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遊樂心不明所以,但還是說道,“我也不太清楚,我知道這座橋還是因為我爺爺,他有一次感歎說小時候常走的橋被拆了,我好奇地問了一句,那橋就叫煙雨橋。”
“拆了?那橋在哪?”
“那橋不在我家那邊,是我爺爺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離現在市區四十公裏的一個鎮上。但是具體在哪我不知道,我爺爺十一歲從那搬走了,集體位置也記不清了。”
“哥,你問這個……”遊樂心話說到一半忽然一頓,“算了,哥,你需要查什麽?我讓家裏那邊幫忙查一下。”
遊樂心這人雖然平時看起來咋咋唿唿嘰嘰喳喳的,但是遊家教導出來的優秀後輩不可能什麽都不知道。方俞白身世複雜,外麵那些傳言必定不是空穴來風。
但是這有什麽關係?方俞白的為人他是了解的,做兄弟的嘛,有的時候不必要問那麽多,隻要確定不是什麽傷天害理,違背公序良俗的事情,幫忙就是了。
方俞白神色一暖,也不推辭:“那就麻煩你們那邊幫忙查一下煙雨橋所在的具體位置,再查查上個世紀那邊有沒有一家做原料生意的,很有可能做的是服裝布料相關的。”
畢竟當時鏡心道人在夢境中聽到要交接的貨物是“料子”,遊氏所在的城市服裝生意曆史悠久,很有可能普濟會礦洞中那不知身份的被害者就是在遊氏所在的那座城市。
“這是遊樂心那邊傳過來的資料。”方俞白將手上的平板遞了過去。
遊氏所在的南方城市叫做寧州市,是南方沿海的第一大城市。隻是現在的市區在上個世紀還是一片荒涼的城郊,當時的市區是在一個現在叫做月牙鎮的地方。
月牙鎮曆史悠久,鎮上的建築幾乎都有上百年的曆史,隨著城鎮的發展,後來月牙鎮的地理位置和麵積已經不太能夠適應快速的變化,再加上鎮上久居的人家多,不願意遷置祖宅,便將發展的核心往外挪了幾十公裏,才有了現在的寧州市。
月牙鎮曾經是通商的樞紐核心,鎮上出了不少傑出的人才,再加上海邊有一處十分適合海上貨運的小海灣,月牙鎮上出了不少做大生意的人,在上個世紀對外貿易開啟之後,月牙鎮上的人生意做得更大了。
“其中韻絲堂在當時很是出名。”方俞白劃過屏幕切換資料,“他們早些年是做絲綢的作坊,後來當時的老板很有遠見,早早引進了機器進行生產方式的改良,在確保質量和精美的基礎上提高了產量,由此發家。”
“後來韻絲堂又盤下了一個工廠,開始製作和加工皮革,這在當時幾乎是獨一家,所以很快韻絲堂就成為月牙鎮最大的商戶。”
江離劃過資料,破舊的寨子出現在眼前,掛在門上的牌匾還隱約能夠看見一個“喬”字。
“韻絲堂後來倒閉了。”
“嗯。”方俞白應道,“後來如日中天的韻絲堂以少掌櫃失蹤作為轉折點,迅速地衰敗下去。”
發現韻絲堂的少掌櫃失蹤已經是他離家去附近相看農場的半個月後了,原本少掌櫃相看的行程隻安排了五天,等到忙碌的掌櫃夫婦迴過神的時候,少掌櫃已經將近半個月沒有聯係了。
“不久後韻絲堂的輪船失事,船上的料子盡數沉入海底,韻絲堂傷筋動骨。”
“隨後韻絲堂像是走了下坡路,接二連三地出了事,最後連帶著工廠都被突如其來的雷暴燒了三分之一。”
“家裏生意接二連三的打擊,再加上唯一的兒子始終下落不明,心力交瘁之下,掌櫃夫婦隻好變賣家中產業,四處去找少掌櫃,沒多久便病逝了。”
“確實有些奇怪。”江離問道,“有沒有少掌櫃或者掌櫃夫婦的照片?”
方俞白搖頭:“沒有。事情過去太久了,當年的知情人不多。又因為後麵的戰亂,留存的資料很少,甚至連少掌櫃的姓名都不知道。”
江離看著資料上“喬定”和“阮幼絲”兩個名字陷入沉思。
雖然知道能夠找到少掌櫃肖像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得知連名字都不清楚時,江離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結丹者,便真正入了道,再想往上晉階就不再是單純地積攢靈氣了,還需要找到自己的道,才能成為所謂的“得道者。”
這也意味著修行者開始真正地接觸到天道。
在結丹的完成的時候,江離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一絲天意。
若是方俞白身上的咒術不除,他的下場很可能不會太好,或許會成為第二個礦洞中人。
所以江離十分想快些把他身上的咒術除掉。
但現在隻知道掌櫃夫婦的姓名,也沒辦法去確定洞中人到底是不是韻絲堂的少掌櫃。
恰在此時,係統的電子音適時響起:“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宿主我找到一張照片了!”
說來也是湊巧,係統這段時間翻遍了各大電子資料庫,確實沒有找到相關的信息。
但是方俞白給的資料中那張喬家破敗的照片給了他靈感。
那張照片也沒有上傳到任何的電子資料庫,是遊家在請人進行地毯式走訪的時候,有一戶世代住在月牙鎮上的人家,從家裏珍藏的相冊裏麵翻出來的,係統幹脆就透過各種攝像頭去博物館和月牙鎮的祠堂去拍照查找資料。
沒想到這麽順利,還沒尋找夠兩個小時,就被他在一個小地方的博物館找到了。
係統在江離的神識中投出圖片:“宿主,我在一張地方的報紙上找到了一個報道,這篇報道雖然沒有單獨寫喬家,主要寫的月牙鎮當時的發展,但是這裏有一張月牙鎮知名的企業家的合影,裏麵很有可能就有喬家的人。”
江離眼前一亮。
她之所以要找喬家人的照片,就是想通過他們的麵相進行推演。畢竟隻知道名字,不知道生辰八字是推衍不出來的,唯一的途徑就是找到一張有喬家人的照片。
係統給出的這張照片不算得清晰,但也能看清五官的模樣。
照片上一共有十二人,江離挨個看了過去,最後目光落在角落裏的一個儒雅的中年男子身上。
“拆了?那橋在哪?”
“那橋不在我家那邊,是我爺爺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離現在市區四十公裏的一個鎮上。但是具體在哪我不知道,我爺爺十一歲從那搬走了,集體位置也記不清了。”
“哥,你問這個……”遊樂心話說到一半忽然一頓,“算了,哥,你需要查什麽?我讓家裏那邊幫忙查一下。”
遊樂心這人雖然平時看起來咋咋唿唿嘰嘰喳喳的,但是遊家教導出來的優秀後輩不可能什麽都不知道。方俞白身世複雜,外麵那些傳言必定不是空穴來風。
但是這有什麽關係?方俞白的為人他是了解的,做兄弟的嘛,有的時候不必要問那麽多,隻要確定不是什麽傷天害理,違背公序良俗的事情,幫忙就是了。
方俞白神色一暖,也不推辭:“那就麻煩你們那邊幫忙查一下煙雨橋所在的具體位置,再查查上個世紀那邊有沒有一家做原料生意的,很有可能做的是服裝布料相關的。”
畢竟當時鏡心道人在夢境中聽到要交接的貨物是“料子”,遊氏所在的城市服裝生意曆史悠久,很有可能普濟會礦洞中那不知身份的被害者就是在遊氏所在的那座城市。
“這是遊樂心那邊傳過來的資料。”方俞白將手上的平板遞了過去。
遊氏所在的南方城市叫做寧州市,是南方沿海的第一大城市。隻是現在的市區在上個世紀還是一片荒涼的城郊,當時的市區是在一個現在叫做月牙鎮的地方。
月牙鎮曆史悠久,鎮上的建築幾乎都有上百年的曆史,隨著城鎮的發展,後來月牙鎮的地理位置和麵積已經不太能夠適應快速的變化,再加上鎮上久居的人家多,不願意遷置祖宅,便將發展的核心往外挪了幾十公裏,才有了現在的寧州市。
月牙鎮曾經是通商的樞紐核心,鎮上出了不少傑出的人才,再加上海邊有一處十分適合海上貨運的小海灣,月牙鎮上出了不少做大生意的人,在上個世紀對外貿易開啟之後,月牙鎮上的人生意做得更大了。
“其中韻絲堂在當時很是出名。”方俞白劃過屏幕切換資料,“他們早些年是做絲綢的作坊,後來當時的老板很有遠見,早早引進了機器進行生產方式的改良,在確保質量和精美的基礎上提高了產量,由此發家。”
“後來韻絲堂又盤下了一個工廠,開始製作和加工皮革,這在當時幾乎是獨一家,所以很快韻絲堂就成為月牙鎮最大的商戶。”
江離劃過資料,破舊的寨子出現在眼前,掛在門上的牌匾還隱約能夠看見一個“喬”字。
“韻絲堂後來倒閉了。”
“嗯。”方俞白應道,“後來如日中天的韻絲堂以少掌櫃失蹤作為轉折點,迅速地衰敗下去。”
發現韻絲堂的少掌櫃失蹤已經是他離家去附近相看農場的半個月後了,原本少掌櫃相看的行程隻安排了五天,等到忙碌的掌櫃夫婦迴過神的時候,少掌櫃已經將近半個月沒有聯係了。
“不久後韻絲堂的輪船失事,船上的料子盡數沉入海底,韻絲堂傷筋動骨。”
“隨後韻絲堂像是走了下坡路,接二連三地出了事,最後連帶著工廠都被突如其來的雷暴燒了三分之一。”
“家裏生意接二連三的打擊,再加上唯一的兒子始終下落不明,心力交瘁之下,掌櫃夫婦隻好變賣家中產業,四處去找少掌櫃,沒多久便病逝了。”
“確實有些奇怪。”江離問道,“有沒有少掌櫃或者掌櫃夫婦的照片?”
方俞白搖頭:“沒有。事情過去太久了,當年的知情人不多。又因為後麵的戰亂,留存的資料很少,甚至連少掌櫃的姓名都不知道。”
江離看著資料上“喬定”和“阮幼絲”兩個名字陷入沉思。
雖然知道能夠找到少掌櫃肖像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得知連名字都不清楚時,江離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結丹者,便真正入了道,再想往上晉階就不再是單純地積攢靈氣了,還需要找到自己的道,才能成為所謂的“得道者。”
這也意味著修行者開始真正地接觸到天道。
在結丹的完成的時候,江離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一絲天意。
若是方俞白身上的咒術不除,他的下場很可能不會太好,或許會成為第二個礦洞中人。
所以江離十分想快些把他身上的咒術除掉。
但現在隻知道掌櫃夫婦的姓名,也沒辦法去確定洞中人到底是不是韻絲堂的少掌櫃。
恰在此時,係統的電子音適時響起:“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宿主我找到一張照片了!”
說來也是湊巧,係統這段時間翻遍了各大電子資料庫,確實沒有找到相關的信息。
但是方俞白給的資料中那張喬家破敗的照片給了他靈感。
那張照片也沒有上傳到任何的電子資料庫,是遊家在請人進行地毯式走訪的時候,有一戶世代住在月牙鎮上的人家,從家裏珍藏的相冊裏麵翻出來的,係統幹脆就透過各種攝像頭去博物館和月牙鎮的祠堂去拍照查找資料。
沒想到這麽順利,還沒尋找夠兩個小時,就被他在一個小地方的博物館找到了。
係統在江離的神識中投出圖片:“宿主,我在一張地方的報紙上找到了一個報道,這篇報道雖然沒有單獨寫喬家,主要寫的月牙鎮當時的發展,但是這裏有一張月牙鎮知名的企業家的合影,裏麵很有可能就有喬家的人。”
江離眼前一亮。
她之所以要找喬家人的照片,就是想通過他們的麵相進行推演。畢竟隻知道名字,不知道生辰八字是推衍不出來的,唯一的途徑就是找到一張有喬家人的照片。
係統給出的這張照片不算得清晰,但也能看清五官的模樣。
照片上一共有十二人,江離挨個看了過去,最後目光落在角落裏的一個儒雅的中年男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