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和大唐以前征服過的國家相比,國力不是最強大的,高句麗、倭奴、東突厥、西突厥和薛延陀的人口和財力都超過了吐蕃。


    然而,吐蕃卻是最難征服的。


    吐蕃有三大特點:


    其一,地利優勢。


    吐蕃地處高原,氣候條件差,中原的軍隊很難適應。高山險峻,江河縱橫,道路交通條件更差,對於依賴後勤保障的唐軍我們很大的困難。


    其二,政治體製。


    吐蕃和唐朝一樣,實行的是中央集權製度,鬆讚幹布又有這個人的強大影響力,國家整體的團結度高,對於戰爭的支持度很高。


    其三,宗教影響力。


    吐蕃信奉藏傳佛教,吐蕃民眾受其控製,有著為宗教獻身的精神,民眾悍不畏死,戰鬥意誌強悍。


    吐蕃還是奴隸製國家,奴隸在思想上從屬性很強。


    唐軍在戰鬥中,遇到的吐蕃人,作戰勇敢,幾乎就沒有投降的。


    因此,唐軍每次作戰,不管敵人多少,遭遇的都是苦戰。唐軍損失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唐軍即使打下了拉薩城,甚至消滅了吐蕃的統治集團,也很難實現對西藏的控製。


    李愔考慮再三,決定采取分化瓦解的新政策。


    第一步,在軍事上暫停進攻,在保持對吐蕃強大軍事壓力的情況下,鞏固現有占領地區。


    集中重兵,在占領區內反複清剿,徹底摧毀所有的武裝抵抗。


    第二步,建立健全政權機構。


    從內地抽調大批官吏,已晉升官職級別的方式,派往吐蕃,建立各級政府機構,並配以相應的武裝力量,強化對占領區域的管理。


    第三步,在占領區內,按照均田製的標準實行土改。


    保留了奴隸主部分的政治上特權,解放了全部奴隸,此舉既贏得了廣大奴隸和平民的支持,又給奴隸主留下了出路。


    這些是在解決吐蕃問題上的具體措施,為了提高大唐國民的認同感,瓦解未來新征服地區是抵抗意誌,李愔提出了三等國民論。


    自642年10月1日起,大唐原有國民全部成為一等國民。


    以後新占領地區,新加入的大唐國民,為二等國民。


    在新征服地區,被俘虜的士兵,參與反抗大唐統治的其它人等,為三等國民。


    不同等級的國民享受不同的待遇。


    由官府組織,每兩年進行一次考評,凡是兩年內,遵守國家法令,按時交納稅賦,無違紀行為的民眾,可以晉升國民等級。


    凡是違反國家法律,在考評中沒有過關的人,降低其國民等級。


    對國家有特殊貢獻者,比如有軍功,或者在其他方麵,為朝廷作出貢獻的人,可以提前晉升。


    違反國家法律,即使沒有受到法律製裁,也可以酌情降低其公民等級。


    這個等級製度頒布以後,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無論是高句麗人、倭奴人、新羅人和百濟人等,他們都十分慶幸,他們都成為了大唐的一等國民,增強了他們對大唐的認同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民族矛盾。


    這個舉措,也提高了整個大唐國民的自豪感。整個大唐的愛國主義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對於吐蕃人來說,為了挺高國民等級,他們遵紀守法,有條件的爭取立功受獎,也增強了他們對大唐認同感。極大的減少官府的管理難度。


    在唐軍的占領區內,吐蕃人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叛亂。


    這個政策,對於在未來的戰爭中瓦解敵軍,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鬆讚幹布在642年的戰爭中,失去了怒江以東、昆侖山以北的領土,大約占到了吐蕃整個領土麵積的1/4多。


    當他看到唐軍在新占領區域采取的政策後,感到深深的無奈,他已經基本上失去了在那些地區的影響力。


    經過唐朝刻意的宣傳,唐軍在新占領地區采取的政策,對於吐蕃控製區域內的百姓,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成為大唐的國民,對於吐蕃的平民和奴隸來說,竟然成為了他們向往的幸福生活。極大地減弱了吐蕃當局對這部分人的影響力。


    怒江東岸,侯君集的指揮部。


    “大帥,這半個月,吐蕃人逃過怒江來的,一共有326人,比起上半個月減少了不少。吐蕃人在怒江對岸加強了防範,我看到他們殺了不少企圖偷渡的吐蕃人。”東路軍指揮部參謀長說道。


    侯君集笑道:“殺的好,他們殺的越多,失去的民心也越多,照這樣下去,鬆讚幹布自己就會垮掉了。”


    唐軍對吐蕃人進行宣傳,凡是逃到大唐來的吐蕃人,唐朝都給予優待,直接定為二等國民,分給他們糧食、房產和土地。吸引了大批的吐蕃人,前來投奔唐朝。


    參謀長說道:“皇上的計策,實在是夠毒的,吐蕃人口本來就不多,照這樣下去,吐蕃時早會垮掉的。”


    侯君集笑道:“皇上14歲那年,還是梁王的時候,我就認準了他。


    當時,他不是太子,還不是嫡出,根本就沒有人看好他,可是我就覺著,他將來能夠成事,把我唯一的愛女嫁給了他。


    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


    參謀長說道:“那是,國公爺的眼光一向獨到,不光是卑職,大家都是十分佩服的。”


    鬆讚幹布對於大唐的招式,設法進行破解,也曾經想過,在現有的控製區,實行土地改革,提高平民和奴隸的待遇,來爭取民心。


    但是,吐蕃政權的統治基礎,是奴隸主階級,實行土改和解放奴隸,是不可能做到的。鬆讚幹布如果這樣做的話,他的政權立刻就會倒台。


    他還不知道的是,他將麵臨對於吐蕃的更大災難。


    薛仁貴在趕走了阿拉伯人以後,接到了大將軍李靖的命令,他安排好波斯的事情以後,率領15萬唐軍,走上了高仙芝出征的道路。


    藏北高原。


    高仙芝所部繼續與戒日王國的軍隊對峙,在此期間,他詳細地考察了整個戰區的地形,做好了隨時和戒日王國開戰的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