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點10分,魏王李泰已經站在大殿上自己的位置,他向後望望,就看到刑部侍郎褚遂良,也早早的站在那裏,兩人點點頭,相視會心地一笑。


    今天,是他們露臉的時候,他們將向李世民,提出更換一批官員。到時候,所有大臣們,就能看到他們的威風了。


    可是此時,中書省殿值官有點兒緊張起來,他發現今天和往常不同,前來上朝的官員,大部分還都沒有露麵兒。


    8點20分,中書省殿值官,心中的緊張越來越厲害了。


    以往這個時間,參加早朝的官員們,都已經各就各位了。今天就奇了怪了。按照各部上報的參與早朝的人數,今日應到754人,結果到現在為止,僅僅到了33人,這些人基本上是刑部的人,其餘各部都隻來了一個人。


    朝廷重臣隻有李泰來了,各部首長中除了刑部尚書以外,就隻有工部尚書皇甫睿來了。


    殿值官員急忙上報給中書侍郎岑文本。岑文本趕緊告訴了首領太監王德。


    李世民已經梳洗打扮完畢,躊躇滿誌的準備上朝。


    王德進來了,他慌張地說道:“皇上,不好了,今天很多大臣都沒有來上朝。”


    “什麽?”李世民一聽就急眼了。


    李世民氣衝衝的來到了大殿上,一看傻眼了,前來上朝的大臣們的人數,就隻有平常上朝的零頭。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又等了20分鍾,仍然就隻有這幾個人。


    李世民看到各部都來了人了。他質問道:“你們部裏其他的人呢?”


    結果,各部來人,都遞上了一疊子奏章,全部都是請假條,也包括這幾個人,就等著李世民批準,他們也準備轉身走人呢。


    工部尚書皇甫睿就更幹脆了,人家是來上辭呈的。不給你幹了。


    這還了的?這是罷朝啊!


    這是唐朝建立以來最為嚴重的事件之一了。


    李世民憤怒極了,他想發火,想摔東西,想罵人,可惜沒有觀眾和聽眾,有火都沒處發了。


    李世民十分無奈,站起來說道:“退朝吧。”說著就迴到了書房。


    他看到跟著進來的岑文本,板著臉問道:“今天是怎麽迴事兒?你事先沒有得到消息嗎?”


    岑文本看到李世民發怒,他有些害怕,恭恭敬敬的站著說道:“昨天下午,臣倒是接到了幾份請假的奏章,可是也就隻有七八個人,也僅僅是比平常多了那麽一點點而已,也沒有引起臣的注意。


    誰知道今天早朝,怎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李世民一生中經曆了無數大風大浪,從來沒有感覺到像今天這樣的無力!


    在以前,他無論遇到什麽樣的艱難困苦,身邊都站著一群堅定的支持者,然而今天……


    他還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軍方的將領們,沒有一個人前來,也全部遞交了請假奏章。


    軍隊曆來是李世民最重要的依仗啊!


    在這一刻,李世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恐懼感。


    他呆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說道:“文本,你去把房玄齡叫來。”


    岑文本說道:“皇上,房大人沒有來上朝,到他家裏去叫他,恐怕要等一段時間。”


    李世民揮揮手,示意無妨。


    李世民,在書房裏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房玄齡來了。


    “臣房玄齡參見皇上。”房玄齡行禮說道。


    “玄齡,來,坐下。”李世民說道。


    “謝皇上。”房玄齡說道。


    李世民說道:“玄齡,聽說你身體不舒服?”


    房玄齡說道:“皇上,老臣知道您要問什麽。


    武德2年,老臣在渭北投奔皇上,至今已經26年了,如今,老臣已經62歲了,人老體衰,伺候不了皇上了,請準許老臣告老還鄉吧。


    這是老臣的辭呈,請皇上恩準。”


    他從口袋裏掏出了辭呈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納悶地說道:“玄齡,這麽多年來,咱們君臣相互扶持,可以說既是君臣,又是摯友。


    有什麽心裏話,就不能跟我說說嗎?”


    房玄齡說道:“皇上,老臣累了,沒有精力再經曆朝堂上的風雨了,請皇上允許老臣退下去,安享晚年吧。”


    李世民不解地問道:“年初的時候,你還意氣風發,說要好好輔佐我建設貞觀之治呢。這還不到一年,怎麽現在就想著告老還鄉呢?”


    房玄齡心道:“那個時候的你還是英明神武,沒有迷信什麽長生不老,求仙問道,現在的你成什麽樣子?


    最關鍵的是,那個時候的朝堂,是那麽健康團結、積極向上,老臣用不著勾心鬥角,一心一意的發揮餘熱,是心甘情願的。


    自從你扶植了李泰,把朝堂上搞得烏煙瘴氣。朝堂又開始陷入了內亂內訌。


    老臣這個歲數了,沒有精力再跟你們鬥心眼了。趁著這個時候退下去,老臣也許還能得個善終。


    你讓我說,我說什麽呢?我能跟你說,隻有把李泰趕出朝堂才行嗎?


    你跟李泰是一家人,我隻不過是個臣子,讓我說什麽?”


    房玄齡打定了主意要激流勇退了。他說道:“皇上,老臣真是年紀大了,實在是力不從心了。看在老臣幾十年來盡心輔佐皇上的份上,就答應老臣的請求。”


    房玄齡一生輔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最危險的時候,也是堅定的站在李世民一邊的,是李世民絕對的心腹。


    李世民知道房玄齡心裏有話要說,可是,明顯的不信任自己,是有話不肯說啊。


    房玄齡的態度,對李世民是一個觸動。他看到談話實在進行不下去,隻好讓房玄齡先離開了。


    房玄齡走後,李世民想起來李孝恭了。他和李孝恭是堂兄弟,關係極為密切。這次上朝,李孝恭也沒有出現,他就想跟李孝恭談談,於是,就派人去李孝恭。


    一個多小時後,傳旨太監迴來說道:“皇上,李郡王病了,病的很厲害。奴才去到郡王府的時候,看到李郡王躺在病榻上,起不來了。”


    李世民心中不信,決定親自去看看。他吩咐備車,前往河間郡王府。1704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