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波斯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簽訂了和平協定,希娜返迴大唐,就用不著再穿越印度,她直接經過波斯帝國,就到了安西都護府,然後一路返迴長安。
這次跟他一起迴來的,還有一支龐大的阿拉伯商隊,帶隊的是哈裏發的第19個兒子哈羅德。
一路上,哈羅德小王子跟隨漢語老師都爾博學習漢語,希娜整天檢查他學習的情況,並且不斷地威脅他,要是不好好學習漢語,就不讓他跟著來長安城。
哈羅德在希娜的折磨下,終於掌握了漢語的基本對話,並且學會了簡單的漢字書寫。
其實,根本就不用希娜催促,哈羅德也是會努力學習漢語的。
哈羅德是哈裏發27個兒子中的第19個,他的母親和希娜的母親一樣,是個不得寵的妃子。他平時基本上見不到哈裏發,以至於哈裏發連他的名字都記不住。
哈裏發有時候也會召集兒子們講話,但是,他隻是對那些表現突出的兒子們感興趣,像他這樣的兒子,哈裏發就沒有單獨和他談過話,
從小他就羨慕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希望得到父親的寵愛。
希娜姐姐原本和自己一樣,是個不受重視的人,可是,她到了唐朝成為了皇妃,迴到了大馬士革,就連哈裏發對她也另眼看待,她的母親,也因此受到尊敬和重視。
內心渴望改變命運的哈羅德,知道自己在大馬士革無所作為,於是他就動了前往大唐的念頭。
希娜和哈羅德關係親密,她在遙遠的東方也缺乏親密之人,因此,當哈羅德提出願意到東方學習的時候,希娜就找到了哈裏發,提出了這個請求。
哈裏發沒有馬上答應,他當時說道:“這件事不著急,反正你一時也不離開大馬士革,等你要迴唐朝的時候,這件事再定吧。”
哈裏發召集主要大臣討論希娜的提議。
哈裏發說道:“東方帝國唐朝曾經偷襲我****隊,屠殺了我數萬伊斯蘭勇士,這筆賬我是記得的,遲早要他們償還。
然而,唐朝十分強大,目前伊斯蘭世界的統一大業還未完成,暫時還不適合與這個東方帝國開戰。
通過上次的戰爭教訓,我已經意識到,阿拉伯帝國和這個強大的東方帝國之間,還存在著差距,在那裏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阿拉伯帝國副宰相韋立伯,對哈裏發說道:
“偉大的哈裏發,唐朝很富裕,也很發達,很多東西值得咱們學習,臣認為應該大量派人去學習。”
大將軍哈立德說道:“偉大的哈裏發,您的決定十分英明!
臣觀察了唐朝的軍隊,他們的裝備先進。陌刀、長弓、橫刀、破甲箭,還有會噴火的大炮,咱們都很難抵禦。
這些武器的製造方法,都應該掌握在伊斯蘭手中,這些是必須要派人去學習的。
東方人的軍隊編製也很有特點,他們的軍隊組織十分嚴密,士兵和軍官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係,信任程度很高,在戰場上指揮十分方便。這些我們也需要學習。”
其他大臣也都表示了讚同。
此時的阿拉伯帝國,和大唐帝國一樣,正處於中興發展時期,大臣們都滿懷著開創未來的理想,人人盡心盡責,朝堂團結有力。
哈裏發說道:“既然大家的意見一致,我決定派遣一支涵蓋軍事、政治、文化,以及唐朝人所說的什麽工業、科技各個方麵的人才,到唐朝去學習。
知彼知己,揚長避短,學習他們的長處,掌握他們的弱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擊敗唐朝,洗刷他們帶給我們的恥辱!”
副宰相韋立伯,對哈裏發說道:“偉大的哈裏發,臣在唐朝的時候,了解到了一些情況。
唐朝先進的科技,隻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阿拉伯帝國要想大張旗鼓的派人去學習,會引起唐朝人的防範,恐怕很難達到目的。
臣建議所有的派去學習的人,都要扮作普通的商人,以商業活動作為掩護,長期在長安活動。在希娜公主的幫助下,逐漸滲透進去。”
大臣們都認為他說的有道理,紛紛表示讚同。
哈裏發問道:“我打算派一位王子去唐朝,你們看派誰去合適?三王子去行嗎?”
三王子是哈裏發大妃所生,哈裏發對他十分寵愛,對他刻意培養。
副宰相韋立伯說道:“偉大的哈裏發,唐朝皇帝對希娜皇妃十分看重,臣建議挑選一位和希娜皇妃親近之人,配合起來似乎更好一些。”
副宰相韋立伯私底下收過希娜的不少好處,同時他也認為三王子性格過於囂張,不適合擔負此重任。於公於私他都要幫助希娜說話。
哈裏發想起希娜推薦哈羅德的事情,說道:“好吧,那就派哈羅德去吧。”
阿拉伯人組織了一支龐大的商隊,裏麵充斥著各種類型的間諜,派遣他們前往大唐首都刺探情報。
臨出發前,哈裏發單獨找哈羅德談話。這是哈裏發第一次單獨召見哈羅德,哈羅德萬分激動。
談話期間,哈裏發對他態度很和藹,在進行了一番忠君愛國的訓導之後,交代給了他此行的使命。
最後,哈裏發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你此行責任重大,阿拉伯帝國的未來,就寄托到了你的身上。
我很看重你,希望你能夠不辱使命。”
哈羅德激動得熱血沸騰,他流著眼淚,語氣堅定的說道:“偉大的哈裏發,信仰的捍衛者!兒臣一定不辱使命。”
辭別了哈裏發,哈羅德飛奔迴到母親身邊,激動的講述了哈裏發接見他的情況,他的母親也深深的為他感到驕傲。
臨出發前,副宰相韋立伯特地給他交代了各種注意事項,尤其是叮囑他,此行的目的,絕對不能夠透露給希臘公主。
哈羅德王子對於這層關節還是十分明白的。於是,他就帶著一個龐大的間諜機構,跟隨希臘公主前往長安城。
希娜對此一無所知,隻是為自己能夠幫助哈羅德感到高興。
希娜一行終於迴到了長安城。
這次跟他一起迴來的,還有一支龐大的阿拉伯商隊,帶隊的是哈裏發的第19個兒子哈羅德。
一路上,哈羅德小王子跟隨漢語老師都爾博學習漢語,希娜整天檢查他學習的情況,並且不斷地威脅他,要是不好好學習漢語,就不讓他跟著來長安城。
哈羅德在希娜的折磨下,終於掌握了漢語的基本對話,並且學會了簡單的漢字書寫。
其實,根本就不用希娜催促,哈羅德也是會努力學習漢語的。
哈羅德是哈裏發27個兒子中的第19個,他的母親和希娜的母親一樣,是個不得寵的妃子。他平時基本上見不到哈裏發,以至於哈裏發連他的名字都記不住。
哈裏發有時候也會召集兒子們講話,但是,他隻是對那些表現突出的兒子們感興趣,像他這樣的兒子,哈裏發就沒有單獨和他談過話,
從小他就羨慕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希望得到父親的寵愛。
希娜姐姐原本和自己一樣,是個不受重視的人,可是,她到了唐朝成為了皇妃,迴到了大馬士革,就連哈裏發對她也另眼看待,她的母親,也因此受到尊敬和重視。
內心渴望改變命運的哈羅德,知道自己在大馬士革無所作為,於是他就動了前往大唐的念頭。
希娜和哈羅德關係親密,她在遙遠的東方也缺乏親密之人,因此,當哈羅德提出願意到東方學習的時候,希娜就找到了哈裏發,提出了這個請求。
哈裏發沒有馬上答應,他當時說道:“這件事不著急,反正你一時也不離開大馬士革,等你要迴唐朝的時候,這件事再定吧。”
哈裏發召集主要大臣討論希娜的提議。
哈裏發說道:“東方帝國唐朝曾經偷襲我****隊,屠殺了我數萬伊斯蘭勇士,這筆賬我是記得的,遲早要他們償還。
然而,唐朝十分強大,目前伊斯蘭世界的統一大業還未完成,暫時還不適合與這個東方帝國開戰。
通過上次的戰爭教訓,我已經意識到,阿拉伯帝國和這個強大的東方帝國之間,還存在著差距,在那裏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阿拉伯帝國副宰相韋立伯,對哈裏發說道:
“偉大的哈裏發,唐朝很富裕,也很發達,很多東西值得咱們學習,臣認為應該大量派人去學習。”
大將軍哈立德說道:“偉大的哈裏發,您的決定十分英明!
臣觀察了唐朝的軍隊,他們的裝備先進。陌刀、長弓、橫刀、破甲箭,還有會噴火的大炮,咱們都很難抵禦。
這些武器的製造方法,都應該掌握在伊斯蘭手中,這些是必須要派人去學習的。
東方人的軍隊編製也很有特點,他們的軍隊組織十分嚴密,士兵和軍官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係,信任程度很高,在戰場上指揮十分方便。這些我們也需要學習。”
其他大臣也都表示了讚同。
此時的阿拉伯帝國,和大唐帝國一樣,正處於中興發展時期,大臣們都滿懷著開創未來的理想,人人盡心盡責,朝堂團結有力。
哈裏發說道:“既然大家的意見一致,我決定派遣一支涵蓋軍事、政治、文化,以及唐朝人所說的什麽工業、科技各個方麵的人才,到唐朝去學習。
知彼知己,揚長避短,學習他們的長處,掌握他們的弱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擊敗唐朝,洗刷他們帶給我們的恥辱!”
副宰相韋立伯,對哈裏發說道:“偉大的哈裏發,臣在唐朝的時候,了解到了一些情況。
唐朝先進的科技,隻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阿拉伯帝國要想大張旗鼓的派人去學習,會引起唐朝人的防範,恐怕很難達到目的。
臣建議所有的派去學習的人,都要扮作普通的商人,以商業活動作為掩護,長期在長安活動。在希娜公主的幫助下,逐漸滲透進去。”
大臣們都認為他說的有道理,紛紛表示讚同。
哈裏發問道:“我打算派一位王子去唐朝,你們看派誰去合適?三王子去行嗎?”
三王子是哈裏發大妃所生,哈裏發對他十分寵愛,對他刻意培養。
副宰相韋立伯說道:“偉大的哈裏發,唐朝皇帝對希娜皇妃十分看重,臣建議挑選一位和希娜皇妃親近之人,配合起來似乎更好一些。”
副宰相韋立伯私底下收過希娜的不少好處,同時他也認為三王子性格過於囂張,不適合擔負此重任。於公於私他都要幫助希娜說話。
哈裏發想起希娜推薦哈羅德的事情,說道:“好吧,那就派哈羅德去吧。”
阿拉伯人組織了一支龐大的商隊,裏麵充斥著各種類型的間諜,派遣他們前往大唐首都刺探情報。
臨出發前,哈裏發單獨找哈羅德談話。這是哈裏發第一次單獨召見哈羅德,哈羅德萬分激動。
談話期間,哈裏發對他態度很和藹,在進行了一番忠君愛國的訓導之後,交代給了他此行的使命。
最後,哈裏發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你此行責任重大,阿拉伯帝國的未來,就寄托到了你的身上。
我很看重你,希望你能夠不辱使命。”
哈羅德激動得熱血沸騰,他流著眼淚,語氣堅定的說道:“偉大的哈裏發,信仰的捍衛者!兒臣一定不辱使命。”
辭別了哈裏發,哈羅德飛奔迴到母親身邊,激動的講述了哈裏發接見他的情況,他的母親也深深的為他感到驕傲。
臨出發前,副宰相韋立伯特地給他交代了各種注意事項,尤其是叮囑他,此行的目的,絕對不能夠透露給希臘公主。
哈羅德王子對於這層關節還是十分明白的。於是,他就帶著一個龐大的間諜機構,跟隨希臘公主前往長安城。
希娜對此一無所知,隻是為自己能夠幫助哈羅德感到高興。
希娜一行終於迴到了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