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不同意侯君集的意見,可是他看到,侯君集的話顯然起到了作用,其他的輔政大臣們,也都對於皇上離開長安這麽久的所謂的閉關修煉產生了懷疑。


    當初,去玉虛洞的時候,他是和李孝恭一起去的,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李孝恭,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不料,李孝恭說道:“侯君集言之有理,皇上修煉什麽秘籍。能夠比得上大唐的江山重要?


    我建議,咱們就去玉虛洞,弄清楚皇上的真實情況。”


    李孝恭的話引起眾人的讚同。


    魏征一下子陷入了被動的境地。


    現在的情況是,魏征要是不同意大家的意見,那就有侯君集所說的要掩蓋真相,搞陰謀詭計的嫌疑。


    魏征就是魏征,鐵骨錚錚,他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堅持要完成皇上的囑托。


    他正色地說道:“現在,朝野之間,暫時出現了一些危機,有皇上出麵處理當然很好。”


    “但是”,魏征突然提高了嗓門,他大聲說道:


    “咱們都是輔政大臣,什麽是輔政大臣?


    輔政大臣,就是要在皇上不在的期間,輔佐太子殿下處理好朝政。


    當初皇上對大家的囑托,難道你們都忘記了嗎?”


    魏征正氣凜然的話語,令大家有些汗顏。不少人都低下頭去。


    魏征接著說道:“皇上說得很清楚,他閉關修煉結束,自然會迴到長安的。


    他現在沒有迴到長安,也許是在他修煉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麽困難。


    難道我們就不能體諒皇上的難處,遇到一點困難就忘記了咱們的職責了嗎?”


    話說到這份上,大家盡管心中有些不以為然,可是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眾人各自離開以後,魏征對於李孝恭的態度感到深深的憂慮。


    他在辦公室裏考慮了很久,親自來到了皇家內政調查局長武瞾的辦公室。


    “魏大人,我正要去找您呢。”武瞾說道。


    魏征問道:“您掌握了什麽情況?”


    武瞾說道:“邊境上突然出現的情況,不是偶然的,這件事都是為了製造混亂,好逼迫皇上現身。


    現在,因為皇上不在長安,引起了人們的猜疑,不少人蠢蠢欲動,局麵很複雜。


    其實這些事情都好解釋,如果皇上真的迴不來了,馬上麵臨的事情,就是太子年幼,是否能夠繼承皇位,恐怕會引起爭議。


    所以就有人打皇位的主意。”


    魏征說道:“這件事我明白,我想問的不是這個,您能不能跟我交個實底,皇上到底怎麽樣了?”


    武瞾說道:“不瞞您說,我上個月見到了皇上,我可以跟你保證,他現在很好,但是他有難言之隱,暫時不能迴到長安。


    他跟我交代過,要充分信任您。穩住朝局,等待他迴來。”


    魏征聽說皇上無恙,心裏踏實了不少。他就把今天府輔政大臣委員會會議的情況,告訴了武瞾。


    武瞾對魏征掌控大局的能力,感到十分欣慰。


    兩人充分地交換了意見,訂立了維護朝局穩定的方略。


    兩人約定,魏征在外主持大局,武瞾負責皇宮內部和重點人物的工作。


    夜幕降臨了,月光皎潔,長安城一片祥和寧靜。


    不知怎的,魏征卻睡不踏實,翻來覆去地折騰了一夜。


    武瞾同樣如此。


    突然之間,武瞾進入了風暴的鳳眼,她一個年輕女子,竟然成為了大唐最關鍵的人物。


    到目前為止,武瞾是唯一一個掌握全局的人物,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和所有關鍵人物溝通的人物。


    在這個時刻,能夠力挽狂瀾的,也許就是這個美麗的年輕女子了。


    武瞾深感責任重大。


    夜色溫柔,萬籟俱寂。武瞾仔細地思考著將要麵對的所有問題。


    良久,她感到有些疲倦了。這時,她的眼前出現了李愔那張令她充滿迷戀的臉龐。


    李愔似乎在衝著她微笑,目光中充滿了信任。


    武瞾心中溫暖,心情放鬆了下來,不久就平靜地睡去。


    第二天早朝,太極殿。


    早朝剛剛開始不久,禦史姚開均站出來說道:“太子殿下,現在朝廷內憂外患,急需皇上還朝主持朝政。


    臣建議立即前往玉虛洞,迎接皇上迴來。”


    太子李雲說道:“孤王年紀太小,朝廷上的事情,還請魏征等輔政大臣商議決定。”


    李雲別看年紀小小,在契苾烏雲的教導下,有模有樣的。


    魏征說道:“臣遵旨。”


    接著,魏征對姚開均說道:“姚大人,你身為一個大臣,說話要負責任,什麽叫朝廷內憂外患?


    內憂是什麽?外患又在哪裏?你在這裏胡說八道,擾亂視聽。”


    魏征不想在這個敏感的問題上糾纏,他以嚴厲的口吻斥責著姚開軍。


    魏征要做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防止某些人在這個問題上借題發揮。


    不料,姚開均毫不示弱,他說道:“


    首先,一個上億人口的大唐,每天有多少大事發生,皇上應該主持朝政,盡到一個天子的責任,而不應該放棄自己的責任,遠離長安,去修煉什麽與朝政無關的


    秘籍。


    這就是內憂。


    其次,大家都知道了,大唐的多支商隊遭到劫持,邊境守軍遭到襲擊,很多優秀的大唐將士死於非命,大唐的國土受到戰火的威脅。


    這難道不是外患嗎?”


    他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家人有在被劫持的商隊的官員們,紛紛跟著附議。


    這時,於寧誌站了出來,他說道:“皇上這麽多年來,為大唐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皇上何時荒廢過朝政,皇上,閉關修煉,自有他的道理。你不了解真實情況?怎麽能夠隨便說皇上沒有盡到責任呢?


    朝廷要我們這些大臣幹什麽?皇上在與不在?我們都應該盡職盡責,幹好自己份內的工作,難道朝廷日常發生的這些事情,必須要由皇上親自來處理嗎?


    朝堂上,李凝兒和武瞾在一旁觀察著動靜。


    除了李愔點名叫武瞾,武瞾從來不在朝堂上發言。她的級別可以參與朝政,早朝她也都參加,隻是為了觀察大臣們,對他們的脾氣秉性進行了解。


    現在這種情況,她仍然是不會出聲的。


    李凝兒向來以脾氣火爆著稱,她聽到有人質疑李愔,心裏早就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