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隻紙鳶上乃書寫著一首很淺易的詩,字跡娟秀,一看就是小女子之作,還玩什麽藏頭和藏尾,罵人倒是不含糊。


    途窮日暮睹物思,


    有盡黃昏不逢春。


    虛懷若穀好兒男,


    名滿天下謙君子。


    念兒眉頭一蹙,這個臭丫頭,竟然敢罵他是“思春男子”,還說他“徒有虛名”?


    她小小年紀卻學會睚眥必報了,那一日隻不過為那麽點小事發生了爭執,她便如此放在心上。這幾日他已經將她忘了,她竟然還念念不忘,放紙鳶來罵人?可是這紙鳶是它自己突然斷了線掉下來的,甄觀怡應該不會手法那麽準,故意弄斷線而偏偏掉在他家的院子裏吧?不對,不是掉在他家的院子裏,而是不偏不倚地掉在他的頭上。


    難不成她隻是想罵他而已,卻並沒想到會被他看到?所謂無巧不成書,這是真巧,還是有意來湊個巧?


    櫻娘伸手過來,“念兒,上麵寫著什麽呢,給我瞧瞧?”


    念兒用手捂住,“沒什麽好瞧的,一首爛詩而已。”


    伯明也想瞧瞧,還批評道:“你可不許胡亂貶低人,既然人家能作出詩來,就不能稱爛。你念給我和你娘聽聽,到底是怎樣的詩?”


    念兒可不想讓他的爹娘知道有一位姑娘在罵他,他嗬嗬笑著,也不答話,拿著紙鳶迴自己屋了。


    他關上門,坐了下來,在甄觀怡罵他的那首詩的背麵揮墨也寫下了一首詩。


    他才放下筆,便聽到院子裏有人在說話,是甄家的家丁來了。


    “薛大當家的,我家小姐放紙鳶突然斷了線,不知掉哪了,我們幾個挨戶地問到您家來了,不知您可否見到?”


    櫻娘與伯明對望了一眼,甄家小姐放的紙鳶?甄家的姑娘現在隻剩一個甄觀怡了,他們一聽就知道是她了。隻不過,他們也知道念兒與甄觀怡並不是很熟悉,雖然她三哥與念兒稱兄道弟的,她一位待字閨中的姑娘與外姓男子是極少能見麵的。


    伯明還未作答,念兒就拿著紙鳶出來了,遞給了那位家丁,還讓他捎帶一句話,“告訴你家小姐,不會放紙鳶就別放,整日的斷線,真不知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


    甄家的家丁聽得愣愣的,沒太明白是啥意思,反正等會兒將原話告訴小姐就是了。


    當甄觀怡聽說這隻紙鳶是掉在了念兒家的時候,而且還聽得家丁將那句話複述給了她,她半張著嘴,愕道:“他還真當我是故意的呀,我有那本事就不放什麽紙鳶了,幹脆吊一隻臭鞋扔他頭上得了!”


    她接過紙鳶一瞧,見薛念竟然還在上麵迴了一首詩。他的字墨彩淋漓,且形斷意連、氣韻生動,她不禁心頭不動,暗忖道,沒想到他的字寫得倒是俊逸得很。


    再一念詩,她差點氣暈過去。


    顧影弄姿遙盼嫁,


    釀蜜銜花宜室不?


    莫可究詰從何出,


    急管繁弦終不去。


    啥?說她“嫁不出去”?“姑娘莫急”?


    甄觀怡恨得將銀牙咬得咯吱響,誰說她嫁不出去了?又是誰說她著急了?


    這個薛念,寫的詩和他人一樣,字形倒是好看,詩意卻毒得很,如同他的人長得像模像樣,那顆心肯定是被墨染過的!


    這隻紙鳶上已經寫不下字了,她幹脆取出紙筆,寫了一首大罵薛念是個黑心又不要臉的狂徒。


    她讓家丁給送到薛家,家丁們哪敢遲疑,又屁顛屁顛地送過來了。念兒不肯示弱,自然是要一一罵迴去的。


    他們就這麽一來一往,五日之內已經罵了幾十首詩了。


    櫻娘和伯明哪裏知道他們這是互相罵人的,還以為他們是寫情詩打情罵俏呢。因為念兒從來不給他們看,若不是情詩,至於要收收藏藏麽?


    “伯明,連念兒都知道和姑娘談情說愛了,咱們真是老了,以前他還信誓旦旦說這輩子都不要娶親,說女子多麽累人煩人磨人,會搭進他半條命。現在他陷入了兒女之情不也沉迷得很麽?”


    櫻娘想起念兒每次都緊捂的紙箋不讓她瞧的模樣,就覺得好笑,男兒處於戀愛期都是這副模樣的。當初伯明與她剛成親時,就是那般的,叫讓喜歡得很。


    伯明很自豪地說道:“我的兒子有那麽多優秀女子欽慕,怎麽可能不娶呢?咱們應該著手為念兒準備去甄家提親的事了。想到以前我還被甄家的家丁打過,現在兩家倒是要做起親家了,到時候麵對麵坐著,還真不知道說什麽好。”


    櫻娘瞧著伯明那般發愁的樣子,提醒道:“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就叫上了親家,甄子查願不願和咱家做親家還不一定呢。”


    伯明不服氣了,“莫非他還覺得咱家念兒高攀了?甄家日況愈下,他的三個兒子都隻能吃祖上的老本,沒有任何出路。若是甄觀怡嫁給了念兒,待甄子查年老不能理事時,指不定咱家還可以幫幫他的三個兒子呢。既然成了親家,也該互相幫襯的。蘊兒肯定會將作坊幹得越來越大,念兒到時候每年分的利錢就越多,拿來幫襯一下大舅子,甄子查思慮到這些肯定會同意的。還有,念兒若中得進士,以後仕途寬廣的話,說不定還能如同甄家當年在朝中那般一展威風呢,這不也是甄家期待的麽?”


    櫻娘盈盈笑道:“若真如你所說,作坊能越做越大,而念兒也能中進士就好了。隻不過,你可不許托媒人去這般說,不說還好,越說他就越不同意了。你到如今還沒摸清他的性子麽,他要強了一輩子,哪裏肯示弱。”


    伯明頓悟,“也是,隻有誇他家世代富貴,後代必會出有才之人,得以承繼甄家榮耀,他定會樂嗬嗬地接受。念兒與他家的觀怡近些日子有如此親密的來往和頻繁的舉動,他肯定也是知道的,為了女兒著想,他也該同意的。”


    櫻娘與伯明在商議著給念兒提親的事,念兒自己完全不知道,他還沉浸在與甄觀怡每日大戰幾迴的痛快之中,哪日不對上幾首詩,他就覺得少了些什麽。


    隻是他已經沒有太多空閑與甄觀怡每日鬥智鬥勇了,因為他得去縣裏了。楊先生為他介紹了一位十分了得的老先生,本縣每年要進京參加殿試的人大都會去他那兒埋頭苦讀兩個月,經這位老先生的指點,幾乎每年都有人中進士的。


    待兩個月後就要過年了,年一過,他就得上路去京城趕考了,也就是說,隻有待他春闈殿試迴來,他才能繼續與甄觀怡罵戰了。


    可是在縣裏的這兩個月,他渾身不自在,總覺得有重要的事沒做,當然,這並不耽誤他讀書,他算得上是一個意誌堅毅之人,即便心裏裝著事,也不會妨礙他潛心治學。


    這一日,甄觀易來縣裏看他,還特意捎上他妹妹罵他的詩,這頗讓念兒吃驚,這個甄觀怡還真是有些不屈不撓啊。


    隻是將她的詩這麽一讀來,少了許多罵意,倒是隱隱含著一絲牽掛之情,而且遣詞造句也講究了許多,意蘊深厚了。


    念兒是何等敏銳之人,詩中暗含的那種淡淡的傷懷,他顯然是能感受得到的。即便甄觀怡自己都未必能感覺得出,但都逃不脫他的嗅覺。


    令甄觀易好奇的是,這次念兒沒有迴一首詩讓他帶迴去。念兒知道自己會有好幾個月都不可能與甄觀怡有書信來往了,既然她會寂寞,就讓她一直寂寞下去吧,又何必多此一舉擾了她的心緒呢?


    甄觀怡見她哥哥是空手迴來的,莫名的失望起來,這日子也突然變得百般聊賴起來。開始她還氣嘟嘲的,他不迴就不迴,有啥好大不了的,可是後來她就漸漸消沉了,飯不香、茶不思。


    她不禁懷疑自己起來,這到底是在討厭他,還是在想念他?這日子怎的這般難熬啊。


    直到有一日,她爹跟她說,薛家托媒人來說親了。她抓住她爹的胳膊,急問:“哪個薛家?”


    甄子查捋了捋胡子,“你那些時日每日和哪個薛家的兒子書信傳情啊?”


    甄觀怡心裏一梗,“哪有書信傳情,我那是在罵他!罵他徒有虛表,裝的隻不過是滿腹的渾水。”


    甄子查笑著搖頭,“每日上趕著罵?那好,我去迴絕薛家,既然我閨女厭惡薛家的兒子,以至於恨不得整日寫信去罵,我怎能將閨女送入虎口?爹可是最心疼閨女的了。”


    甄子查一起身,甄觀怡躊躇了,拉住他的衣袖,“爹,你真的要迴絕啊?我倒是想能當著他的麵罵罵他……”


    甄子查隻好給她的閨女一個台階下,“要不爹就同意他家的提親,待你嫁過去了不就可以當著他的麵罵麽?”


    甄觀怡臉兒一紅,“此計……可行。”


    甄子查哈哈大笑,歎道:“女大不中留嘍!”


    甄觀怡羞極,掩著麵跑迴自己屋了。


    眼見著還有兩日就要過小年了,念兒迴來了。櫻娘和伯明為他準備了他平時最愛吃的糕點和果子。


    櫻娘看著坐在她麵前的兒子,“念兒,這兩個月你怎的消瘦許多,平時沒吃飽飯麽?”


    念兒拿了一塊糕點吃著,“怎麽會沒吃飽飯,咱家難不成還缺了我吃飯的錢?隻不過這兩個月來被老先生管教得有些吃不消,就瘦了下來。爹、娘,過了正月十五,我就得去京城趕考了,估摸著得過三四個月才能迴家了。”


    櫻娘想到兒子一去得那麽久,心裏忐忑不安,最近她的身子越來越不支,她感覺自己已經熬不到那個時候了。


    忽然,她鼻子一酸,眼裏的淚噙不住,簌簌落了下來。伯明見了笑話她,“兒子總歸是要出遠門的,以後他若是被授了官,就得長年在外了,你可不能將兒子永遠拴在自己的身邊。”


    念兒見他母親傷懷,伸手握住她娘的手掌,他的手像伯明一樣溫暖有力,他確實已長成大人了。


    “娘,清兒出嫁你流了好些淚,我這迴出遠門,你又要落淚了。都說兒女是債,一輩子都還不完,你平時不是挺爽快的一個人麽,就當這些債都已經還完了。你不要想不開,更不要太惦念我們,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會懂得照顧自己。你和爹在家過安穩的日子,每日看看書,下下棋、溜溜彎,多好,這可就是享清福啊。”


    櫻娘破涕一笑,拿手帕子輕輕拭著淚,“是,我和你爹最近確實是在享清福,輕閑得很。對了,你和甄觀怡都來往那麽久了,我和你爹就托媒人去甄家提了親,甄家一口應下了。”


    念兒胳膊一顫,“啥?提……提親?”


    櫻娘見他反應那麽大,笑道:“把你高興壞了吧?爹娘就是想給你一個驚喜哩。你的親事已經訂下了,你到時候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京城,不需整日牽掛著甄觀怡,隻需待迴家娶她就是了。”


    “驚……喜?娘,你這是給我驚嚇啊!我啥時候和她來往許久了?”念兒從未有過的慌張,他竟然就這麽無緣無故地訂上了親,還是甄觀怡!她罵他罵得還不夠慘麽?


    伯明覷著兒子,“你都是一個大男兒了,有啥不好意思的?喜歡就得訂親,到時候將她娶迴家,底下私授情詩這可不是君子之所為,得光明正大的拿得上台麵,你已是一個堂堂大男兒了,不是麽?”


    念兒有口難辯,“我……?”


    “好了,親已經訂下了,這些日子你在家好好歇息,也溫習溫習功課。過了年,我和你娘在家為你籌備婚事之所需,你一切都不要操心,隻需一門心思去趕考就行了。”


    念兒窘著臉,“爹,你確定甄家一口應下了?甄觀怡知道麽,他爹不會是瞞著她吧?”


    “哪能呢?她爹說她閨女前些日子還茶飯不思,這迴一聽說薛家來提親了,就胃口大開。她心裏定是思慕你的,否則她以前成日派家丁給你送來的是什麽?你別瞎擔心了,怎麽忽然就沒平時那股子爽利勁了呢。”


    念兒被伯明說得一怔一怔的,好吧,他當啞巴得了。他懵懵懂懂地走進了自己的屋,再拿出甄觀怡寫的那些罵他的詩,他不禁莫名地笑了。


    也好,到時候娶她進門,好好欺負欺負她。


    櫻娘看著念兒有些魔怔地進了屋,她忍不住感慨道:“伯明,念兒有好些東西像極了你,每逢喜事都有些犯傻。”


    伯明嘿嘿一笑,“有麽?”


    櫻娘忍俊不禁,“瞧,這不又犯傻麽?”


    大年三十這一日,薛家四兄弟湊在一起過大年。因為各家的女兒大都嫁出去了,除了銀月家剩了一個繡兒,其他三家都隻剩兒子在家了。人丁沒有以前多,若是每家單過,就顯得過於冷清了。所以他們四家像年輕時那般湊在了一起,這樣才更有年味。


    男丁們先去祠堂祭了祖,然後一大家子圍桌而坐。如今家裏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年夜飯也是極為豐盛的,許多菜和點心、果子之類的都是讓人從外地買迴來的,本縣根本買不到。


    他們的吃穿用度雖然算不上鋪張侈奢,但絕對不會像當年家裏窮苦時那般節省了,更不會每日數著銅板過日子,凡事以舒心為好。


    一家子互敬著酒,再說說笑笑,熱熱鬧鬧地吃了個團圓飯。


    隻是,待年夜飯吃過,撤了桌,伯明和仲平一起守著夜,櫻娘的身子狀況又不好了。她獨自迴了屋,雙腿無力,虛弱得很,腳下如同踩著棉花,一深一淺,她好不容易才扶著牆進了門,摸到了炕邊。


    幸好伯明和仲平在那邊圍著火盆、說著話,若是被他瞧見了,這個除夕之夜還不知要怎麽過呢,肯定是要拉著她看郎中,或是去找他師父,再不就是駕馬車帶她去縣裏找醫術高明一些的郎中,反正是有的折騰了。


    櫻娘知道自己身子的狀況,靠折騰根本是救不過來的,何況她渾身軟綿無力,也根本經不起折騰。


    她躺在炕上,將她在這裏生活的二十多年一一迴憶個遍,有辛酸、有歡喜、有欣慰,更多的則是她與伯明溫馨甜蜜的生活。


    因為他,她才會如此安心地在這裏生活了二十年。有愛便是家,這些年來,她一心一意經營著他們的家,撫養著一對兒女,日子過得甚是踏實,這都源於伯明對她綿綿無盡的愛。


    她知道自己怕是連正月十五都活不過了,想到自己就要離開他了,她真的很不舍,眼淚浸濕了枕頭,一夜無眠。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大家都忙著拜年。直到晚上,伯明才有空與櫻娘坐了下來。


    伯明這些日子每日都要燒火為櫻娘泡腳的,這會子他又端來了熱水,為櫻娘脫掉了鞋襪,將她的腳放進水裏。


    他自己則坐在矮凳子瞧著櫻娘泡腳,兩人拉著話。


    “櫻娘,你的臉色最近怎麽越來越蒼白了,你沒有哪兒不舒服麽?”伯明抬頭瞧著,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櫻娘慌忙應道:“哪有?是因為這是冬季,外麵寒冷,咱們大都是在家裏呆著,沒有出門挨曬,臉色自然就白了。不僅是我,你不也白了不少麽?”


    伯明略為躊躇了一會兒,“你肯定是血氣不足,從明日開始,我每日為你燉大棗粥喝。”


    櫻娘微微笑著點頭,“好,我喝。”


    忽而,櫻娘又道:“伯明,要不……就讓念兒和甄觀怡大年初八就成親吧。”


    伯明愕然,“啊?你咋突然這麽急乎了,念兒說要待來年考過殿試迴來再成親的,再等等吧,也就幾個月而已。何況哪家訂了親至少都要等上好幾個月的,多的還有等兩三年的呢。念兒還未滿十九,甄觀怡年剛十五,以此來看,來年待念兒迴了家再成親,也不算太遲。”


    櫻娘像年輕時那般撒嬌道:“不行,就大年初十。我擔心他考中了好名次,又被皇上授了個好官職,他就不肯娶甄觀怡了怎麽辦?”


    “哪能呢,咱們的兒子才不會是這種負心人,他對甄觀怡可是真心真意的,自從咱們給他提了親,這些日子他開心得很呢。”伯明見櫻娘一臉的堅持,隻好又道,“好好好,明日我問問念兒,讓他以成親來表真心,好讓甄觀怡安心地讓他去京城考試。”


    “隻是……”伯明又遲疑了,“即便念兒同意了,甄家也同意,才幾日的功夫,咱們根本忙不過來呀,洞房都還沒準備呢。”


    “這有啥難的,咱家兄弟妯娌們這麽多,區區一個洞房而已,哪有籌備不出來的?”


    伯明尋思著也是,“你呀,連自己的兒子都不信任。不過,這應該是甄觀怡擔憂的事情,你這位娘倒是先操心上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讓念兒早早成了親也行。”


    櫻娘舒心地笑了,“好,這樣甄觀怡安心了,我也安心了。”


    伯明無奈地搖頭笑道:“你咋突然變得像個小姑娘了。


    當念兒聽他爹娘說要他大年初十就成親入洞房,可是嚇得不輕。


    “爹、娘,你們沒搞錯吧?我正月十六就得動身走了,你讓我初十就成親,這也太急乎了。何況……何況我和甄觀怡還不熟呢。”


    櫻娘勸道:“兒啊,你就聽娘這一迴,你和她還不熟麽?你們見過麵,還書信來往那麽久,已算得上交往甚深了。我和你爹當年可是兩眼一抹黑就成了親的,不也過得好好的麽?再說了,多少人考上功名後,就做了負心漢,甄觀怡已與你訂了親,你若是負了她,她也是難以嫁人的。”


    念兒望著他娘,隻覺好笑,“哦,原來你和爹是擔心我會成了負心漢啊,你們覺得自己的兒子有這麽不堪麽?”


    伯明說道:“既然你認為自己沒有那麽不堪,就表明給我和你娘看,也表明給甄家人看。這樣你娘安心了,甄觀怡也會在家安心地等著,不是兩全其美的事麽?”


    念兒揮臂一振,“既然是兩全其美的事,那我就應了,難不成我還怕成親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農家長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隱並收藏穿越之農家長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