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西北有一座山,乃問心山,問心山高萬丈,直插蒼穹,問心山頂,可俯瞰整個南境,是南境最為醒目的山峰。
問心山頂有一座塔,曰乾坤塔,塔高一百層,據聞自從有這片天地之始,便有此塔,此塔乃仙外大能從仙界帶來。乾坤塔有五座,分布在東南西北四境及中州,中州的乾坤塔最大,高千層。四境乾坤塔均為百層。
五座塔是這片天地的象征。
乾坤塔道法自然、暗藏乾坤,據聞乾坤塔內一層一世界,一步一乾坤,塔內自生靈氣,是一片獨立的空間世界。南境大能均在乾坤塔感悟得以突破境界。
乾坤塔旁有一天池,曰洗髓池,天池納聚天地靈氣,可大可小,可隨意變換形狀,有人見到的洗髓池形如八卦,有人見到的洗髓池則如深潭,更有甚者,見到的洗髓池平靜如湖泊,如大海,浩瀚無邊。
洗髓池具有洗筋伐髓的功效,所以被稱為洗髓池,劉淵覺得此天池絕不會如此簡單。
劉淵來到問心山腳下,準備上山,問心山有禁空,不能飛行,所有修士上山隻能步行。山腳到山頂有台階,有人十天可登頂,有人終身無法登頂,困在石階之上,更有無數修士跌落山崖,身隕。
看來問心山有些名堂。
劉淵拾階而上,很是輕鬆,上到半山腰處,略感疲憊,腦海裏閃現出臥牛鎮場景,父親正在鐵爐子上鍛打一把鐮刀、母親坐在堂屋做針線活、自己和妹妹雙兒在母親腳邊玩皮球,甚為溫馨。
如此人生,甚好,何必修道、修仙,有家人陪伴,父母親人在側,何嚐不是一種幸福,劉淵叫妹妹,雙兒我們去河邊摸魚,然後烤魚,拉著雙兒就要往外跑,雙兒臉色大變,惡狠狠的盯了他一眼,劉淵從沒見雙兒如此表情,嚇了一跳,迴過神來,一隻腳邁出一半,停在空中,下麵是懸崖,深不見底,哪裏還有雙兒,父親、母親。
劉淵收迴腳,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自己剛才怎麽了,自己不過眷念家的溫馨,思念親人,怎麽會陷進去?要不是雙兒在冥冥中提醒自己,恐怕自己要身死道消了,劉淵一身冷汗。問心山,果然有些名堂。
劉淵收迴心神,向上走去,前麵石階繞著山道而上,走到拐彎處,石階邊一根桃枝伸了過來,桃枝上花團錦簇,一朵朵桃花開的粉豔粉豔的,劉淵剛準備摘一朵,發現前麵赫然是一片桃林花海,天上陽光明媚,微風帶著桃花的香氣拂麵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師弟,有人叫他。
劉淵抬頭,見師姐冷月從桃林裏穿出來,手上拿著一朵桃花,麵含春色,師弟,幫師姐戴上,劉淵點頭,伸手接過桃花,就要幫師姐戴上,突然,師姐惡狠狠的一劍刺過來,負心人,丟下我自己離去,該死。
劉淵大驚,師姐誤會了,我……場麵隨之一轉,哪裏還有師姐,哪裏還有桃林,自己手握寶劍,劍尖對著自己的胸口,就要刺下。劉淵收起寶劍,自己有心魔。
問心山,果然名不虛傳,心境不穩,很容易滋生心魔。劉淵剛才渡過了情劫,潛意識裏,師姐不會傷害她,剛剛師姐突然發難,實則救了自己。
不管是雙兒,冷月,都是自己的心魔,自己念念不忘的雙兒和師姐,在心底已經滋生了心魔。
劉淵吸取了剛才的教訓,不再心生旁騖,心神下沉、穩固道心,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向上而去。你小子不錯,能夠壓下自己的心魔,多少人都死在心魔之下,慕萱讚賞的看著劉淵,由衷的誇讚。謝謝師姐誇讚,這問心山果然有些門道,對修士的心境是一種考驗。師姐當年走問心山時,也和你一樣,好在師姐道心穩固,走到了最後。前麵是問心崖,比較陡峭,來,師姐拉著你,劉淵剛要伸出手,突然道心石微微抖了抖,一絲清明飛入劉淵額頭。
師姐?師姐在劍湖,怎麽會在這裏,自己不知不覺竟然……前麵一條斑斕大蟒,吐著信子,師姐伸出要拉自己的粉嫩小手變成了大蟒猩紅的信子,還是著道了,劉淵後退一步,一拳轟出,大蟒轉身退走,消失不見。
自己如此小心,還會著道,多虧道心石,否則,自己葬身蟒腹而不自知。劉淵不再向上,盤膝而坐,入定,檢視著自己的神魂,神魂有些虛浮,分散,劉淵重新將神魂凝實,將神識收歸自己三丈範圍內,拿出了師傅神魂修煉玉簡,開始從神魂的外放與凝練。
神識外放,以前劉淵感知百萬丈距離,極為模糊,現如今劉淵感知三丈之內,將神魂凝聚,精神集中,重新感知外圍世界,三丈之內的台階、台階上的灰塵、空中的氣息、靈氣的濃度,細風吹過的方向,風速,慢慢,劉淵閉上眼睛,直到所有都清晰異常,台階上的灰塵略有滾動都能感知,他才睜開眼睛。
劉淵繼續向上,他碰到了洛洛,洛洛雙眼含淚,楚楚可憐,問他怎麽還不去找她?他碰到了師傅青雲子,青雲子問他控物術和禦劍術練得怎麽樣了?他碰到了煙兒,煙兒已經長大,問他什麽時候迴去帶她離開無心海?他碰到了火玲瓏火玄玉,問他去了哪裏,還去不去探索秘境?他碰到了朱雀妖後,問自己女兒怎麽樣了,是不是他故意拐騙自己的孩子……
劉淵每碰到一個人,就開始審視內心,然後打坐,摒棄雜念,凝練神魂,修煉神識,穩固心念,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來到山頂。
親情、友情、愛情、世俗的名利,人性的貪欲都在這裏無限放大,放大到影響一個人的心智、靈魂。
我生天地間,不受親情、友情、愛情、名利、貪欲羈絆,是為無情;我來人世間一趟,不忘親情、友情、愛情,是為有情。無情之人,如何配修大道;有情有義而不迷失,是為道心堅定。有與無是一種平衡、一種陰陽、一種人生哲學,有和無皆出自因果。
劉淵感覺道心開悟,神魂凝實,心念通達。
問心山頂有一座塔,曰乾坤塔,塔高一百層,據聞自從有這片天地之始,便有此塔,此塔乃仙外大能從仙界帶來。乾坤塔有五座,分布在東南西北四境及中州,中州的乾坤塔最大,高千層。四境乾坤塔均為百層。
五座塔是這片天地的象征。
乾坤塔道法自然、暗藏乾坤,據聞乾坤塔內一層一世界,一步一乾坤,塔內自生靈氣,是一片獨立的空間世界。南境大能均在乾坤塔感悟得以突破境界。
乾坤塔旁有一天池,曰洗髓池,天池納聚天地靈氣,可大可小,可隨意變換形狀,有人見到的洗髓池形如八卦,有人見到的洗髓池則如深潭,更有甚者,見到的洗髓池平靜如湖泊,如大海,浩瀚無邊。
洗髓池具有洗筋伐髓的功效,所以被稱為洗髓池,劉淵覺得此天池絕不會如此簡單。
劉淵來到問心山腳下,準備上山,問心山有禁空,不能飛行,所有修士上山隻能步行。山腳到山頂有台階,有人十天可登頂,有人終身無法登頂,困在石階之上,更有無數修士跌落山崖,身隕。
看來問心山有些名堂。
劉淵拾階而上,很是輕鬆,上到半山腰處,略感疲憊,腦海裏閃現出臥牛鎮場景,父親正在鐵爐子上鍛打一把鐮刀、母親坐在堂屋做針線活、自己和妹妹雙兒在母親腳邊玩皮球,甚為溫馨。
如此人生,甚好,何必修道、修仙,有家人陪伴,父母親人在側,何嚐不是一種幸福,劉淵叫妹妹,雙兒我們去河邊摸魚,然後烤魚,拉著雙兒就要往外跑,雙兒臉色大變,惡狠狠的盯了他一眼,劉淵從沒見雙兒如此表情,嚇了一跳,迴過神來,一隻腳邁出一半,停在空中,下麵是懸崖,深不見底,哪裏還有雙兒,父親、母親。
劉淵收迴腳,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自己剛才怎麽了,自己不過眷念家的溫馨,思念親人,怎麽會陷進去?要不是雙兒在冥冥中提醒自己,恐怕自己要身死道消了,劉淵一身冷汗。問心山,果然有些名堂。
劉淵收迴心神,向上走去,前麵石階繞著山道而上,走到拐彎處,石階邊一根桃枝伸了過來,桃枝上花團錦簇,一朵朵桃花開的粉豔粉豔的,劉淵剛準備摘一朵,發現前麵赫然是一片桃林花海,天上陽光明媚,微風帶著桃花的香氣拂麵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師弟,有人叫他。
劉淵抬頭,見師姐冷月從桃林裏穿出來,手上拿著一朵桃花,麵含春色,師弟,幫師姐戴上,劉淵點頭,伸手接過桃花,就要幫師姐戴上,突然,師姐惡狠狠的一劍刺過來,負心人,丟下我自己離去,該死。
劉淵大驚,師姐誤會了,我……場麵隨之一轉,哪裏還有師姐,哪裏還有桃林,自己手握寶劍,劍尖對著自己的胸口,就要刺下。劉淵收起寶劍,自己有心魔。
問心山,果然名不虛傳,心境不穩,很容易滋生心魔。劉淵剛才渡過了情劫,潛意識裏,師姐不會傷害她,剛剛師姐突然發難,實則救了自己。
不管是雙兒,冷月,都是自己的心魔,自己念念不忘的雙兒和師姐,在心底已經滋生了心魔。
劉淵吸取了剛才的教訓,不再心生旁騖,心神下沉、穩固道心,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向上而去。你小子不錯,能夠壓下自己的心魔,多少人都死在心魔之下,慕萱讚賞的看著劉淵,由衷的誇讚。謝謝師姐誇讚,這問心山果然有些門道,對修士的心境是一種考驗。師姐當年走問心山時,也和你一樣,好在師姐道心穩固,走到了最後。前麵是問心崖,比較陡峭,來,師姐拉著你,劉淵剛要伸出手,突然道心石微微抖了抖,一絲清明飛入劉淵額頭。
師姐?師姐在劍湖,怎麽會在這裏,自己不知不覺竟然……前麵一條斑斕大蟒,吐著信子,師姐伸出要拉自己的粉嫩小手變成了大蟒猩紅的信子,還是著道了,劉淵後退一步,一拳轟出,大蟒轉身退走,消失不見。
自己如此小心,還會著道,多虧道心石,否則,自己葬身蟒腹而不自知。劉淵不再向上,盤膝而坐,入定,檢視著自己的神魂,神魂有些虛浮,分散,劉淵重新將神魂凝實,將神識收歸自己三丈範圍內,拿出了師傅神魂修煉玉簡,開始從神魂的外放與凝練。
神識外放,以前劉淵感知百萬丈距離,極為模糊,現如今劉淵感知三丈之內,將神魂凝聚,精神集中,重新感知外圍世界,三丈之內的台階、台階上的灰塵、空中的氣息、靈氣的濃度,細風吹過的方向,風速,慢慢,劉淵閉上眼睛,直到所有都清晰異常,台階上的灰塵略有滾動都能感知,他才睜開眼睛。
劉淵繼續向上,他碰到了洛洛,洛洛雙眼含淚,楚楚可憐,問他怎麽還不去找她?他碰到了師傅青雲子,青雲子問他控物術和禦劍術練得怎麽樣了?他碰到了煙兒,煙兒已經長大,問他什麽時候迴去帶她離開無心海?他碰到了火玲瓏火玄玉,問他去了哪裏,還去不去探索秘境?他碰到了朱雀妖後,問自己女兒怎麽樣了,是不是他故意拐騙自己的孩子……
劉淵每碰到一個人,就開始審視內心,然後打坐,摒棄雜念,凝練神魂,修煉神識,穩固心念,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來到山頂。
親情、友情、愛情、世俗的名利,人性的貪欲都在這裏無限放大,放大到影響一個人的心智、靈魂。
我生天地間,不受親情、友情、愛情、名利、貪欲羈絆,是為無情;我來人世間一趟,不忘親情、友情、愛情,是為有情。無情之人,如何配修大道;有情有義而不迷失,是為道心堅定。有與無是一種平衡、一種陰陽、一種人生哲學,有和無皆出自因果。
劉淵感覺道心開悟,神魂凝實,心念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