


    青離劍作為傳說中的天外神劍之一,自然是江湖人士夢寐以求的神兵,此刻突然出現,就不得不引起眾人的好奇心了。


    當然,也可能是這些江湖人士早就收到風聲,知道青離劍會在此出現,於是提前趕過來看是否有利可圖。


    如果時運高奪得青離劍,然後拿著這把絕世神劍去武林聖地——茗劍山莊,一定會受到禮待,從此在武林中的身份地位就會天翻地覆,完全不一樣了。


    茗劍山莊統領中原武林已有幾十年之久,莊主夏默作為武林盟主,是武林中公認的一代劍神。


    這些年想要加入茗劍山莊的人不計其數,但茗劍山莊收人向來嚴格,不是誰都能夠隨便加入。然而,隻要得到了青離劍,一切皆有可能。


    一朝成名,天下皆知。武林中誰人不想!?


    這些江湖人士當中,但凡有點能力者,無不對青離劍垂涎欲滴,心裏打了無數如意算盤,看是否有可能把青離劍占為己有。


    當然,也有傳言說這次護送的青離劍是假的,真正的青離劍早已經被安祿山占為己有。但玄宗皇帝好劍,是眾所皆知的事,宮中鑒劍高手眾多,一把假的青離劍可沒辦法蒙混過關。


    再說了,欺君乃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安祿山應該不至於為了一柄青離劍而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且這次竟然出動了向來隻管皇家貴族犯罪之事的大理寺親自護送,隻怕這青離劍十有八九是真的。


    皇上要的東西,普通人是絕不敢打歪主意的,但對於江湖中人來說,山高皇帝遠,那就另當別論了。


    一把神兵利器對練武之人來說,絕對可以為之而不顧性命,這或許也是護送的官差為什麽如此嚴陣以待的原因。


    大理寺官差們這一路護劍走來,估計已經遇到了不少舍身奪劍的亡命之徒,所以才會神色警惕。


    如果是什麽翡翠瑪瑙之類的稀世珍寶,反倒不容易引起江湖中人垂涎欲滴,虎視眈眈。然而青離劍乃天外之劍,絕世神兵,但凡練武之人,抵不住誘惑者不在少數。


    站在門邊的男子死死盯著一身布衣的易林。


    他將易林仔細審視了一番,然後緩緩道:“我也已經猜出你是誰了。經過渤海的時候,聽到一些江湖傳言,說易夏莊的少主燒莊離島,原來是真的。沒想到你一個家道中落的落魄子弟,不在易夏莊好好待著,竟也想在江湖中闖名堂。有意思,有意思。”


    他說得很輕描淡寫,但言語間卻充滿了不屑與暗諷。


    易林當然聽得出他是諷刺自己不自量力多管閑事,於是笑而不語,故作高深,畢竟自己在江湖上的名聲並不好,無需多做辯駁。


    聽到易夏莊,客棧裏的一些老江湖人便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這一切皆因易夏莊在江湖中有著意義非凡的地位,年輕一輩的江湖人士也許並不知道易夏莊有什麽特別,但老一輩的江湖中人對易夏莊的故事多多少少總是聽過一些的。


    有一位卓狂生,四海為家,號稱江湖百曉生。他靠說書謀食,憑借一張巧嘴,添油加醋把廟堂武林的傳聞皆評論得頭頭是道,惹人稱讚。


    自從去過易夏莊之後,他便常曰:渤海彼岸,東極島上,易夏之莊,煙波縹緲,極目遠眺,星月蜃樓,驀然迴首,如入桃源。


    能得卓狂生如此高的評價,想必這易夏莊確實是世外桃源。


    卓狂生四處遊曆,向來喜歡說易學士和夏三小姐的傳奇故事。


    令人向往的易夏莊,曾經有著一段讓人蕩氣迴腸的故事,當年無論是在江湖中還是在朝堂上,都大有名氣,為人們所稱道。


    易夏莊的來由要追溯到幾十多年前,那時候睿宗皇帝還在位,而玄宗皇帝還隻是太子。


    當時睿宗皇帝見太子賢才兼備,便盟發禪位之意,又怕眾臣會有非議,於是先讓太子做監國皇帝,自己退居幕後,待擇合適的時機再正式讓位予太子。


    退位讓賢原本是一樁美事,然而,睿宗的胞妹太平公主,頗受母風影響,私欲甚重,亦想當武氏第二,覬覦皇位已久。


    太平公主豔名遠播,仗著自己貌美,淫亂宮中,籠絡朝臣,想要廢除太子的監國皇帝,然後再陷害睿宗皇帝,趁機篡位。


    那時候,身為太子的玄宗皇帝與太平公主明爭暗鬥,由於太子仁厚耿直,太平公主詭計多端,而睿宗皇帝又不能明辨是非,容易聽信讒言,所以太子處處下風,好幾次幾乎萬劫不複。


    隨著睿宗皇帝越漸衰老,隨時都有可能駕崩,太子與太平公主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太平公主野心勃勃,再加上善用美色,通過培養女侍,籠絡了三省六部大部分官員,太子岌岌可危。


    據說,當年女禍之亂的始作俑者便是暗中支持太平公主的心影閣。心影閣培養了一批善於媚術的女徒,嫁入王孫貴族、高官商賈,迷惑控製了不少權勢之人,從而暗中掌控朝中勢力。


    江湖中人都知道,百年來心影閣與相思門相互對立,其所修煉的窺心之術最善於蠱惑人心、損耗精氣,乃禍害無窮的妖邪之法,與相思門的鏡心劍訣完全是兩個極端。


    當時身為翰林學士的易信之,與太子相謀,想出一個計策,好讓太平公主在睿宗皇帝麵前原形畢露。


    隻要太平公主一旦露出她的原形,在睿宗皇帝知道她暗藏禍心的同時,太子再直言彈劾,痛陳利害,定能一舉將太平公主的勢力連根拔起。


    示敵以弱,誘對方露出原形,原本是一招妙計。隻可惜,太子府中早已經遍布太平公主的眼線,就連他身邊的近臣也不缺太平公主的心腹。


    計劃在不知不覺中被太平公主知曉。於是她將計就計,上演了一出太子圖謀陷害姑姑的苦情戲,惹得睿宗皇帝勃然大怒,當場便想要罷免太子的監國皇帝,甚至連太子之位也要廢掉。


    太平公主當場煽動文武百官彈劾太子德不配位,讓太子陷入了絕境。


    正當太子進退兩難,走投無路之際,易學士舍身取義,挺身而出,抗下一切罪責。


    易學士慷慨激昂,痛陳利害,說他早就看不慣太平公主結黨營私,想要為皇上鏟除毒瘤,把一切安排好後,慫恿太子如此做法,太子隻是被迫無奈而已。


    睿宗皇上向來仁愛,冷靜下來後,自然不願如此對待自己的皇兒,於是借著台階順勢將所有怒氣遷移至易學士頭上,當場宣布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最後還是太子淚灑君前,舍命求情,才求得睿宗皇帝饒過易學士一命,改為發配邊疆,從此不得再踏進中原一步。


    易學士在發配邊疆的途中,遇上武林紛爭,押送隊伍散的散死的死,最後孤身一人,兜兜轉轉,流落江湖。


    雖然易學士因禍得福,恢複自由身,但始終堅持君命難違,即使自個走也要走到邊疆去。


    後來易學士以書生之身,跋山涉水,浪跡於江湖之中,竟然與茗劍山莊的三小姐夏嫣結上了一段姻緣。


    茗劍山莊在江湖中的地位,那可是如聖地一般的存在,讓所有武林人士都心生向往,馬首是瞻。


    茗劍山莊素來門風森嚴,皆非凡夫俗子,自然瞧不起易學士這個弱不禁風的官場罪臣,所以極力反對夏三小姐和易學士相好的事情。


    夏三小姐也著實讓人佩服,竟然不顧父母兄長的反對,拔劍斷發,毅然與茗劍山莊斷絕關係,跟著易學士出走邊疆。


    這樣一對傳奇眷侶在江湖中倒也引得眾人爭相稱讚,就連長安城中許多讀書人也大為豔羨,一時傳為佳話,流傳至今。


    易學士與夏三小姐出邊疆後,邊軍被突厥大敗,發配之地失守被占,於是二人隻能另覓安身之處,最後定居於渤海彼岸、東極之島,並親手建立了易夏莊。


    傳說中,哪裏四季分明,仿佛陶大夫筆下的桃花之源,是所有隱世者心神向往的地方。


    卓狂生口中常吟的那首關於易夏莊的詩,也從側麵證實了這一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聚散流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聚散流雲並收藏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